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洗車方法
2023-05-08 00:58:01 2
專利名稱:人工洗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汽車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種人工清洗汽車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有車族的不斷壯大,人們對洗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此洗車行 業應運而生並且不斷發展。當前洗車行業所採用的現有洗車方法包括如下
步驟確認車窗、車門是否關緊;向汽車表面衝水;在汽車周身打泡沫; 清洗汽車表面;衝淨汽車表面上的泡沫;吸去汽車表面上的殘留水跡;向 汽車表面吹氣;用毛巾等擦乾汽車表面;擦拭門邊、前後蓋、油箱蓋;給 輪胎上蠟、清潔汽車室內及檢查清洗後的汽車。
目前洗車方法按洗車方式可分為全自動洗車、半自動洗車以及人工 洗車。
全自動洗車是指採用自動洗車裝置,完全無需人工完成上述洗車步驟 以清洗車輛的方法。例如,在專利申請號為200510066351. 3的發明所揭示 的洗車方法中,採用一自動洗車裝置完成噴灑蠟劑、刷洗、衝洗、風乾等 步驟。雖然通過該方法提高了洗車的效率,但在刷洗步驟中採用複數個繞 豎直中心軸旋轉的大毛刷對車輛進行刷洗,且一jfe車輛本身在清洗前染有 泥沙、灰塵等汙垢,因此極易使汙垢對汽車表面的噴漆造成劃痕、損傷, 影響車輛美觀,引起車主不滿。
半自動洗車是指採用自動洗車裝置和人工洗車相結合的方式清洗車輛 的方法。通常人工只是完成輔助性、細緻性工作,而刷洗步驟基本與上述 全自動汽車相同,因此亦會產生上述問題。
人工洗車是指完全依靠人工,不依靠自動洗車裝置的洗車方法。在沖 水步驟中,通常採用高壓水槍對汽車自上而下噴射水柱從而衝去汽車表面 的汙垢。 一般靠近汽車車身下部(如,下裙、底盤等)會黏附有較多汙垢, 當水柱噴射到汽車下部時,會由於水柱的壓力將汙垢濺射至汽車其他已經 沖過水的部位,從而造成對汽車的二次汙染,並且為了保證汽車下部的清潔度, 一般還需要反覆對其進行沖洗,基於上述兩方面的技術缺陷都降低了 洗車的效率。
再者,洗車人員通常使用高壓水槍以最靠近該高壓水槍進水口的汽車 車身作為起始點繞汽車車身一圈對其進行衝水。由於高壓水槍具有一定長 度的槍管,當洗車人員用高壓水槍向靠近遠端的汽車車身噴射水柱時需要 拉扯高壓水槍的槍管使其具有適合的長度。然而,在這過程中很容易發生 高壓水槍的槍管與汽車自身或其他物體牽絆的狀況。當發生該狀況後,洗 車人員會按照高壓水槍纏繞的反方向繞回,在這過程中造成了對車身某處 重複衝水的狀況。基於上述兩方面的技術缺陷都增加了勞動力的付出,同 時也降低了清洗車輛的效率,影響了洗車公司的經濟效益。
另外,在人工洗車的清洗步驟中,洗車人員通常按一定方向(如,從 左到右、從右到左、順時針、逆時針等)對塗有泡沫的汽車表面進行擦洗。 然而,這樣很容易忽視對汽車殼體各拼裝部分間的縫隙中汙垢的清洗,甚 至還會在清洗過程中將其他部位的汙物嵌入該縫隙中,因此大大影響了汽 車的清潔度。
此外,在人工洗車的清洗步驟或給輪胎上蠟步驟中,洗車人員在清洗 輪胎時只是使用工具隨意地對輪胎進行清洗或上蠟,即使按照 一 定方向清 洗或上蠟也十分容易有遺漏之處,從而降低了汽車的清潔程度和保養程度。
最後,在人工洗車的擦乾步驟中,通常現有忽略了車窗頂部的擦拭, 亦留下了清潔死角,降低了汽車的清潔度。
鑑於現有自動化洗車容易造成對汽車表面噴漆的損害而人工洗車的洗 車效率較低、汽車清潔度不夠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洗車技 術以克服上述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洗汽車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種人工 清洗汽車表面的方法,實現在清洗汽車過程中不易造成對汽車表面噴漆的 損害、洗車效率高、汽車清潔度高的功效。
為達成以上的目的,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手段在於提供一種人工清洗
汽車的方法,包括
-沖水步驟,對汽車的表面進行衝水;
-清潔步驟,對汽車的表面進行清潔;以及-擦乾步驟,將清洗後汽車表面殘留的水擦乾;
該沖水步驟的分步驟為先對汽車的下部衝水,再對汽車的上部沖水。
並且在衝洗過程中,先從離沖水設備最遠的位置開始,以讓水管不纏繞汽 車的方式按順序沖洗汽車的表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衝洗汽車,避免了靠近汽車 車身下部黏附的汙垢由於水柱的壓力將汙垢濺射至汽車其他已經沖過水的 部位,並且也在無需人工對汽車下部進行重複清潔的情況下對染有較多汙 物的汽車下部進行二次清潔。此外,洗車人員在衝水過程中不需要隨時調 整衝水設備的長度,避免了衝水設備與汽車或其他物體纏繞,並且還避免 了對汽車表面的某處重複清洗的狀況發生。因此通過以上兩方面的改進, 提高了人工洗車的效率,並且將汽車表面汙物衝洗得更為乾淨,從而使汽 車在進行後續步驟中其表面噴漆不易被殘留的顆粒狀汙物所劃傷。
進一步地,該清潔步驟包括給汽車表面打泡沫,擦洗汽車表面,衝 淨汽車表面泡沫。在擦洗車身表面時,以汽車殼體各拼裝部分為單位分別 對其進行清潔,在擦洗清潔各拼裝部分時用擦洗工具在該拼裝部分的四周 畫框,從而擦洗拼裝部分之間縫隙的汙物。該擦洗汽車表面步驟中還包括 擦洗輪胎的分步驟,按照從輪胎內圈到輪胎外圈再到輪胎中圈的順序對其 進行擦洗。通過該步驟,避免了在汽車表面縫隙等清潔死角中殘留汙物, 從而使汽車表面清洗得更為乾淨,並且也使輪胎橡膠部分得到更充分、完 全的清洗,避免了汽車輪胎上汙物的殘留。
進一步地,該擦乾步驟包括在擦乾車窗玻璃時,將車窗玻璃下降一 段距離使車窗玻璃與窗框之間留有適於手放置的空隙,從而擦拭玻璃頂端。 通過該步驟,避免了汽車玻璃頂部的水漬殘留,從而提高了汽車的清潔度。
進一步地,還包括輪胎上蠟步驟,按照從輪胎內圈到輪胎外圈再到輪 胎中圈的順序對其進行上蠟。通過該步驟,可使輪胎橡膠部分得到充分、 完全的上蠟保養。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洗車方法的基本步驟流程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洗車方法的清潔汽車表面步驟的分步驟流程以及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洗車方法的擦乾汽車表面步驟的分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l所示,為根據本發明的洗車方法的基本步驟流程圖。該方法包
括
於步驟IOO,進行確認車窗、車門是否關緊的步驟。該步驟包括用 手指掐到車窗玻璃的頂端,查看車窗與窗框之間是否留有縫隙,從而檢查
車窗是否關緊;用手按住車門,從而感覺車門與門框之間是否存在高低不 平,從而檢查車門是否關緊。通過該步驟,可防止水和泡沫在清洗過程中 滲透進車輛內部。
於步驟200,進行對汽車表面沖水的步驟。該步驟包括 首先,對汽車的下部(包括底盤及下裙)進行衝洗,從離衝水設備最遠 的位置開始,以讓水管不纏繞汽車的方式按順序衝洗汽車的表面。具體來 說,將高壓水槍拉伸至足夠的長度,使得該高壓水槍能以汽車最遠離該衝 水設備進水口的表面作為沖水起點,並按照高壓水槍纏繞的反方向逐漸朝 該高壓水槍進水口靠近從而完成汽車 一側表面的衝洗步驟,回到衝水起點 後再朝該沖水起點的方向對另一側的汽車表面進行沖洗。沖洗時,洗車人 員採用下蹲姿勢並處於與汽車平行的位置,右手握住水槍把手、左手握住 槍管,較佳的是,下裙衝洗l個來回,底盤沖洗2個來回。
通過上述步驟,不會產生高壓水槍與汽車本身或其他物體牽絆的情況, 也不會產生對汽車某處表面重複衝洗的狀況,從而使衝洗過程順利、流暢。 並且通過先衝洗汽車下部再衝洗汽車上部的步驟,可利用衝洗汽車上部時 向下流動的水流對染有較多汙物的汽車下部進行二次清潔,從而無需人工 對汽車下部進行重複清潔就能達到提高汽車清潔度的效果並且也提高了工 作效率。
然後,對輪胎房和鋼圈進行沖洗。具體來說,衝洗時,洗車人員採用站 立姿勢以防止水花濺至身上,並且在沖洗的過程中將該高壓水槍順勢朝其 纏繞的反方向繞回。較佳的是,靠近發動機的輪胎房內側、靠近側門的輪 胎房外側以及4侖胎各衝洗1個來回,鋼圈衝洗到乾淨為止。
隨後,衝洗保險槓。具體來說,沖洗時按照將高壓水槍繞回的順序將 保險槓的側面衝洗1個來回,正面衝洗2個來回。
最後,衝洗汽車頂部及側面。具體來說,以與上述衝洗汽車下部的起始
7點相對的汽車頂部表面開始,依次按側門、擋風玻璃、(前)後蓋的順序, 往高壓水槍纏繞的相反方向沖洗,衝洗某 一 汽車局部時還按照從上到下的 順序衝洗。較佳的是,前、後擋風玻璃各衝洗2次,衝平面時,水槍和平
面呈30至45度,衝側面時,水槍和平面呈45至60度。
通過該對汽車表面沖水的步驟可沖去汽車表面面的泥沙、灰塵並且還
提高了衝水的效率及清潔度。
於步驟300,進行給汽車表面清潔的步驟。其包括分步驟給汽車表
面打泡沫,擦洗汽車表面以及衝淨汽車表面泡沫。
於步驟400,進行將汽車表面擦乾的步驟。其包括分步驟吸去汽車
表面水跡,對汽車表面吹氣,擦乾汽車車身以及擦拭汽車門邊、前後蓋,
油箱蓋。
於步驟500,進行給汽車輪胎上蠟的步驟。該步驟包括將輪胎的橡 膠部分分為靠近輪胎邊緣的外圈、靠近輪胎鋼圈內圏以及在輪胎內圈和外 圈之間的中圈,在上蠟過程中,按照輪胎內圈到輪胎外圈再到輪胎中圈的 順序對其進行上蠟,從而使輪胎橡膠部分得到充分、完全的上蠟保養。較 佳的是,在給輪胎上完蠟之後進行擦拭鋼圈、輪眉和擋泥板的步驟。
於步驟600,進行對汽車室內進行清潔的步驟。該步驟包括
首先,對汽車室內進行吹氣。具體來說,用空氣槍按照儀表臺、排擋、 駕駛座、後駕駛座、後擋風玻璃下側、副駕駛後座以及副駕駛座的順序來 進行吹氣。吹氣時將灰塵由上至下,由裡至外吹出。同時注意不要遺漏縫 隙、按鈕、門板、後擋風玻璃下側等難以清理的死角。
其次,取出汽車中的腳墊並進行清潔。具體來說,將腳墊前後摺疊取 出,取出腳墊時^f吏腳墊保持豎直狀態,從而防止腳墊上的沙粒掉入車內。 並將腳墊刷洗乾淨,並噴上少許水或清潔劑。
接著,擦拭前後擋風玻璃的內側。擦拭時,先用溼毛巾按照橫向、豎 向以及四周畫框的順序進行糹察拭,再用幹毛巾按照豎向、四周畫框的順序 進行擦拭。 -
隨後,用溼潤的毛巾擦拭儀表臺。擦拭時注意不要碰到按鈕等,並且 由於液晶顯示屏表面極易劃傷,故在擦拭液晶顯示屏時必須先詢問車主後 再進行擦拭。
然後,使用吸塵器對汽車室內進行全面地吸塵。在吸塵後再用溼潤的 毛巾擦拭一遍汽車座椅、門板以及皮革等。最後,將腳墊摺疊後重新放回汽車室內。
於步驟700,進行檢查清洗後的汽車的步驟。該步驟包括檢查汽車 玻璃是否模糊、是否有毛屑和水跡;檢查汽車表面是否有水跡、汽車底部 是否在滴水;和客戶一起再檢查從而確認汽車是否清洗乾淨。檢查汽車時, 洗車人員離開汽車一米左右距離,並繞該汽車一圈。較佳的是,洗車人員 採用下蹲姿勢對汽車的下裙進行重點檢查。
為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對汽車表面清潔的步驟,請配合參考圖 3。該步驟包括
於步驟301,進行給汽車表面打泡沫的步驟。該步驟包括首先選擇 離洗車人員最近的一輪胎(以副駕駛座一側的後輪胎為例)為起始點,依 次按該輪胎、靠近該輪胎的底盤、該輪胎一側裙部、後保險槓下部、後保 險槓、後蓋、後擋風玻璃、車頂、該輪胎一側側門、前擋風玻璃、前蓋、 前保險槓下部、副駕駛座一側的前輪、底盤的順序為汽車一側打泡沫。給 輪胎打泡沫時先給輪胎打泡沫,再用泡沫填滿鋼圈的縫隙。隨後按照前述 順序為汽車另一側打泡沫。較佳的是,汽車每側的裙部各打泡沫1來回, 每個輪胎打泡沫1圏。
於步驟302,進行擦洗汽車表面的步驟。該步驟包括
首先,對汽車輪胎和下裙進行擦洗。具體來說,首先擦洗汽車輪胎橡 膠部分,將輪胎的橡膠部分分為靠近輪胎邊緣和輪胎鋼圏約三分之一處的 外圈、靠近輪胎鋼圏約三分之一處內圈以及在輪胎內圈和外圈之間的中圈, 在擦洗過程中,按照輪胎內圈到輪胎外圈再到輪胎中圈的順序對輪胎進行 擦洗,然後擦洗輪胎的鋼圈以及輪胎房,最後按逆時針方向擦洗汽車下裙 及底盤一周。擦洗時,洗車人員一手拿洗刷工具,另一手拿羊毛刷貼著地 盤邊緣擦洗下裙。通過該述步驟可對汽車輪胎更徹底地清潔,不會存在輪 胎有未擦洗的遺留之處
然後,對汽車的側面擦洗。具體來說,在擦洗時以汽車殼體各拼裝部 分為單位,對各拼裝部分逐一進行擦洗。在擦洗各拼裝部分時用羊毛,分 別在該拼裝部分的四周畫框以及對框中的汽車表面進行#察洗。通過該步驟 可以徹底地〗察洗拼裝部分之間縫隙的汙物,從而清潔了衛生死角。較佳的 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對汽車的側面進行擦洗。
最後,對汽車平面(包括汽車前、後蓋以及汽車頂部,以下皆同) 進行擦洗,其步驟與擦洗汽車側面的步驟一致,故不贅述。較佳的是,按照相對洗車人員由近到遠的順序對汽車的平面進行i察洗,從而防止衣服弄 髒。
較佳的是,在上述擦洗過程中隨時檢查是否遺漏擦洗之處,在擦洗汽 車側面後將羊毛刷清洗乾淨, >久而防止側面泥沙劃傷汽車表面。
於步驟303,進行沖淨汽車表面泡沫的步驟。該步驟包括按照與上 述沖水步驟200中衝水方向相同的方向對汽車表面進行衝泡沫,故不贅述。 並且在沖泡沫過程中,按照側門、擋風玻璃、(前)後蓋的順序來沖泡沫, 並且留意反光鏡、雨刷、前後保險槓、前後蓋縫隙、門邊、底盤、鋼圈、 胎房等處是否有泡沫。較佳的是,衝平面時水槍和平面呈30至45度角, 衝側面時,角度為45至60度角,在衝泡沫的過程中,對每一平面都按照 由上而下,由遠到近的順序進行面沖泡沫。
為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將汽車表面擦乾的步驟,請配合參考圖 4。該步驟包括
於步驟401,進行吸去汽車表面水跡的步驟。該步驟包括選擇離工 作人員所在位置最近的汽車平面,並按照平面、車窗玻璃、側門的順序依 次對汽車的一側表面進行吸水,再重複該步驟對汽車另一側表面進行吸水。
於步驟402,進行對汽車表面吹氣的步驟。該步驟包括按照與上述 衝水步驟200的衝水方向相同的方向對汽車表面進行吹氣,故不贅述。並 在吹氣過程中按照側門、擋風玻璃、(前)後蓋的順序來吹氣,吹氣的重 點部分為遮陽板、門把手、加油口、前牌照相框、後照鏡、天線以及鋼圈 從而將所有縫隙內的積水吹去。較佳的是,將雨刷吹2次。
於步驟403,進行擦乾汽車車身的步驟。該步驟包括由於車頂容易 受太陽照射使車頂平面的水滴乾涸較快,故為了避免留下水漬首先從相對 於駕駛座的汽車頂部開始,然後按順時針方向擦拭汽車表面一周。擦拭玻 璃頂端時,打開車門,發動引擎,將車窗玻璃下降1/3的距離使車窗玻璃 與窗框之間留有適於手放置的空隙,從而擦去車窗玻璃頂部的水漬。擦拭 完駕駛座車門後,將該車門留有一條縫隙從而防止車門關上後自動鎖門, 取下車鑰匙。較佳的是,在該步驟中注意是否留下毛屑、水跡以及下裙縫 隙是否還有水滴。較佳的是,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擦對汽車平面進行擦乾。
於步驟404,進行擦拭汽車門框、前後蓋、油箱蓋的步驟。該步驟包
括
首先,擦拭駕駛座一側的二車門。具體來說,打開二車門,將一毛巾
10墊於左手下並扶住車門從而防止門意外關上而夾傷手指,並且防止手上油 膩弄髒清洗過的汽車表面,右手用另一毛巾擦拭車門。擦拭時,從門框交 界處開始,先擦車體上的邊框,擦拭門框一圈後回到門框交界處,再擦拭
門上的邊框一圈,該擦拭軌跡形成"8" 字形(以下簡稱"8"字形方法),
從而防止了重複勞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然後,擦拭汽車後蓋(包括上下各一半)和油箱蓋。具體來說,擦拭 後蓋上表面時,先用右手擦拭靠近駕駛座一側的後蓋,再用左手擦拭靠近 副駕駛座一側的後蓋,擦拭時,以從上到下的順序^^拭從而防止了水滴到 已擦洗過的地方,並且當洗車人員處於側面時可以看清車蓋二角落從而更 有利於車蓋的清潔。在擦拭後蓋下表面時,以後蓋的樞軸為交界處,按照
上述"8"字形方法進行擦拭。較佳的是。在打開後蓋之前先擦拭後蓋的下 邊緣,從而防止在打開後蓋時水滴沿邊緣滴入後蓋箱中。
隨後,擦拭副駕駛座一側的二車門,該步驟與擦拭駕駛座一側的二車 門的步驟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最後,擦洗汽車前蓋(包括上下各一半),該步驟與擦拭汽車後蓋的 步驟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較佳的是,打開汽車前、後蓋時使其分別離 車身約30釐米左右,將其關閉時使其勿發出很大聲音。
通過本發明上述的步驟,可提高人工洗車的效率,提高清洗車輛的清 潔度以及避免了汽車表面噴漆在洗車過程中被黏著的顆粒狀汙物劃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是為了闡述和解釋本發明的原 理而不是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前提下, 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通過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所教導的原理的理解可以在 這些實施例基礎上做出修改,變化和改動。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由所附 的權利要求以及其等同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清洗汽車的方法,包括-衝水步驟,對汽車的表面進行衝水;-清潔步驟,對汽車的表面進行清潔;以及-擦乾步驟,將清洗後汽車表面殘留的水擦乾;其特徵在於,其中該衝水步驟的分步驟為先對汽車的下部衝水,再對汽車的上部衝水。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該衝洗步驟中先從離 衝水設備最遠的位置開始,以讓水管不纏繞汽車的方式按順序沖洗汽車的 表面。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清潔步驟包括給汽車 表面打泡沫,擦洗汽車表面,衝淨汽車表面泡沫。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擦洗車身表面時,以汽 車殼體各拼裝部分為單位分別對其進行清潔,在擦洗清潔各拼裝部分時用擦洗工具在該拼裝部分的四周畫框,從而擦洗拼裝部分之間縫隙的汙物。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擦洗汽車表面步驟中還 包括擦洗輪胎的分步驟,按照從輪胎內圏到輪胎外圏再到輪胎中圈的順序 對其進行擦洗。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擦乾步驟包括在擦乾 車窗玻璃時,將車窗玻璃下降一段距離使車窗玻璃與窗框之間留有適於手 放置的空隙,從而擦拭玻璃頂端。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輪胎上蠟步驟,按 照從輪胎內圏到輪胎外圏再到輪胎中圈的順序對其進行上蠟。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擦乾步驟中還包括對汽 車表面進行吹氣的步驟,在該吹氣步驟中,先從離吹氣設備最遠的位置開 始,以讓輸氣管不纏繞汽車的方式按順序對汽車的表面進行吹氣。
9.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汽車室內清潔步 驟,其包括在取出汽車中的腳墊時,將腳墊前後摺疊並且保持豎直狀態, 從而防止腳墊 上的沙粒掉入車內。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該擦千步驟中還包括擦拭汽車門框、前後蓋、油箱蓋的步驟,該步驟包括以一車門的樞轉部分為擦拭起點,將該車門上的邊框或相對於該車門的車體邊框擦拭完 一 圏 後,回到該擦拭起點,再將前述兩邊框中未擦拭的另一邊框擦i戈一圈,從而形成"8" 字形的擦拭軌跡。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擦拭汽車門框、前 後蓋、油箱蓋的步驟還包括以一車蓋的樞轉部分為擦拭起點,該車蓋包 括上下兩部分,將其中任一部分車蓋擦拭完一圏後,回到該擦拭起點,再 將另一部分車蓋擦拭一圈,從而形成"8" 字形的擦拭軌跡。
全文摘要
一種人工清洗汽車的方法,包括衝水步驟,清潔步驟以及擦乾步驟,該衝水步驟的分步驟為先對汽車的下部衝水,再對汽車的上部衝水,在衝洗過程中,先從離衝水設備最遠的位置開始,以讓水管不纏繞汽車的方式按順序衝洗汽車的表面。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提高了人工洗車的效率,並且將汽車表面汙物衝洗得更為乾淨。在擦洗車身表面時,在該拼裝部分的四周畫框,從而擦洗拼裝部分之間縫隙的汙物。擦洗輪胎時,按照從輪胎內圈到輪胎外圈再到輪胎中圈的順序對其進行擦洗,使輪胎橡膠部分得到更充分、完全的清洗。在擦乾車窗玻璃時,將車窗玻璃下降一段距離使車窗玻璃與窗框之間留有適於手放置的空隙,從而擦拭玻璃頂端。通過該步驟,避免了汽車玻璃頂部的水漬殘留,從而提高了汽車的清潔度。
文檔編號B60S5/00GK101590843SQ20081003830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30日
發明者賴逢吉 申請人:賴逢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