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刀除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04:53: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刀工具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環刀除土器。
背景技術:
壓實度是現場實測幹密度和實驗室測的最大幹密度的比值。壓實度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檢測的關鍵指標之一,表徵現場壓實後的密度狀況,壓實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體性能越好。環刀法是測量現場壓實密度的傳統方法。用環刀法測得的密度是環刀內土樣所在深度範圍內的平均密度。之後需要將土壤與環刀分離,測量得到環刀與土壤的質量。
目前,公開號為CN20481724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於清除環刀內土壤的除土器,包括底座,其上設有立柱,所述立柱從上至下依次固設有套管以及環刀座孔,所述環刀座孔用於安裝環刀;壓杆,其鉸接於所述立柱的上端,該壓杆的尾部與所述底座之間設有一彈簧,用於對所述壓杆進行限位;滑杆,其一端鉸接於所述壓杆上,另一端穿過所述套管且該端部設有除土衝頭,所述壓杆上下移動控制所述滑杆從而推動所述除土衝頭沿所述套管上下移動,所述除土衝頭與所述環刀座孔相對應;其中,所述環刀安裝於所述環刀座孔內,由所述滑杆推動所述除土衝頭往所述環刀座孔內移動,使得所述除土衝頭進入所述環刀內以清除所述環刀內的土壤。
上述環刀除土器雖然能夠將環刀內的土壤去除,但只能適用於一種大小的環刀,當環刀半徑改變時,環刀無法嵌設在環刀座孔內,除土器不再適用,除土器的使用範圍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於提供一種環刀除土器,通過環刀座上開設有圓臺狀的抵接槽,不同半徑的環刀能夠放置在抵接槽的內壁上,增大了除土器的使用範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刀除土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連接有支柱,所述支柱遠離底板的一端設置有在豎直平面內轉動的壓杆,所述壓杆上鉸鏈有上下滑動的滑動杆,所述立柱上固定連接有環刀座,所述環刀座上開設有用於放置環刀的貫穿於環刀座的抵接槽,所述抵接槽為圓臺狀,所述抵接槽上側的半徑大於下側的半徑。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圓臺狀的抵接槽上端半徑較大,下端半徑較小,不同半徑的環刀都能夠從環刀座的上方放置在環刀座內,環刀的下端抵接在抵接槽的內壁上,向下按壓壓杆,壓杆帶動滑動杆向下滑動,滑動杆的下端對滑動內的土壤按壓,土壤從環刀的下側掉落,增大了環刀座的使用範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柱上固定連接有和環刀座同軸設置的套管,所述滑動杆沿套管的軸心方向滑動連接在套管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滑動杆與環刀座同軸,減少了滑動杆的定位過程,直接向下按壓壓杆即可帶動滑動杆豎直向下運動,便於滑動杆穿過並清除土壤。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動杆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錐形的衝頭,所述衝頭的尖端靠近底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衝頭的下端為尖端,便於衝頭進入土壤,當衝頭的尖端進入土壤後,半徑較大的上端能夠增大衝頭與土壤的接觸面積,便於了衝頭擠壓土壤,將土壤從環刀的下側清除出來。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衝頭螺紋連接在滑動杆的靠近底板的一端。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更換成不同半徑的環刀時,將衝頭卸下,更換成底面半徑略小於環刀半徑的衝頭,向下按壓壓杆時,錐形的衝頭與環刀內壁之間的間隙減小,減少了壓杆的按壓次數,增加了環刀除土器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刀座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壁,所述固定壁上螺紋連接有用於和環刀外壁抵接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的軸心平行於底板,所述抵接杆指向固定壁的軸心。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抵接杆對環刀的上端進行限位,減小了環刀在抵接槽內傾斜的可能,衝頭向下穿過土壤時,衝頭與環刀幹涉的可能性較小,便於衝頭穿過環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接杆靠近固定壁軸心的一端固定有用於和環刀抵接的抵接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大了抵接杆與環刀的接觸面積,減小了環刀受力過大損壞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接塊轉動連接在抵接杆靠近底板的一端。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轉動抵接杆時,抵接塊與環刀難以相對轉動,減小了抵接塊與環刀之間的摩擦,保護了抵接塊與環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接塊上開設有用於和環刀抵接的防滑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環刀抵接在防滑槽的內壁上,減小了環刀傾斜的可能,使得環刀能夠更穩定地固定在環刀座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壓杆靠近支柱的一端通過彈簧連接在支柱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拉住壓杆,對壓杆進行限位,使得初始狀態下,壓杆遠離支柱的一端翹起,便於將環刀放置在環刀座內;壓杆按壓完成後,彈簧具有收縮的趨勢,也減小了提升壓杆所需的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環刀座和抵接槽的開設使得除土器能夠適用於不同半徑的環刀;錐形的衝頭便於將環刀內的土壤內環刀內清除出去,增大了工作效率;抵接杆的設置增加了環刀的穩定性,減小了環刀晃動的可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和環刀的裝配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環刀座和固定壁的內部示意圖。
附圖標記:1、底板;2、支柱;21、第一支撐臂;22、第二支撐臂;23、加強筋;24、限位塊;25、壓杆槽;31、環刀座;311、抵接槽;32、固定壁;33、抵接杆;34、抵接塊;35、防滑槽;4、環刀;5、套管;6、壓杆;7、滑動杆;8、彈簧;9、衝頭;10、收集筒。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環刀除土器,包括最下部的底板1,底板1上垂直於底板1固定連接有矩形長條狀的支柱2,支柱2右側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臂21,圓臺狀的環刀座31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壁21的右端,環刀座31的內側開設有圓臺狀的抵接槽311,環刀座31的上方同軸固定連接有圓環形的固定壁32,固定壁32的下端與環刀座31的上端相適配,且固定壁32與環刀座31一體形成,固定壁32上沿其軸心螺紋連接有三個抵接杆33,抵接杆33平行於底板1設置,且抵接杆33指向固定壁32的軸心,抵接杆33上靠近固定壁32軸心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抵接塊34,抵接塊34靠近固定壁32軸心的一端還開設有圓弧形的防滑槽35。
環刀4放置在環刀座31上,環刀4的下端抵接在抵接槽311的內壁上,抵接塊34通過防滑槽35抵接在環刀4的外壁上。
支柱2上第一支撐臂21的正上方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臂22,圓環狀的套管5固定連接在第二支撐臂22的右端,且套管5的軸心與環刀座31的軸心共線。支柱2的最上端開設有矩形的壓杆槽25,壓杆槽25內設置有壓杆6,壓杆6能夠在壓杆槽25內左右滑移,同時壓杆6能夠在壓杆槽25內沿豎直平面轉動。壓杆6的中部鉸接有滑動杆7,滑動杆7豎直向下設置且穿過套管5,滑動杆7能夠在套管5內上下滑動,套管5的下端螺紋連接有錐形的衝頭9,且衝頭9的尖端朝下,且衝頭9底面的半徑略小於環刀4的半徑。
支柱2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塊24,壓杆6的左端通過彈簧8和限位塊24連接,底板1上還放置有用於收集土壤的收集筒10,收集筒10放置在環刀座31的正下方。
工作原理:環刀4取樣測量完成後,將環刀4放置在環刀座31內,衝頭9更換成底面半徑略小於環刀4半徑的衝頭9,環刀4支撐在抵接槽311的上端,旋緊抵接杆33,使得抵接塊34抵接在環刀的外壁上,環刀4被固定在環刀座31的軸心位置,向下按壓壓杆6的最右端,滑動杆7豎直向下滑動,衝頭9向下穿過環刀4內的土壤,土壤不斷受壓從環刀4的下側掉落,掉落至下側的收集筒10內;當需要清除不同半徑的環刀4內的土壤時,取下衝頭9,再次更換成底面半徑略小於環刀4半徑的衝頭9即可。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