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6:47:06 1
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其特徵在於:卷揚聯使用獨立的第一油源,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獨立的第二油源,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後與回油流道相通,所述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三者中位導通,所述卷揚換向閥的其它工作位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隔斷,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所述伸縮換向閥和變幅換向閥後與一單向閥相連,該單向閥與所述第一油源的進油口相通。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傳統多路閥的調速性能,提出了合流和分流調速模式,解決了在串聯油路的節流調速的多路閥中,起升機構的最高速度的提升受動力源參數的限制的局限性,使得調速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專利說明】
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閥的調速結構,特別是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上車多路閥具有多個工作聯,包括卷揚聯、伸縮聯、變幅聯和迴轉聯等,其中,卷揚聯包括卷揚閥體和設置在該閥體內的卷揚換向閥,在卷揚閥體上開設有卷揚換向閥的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該卷揚換向閥的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與卷揚機構的液壓進油口和回油口相連,該卷揚換向閥具有一卷揚換向閥閥杆,卷揚聯工作時,要求對卷揚速度進行調節。傳統卷揚速度的調節方式為通過控制卷揚聯中的卷揚換向閥中的卷揚換向閥閥杆的位移,進而來調節卷揚換向閥閥口的大小,從而來控制流向卷揚機構的液壓油的流量。即傳統上車多路閥採用節流調速的模式,造成上車多路閥的調速性能差,且卷揚機構的最高速度的提升受動力源參數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調速性能好、卷揚速度快的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應用於上車多路閥上,所述上車多路閥具有卷揚聯、伸縮聯和變幅聯,其特徵在於:所述卷揚聯使用獨立的第一油源,所述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獨立的第二油源,所述卷揚聯、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一個回油流道,所述伸縮聯包括伸縮換向閥,所述變幅聯包括變幅換向閥,所述卷揚聯包括卷揚閥體,所述卷揚閥體上設置有卷揚換向閥,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所述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後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通,所述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三者中位導通,所述卷揚換向閥的其它工作位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隔斷,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所述伸縮換向閥和變幅換向閥後與一單向閥相連,該單向閥與所述第一油源的進油口相通。
[0005]作為改進,在所述卷揚閥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相通的兩個來油腔,在所述卷揚閥體上開有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通的兩個回油腔,所述卷揚換向閥具有一卷揚換向閥閥杆,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上開有與其中一個來油腔相通的來油口和與另一個來油腔相通的另一個來油口,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上開有與其中一個回油腔相通的回油口和與另一個回油腔相通的另一個回油口,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內部設有連通所述其中一個來油口與其中一個回油口的洩壓道,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內部還設有連通所述另一個來油口與另一個回油口的另一個洩壓道。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對卷揚機構進行合流調速中,伸縮換向閥和變幅換向閥均處在中位狀態,當卷揚換向閥處在中位狀態時,第二油源的進油口與回油流道相通,第二油源的液壓油回流至油箱,處在分流狀態;當卷揚換向閥處在其它工作位時,卷揚換向閥切斷了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的液壓油回流至油箱的油路,使得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的液壓油只能經單向閥後,與第一油源的進油口液壓油合流,增大了卷揚聯的流量,為合流狀態,使得流進卷揚機構的液壓油的流量大大提高,從而提高了卷揚的速度,提高了上車多路閥的調速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分流狀態的液壓結構原理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合流狀態的液壓結構原理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卷揚聯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是圖3中B-B處的剖視圖;
[0011]圖5是圖4中卷揚換向閥閥杆的移動後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6是圖3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3]圖7是圖3中E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4]圖8是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6]如圖1至8所示,本實施中的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應用於上車多路閥上,該上車多路閥具有卷揚聯、伸縮聯、變幅聯和迴轉聯。
[0017]其中,卷揚聯使用獨立的第一油源,第一油源的進油口的標號為Pl,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獨立的第二油源,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的標號為P2,卷揚聯、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一個回油流道T,伸縮聯包括伸縮換向閥2,變幅聯包括變幅換向閥3,卷揚聯包括卷揚閥體51,卷揚閥體51上設置有卷揚換向閥52,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經伸縮換向閥2、變幅換向閥3和卷揚換向閥52後與回油流道T相通,伸縮換向閥2、變幅換向閥3和卷揚換向閥52三者中位導通,卷揚換向閥52的其它工作位與回油流道T相隔斷,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經伸縮換向閥2和變幅換向閥3後與一單向閥4相連,該單向閥4與第一油源的進油口 P3相通。
[0018]對卷揚機構進行合流和分流調速中,伸縮換向閥2和變幅換向閥3均處在中位狀態,當卷揚換向閥52處在中位狀態時,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與回油流道T相通,第二油源的液壓油回流至油箱,處在分流狀態,如圖1中粗虛線所示;當卷揚換向閥52處在其它工作位時,卷揚換向閥52切斷了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的液壓油回流至油箱的油路,使得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的液壓油只能經單向閥4後,與第一油源的進油口 P3液壓油合流,增大了卷揚聯5的流量,為合流狀態,如圖2粗虛線所示。
[0019]另外,在卷揚閥體51上設有與第二油源的進油口 P2相通的兩個來油腔,在卷揚閥體51上開有與回油流道T相通的兩個回油腔,在卷揚換向閥閥杆521上開有與其中一個來油腔53相通的來油口 522和與另一個來油腔53』相通的另一個來油口 522』,在卷揚換向閥閥杆521上開有與其中一個回油腔54相通的回油口 524和與另一個回油腔54』相通的另一個回油口 524』,在卷揚換向閥閥杆521內部設有連通其中一個來油口 522與其中一個回油口 524的洩壓道523,在卷揚換向閥閥杆521內部還設有連通另一個來油口 522』與另一個回油口 524』的另一個洩壓道523』。卷揚換向閥閥杆521左右位移,可以改變兩個來油口中的任意一個來油口的遮蓋量,實現調節流量,達到調速的目的,提高了調速性能。
[0020]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傳統多路閥的調速性能,提出了合流和分流調速模式,解決了在串聯油路的節流調速的多路閥中,起升機構的最高速度的提升受動力源參數的限制的局限性,同時,在結構上摒棄了常規結構因在閥口上中位洩荷而導致工作速度調節差的設計,採用閥杆內部的洩壓道進行洩荷,通過改變兩個來油口中的任意一個來油口的遮蓋量,進行節流調速,使得調速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權利要求】
1.一種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應用於上車多路閥上,所述上車多路閥具有卷揚聯、伸縮聯和變幅聯,其特徵在於:所述卷揚聯使用獨立的第一油源,所述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獨立的第二油源,所述卷揚聯、伸縮聯和變幅聯共用一個回油流道,所述伸縮聯包括伸縮換向閥,所述變幅聯包括變幅換向閥,所述卷揚聯包括卷揚閥體,所述卷揚閥體上設置有卷揚換向閥,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所述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後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通,所述伸縮換向閥、變幅換向閥和卷揚換向閥三者中位導通,所述卷揚換向閥的其它工作位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隔斷,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經所述伸縮換向閥和變幅換向閥後與一單向閥相連,該單向閥與所述第一油源的進油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車多路閥的合流調速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卷揚閥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二油源的進油口相通的兩個來油腔,在所述卷揚閥體上開有與所述回油流道相通的兩個回油腔,所述卷揚換向閥具有一卷揚換向閥閥杆,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上開有與其中一個來油腔相通的來油口和與另一個來油腔相通的另一個來油口,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上開有與其中一個回油腔相通的回油口和與另一個回油腔相通的另一個回油口,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內部設有連通所述其中一個來油口與其中一個回油口的洩壓道,在所述卷揚換向閥閥杆內部還設有連通所述另一個來油口與另一個回油口的另一個洩壓道。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4041601SQ201420520643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應金寶 申請人:慈谿市瑞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