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終端,控制設備,歸屬代理和分組通信方法
2023-05-08 16:28:26
專利名稱:移動終端,控制設備,歸屬代理和分組通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一種移動終端和一種控制設備,在該系統中,控制設備實現去往一移動終端的接收分組的路由控制。
本發明還涉及用於一實現尋呼控制的分組通信系統中的一種移動終端和一種控制設備。在該尋呼控制中,當接收到一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控制設備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並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
本發明進一步涉及用於一分組通信系統中的一種移動終端和一種歸屬代理,在該系統中,多個歸屬代理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尋呼控制,這是依照每個歸屬地址和每個轉交地址而實現的。
背景技術:
一種現有的分組通信系統配置用於通過使用地址解析協議(ARP)或鄰近發現協議(NDP),在使用單播地址轉送IP位址之前,確定IP分組的可達到性。
ARP和NDP定義為將網絡接口卡的鏈路層地址(或卡地址)和網絡層地址(IP位址)相互關聯。
這裡要注意的是IP位址通過靜態設置的方式或者通過例如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的動態設置而決定,在靜態設置中,IP位址預先指定給一網絡接口卡。可選擇的是,IP位址基於鏈路層上的網絡接口卡地址和隨機數字,使用在IPv6中使用的地址自動生成技術通過計算而決定。
在現有的分組通信系統中,當一移動終端(移動節點或主機)具有多個網絡接口卡作為允許分組到達其目的地的裝置,一面向用戶的接口應用技術實現作為諸如接入鏈路管理的交互應用技術。
在該面向用戶的接口應用技術中,例如,相應於具有低通信成本的通信鏈路系統的網絡接口卡從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出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管理多個網絡接口卡的多接口管理器(MIM)公知為自動選擇網絡接口卡的方法。
MIM其配置用於使用屬性和從每個網絡接口卡收集到的測量數而做出一預定條件決定,從而選擇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
通常,實現移動管理控制技術的分組通信系統被公知為一種能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的通信系統,其中移動管理控制技術包括移動IP技術和移動IP技術的延伸技術。
在該移動管理控制技術中,歸屬地址作為分組傳送的控制單元使用。
在此,歸屬地址被指定給位於歸屬代理存在的歸屬鏈路上的每一個移動終端,例如,歸屬地址是一IP位址,該IP位址屬於歸屬鏈路的一子網。
實現上述移動管理控制技術的分組通信系統其配置用於當移動終端(移動節點)具有多個歸屬地址作為允許分組到達其目的的裝置時,例如,當移動終端基於移動終端的應用和使用的通信系統的種類而連接至多個歸屬代理時,或者當移動終端處於多歸屬的狀態時,其中,在多歸屬狀態中,移動終端具有位於相同歸屬代理中的多個歸屬地址,該通信系統通過使用作為一單元的每個歸屬地址,執行獨立地路由控制。。
然而,在從現有分組通信系統中選擇一網絡接口卡的技術中,不特別考慮IP位址(網絡層地址),從而網絡接口卡和IP位址之間的相應關係不能維持。
因此,選擇網絡接口卡的現有技術存在問題即使在指定了相同IP位址的網絡接口卡中,每當所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需要諸如ARP和NDP的地址解析方法來獲得上述的相應關係。
選擇網絡接口卡的現有技術同樣存在一問題當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要使用的IP位址改變,從而需要改變分組路由的程序。
例如,在使用鏈路層地址的IPv6自動地址生成技術中,即使移動終端屬於相同的網絡區域,每當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要使用的IP位址改變,從而需要改變分組路由的程序。
此外,即使在像DHCP那樣在網絡側自動分配IP位址的情況下,需要改變分組路由的程序。這是因為當相關通信鏈路(接入鏈路)系統的種類和歸屬不同時候,網絡區域通常相互不同。從而,每當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要使用的IP位址改變。
換句話說,在現有分組通信系統中,每當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移動終端需要利用一位於該IP網絡中的控制設備(例如路由控制代理和延遲代理)和一發送終端註冊一IP位址。分組通過使用該IP位址到達該移動終端。
從而,常規的分組通信系統存在一問題關於上述註冊的IP位址通過無線鏈路,從而無線資源被浪費掉。
該問題很有可能導致尋呼控制技術中的另一問題。
尋呼控制技術通過在每個比位置註冊區大的尋呼區中註冊移動終端的位置來減少了關於移動終端的位置註冊控制的控制信息量,同樣與移動終端移動終端的間歇接收技術一起減少了電量需求。
尋呼控制技術中的問題是尋呼代理不能準確地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子網)。
同時,常規的移動管理技術不能維持指定給相同移動終端的多個IP位址之中的相應關係。
從而,即使基於不同歸屬地址而生成的轉送路由是有效的且IP分組能通過轉送路由到達移動終端,當去往移動終端的一IP分組被發送且IP分組因為鏈路未連接等等而不能通過基於特定的歸屬地址而生成的轉送路由到達移動終端時,IP分組不能到達移動移動終端。
此外,即使當移動終端依照應用、通信成本和網絡接口卡的省電控制而動態改變多個IP位址的有效性和無效性,現有分組通信系統不能維持多個IP位址之中的相應關係。
從而,現有分組通信系統存在一問題從發送終端至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當移動終端改變IP位址的有效性和無效性時,移動終端通過使用一控制分組將IP位址的有效性和無效性之間的改變通知發送終端或名稱解析(DNS域名系統)伺服器。
從而,現有分組通信系統存在一問題依照這樣的通知的頻率,資源被浪費掉。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移動終端、一種控制設備和一種歸屬代理,它們都用於一種分組通信系統中,即使當要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該分組通信系統也能實現分組的到達,而不會浪費無線資源。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概括為一種位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在該系統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一通信管理器,其配置用於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從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至少一網絡接口卡;以及一上層管理器其配置用於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控制設備的分組。
在第一方面中,分組通信系統可以配置用於實現尋呼控制,在該系統中,當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該通信管理器可以包括一收集器,其配置用於收集設置給網絡接口卡的鏈路層地址;以及一判定器,其配置用於從收集的鏈路層地址中確定一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該上層管理器可以包括一通知器,其配置用於當其將用於形成尋呼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時,通過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將該代表性鏈路層地址通知控制設備;及一地址解析器,其配置用於通過使用代表性鏈路層地址和一預定的網絡層地址執行地址解析。
在第一方面中,通信管理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器,該設置器配置用於將該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給所有網絡接口卡。
在第一方面中,通信管理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過濾控制器,該控制器構配置用於在鏈路層上指示所有網絡接口卡停止地址過濾功能。
在第一方面中,通信管理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收集器,該收集器配置用於收集設置給網絡接口卡的鏈路層地址。上層管理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通知器,其配置用於通過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將一預定網絡層地址和收集的鏈路層地址通知控制設備。
在第一方面中,分組通信系統可以配置用於實現尋呼控制,在該系統中,當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通知器可以配置用於將多個鏈路層地址和用於形成尋呼區的尋呼註冊分組一起通知控制設備。
在第一方面中,多個歸屬代理中的每一個歸屬代理可以配置用於在分組通信系統中依照每個歸屬地址和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多個網絡接口卡中的每一個網絡接口卡可以配置用於連接至多個歸屬代理。該上層管理器可以包括一管理器,其配置用於管理每個網絡接口卡與每個歸屬地址的相應關係;及一指示器,其配置用於指示多個歸屬代理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與選擇的網絡接口卡相關的歸屬地址。
在第一方面中,指示器可以配置用於通過代表性歸屬地址的捆綁更新給予多個歸屬代理指示。
在第一方面中,分組通信系統可以配置用於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通過DNS伺服器轉送至歸屬代理。指示器可以配置用於指示DNS伺服器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代表性歸屬地址。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概括為一種位於實現尋呼控制的分組通信系統中的控制設備,在該系統中,當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該控制設備包括一接收器,其配置用於從移動終端與尋呼註冊分組一起接收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及一管理器,其配置用於依照指定給移動終端的網絡層地址和接收的代表性鏈路層地址,管理移動終端的尋呼區。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依照尋呼註冊分組形成。該代表性鏈路層地址從設置給網絡接口卡的鏈路層地址中確定。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概括為一種位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控制設備,在該系統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該控制設備包括一接收器,其配置用於從移動終端接收多個鏈路層地址,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及一管理器,其配置用於依照指定給移動終端的網絡層地址和多個代表性鏈路層地址,管理實現路由控制的路由控制信息。多個鏈路層地址中的每一個地址被指定給網絡接口卡中的每一個。
在第三方面中,分組通信系統可以配置用於實現尋呼控制,在該系統中,當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該接收器可以配置用於從移動終端與尋呼註冊分組一起接收多個鏈路層地址,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依照尋呼註冊分組形成。多個鏈路層地址中的每一個地址設置給網絡接口卡中的每一個。管理器可以構造成依照網絡層地址和多個接收的代表性鏈路層地址,管理移動終端的尋呼區。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概括為一種位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歸屬代理,在該系統中,多個歸屬代理依照每個歸屬地址和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該歸屬代理包括一接收器,其配置用於從移動終端接收代表性歸屬地址,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及一分組轉送器,其配置用於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代表性歸屬地址。該代表性歸屬地址從與網絡接口卡相關的歸屬地址中確定。
在第四方面中,歸屬代理可以進一步包括一路由信息管理器,該管理器配置用於管理去往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分組轉送器可以配置用於依照去往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轉送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路由信息管理器可以配置用於依照來自移動終端的捆綁更新,更新去往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
在第四方面中,分組通信系統可以包括一控制設備,當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去往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被設置,從而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被轉送至控制設備。
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概括為一種分組通信方法,在該方法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該方法包括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從包括在移動終端中的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至少一網絡接口卡;及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控制設備的分組。
圖1為依照本發明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的整個分組通信系統的框圖;圖2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節點的功能框圖;圖3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路由控制代理的功能框圖;圖4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5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6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移動節點的功能框圖;圖7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8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9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移動節點的功能框圖;圖10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路由控制代理的尋呼區管理單元中管理的內容的一個例子的示意圖;圖11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12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13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和第五實施例的整個分組通信系統的框圖;圖14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和第五實施例的移動節點的功能框圖;圖15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和第五實施例的歸屬代理的功能框圖;圖16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圖17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操作的程序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
參照附圖1至3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包括路由控制代理MA至PA、接入路由器AR1至AR2、通信鏈路系統AP1、BS1和BS2和一移動節點MN#1。
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其配置用於成實現尋呼控制,在該系統中,當路由控制代理PA接收到一去往移動節點(移動終端)MN#1的分組時,路由控制代理(控制設備)PA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從而獲取移動節點的位置信息(子網)並確定分組的轉送目的地。
如圖2所示,移動節點MN#1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一通信管理器MIN、一控制單元15和一上層管理器100。
對於多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中的每一個,設置一MAC地址(鏈路層地址)。
網絡接口卡NIC#1可以連接至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2可以連接至通信鏈路系統BS1和通信鏈路系統BS2。
通過使用網絡接口卡NIC#1至網絡接口卡NIC#n,移動節點MN#1可以經過通信鏈路系統和接入路由器AR連接至一IP網絡。
通信管理器MIM包括一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一網絡接口卡信息存儲單元12、一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一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單元14。
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配置一收集單元,其收集分別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的MAC地址。
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也可以配置用於與上面提到的MAC地址一起從各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收集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的特性。
網絡接口卡信息存儲單元12配置用於存儲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例如MAC地址和特性,這些信息是從各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收集而來的。
在此,上面提到的特性包括幾種與網絡接口可以連接的連接系統,通信成本,功率測試(消耗功率,SIR等等),優先反饋用戶的優先級(商業用戶或類似的使用)等等。
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其配置用於從多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中,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特性),選擇至少一個網絡接口卡。
網絡接口判定單元13其配置用於確定在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中收集的MAC地址中代表性MAC地址。
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其可以配置用於依照用戶的指示選擇滿足一預定條件的網絡接口卡,從而選擇設置給該選擇的網絡接口卡的MAC地址作為代表性MAC地址。
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可以配置用於依照被加入傳輸的分組中的信息(例如一預定的標記),選擇網絡接口卡和代表性MAC地址。
注意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也可以配置用於從收集的MAC地址中隨機選取的MAC地址確定為代表性MAC地址。
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單元14其配置用於將該代表性MAC地址設置給所有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
該控制單元15其配置用於控制包括通信管理器MIM和上層管理器100的移動節點MN#1的所有功能。
此外,控制單元15其配置用於使得移動節點MN#1依照操作模式(正常模式或者尋呼控制模式)而操作。
當在正常模式下操作時,移動節點MN#1被控制單元15所控制,從而移動節點MN#1基於移動IP技術或者移動IP技術的延伸技術執行移動管理操作。
另一方面,當在尋呼控制模式下操作時,移動節點MN#1被控制單元15控制來暫停移動管理操作且將用於形成尋呼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
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在比鏈路層高的層上(例如在網絡層上)執行控制操作。
例如,上層管理器100與需要的路由控制代理MA合作,從而在IP層執行控制操作,實現IP分組的傳輸和接收。
更特別地,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通過使用由通信管理器MIM的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路由控制代理(控制裝置)PA的IP分組。
同樣,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當發送用於形成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的尋呼註冊分組至路由控制代理PA時,其將代表性MAC地址通知路由控制代理(控制設備)PA。在此,尋呼註冊分組可以包括IP位址和代表性MAC地址。
此外,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當其將用於形成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時,其將該代表性MAC地址通知路由控制代理(控制設備)PA。在此,尋呼註冊分組可以包含一IP位址和該代表性MAC地址。
此外,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通過使用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預定網絡層地址)來執行地址分解。
更特別的是,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執行地址解析程序,其中,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預定網絡層地址)之間的相應關係被註冊於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使用的網絡接口卡,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
結果,即使當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改變時,使用的MAC地址也沒有改變。從而,移動節點MN#1能繼續通信,而不要任何地址解析處理,例如ARP,NDP等等。
此外,與上面相類似,當移動節點MN#1存在於一路由段中時,使用的MAC地址不改變,從而IP位址也不改變,在該路由段中,IP位址基於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的MAC地址通過IP位址的自動生成而指定給移動節點MN#1。
因此,當位於相同路由段中的通信鏈路上所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改變時,路由不改變。
這裡要注意的是,即使當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改變時,移動節點MN#1也不需要發送尋呼註冊分組,這是因為使用的MAC地址和使用的IP位址沒有改變。
因此,減少了尋呼註冊分組的發送數目。
如圖3所示,路由控制代理PA是一控制裝置,其包括一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一尋呼區形成單元32、一尋呼區管理單元33、一分組探測單元34、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單元35、一尋呼通知確認分組接收單元36和一分組轉送單元37。
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其配置用於接收來自移動節點MN#1的尋呼註冊分組,然後將該尋呼區註冊分組發送至尋呼區形成單元32,該尋呼註冊分組用於形成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同樣,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其配置用於與上面提到的尋呼註冊分組一起從移動節點MN#1接收代表性MAC地址,該移動節點MN#1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
代表性MAC地址已從多個分別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2的MAC地址中確定。
此外,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將尋呼註冊響應分組通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管理器MIM發送至移動節點MN#1。
尋呼註冊響應分組通知移動節點MN#1尋呼區已經形成。
尋呼區形成單元32其配置用於依照接收的尋呼註冊分組形成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例如,尋呼區形成單元32依照包含在尋呼註冊分組中指示子網的信息,形成子網#1和#2作為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尋呼區管理單元33其配置用於管理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例如,尋呼區管理單元33存儲「IP位址」,「MAC地址」和「尋呼區」,且將它們相互關聯。
如圖3所示的例子中,尋呼區管理單元33管理「IP_MN#1」作為IP位址,「代表性MAC地址#1」作為MAC地址以及「子網#1和#2」作為尋呼區。
換句話說,尋呼區管理單元33構造成一管理單元,其基於指定給移動節點MN#1的IP位址「IP_MN#1」和接收的代表性MAC地址「代表性MAC地址#1」管理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分組探測單元34其配置用於探測和緩衝去往移動節點MN#1的IP分組,且將該事實通知尋呼通知分組發送單元35。
分組探測單元34進一步配置用於依照來自分組轉送單元37的指示,將緩衝的去往移動節點MN#1的IP分組發送。
尋呼通知分組發送單元35其配置用於依照來自分組探測單元34的通知,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子網#1和#2,該子網#1和#2形成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
尋呼通知確認分組接收單元36其配置用於接收來自移動節點MN#1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且將分組的收到通知分組轉送單元37。
分組轉送單元37其配置用於從分組探測單元34中取出相應於接收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的IP位址。
分組轉送單元37其配置用於依照移動節點MN#1的子網將取出的IP位址轉送,該移動節點MN#1的子網包含在尋呼通知確認分組中。
接入路由器AR1和AR2位於IP網絡中,且接入路由器AR1和AR2中的每一個配置用於基於IP位址執行路由處理。
例如,接入路由器AR1連接至通信鏈路系統AP1和BS1,且管理子網#1。接入路由器AR2連接至通信鏈路系統BS2,且管理子網#2。
通信鏈路系統連接至接入路由器ARs,且通信鏈路系統中的每一個在鏈路層上基於MAC地址執行轉送控制。
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
參照圖4和5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進行描述。
如圖4所示,在步驟S401中,移動節點MN#1打開電源,或者網絡接口卡NIC被加入至移動節點MN#1。
在步驟S402中,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收集分別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的MAC地址。
在步驟S403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從收集的MAC地址中確定一個代表性MAC地址,且同樣確定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1。
在步驟S404中,該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單元14將該代表性MAC地址設置給所有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
在步驟S405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一預定的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執行上層管理器100和接入路由器AR1之間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S405中,代表性MAC地址與預定的IP位址之間的相應關係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註冊。
在步驟S406中,控制單元15開始尋呼控制模式的操作。
在步驟407至411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一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將一包含有上述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407至411中,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分別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將尋呼註冊分組轉送。
在步驟412中,尋呼區形成單元32依照接收的尋呼註冊分組形成一尋呼區(例如,子網#1和#2),該尋呼區與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有關。
在步驟413至417中,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經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管理器MIM,將一尋呼註冊響應分組發送至移動節點MN#1的上層管理器100,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該尋呼註冊響應分組是通知上層管理器100尋呼區已經形成的通知。
換句話說,在步驟414至417中,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管理器MIM分別依照該註冊的相應關係傳送該尋呼註冊分組。
如圖5所示,在步驟501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確定將使用的網絡接口卡從網絡接口卡NIC#1變為網絡接口卡NIC#2。
在步驟502中,控制單元15指示網絡接口卡NIC#2開始其操作。
在步驟503中,網絡接口卡NIC#2通過使用設置的代表性MAC地址,建立網絡接口卡NIC#2與通信鏈路系統BS1之間的通信鏈路。
在步驟504中,網絡接口卡NIC#2通知控制單元15網絡接口卡NIC#2已經開始操作了。
在步驟505中,控制單元15指示網絡接口卡NIC#1暫停其操作。
在步驟506中,網絡接口卡NIC#1通過使用設置的代表性MAC地址釋放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之間的通信鏈路。
在步驟507中,網絡接口卡NIC#1通知控制單元15網絡接口卡NIC#1已經暫停其操作。
在步驟508中,路由控制代理PA的分組探測單元34接收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
在步驟509中,尋呼通知分組發送單元35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給接入路由器AR1。
該尋呼通知分組是通知接入路由器AR1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已經被接收的分組。
在步驟510中,接入路由器AR1將上面提到的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通信鏈路系統AP1和BS1,該通信鏈路系統管理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即子網#1和#2。
在步驟511和512中,通信鏈路系統AP1和BS1通過使用上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分別將上面提到的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1和NIC#2,而不要執行新的地址解析處理。在此,上面提到的尋呼通知分組沒有被網絡接口卡NIC#1接收。
換句話說,在步驟511和512中,通信鏈路系統AP1和BS1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分別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1和NIC#2。
在步驟513和314中,網絡接口卡NIC#2接收到的尋呼通知分組被發送至上層管理器100。
在步驟515至519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通信鏈路系統BS1和接入路由器AR1,將相應於上述尋呼通知分組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515至519中,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通信鏈路系統BS1和接入路由器AR1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分別轉送尋呼通知確認分組。
在步驟520中,分組轉送單元37依照接收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取出緩衝在分組探測單元34中的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
在步驟521至525中,分組轉送單元37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經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BS1、網絡接口卡NIC#2和通信管理器MIM,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發送至上層管理器100,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521至525中,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BS1、網絡接口卡NIC#2和通信管理器MIM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
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尋呼通信系統的有益效果
依照本實施例的尋呼通信系統,即使當移動節點MN#1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時,地址解析通過使用代表性MAC地址(代表性鏈路層地址)和預定IP位址(網絡層地址)而指導。從而,可以防止伴隨著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的變化的IP分組(例如,尋呼註冊分組)生成。
此外,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代表性MAC地址基於應用,通信質量、通信成本、電源節省控制等等而被確定。從而,所有分組都可以通過滿足各種條件的最佳轉送路由接收。
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
參照附圖6至8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進行描述。
下面描述的主要關於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與依照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不同點。
如圖6所示,依照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包括一過濾控制單元16,而不包括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和代表性鏈路地址設置單元14。除此之外,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相同。
過濾控制單元16其配置用於指示所有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在鏈路層開始和停止地址過濾功能。
參照圖7至8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進行描述。
如圖7所示,在步驟701中,移動節點MN#1打開電源,或者網絡接口卡NIC被加入至移動節點MN#1中。
在步驟S702中,過濾控制單元16指示所有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在鏈路層停止地址過濾功能。
在步驟S703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從收集的MAC地址中確定一代表性MAC地址,且同樣確定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1。
在步驟S704中,控制單元15指示網絡接口卡NIC#1開始其操作。
在步驟S705中,網絡接口卡NIC#1通過使用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的MAC地址#1建立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之間的通信鏈路。
在步驟S706中,控制單元15指示網絡接口卡NIC#2至NIC#n暫停它們的操作。
在步驟707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一預定的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執行上層管理器100和接入路由器AR1之間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707中,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之間的相應關係被註冊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
在步驟708中,控制單元15開始在尋呼控制模式下的操作。
在步驟709至713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將包含前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而不要執行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709至713中,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分別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而轉送尋呼註冊分組。
在步驟714中,尋呼區形成單元32依照接收的尋呼註冊分組形成一尋呼區(例如,子網#1和#2),該尋呼區與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預定IP位址有關。
在步驟715至719中,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通過使用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和IP位址,經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管理器MIM,將一尋呼註冊響應分組發送至移動節點MN#1的上層管理器100,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該尋呼註冊響應分組是通知上層管理器100尋呼區已經形成的通知。
換句話說,在步驟715至719中,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管理器MIM分別依照該註冊的相應關係而將該尋呼註冊分組傳送。
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如圖8所示,其與圖5所示的依照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相同。
在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中,即使當賦予每個分組的MAC地址(代表性MAC地址)不同於設置給每個網絡接口卡NIC的MAC地址時,網絡接口卡NIC將所有接收的分組轉送至上層管理器100。從而,不會因為位於相同子網中的網絡接口卡NIC的改變而產生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
參照附圖9至12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進行描述。
下面的描述主要關於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與依照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不同點。
如圖9所示,依照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不包括代表性鏈路地址設置單元14。此外,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相同。
然而,依照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其配置用於將一預定IP位址和多個MAC地址#1至#n通知路由控制代理PA,該多個MAC地址#1至#n由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收集且分別設置給所有網絡接口卡NIC#1至NIC#n。
特別是,上層管理器100其配置用於將上面提到的多個MAC地址#1至#n與一尋呼註冊分組一起通知路由控制代理PA。
此外,如圖10所示,依照本實施例的路由控制代理PA的尋呼區管理單元33其配置用於基於指定給移動節點MN#1的IP位址「IP_MN#1」和多個代表性MAC地址#1至#n,管理一尋呼區「子網#1和#2」(換句話說,實現路由控制的路由控制信息)。
參照圖11和12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進行描述。
如圖11所示,在步驟1101中,移動節點MN#1打開電源,或者網絡接口卡NIC被加入至移動節點MN#1中。
在步驟S1102中,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收集分別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至MC##n的MAC地址。
在步驟S1103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確定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1。
在步驟S1104中,控制單元15指示網絡接口卡NIC#1開始其操作。
在步驟1105中,網絡接口卡NIC#1通過使用設置給網絡接口卡NIC#1的MAC地址#1,在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之間建立一通信鏈路。
在步驟1106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和一預定的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執行上層管理器100和接入路由器AR1之間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S1106中,MAC地址#1與預定IP位址之間的相應關係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註冊。
在步驟S1107中,控制單元15開始在尋呼控制模式下的操作。
在步驟1108至1112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1和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鏈路系統AP1,將一包含有多個上述MAC地址#1至#n和預定IP位址的尋呼註冊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1108至1112中,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鏈路系統AP1和接入路由器AR1分別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而將尋呼註冊分組轉送。
在步驟1113中,尋呼區形成單元32依照接收的尋呼註冊分組形成一尋呼區(例如,子網#1和#2),該尋呼區與上面提到的代表性MAC地址#1至#n和預定IP位址有關。
在步驟1114至1118中,尋呼註冊分組接收單元31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1和IP位址,經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和通信管理器MIM,將一尋呼註冊響應分組發送至移動節點MN#1的上層管理器100,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該尋呼註冊響應分組是通知上層管理器100尋呼區已經形成的通知。
換句話說,在步驟1115至1118中,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AP1、網絡接口卡NIC#1、通信管理器MIM分別依照該註冊的相應關係而將該尋呼註冊分組傳送。
如圖12所示,在步驟1200中,路由控制代理PA的分組探測單元34接收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
在步驟1201至1204中,尋呼通知分組發送單元35將包含MAC地址#1的尋呼通知分組和包含MAC地址#2的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接入路由器AR1。
在步驟1202至1205中,接入路由器AR1將上面提到的尋呼通知分組分別發送至通信鏈路系統AP1和BS1,該通信鏈路系統管理移動節點MN#1的尋呼區,即子網#1和#2。
在步驟1203中,通信鏈路系統AP1試圖通過使用MAC地址#1在通信鏈路系統AP1和網絡接口卡NIC#1之間建立一通信鏈路,但是失敗了。
此時,在步驟1206中,通信鏈路系統BS1通過使用MAC地址#2在通信鏈路系統BS1和網絡接口卡NIC#2之間建立一通信鏈路。
在步驟1207中,通信鏈路系統BS1通過使用MAC地址#2和IP位址,將上面提到的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2,而不要執行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通信鏈路系統BS1依照註冊的相應關係,將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2。
在步驟1208和1209中,網絡接口卡NIC#2將接收到的尋呼通知分組被發送至上層管理器100。
在步驟1210中,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2和預定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和通信鏈路系統BS1,在上層管理器100和接入路由器AR1之間執行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1210中,MAC地址#2和預定IP位址之間的相應關係被註冊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通信鏈路系統BS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
在步驟1211至1215中,上層管理器100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2和IP位址,經過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通信鏈路系統BS1和接入路由器AR1,將相應於上述尋呼通知分組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發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1211至1215中,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2、通信鏈路系統BS1和接入路由器AR1分別依照已註冊的相應關係將尋呼通知確認分組轉送。
在步驟1216中,分組轉送單元37依照接收的尋呼通知確認分組取出緩衝在分組探測單元34中的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
在步驟1217至1221中,分組轉送單元37通過使用上述MAC地址#2和IP位址,經過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BS1、網絡接口卡NIC#2和通信管理器MIM,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發送至上層管理器100,而不要執行一新的地址解析處理。
換句話說,在步驟1218至1221中,接入路由器AR1、通信鏈路系統BS1、網絡接口卡NIC#2和通信管理器MIM分別依照已註冊的相應關係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
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
參照附圖13至16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進行描述。
下面的描述主要關於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與依照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不同點。
如圖13所示,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包括一路由控制代理PA、歸屬代理HA1和HA2、接入路由器AR1至AR3、通信鏈路系統AP1、BS1和APn以及一移動節點MN#1。
在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中,多個歸屬代理HA1和HA2依照每個歸屬地址和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在該實施例中,移動節點MN#1位於多歸屬狀態。
此外,如圖14所示,依照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不包括鏈路層地址收集單元11和代表性鏈路層地址設置單元14,但包括位於上層管理器中的一歸屬地址管理器101和一控制單元102。除此之外,依照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的構造相同。
歸屬地址管理單元101其配置用於管理「歸屬地址」、「歸屬代理」、「轉交地址」和「網絡接口卡NIC」,且將它們相互關聯。
控制單元102與控制單元15合作來指示歸屬代理HA1和HA2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至一代表性歸屬地址,該代表性歸屬地址與確定的代表性網絡接口卡相關,從而接收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
如圖15所示,歸屬代理HA2包括一路由信息管理單元51、一分組接收單元52、一分組轉送單元53和一更新信息接收單元54。
路由信息管理單元51其配置用於通過將「歸屬地址」和「轉送地址」相互關聯而管理去往前面提到的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
分組接收單元52其配置用於通過公司A網絡接收各種分組。
分組轉送單元53其配置用於參照路由信息管理單元51,且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至代表性歸屬地址。
更新信息接收單元54其配置用於從移動節點MN#1接收捆綁更新信息,更新去往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該路由信息包含在路由信息管理單元51中。
參照圖16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進行描述。
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節點MN#1僅能使相應於具有最低通信成本的通信鏈路系統的網絡接口卡NIC#1、被用戶用於商業用途的網絡接口卡NIC#1或者最能節省電源的網絡接口卡NIC#1運行。
移動節點MN#1不能使其它網絡接口卡NIC運行,且將鏈路斷開或者停止它們的操作。
在這種情況下,當歸屬代理HA2位於一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中時,即使移動節點MN#1具有能夠建立一可行的轉送路由,也沒有分組能夠利用作為基點的歸屬代理HA2通過一轉送路由到達移動節點MN#1,該歸屬代理HA2管理移動節點MN#1的歸屬地址HoA2,該供應商通過使用通信鏈路系統BS1提供一網際網路連接服務,該通信鏈路系統BS1相應於連接至通信鏈路系統BS1的停用的網絡接口卡NIC#2或者一IP網絡。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如下。
在步驟1501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確定使用的網絡接口卡NIC#1作為代表性網絡接口卡。
在步驟1502和1503中,控制單元15將從網絡接口卡NIC#2到網絡接口卡NIC#1的改變通知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1和NIC#2。
在步驟1504中,網絡接口卡NIC#1從接入路由器AR1獲取轉交地址LCoA1,該轉交地址LCoA1屬於通信鏈路系統AP1的子網#1。
在步驟1505和1506中,網絡接口卡NIC#1將歸屬地址HoA1和轉交地址LCoA1的捆綁更新(HoA1-LCoA1)發送至歸屬代理HA1,從而保證網絡接口卡NIC#1和歸屬代理HA1之間的轉送路由。
更特別是,在步驟1504中,每個MAC地址和獲取的轉交地址LCoA1之間的相應關係被註冊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
此外,在步驟1505和1506中,路由信息被註冊在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接入路由器AR1和歸屬代理HA1中,該路由信息指示將去往歸屬地址HoA1的分組轉送至轉交地址LoA1。
在步驟1507至1509中,網絡接口卡NIC#1將歸屬地址HoA2和歸屬地址(代表性歸屬地址)HoA1的捆綁更新(HoA2-HoA1)發送至歸屬代理HA2,該歸屬代理HA2與轉送路由相對應,分組由於上面提到的網絡接口卡的改變而不能通過該轉送路由到達。
更特別是,在步驟1507至1509中,路由信息註冊在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NIC#2、接入路由器AR1,AR2和歸屬代理HA1,HA2中,該路由信息指示將去往歸屬地址HoA2的分組轉送至歸屬地址HoA1。
在步驟1510中,歸屬代理HA2接收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該分組指定歸屬地址HoA2作為目的地址。
在步驟1511,歸屬代理HA2參照路由信息管理單元51,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至歸屬代理HA1。
在步驟1512至1515中,已經被歸屬代理HA1所接收的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通過網絡接口卡NIC#1和歸屬代理HA1之間的轉送路由到達上層管理器100。
在本實施例中,當沒有分組發送和接收時,移動節點MN#1可以配置用於停止伴隨著接入路由器AR的改變發送捆綁更新,移動節點MN#1位於其中,從而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被轉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歸屬代理HA被設置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指定歸屬地址HoA的分組被歸屬代理HA它們作為分組的目的地址所管理。
結果,所有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通過任一歸屬代理HA轉送至路由控制代理PA。從而,尋呼明確的執行。
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
參照附圖17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構造進行描述。
下面的描述主要關於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與依照上述第四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不同點。
本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和歸屬代理HA的構造與上述第四實施例的移動節點MN#1和歸屬代理HA相同。
參照圖17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的操作進行描述。
在步驟1601中,網絡接口卡判定單元13依照移動節點MN#1的通信狀態等等確定網絡接口卡NIC#1作為代表性網絡接口卡。
在步驟1602和1603中,控制單元15將從網絡接口卡NIC#n到網絡接口卡NIC#1的改變通知發送至網絡接口卡NIC#n和NIC#2。
在步驟1604中,網絡接口卡NIC#1從接入路由器AR1獲取轉交地址LCoA1,該轉交地址LCoA1屬於通信鏈路系統AP1的子網#1。
在步驟1605和1606中,網絡接口卡NIC#1將歸屬地址HoA1和轉交地址LCoA1的捆綁更新(HoA1-LCoA1)發送至歸屬代理HA1,從而保證網絡接口卡NIC#1和歸屬代理HA1之間的轉送路由。
更特別的是,在步驟1604中,每個MAC地址和獲取的轉交地址LCoA1之間的相應關係被註冊在上層管理器100、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和接入路由器AR1中。
此外,在步驟1605和1606中,路由信息被註冊在通信管理器MIM、網絡接口卡NIC#1、接入路由器AR1和歸屬代理HA1中,該路由信息指示將去往歸屬地址HoA1的分組轉送至轉交地址LoA1。
在步驟1607中,上層管理器100執行DNS註冊,從而指示DNS伺服器將去往移動節點MN#1的分組轉送至歸屬地址(代表性歸屬地址)HoA1。
在每次探測到歸屬代理改變時,移動節點MN#1的上層管理器100執行上面提到的DNS註冊,該歸屬代理的改變由網絡接口卡的改變而引起。
依照本實施例的分組通信系統,一相應的節點CN能通過DNS從多個轉送路由中探測到一個可去往移動節點的轉送路由。
如到現在為止所描述那樣,依照本實施例,可能提供用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一種移動終端,一種控制設備和一種歸屬代理,其能保證即使當使用的網絡接口卡改變時分組的可到達性,而不會浪費無線資源。
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理解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之後,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思想範圍之外的各種更改都是可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位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移動終端,在該系統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其特徵在於,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一通信管理器,配置用於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從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至少一網絡接口卡;以及一上層管理器,配置用於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控制設備的分組,所述分組通信系統被配置為,多個歸屬代理中的每一個配置用於在分組通信系統中依照每個歸屬地址以及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多個網絡接口卡中的每一個配置為可以連接至多個歸屬代理;及上層管理器包括一管理器,配置用於進行管理以將每一個網絡接口卡與每一個歸屬地址相關聯;及一指示器,配置用於指示所述多個歸屬代理將去往所述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與選擇的所述網絡接口卡相關聯的代表性歸屬地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指示器配置用於通過代表性歸屬地址的捆綁更新對所述多個歸屬代理進行指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分組通信系統配置用於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通過DNS伺服器轉送至歸屬代理,及所述指示器配置用於指示所述DNS伺服器將去往所述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所述代表性歸屬地址。
4.一種位於分組通信系統中的歸屬代理,在該系統中,多個歸屬代理分別依照每個歸屬地址和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其特徵在於,該歸屬代理包括一接收器,配置用於從移動終端接收代表性歸屬地址,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該代表性歸屬地址從與每一個網絡接口卡相關聯的歸屬地址中確定;及一分組轉送器,配置用於將去往所述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代表性歸屬地址。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歸屬代理,進一步包括一路由信息管理器,該路由信息管理器配置用於管理去往所述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且其中所述分組轉送器配置用於依照去往所述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轉送去往所述移動終端的分組,且所述路由信息管理器配置用於依照來自所述移動終端的捆綁更新,更新去往所述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歸屬代理,其中所述分組通信系統包括一控制設備,當該控制設備接收到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時,該控制設備將一尋呼通知分組發送至該移動終端的尋呼區,從而獲取該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且確定該分組的轉送目的地;及設置去往所述代表性歸屬地址的路由信息,從而將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控制設備。
7.一種分組通信方法,在該方法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從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至少一網絡接口卡,其中,多個網絡接口卡中的每一個配置為可以連接至多個歸屬代理;以及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控制設備的分組,依照每個歸屬地址以及每個轉交地址,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及進行管理以將每一個網絡接口卡與每一個歸屬地址相關聯;及指示所述多個歸屬代理將去往所述移動終端的分組轉送至與選擇的所述網絡接口卡相關聯的代表性歸屬地址。
全文摘要
在一種分組通信系統中,控制設備實現接收的去往移動終端的分組的路由控制。該移動終端包括多個網絡接口卡;一通信管理器,其配置用於依照關於網絡接口卡的信息,從多個網絡接口卡中選擇至少一網絡接口卡;以及一上層管理器配置用於使用選擇的網絡接口卡,接收來自控制設備的分組。
文檔編號H04B1/40GK101060491SQ200710105449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9日
發明者井上雅廣, 岡島一郎, 梅田成視 申請人:株式會社Ntt都科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