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0:51:56 2
專利名稱: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傳動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用於連接驅動及傳動裝置輸出軸與工作機或執行機構承載軸之間的扭矩限制器。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傳動輸出軸與外接負載之間的連接都是無保護連接,當外接負載被人為或者其它作用力造成異常動作或反轉的情況下,產生過大扭矩,容易損壞傳動機構以及驅動裝置。例如,目前有一種自動翻蓋式馬桶,該馬桶的自動翻蓋是通過一馬達的輸出軸與馬桶蓋的一軸承連接進行的,在人們進行方便的時候,馬達的輸出軸轉動帶動馬桶蓋的軸承轉動使得馬桶蓋翻起,但是,有些情況下,在人為翻蓋的時候,由於使用者誤操作等偶然 因素,例如,瞬間將馬桶蓋翻起、壓下等,而此時,馬桶蓋的軸承與馬達的軸承還是處於連接狀態,由於人為翻壓的時候,馬桶蓋的承載軸與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之間的扭矩過大導致傳動系統(如齒輪等)及驅動系統(如馬達)被損壞;藉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業生產等居多應用中需要一種連接保護裝置放置於驅動系統、傳動系統與外接負載之間,即使上述過扭矩情況下也能保證驅動及傳動系統不被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驅動及傳動裝置輸出軸與外接負載在連接時無過扭矩保護導致容易損壞驅動和傳動系統之不足提供的一種扭矩限制器。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它包括第一傳動體,該第一傳動體設置有一內圓錐槽,該內圓錐槽的中央設置有一通孔A ;該內圓錐槽的內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第二傳動體,該第二傳動體設置有適於插入所述內圓錐槽的外圓錐臺,該外圓錐臺的中央設置有通孔B ;該外圓錐臺的外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所述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臺插入與所述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槽;以及一螺栓、一彈簧、一壓緊件及一螺母;所述壓緊件設置有一通孔C ;所述螺栓依次穿過所述通孔A、通孔B、彈簧及通孔C與所述螺母配合將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壓合於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上。下面對以上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傳動體為一圓柱狀結構,所述內圓錐槽設置於所述第一傳動體的一個底面。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傳動體為一空心圓柱狀結構,所述外圓錐臺設置於所述第二傳動體的一個底面。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傳動體的另一底面還連接有一第三傳動體,該第三傳動體為圓柱狀結構,該第三傳動體的另一底面設置有一圓柱狀的凸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將該結構的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設置於傳動裝置的輸出軸與外接負載的承載軸之間作為一種連接構件,具體來說,將傳動裝置的輸出軸與該結構的第一傳動體連接,將外接負載的承載軸與該結構的第二傳動體或者第三轉動體連接,通過傳動裝置的輸出軸帶動該扭矩限制器,再通過該扭矩限制器帶動外接負載的承載軸轉動;如果外接負載發生異常,超過額定扭矩時,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與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將發生滑動,隔斷了過大負載扭矩向傳動裝置輸出軸的逆向傳遞;藉此,使傳動及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不會因過扭矩而受到破壞,起到保護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豎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圖。附圖標記1、第一傳動體;2、第二傳動體;3、螺栓;4、彈簧;5、壓緊件;6、螺母;7、 第三傳動體;8、凸起;101、通孔A ;201、通孔B ;501、通孔C。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參照圖I及圖2所示,該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它包括第一傳動體I、第二傳動體2及第三傳動體7。參照圖2所示,第一傳動體I設置有一內圓錐槽,該內圓錐槽的中央設置有一通孔A101,該內圓錐槽的內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所述第一傳動體I為一圓柱狀結構,所述內圓錐面設置於所述第一傳動體I的一個底面。第二傳動體2設置有適於所述第一傳動體內圓錐槽插入的外圓錐臺,該外圓錐臺的中央設置有通孔B201 ;該外圓錐臺的外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所述第二傳動體2為一空心圓柱狀結構,所述錐形臺設置於所述第二傳動體2的一個底面;所述第二傳動體2的外圓錐面插置於所述第一傳動體I的內圓錐面。參照圖2所示,該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還設置有螺栓3、彈簧4、壓緊件5及螺母6 ;所述壓緊件5設置有一通孔C501 ;所述螺栓3依次穿過所述通孔A101、通孔B201、彈簧4及通孔C501通過與所述螺母6配合將彈簧4壓合於第二傳動體2及壓緊件5之間,藉助彈簧力將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壓合於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上。第三傳動體7連接於第二傳動體2的另一底面,該第三傳動體7為圓柱狀結構,該第三傳動體7的另一底面設置有一圓柱狀的凸起8。將該結構的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設置於傳動裝置的輸出軸與外接負載的承載軸之間作為一種連接構件,具體來說,將傳動裝置的輸出軸與該結構的第一傳動體I或第二傳動體2連接,將外接負載的承載軸與該結構的第二傳動體2或者第三轉動體7連接,通過傳動裝置的輸出軸帶動該扭矩限制器,再通過該扭矩限制器帶動外接負載的承載軸轉動;如果外接負載發生異常,超過額定扭矩時,第一傳動體I的內圓錐面與第二傳動體2的外圓錐面將發生滑動,隔斷了過大負載扭矩向傳動裝置輸出軸的逆向傳遞;藉此,使傳動及驅動裝置不會因過扭矩而受到破壞,起到保護作用。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其特徵在於它包括 第一傳動體,該第一傳動體設置有一內圓錐槽,該內圓錐槽的中央設置有一通孔A ;該內圓錐槽的內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 第二傳動體,該第二傳動體設置有適於插入所述內圓錐槽的外圓錐臺,該外圓錐臺的中央設置有通孔B ;該外圓錐臺的外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所述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臺插入與所述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槽; 以及一螺栓、一彈簧、一壓緊件及一螺母;所述壓緊件設置有一通孔C ; 所述螺栓依次穿過所述通孔A、通孔B、彈簧及通孔C與所述螺母配合將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壓合於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上。
2.根據權利I所述的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傳動體為一圓柱狀結構,所述內圓錐槽設置於所述第一傳動體的一個底面。
3.根據權利I所述的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傳動體為一空心圓柱狀結構,所述外圓錐臺設置於所述第二傳動體的一個底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傳動體的另一底面還連接有一第三傳動體,該第三傳動體為圓柱狀結構,該第三傳動體的另一底面設置有一圓柱狀的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圓錐摩擦式扭矩限制器,它包括設置有內圓錐槽的第一傳動體,該內圓錐槽的中央設置有通孔A,該內圓錐槽的內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設置有外圓錐臺的第二傳動體,該外錐形臺的中央設置有通孔B;該外錐形臺的外圓錐面為摩擦工作面;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插入於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以及螺栓、彈簧、壓緊件及螺母;螺栓依次穿過通孔A、通孔B、彈簧及通孔C與螺母結合將第一傳動體的內圓錐面壓合於第二傳動體的外圓錐面。該扭矩限制器設置於傳動裝置的輸出軸與外接負載的承載軸之間作為一種連接構件,當有過扭矩發生時第一傳動體與第二傳動體的摩擦工作面會產生滑動和空轉,使傳動及驅動裝置不會因過扭矩而受到破壞。
文檔編號F16D43/21GK202431789SQ20112057481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楊東平 申請人:三多樂精密注塑(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