坐式健身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11:46 1
專利名稱:坐式健身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坐式健身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的健身器材,特別涉及一種坐式健身器。
背景技術:
[0002]對於家用健身器材,空間的大小是一個限制因素,但不應該是阻礙。這個健身器材 應該要很輕盈,便於移動及馬上就可以收起成一個便於儲藏及搬移的簡便形式,當要使用 的時候,也很簡單的就能展開變成使用模式。撇開這些因素,健身器材必須要是多用途的, 要能提供使用者廣泛的運動用途,讓使用者能在舒適、有效及安全的情況下,全身都能運動 到。[0003]US5718659揭露了一個健身器材有著樞軸互相連接的腳管。這個器材有一個缺點, 就是當要把器材變成使用模式,腳管必須要拉開,坐墊必須要折迭起來,坐墊位置則是要用 一個支柱連接一個腳管和坐墊來做調整。相反的,當器材需要被儲藏的時候,使用者必須按 照上述的步驟反向操作。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重量輕、結構簡單的坐式健身器,可以隨著需求, 迅速、簡單地變換成使用或是儲藏模式,又能提供用戶廣泛的運動用途。[000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坐式健身器,更深一層地減少零件數目,以簡化 結構和降低成本。[0006]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0007]坐式健身器,包含第一腳管結構、第二腳管結構、一個坐墊以及一個阻力系統;第 一腳管結構包含一個延伸管,其下端固定在第一橫杆上,靠墊固定在延伸管的上部,第二橫 杆固定在延伸管的上端並橫向延展開來;第二腳管結構包含一對彼此隔開的支撐架,一對 支撐架的兩個下端分別和第三橫杆連接在一起;第二腳管結構跟第一腳管結構在第一樞點 上固定;連接結構固定在坐墊的下方,連接結構的兩端通過第二樞點和第三樞點固定在第 一腳管結構的中部和第二腳管結構的上端;阻力系統包含彈性拉力繩與滑輪組,滑輪組固 定在第二橫杆、第三橫杆和第一橫杆上,彈性拉力繩連接在滑輪組上。[0008]所述第一橫杆和第三橫杆的兩端套有堵頭。[0009]所述延伸管的中間點有小角度的彎曲。[0010]所述連接結構是鉸鏈式的連接杆,連接杆包含第一對完全相同的第一桿件和第二 對完全相同的第二桿件;在延伸管上通過第二樞點固定第四橫杆,第一桿件的後端固定在 第四橫杆的兩端,第一桿件跟第二桿件在中間樞點連接,第二桿件的前端通過第三樞點和 兩個支撐架的上端連接,第二桿件固定在坐墊相反方向的兩個點下方。[0011]所述第一桿件上下各有一個支管,上支管向下延展,下支管連接在坐墊底部的第 二桿件上。[0012]所述連接結構是連接板,坐墊固定在連接板上,連接板有一個向下的弧形結構,連接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樞點上,另一端與第五橫杆連接,第五橫杆通過第三樞點連接在兩 個支撐架上端的中間。[0013]所述阻力系統的彈性拉力繩和滑輪組在坐墊兩邊。[0014]所述彈性拉力繩上下兩端固定在繩子罩上。[0015]所述第一腳管結構和第二腳管結構由輕質鋼管制成。[0016]採用上述結構後,本實用新型減少了零件數目,簡化結構,重量輕,成本降低。此坐 式健身器可以隨著需求,迅速、簡單地變換成使用或是儲藏模式,又能提供用戶廣泛的運動 用途。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模式下的透視圖;[0018]圖2是圖1的側面圖;[0019]圖3是圖1的仰視圖;[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非使用模式下,被折迭起來以適於儲藏或是搬運的側面圖;[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圖1、圖2及圖3分別是本實用新型的坐式健身器10在使用模式下的透視圖、側面 圖和仰視圖。圖4則呈現了坐式健身器10在非使用模式下的狀態。[0023]本實用新型坐式健身器10包含了第一腳管結構12,第二腳管結構14,一個坐墊16 以及一個阻力系統18。[0024]第一腳管結構12包含了一個延伸管20,其下端22固定在第一橫杆24上。第一橫 杆24的兩端則套上了一個相對柔軟的跟地面接觸的堵頭26。在延伸管20的中間點28有 小角度的彎曲。靠墊30被固定在延伸管20的上部。第二橫杆32被固定在延伸管20的上 端並橫向的延展開來。[0025]第二腳管結構14包含一對彼此隔開的支撐架14A及14B,支撐架14A及14B的兩 個下端分別和第三橫杆34連接在一起。類似於第一橫杆24,與地面接觸的堵頭36固定在 第三橫杆34的兩端。[0026]第二腳管結構14跟第一腳管結構12在第一樞點40上固定。第四橫杆44通過第 二樞點42固定在延伸管20上。鉸鏈式的連接杆46跟第二樞點42連接在一起。連接杆46 包含第一對完全相同的第一桿件48和第二對完全相同的第二桿件50,第一桿件48的後端 固定在第四橫杆44的兩端,第一桿件48跟第二桿件50在中間樞點52連接,第二桿件50 的前端通過第三樞點54和兩個支撐架14A及14B的上端連接。第二桿件50固定在坐墊16 相反方向的兩個點56及58的下方。[0027]阻力系統18包含彈性拉力繩與滑輪組,彈性拉力繩與滑輪組數量可以根據要求 而不同。在附圖上,有三條彈性拉力繩和三個滑輪組在坐墊16兩邊。滑輪組60、62和64 分別固定在第二橫杆32、第三橫杆34和第一橫杆24上,彈性拉力繩66、68和70連接在滑 輪組60、62和64上。第二橫杆32、第三橫杆34和第一橫杆24結構可以使彈性拉力繩66、 68和70簡易便捷地朝坐墊16相反方向運動。[0028]彈性拉力繩66、68和70上下兩端固定在繩子罩上,可以避免彈性拉力繩66、68和 70從滑輪中脫出。根據使用者需求,可以在彈性拉力繩66、68和70兩端安裝腳踝套和拉手 把(沒有在圖紙上體現)。[0029]當坐式健身器10在圖2模式下,也就是在工作狀態,第一腳管結構12和第二腳管 結構14分開,第一橫杆24和第三橫杆34分開最大距離。在第二樞點42和第三樞點54之 間的鉸鏈式連接杆46控制第一腳管結構12和第二腳管結構14伸展的距離。坐墊16直接 固定在第二桿件50上,在水平位置自動調節固定好。使用者坐下時,頭和肩可以靠在靠墊 30上面,此姿勢可以進行多種訓練。[0030]第一桿件48上下各有一個支管48A和48B,在圖2模式下,支管48A向下延展,較 長的支管48B連接在坐墊16底部的第二桿件50上,安全地支撐坐墊16在固定位置。[0031 ] 圖4是將坐式健身器10調整到非運動模式,坐墊16從靠近延伸管20的一端提起, 圖2中用箭頭74標識方向。中間樞點52也隨之抬起,且第一桿件48向延伸管20 —端靠 近,另一方面,坐墊16下方的第二桿件50向下靠近中間樞點52,如圖2箭頭76所標識方 向。這樣坐式健身器10就從展開的狀態(圖2)變為摺疊的狀態(圖4)。坐墊16軸向運動 向第二腳管結構14收攏,相當坐式健身器10由非運動模式到運動模式(摺疊到展開),反之 亦然,使用者只需要一步操作。這是此款坐式健身器10簡單易用的重要特點。連接第一腳 管結構12和第二腳管結構14的鉸鏈式連接杆46確保了坐式健身器10的一個部件運動, 也相應帶動其他部件的同時一致的運動。[0032]第一腳管結構12和第二腳管結構14由輕質鋼管制成,使整體重量較輕,使用者可 以做一些列運動,向上,前曲,左右伸展,蹲坐及類似訓練。[0033]圖5是代替鉸鏈式連接杆46的一些功能說明,坐墊16固定在連接板80上,連接 板80有一個向下的弧形結構,連接板80的一端安裝在第二樞點42上,另一端與支撐架14A 及14B上端中間的第五橫杆84連接。[0034]圖5也示意在運動模式下的另一種摺疊方式,坐墊16輕輕抬起,如箭頭86所示方 向,軸向移動到支點42,同時第二腳管結構14向第一腳管結構12方向收起,如箭頭88所示 方向。最後,坐墊16放低,如箭頭90所示方向,靠近第一腳管結構12,隨之,第一腳管結構 12和第二腳管結構14併攏,坐式健身器10置於摺疊狀態(非運動模式)。
權利要求1.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包含第一腳管結構、第二腳管結構、一個坐墊以及一個阻力系統;第一腳管結構包含一個延伸管,其下端固定在第一橫杆上,靠墊固定在延伸管的上部,第二橫杆固定在延伸管的上端並橫向延展開來;第二腳管結構包含一對彼此隔開的支撐架,一對支撐架的兩個下端分別和第三橫杆連接在一起;第二腳管結構跟第一腳管結構在第一樞點上固定;連接結構固定在坐墊的下方,連接結構的兩端通過第二樞點和第三樞點固定在第一腳管結構的中部和第二腳管結構的上端;阻力系統包含彈性拉力繩與滑輪組,滑輪組固定在第二橫杆、第三橫杆和第一橫杆上,彈性拉力繩連接在滑輪組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第一橫杆和第三橫杆的兩端套有堵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延伸管的中間點有小角度的彎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連接結構是鉸鏈式的連接杆,連接杆包含第一對完全相同的第一桿件和第二對完全相同的第二桿件;在延伸管上通過第二樞點固定第四橫杆,第一桿件的後端固定在第四橫杆的兩端,第一桿件跟第二桿件在中間樞點連接,第二桿件的前端通過第三樞點和兩個支撐架的上端連接,第二桿件固定在坐墊相反方向的兩個點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第一桿件上下各有一個支管,上支管向下延展,下支管連接在坐墊底部的第二桿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連接結構是連接板,坐墊固定在連接板上,連接板有一個向下的弧形結構,連接板的一端安裝在第二樞點上,另一端與第五橫杆連接,第五橫杆通過第三樞點連接在兩個支撐架上端的中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阻力系統的彈性拉力繩和滑輪組在坐墊兩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彈性拉力繩上下兩端固定在繩子罩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健身器,其特徵在於第一腳管結構和第二腳管結構由輕質鋼管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坐式健身器,包含第一腳管結構、第二腳管結構、坐墊及阻力系統;第一腳管結構包含延伸管,下端固定在第一橫杆上,靠墊和第二橫杆固定在延伸管的上端;第二腳管結構包含一對支撐架,支撐架的下端分別和第三橫杆連接;第二腳管結構跟第一腳管結構在第一樞點上固定;連接結構固定在坐墊的下方,連接結構的兩端通過第二樞點和第三樞點固定在第一腳管結構和第二腳管結構上;阻力系統包含彈性拉力繩與滑輪組,滑輪組固定在第二橫杆、第三橫杆和第一橫杆上,彈性拉力繩連接在滑輪組上。本實用新型減少了零件數目,簡化結構,重量輕,成本降低,可以隨著需求,迅速、簡單地變換成使用或是儲藏模式,又能提供用戶廣泛的運動用途。
文檔編號A63B23/00GK202876228SQ20122046874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4日
發明者威利, 林漢松 申請人:廈門群鑫機械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