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2:22:36 2
專利名稱: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梯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無機房電梯的驅動裝置布置在升降通道內,包括升降通道底坑、升降通道頂部、升降通道內壁或升降通道內其他位置。這些布置方式除了布置在底坑以外,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無法快速實施緊急援救。由於驅動裝置在升降通道內部,無法直接到達驅動裝置實施盤車,需要通過其他手段實施援救。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1394187A(
公開日2003年1月29日)公開了將配重分上下兩部分,援救時卸載下部配重,以減輕配重側重量。上下兩部分配重間有連接裝置。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1444538A(
公開日2003年9月24日)披露了通過在補償鏈上掛緊急配重實現盤車,並通過光電開關和類似稱量裝置檢測是否安裝了緊急配重。
中國發明專利說明書CN1136142C披露了在升降通道內臨時搭建一個封閉的動力裝置空間,提供接觸驅動裝置和/或控制裝置的入口。並有相應裝置臨時限制轎廂或配重到達此封閉的動力裝置空間。
對於將驅動裝置布置在升降通道內的無機房電梯裝置,雖然上述布置方式可以解決緊急援救的問題,但是如果牽涉到對驅動裝置進行維修或者僅僅是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也會變得非常繁瑣。維保人員必須進入升降通道內部,並且通過轎頂或者其他通道到達驅動裝置位置後才能實施維修保養。這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電梯裝置的成本,必要時還需考慮機械裝置和電器裝置的聯動,來杜絕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它維護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無機房電梯裝置包括升降通道,在升降通道內沿導軌運行的轎廂和配重,懸掛所述轎廂和配重的繩索,以及通過若干滑輪驅動所述繩索運動的驅動裝置,其中,在升降通道內還設有一固定的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其垂直投影與轎廂不重合。
採用上述結構之後,本發明無機房電梯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以通過安全通道便捷地到達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對驅動裝置實施緊急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由於操作平臺垂直投影與轎廂不重合,所以對驅動裝置維護保養時不影響轎廂的正常運行,也不用增設額外的機械電器聯動裝置。2、可以充分利用安全通道的空間來放置電梯控制裝置。3、可以在候梯廳對電梯控制裝置進行緊急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對操作人員而言安全性高。4、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可以搭建在任意樓層,所以布置非常靈活。5、在維修和維護保養時,可以通過驅動裝置操作平臺或安全通道觀測升降通道的內部。緊急援救時可以方便觀察繩索上的平層位置標記。6、不需要單獨的機房,節省並有效利用了建築空間。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側視圖(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在升降通道頂部);圖2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垂直投影在升降通道內);圖3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垂直投影與升降通道壁部分重疊);圖4是本發明從候梯廳向升降通道方向的視圖(檢修入口內無電梯控制裝置);圖5是本發明從候梯廳向升降通道方向的視圖(檢修入口內有電梯控制裝置);圖6是本發明從候梯廳向升降通道方向的視圖(電梯控制裝置放置在與檢修入口相鄰的獨立開口內);圖7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電梯控制裝置在驅動裝置操作平臺下方);圖8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側視圖(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在升降通道的任意樓層);圖9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在升降通道的任意樓層);圖10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繩索為1∶1懸掛);圖11是本發明升降通道的俯視圖(從層門開口進入入安全通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2所示,本發明無機房電梯裝置,驅動裝置4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驅動裝置4垂直投影與升降通道側壁3可以部分重疊,這樣可以節省升降通道1的面積。繩索13通過驅動裝置4上的驅動滑輪5,一端傳遞經轎廂的滑輪11,最終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繩索13的另一端傳遞經配重7的滑輪10,最終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驅動裝置4通過驅動滑輪5,可以驅動繩索13帶動轎廂6和配重7在升降通道1中升降。在升降通道1內還設置有一固定的驅動裝置操作平臺18,其垂直投影與轎廂6不重合。
檢修入口14位於層門的升降通道前壁2上。進入檢修入口14就是安全通道16,通過安全通道16內的攀登裝置17可以到達驅動裝置操作平臺18(結合圖4所示可以更清楚地看出,進入安全通道16,通過攀登裝置17,可到達驅動裝置操作平臺18)。在操作平臺18上可以對驅動裝置4進行維修和保養。由於操作平臺18垂直投影與轎廂6不重合,所以對驅動裝置4維護保養時不影響轎廂6的正常運行。在安全通道16內可以放置電梯控制裝置12(結合圖5所示)。在進入安全通道16前,可以先將電梯控制裝置12移出安全通道16。檢修門15位於升降通道前壁2上的檢修入口14的靠候梯廳側。通常情況下,檢修門15關閉,以隔絕升降通道1內的噪音。需要緊急援救,或對驅動裝置4維修,或對電梯控制裝置12維修時,可以從升降通道1外打開檢修門15。
結合圖3所示,驅動裝置操作平臺18的垂直投影與升降通道側壁3可以部分重疊,也就是說,操作平臺18可以部分延伸至升降通道側壁3內,這樣可以節省升降通道1的面積。
在圖6所示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電梯控制裝置12設置在與檢修入口14相鄰的獨立開口19中。檢修門15可以同時封閉檢修入口14和獨立開口19。當然也可以配置兩個獨立的檢修門。
電梯控制裝置12也可以設置在驅動裝置操作平臺18的下方(參見圖7),這樣可以在安全通道16內對電梯控制裝置12進行檢修,當然也可以在轎頂進行檢修。
結合圖8與圖9可以看出,本發明操作平臺18可以布置在包括項層在內的任意樓層。驅動裝置4同樣可以布置在任意樓層,藉助升降通道壁或導軌來固定。驅動裝置4的垂直投影和升降通道側壁3可以部分重疊,這樣可以節省升降通道1的面積。轎廂上方的滑輪8和配重上方的滑輪9被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繩索13通過驅動裝置4上的驅動滑輪5,一端傳遞至轎廂身上方的滑輪8,再傳遞經轎廂的滑輪11,最終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繩索13的另一端傳遞至配重上方的滑輪9,再傳遞經配重的滑輪10,最終固定在升降通道頂部。驅動裝置4通過驅動滑輪5可以驅動繩索13帶動轎廂6和配重7在升降通道1中升降。
如圖10所示,可以將圖8中繩索13採用的2∶1懸掛方式,布置成1∶1懸掛。與圖8比較,僅增加一個轎廂上方的滑輪8,並取消2個轎廂滑輪11和配重滑輪10。採用1∶1懸掛可以節省2個滑輪。繩索13經過驅動滑輪5後,一端通過2個轎廂上方的滑輪8後直接和轎廂6連接,另一端通過一個配重上方的滑輪9後直接和配重7連接。驅動裝置4通過驅動滑輪5,可以驅動繩索13帶動轎廂6和配重7在升降通道1中升降。如圖11所示,可以直接從層門通過轎頂或者其他機械裝置進入安全通道16。其他裝置包括檢修門15,當檢修門15打開至水平位置時,可作為從層門開口到安全通道16的踏板,當不使用此方法進入安全通道16時,檢修門15可以不用。通過轎頂進入安全通道16時,可以不用檢修門15,如果有檢修門15,檢修門15可以向安全通道16內打開。
所述配重7可以側置,以減少升降通道面積,當然配重7也可以後置。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顯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也應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包括升降通道,在升降通道內沿導軌運行的轎廂和配重,懸掛所述轎廂和配重的繩索,以及通過若干滑輪驅動所述繩索運動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升降通道內設有一固定的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其垂直投影與轎廂不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平臺的垂直投影與升降通道壁可以部分重合。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層門側面的升降通道前壁上設置檢修入口,該檢修入口通過安全通道與所述的操作平臺相連通,或通過層門開口進入安全通道,該安全通道與操作平臺相連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檢修入口的安全通道內或與該檢修入口相鄰的獨立開口中設置電梯控制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檢修入口和與該檢修入口相鄰的獨立開口處設置檢修門。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操作平臺的下方設置電梯控制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平臺可以布置在任意樓層。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可以布置在任意樓層。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繩索採用1∶1或者2∶1的方式懸掛。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側置或者後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機房電梯裝置,包括升降通道,在升降通道內沿導軌運行的轎廂和配重,懸掛所述轎廂和配重的繩索,以及通過若干滑輪驅動所述繩索運動的驅動裝置,在升降通道內還設有一固定的驅動裝置操作平臺,其垂直投影與轎廂不重合。本發明維護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
文檔編號B66B5/00GK1876547SQ20051002654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8日
發明者秦瑋, 周雙林, 甘靖戈 申請人: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