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剝離的粘接帶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3:21:11 2
專利名稱:能剝離的粘接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施加拉伸載荷而使具有橡膠彈性的帶基材被拉長 從而從被粘貼面剝離的能剝離的粘接帶,更具體地講,涉及能夠用更 小的力簡單地剝取的能剝離的粘接帶。
背景技術:
作為在粘貼海報時不會像圖釘等那樣損傷牆面地進行粘貼的方法 之一有能剝離的粘接帶。例如如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公開第
2004-339353號公報)所示,能剝離的粘接帶由在由發泡樹脂或橡膠類
的高彈性片構成的帶基材的表面塗敷有粘接劑的粘接帶製成,夾在牆 面和海報之間進行使用。
當拆下該能剝離的粘接帶時,用手抓住設置於帶端部的把持部並 將其向外側拉出。由此,帶基材延伸而變形,粘接面積隨之逐漸減少, 最後粘接帶從牆面剝落。由此,能夠不汙染牆面等而乾淨地剝取。另 外,也能夠簡單地回收使用完的帶。
然而,在現有的能剝離的粘接帶中存在如下的問題。即,迄今為 止的能剝離的粘接帶在矩形的粘接帶的被粘貼面的一端貼合非粘接性 片,將該非粘接性片作為用手把持的把持部。因此,把持部和貼附部 的寬度相同,所以平均單位面積的延伸力大,需要強力地進行拉伸。 並且,由於把持部自身也延伸,所以還存在延伸距離長的缺點。
另外,在使用這種能剝離的粘接帶作為用於將掛鈎等安裝在牆面 上的固定機構的情況下,在拆卸時,能剝離的粘接帶也有時在被剝離 的勢頭的作用下,帶著用於安裝掛鈎的硬質的底板等飛向手指,從而 有可能弄疼手指。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 能夠防止在剝離時帶朝向手指飛來、並能夠利用小的力簡單地拆卸的 能剝離的粘接帶。
3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具備以下所示的幾個特徵。本發明第 一方面所述的能剝離的粘接帶是通過在具有彈性的帶基材的單面或雙 面形成粘接劑層而成的,該粘接帶通過施加拉伸載荷而使上述帶基材 被拉長從而從被粘貼面剝離,其特徵在於,在沿著上述帶基材的上述 被粘貼面粘貼的貼附部的一端一體地連續設置有由手把持的非粘接的 把持部,上述把持部的寬度形成為大於上述貼附部的寬度,在上述把 持部的與上述貼附部連結的端部設置有使上述貼附部的寬度和上述把 持部的寬度逐漸變化的連結部。
作為更優選的方式,上述連結部是非粘接的。另外,優選對上述 連結部實施用於使其不易延伸的非延伸處理。另外,作為其它方式, 上述把持部經由上述連結部設置於上述貼附部的兩端。
根據本發明,通過使貼附部的寬度小於把持部的帶基材的寬度, 並在貼附部和把持部之間設置使其寬度逐漸變化的連結部,從而使得 施加在把持部上的拉伸應力集中於把持部與貼附部的根部,從而能夠 以小的力高效地剝取。
圖1 (a)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能剝離的粘接帶的主視圖, 圖1 (b)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能剝離的粘接帶的側視圖。
圖2是表示該粘接帶的變形例的主視圖。
圖3是實施例和比較例的試驗樣品的主視圖。
圖4是表示使實施例和比較例以100%的節距延伸到700%的狀態的 照片和各刻度間的伸長的變化的圖。
圖5 (a)是表示帶寬與延伸距離的關係的圖表,圖5 (b)是表示 延伸距離和斷裂點的完成的圖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 一個實施方式的能剝離的粘接帶的主視圖和側視圖,圖2是表示上述 能剝離的粘接帶的變形例的示意圖,圖3是粘接帶的實施例和比較例 的樣品的主^見圖,圖4是表示實施例和比較例的從初始狀態以100%的 節距延伸後的狀態的照片及其各部位的變形量的表。如圖1所示,該能剝離的粘接帶1由在具有適度的彈性的帶基材2 的雙面形成有粘接劑層(貼附部)3、 3的雙面粘接帶構成,在縱長方 向的一端(圖1中的下端)經由連結部5 —體地設置有在剝離時由手 把持的把持部4。
帶基材2優選為容易延伸剝離、且具有適度的橡膠彈性的合成樹 脂,在該示例中,帶基材2由使用茂金屬類催化劑交聯而成的交聯聚 烯烴類樹脂的發泡片構成,但只要具備具有延伸剝離性的適度的橡膠 彈性,則帶基材的材質可以根據規格而任意地選擇。另外,發泡片的 構成可以是連續氣泡和獨立氣泡中的任一種。
在將沿著牆面等被粘貼面粘貼的貼附部3的寬度設為Wl、將把持 部4的寬度設為W2時,把持部4的寬度W2形成為大於貼附部3的寬 度W1 (W2>W1)。
設置於貼附部3和把持部4之間的連結部5形成為,其側緣從把 持部4的寬度W2逐漸減小到貼附部3的寬度W1,在該示例中形成為梯 形。連結部5優選至少比貼附部3的粘接力弱,更優選為非粘接。
在該示例中,連結部5與把持部4 一體地形成,在該連結部5的 表面貼合有聚酯薄膜而成為非粘接,但除此之外,只要是使包括連結 部5的把持部4為非粘接的方法,則可以適當選擇。
由此,通過設置連結部5,使在進行延伸剝離時施加的應力集中於 貼附部3,由此能夠使貼附部3均勻地拉伸變形。並且,通過使連結部 5的粘接力比貼附部3弱或成為非粘接,從而能夠將連結部5粘貼於被 貼附物而給延伸剝離帶來影響的情況抑制為最小限度。
作為更加優選的方式,優選對連結部5實施用於使連結部5不易 延伸的非延伸處理。作為非延伸處理,可以通過在連結部5的表面或 內部貼合或者一體地組裝片和網等加強部件,來提高連結部5的剛性。
另外,在未使用時的能剝離的粘接帶1的雙面設置有保護粘接劑 層3、 3的隔離物(未圖示),在本發明中,隔離物可以任意構成,因 此省略其圖示和說明。
粘接劑層3、 3具有高保持性,塗敷有具有能夠與帶基材2的交聯 聚烯烴類樹脂同步的延伸性的粘接劑。在該示例中,粘接劑通過將SBS 嵌段共聚物類的聚合物以預定厚度均勻地直接塗敷在帶基材2的表面 上而構成。在該示例中,粘接劑層3、 3形成為0. lmm的厚度。在該示例中,對於粘接劑,將SBS嵌段共聚物類的聚合物作為母 劑,添加有a蒎烯類樹脂和C5C9石油類樹脂等粘接劑成分、環烷類油 等,並進一步配合有防氧化劑和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添加劑。
更優選在粘接劑中還添加有異氰酸鹽樹脂,由此,與帶基材的表 面處理牢靠地結合,因此,界面強度更高,能夠提高錨固性。
進一步優選在粘接劑中配合預定量的矽珠(silica beads )。在該 示例中,粘接劑為溶劑類,因此,使用具有耐溶劑性的矽珠,但其中, 疏水性矽珠向溶劑類粘接材料的分散性好,因此是更加優選的。
把持部4通過將非粘接性的合成樹脂薄膜41、 41分別貼合在帶基 材2的兩面而構成,且相互對稱地形成。在該示例中,把持部4通過 將聚酯薄膜41、 41貼合在粘接劑層3、 3的表面而構成,但為了用手 把持,只要是非粘接性的,則也可以例如不在帶基材2上塗敷粘接劑 層3、 3地形成。
在該示例中,把持部4與帶基材2的一端(下端) 一體地連接, 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如圖2所示地分別設置於帶基材2的縱長方向(延 伸方向)的兩端。這種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由此,通過用手把持兩端的把持部4、 4,使它們向相互背離的方 向延伸,從而使剝離從兩端朝向中央進行,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上 述的粘接帶的前端或掛鈎等的底部朝向手邊飛來。
接著,對該粘接帶1的使用步驟的一例進行說明。在使用該粘接 帶1時,首先,剝取未圖示的隔離物以使粘接面(貼附部3)露出,將 該貼附部3沿著一個被貼附面粘貼。
接著,通過將另一個被貼附面貼合在另一個貼附部3上,從而將 被貼附物保持在牆面上。此時,連結部5和把持部4以從被貼附物避 開的方式配置。
由此,通過僅將貼附部3粘貼在被貼附物上,從而在把持把持部4 進行拉伸時,通過連結部5使拉伸應力集中於貼附部3,能夠使貼附部 3均勻地變形。
使用後,用手把持從被貼附物伸出的把持部4, 一邊輕輕地壓住被 貼附物, 一邊拉伸把持部4,由此,該拉伸應力通過連結部5的錐度集 中於貼附部3,從而能夠利用小的力使貼附部3延伸,實施例接著,將本發明的能剝離的粘接帶的具體的實施例和比較例 一 起 進行比較研究。
首先,作為實施例,準備交聯聚烯烴類樹脂的發泡片的帶基材,
製作沖裁成JIS-K6251中所記載的3號啞鈴形狀(參照圖3(a))的樣 品。並且,作為比較例,準備利用相同的帶基材衝裁成寬度5mmx長度 IOO,的長方形狀(參照圖3(b))而成的樣品。從各樣品的縱長方向 (延伸方向)的中心線起以10mm的間隔在左右劃上4處標記線。拉伸試驗
將各樣品的兩端10mm夾在拉伸試驗機上,以300mm/邁in的拉伸速 度提供給拉伸試驗,以100%節距的伸長率延伸0~ 700%,分別測定各 伸長狀態的標記線的間隔(實施例al~dl,比較例a2 ~ d2 )和貼 附部的寬度(實施例el,比較例e2 )。
以下,示出其結果。 《實施例1》
alblcldlel
初始狀態101010105. 0
伸長率100%:191311104. 0
伸長率200%:251712104. 0
伸長率300%:312112103. 0
伸長率400%:372412103. 0
伸長率500%:403013103. 0
伸長率600%:463414102. 5
伸長率700%:493815112. 5
《比較例》
alblcldlel
初始狀態101010105. 0
伸長率100%:141313135. 0
伸長率200%:141414154. 5
伸長率300%:171717174. 0
伸長率400%:202020204. 0
伸長率500%:232323234. 0
7伸長率600%: 25 26 25 25 3.5 伸長率700%:27 28 27 28 3.5
圖4表示實施例和比較例的結果的匯總。並且,圖5 (a)示出表 示延伸距離-帶寬的變化的圖表,圖5 (b)示出表示伸長和斷裂的關係 的圖表。
通過上述內容可得到如下的見解。
-對於實施例,中央的貼附部細,由此,拉伸應力集中於貼附部, 因此,中央部(a點)的伸長大,隨著朝向把持部,伸長變小,由此, 即使用小的力也能夠高效地進行剝取。
-並且,對於實施例,由於從兩端朝向中央,寬度方向的細部也 變大,因此更容易剝離。
-對於比較例,由於a點~d點表現出均勻的伸長,因此,如果從 剝離開始到剝離結束不以恆定的延伸力持續拉伸,則無法剝離。因此, 由於均等地伸長,因此寬度方向的細部也不太衰減。
實施例的粘接帶與比較例相比,以60%的延伸距離迎合斷裂。
能剝離的粘接帶1隻要是至少在一端具備把持部4、通過拉伸把持 部4從而將粘接帶從被安裝面剝離的、所謂的延伸剝離式的粘接帶, 則這些各種變形例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能剝離的粘接帶,通過在具有彈性的帶基材的單面或雙面上形成粘接劑層而成,該粘接帶通過施加拉伸載荷而使上述帶基材被拉長而從被粘貼面剝離,其特徵在於,在沿著上述帶基材的上述被粘貼面粘貼的貼附部的一端一體地連續設置有由手把持的非粘接的把持部,上述把持部的寬度形成為大於上述貼附部的寬度,在上述把持部的與上述貼附部連結的端部設置有使上述貼附部的寬度和上述把持部的寬度逐漸變化的連結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剝離的粘接帶,其特徵在於,上述連結部是非粘接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剝離的粘接帶,其特徵在於,對 上述連結部實施用於使其不易延伸的非延伸處理。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能剝離的粘接帶,其特徵在於, 上述把持部經由上述連結部設置於上述貼附部的兩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止在剝離時帶朝向手指飛來、並能夠用小的力可靠地拆下的能剝離的粘接帶。在將粘貼在牆面等被粘貼面上的貼附部的寬度設為W1、將由手把持的把持部(4)的寬度設為W2時,使貼附部的寬度W1小於把持部的寬度W2(W1<W2)。
文檔編號C09J7/02GK101580677SQ20091013909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5日
發明者小川隆久 申請人:尼託母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