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自動蒸面的製造方法
2023-05-07 10:32:11 2
一種新型自動蒸面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使得蒸面更加衛生、便捷且節省資源,包括機體和控制電路板;機體上表面設有盛面漏鬥;盛面漏鬥通過第一管道與蒸汽室連接,第一管道從上往下依次設有第一自動開關和第二自動開關;蒸汽室底部連接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設有第三自動開關;蒸汽室內部豎直設有擋板並由第一驅動電機驅動,擋板上部向一側傾斜;機體底部設有蒸汽發生器,蒸汽發生器通過蒸汽管連通蒸汽室內的上部;在蒸汽發生器上設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第一自動開關、第二自動開關、第三自動開關、第一驅動電機和蒸汽發生器開啟或關閉。
【專利說明】—種新型自動蒸面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用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蒸面方法都是人們用手把面放入竹簍中,然後將竹簍放入煮麵桶中進行蒸煮,煮麵桶中的水要反覆煮沸,當面煮熟後,將竹簍從煮麵桶中取出,再將煮熟的面轉移到碗中。這個過程,人們不僅用手拿面,且煮麵桶中的水要經過多次反覆的蒸煮,這樣很不衛生,且還浪費燃料能源;使用煮麵桶進行煮麵需要大量的水,浪費水資源;整個過程均需要人為手動處理,不僅時間長,而且還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傳統蒸面方法的不衛生、耗時、耗資源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包括機體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機體的上表面設置有盛面漏鬥,所述機體內設有蒸汽機;所述盛面漏鬥的底部連接有伸入到所述機體內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上部設有第一自動開關,下部設有第二自動開關;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與所述蒸汽室的頂部連接;所述蒸汽室的底部連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第三自動開關;所述蒸汽室的內部豎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的上部向一側傾斜;所述擋板底部轉動連接於所述蒸汽室的底部、並由第一驅動電機驅動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機體的底部設置有蒸汽發生器,所述蒸汽發生器的出口處連接有蒸汽管的一端,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連通所述蒸汽室內的上部;在所述蒸汽發生器上設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過所述控制電路板控制所述第一自動開關、第二自動開關、第三自動開關、第一驅動電機和蒸汽發生器的開啟或關閉。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將面裝入盛面漏鬥中,通過第一管道進入蒸汽室進行蒸煮,煮熟後再通過第二管道放入碗中,這個過程不需要人工,方便快捷且衛生,又不耗費太多的能源。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07]進一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部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第一管道的上部上下兩部分之間留有縫隙,所述第一自動開關設置於這兩部分之間。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一自動開關包括水平設置的開關板、豎直設置的轉軸和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設置於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驅動電機帶動所述轉軸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開關板的一端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並在所述轉軸的帶動下進出所述第一管道的上部上下兩部分之間的縫隙。
[0009]進一步,所述開關板為邊沿鋒利的平板。
[0010]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達到所需蒸煮的一定分量的面時,第一自動開關關閉並同時切斷進入第一管道的面,做到了自動下面的效果。
[0011]進一步,所述轉軸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上。
[0012]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過軸承使得轉軸和開關板轉動時更加穩定。
[0013]進一步,所述第二自動開關為自動蝶閥。
[0014]進一步,所述第二自動開關包括閥板以及設置在所述閥板表面上的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一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的上表面還設置有稱板。
[0015]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面進入第一管道時,第二自動開關保持關閉,設置在第二自動開關上的第一壓力傳感器感應面的重量,當達到設定的重量時,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第一自動開關關閉,使得自動化效果更好。
[0016]進一步,所述蒸汽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蒸汽室門。
[0017]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設置蒸汽室門可以更加方便清洗蒸汽室。
[0018]進一步,所述蒸汽發生器的上表面對應所述第二管道出口的下方設有墊板,所述墊板上設有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二壓力傳感器。
[0019]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獲知蒸煮後的面的重量。
[0020]進一步,所述蒸汽發生器上豎直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頂端與所述蒸汽室連接。
[0021]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整個裝置更加穩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I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自動開關為自動蝶閥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自動開關為自動蝶閥的A-A剖視圖。
[0026]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機體,2、盛面漏鬥,3、第一管道,4、第一自動開關,5、第二自動開關,6、蒸汽室,
7、蒸汽管,8、擋板,9、第一驅動電機,10、蒸汽室門,11、支撐架,12、第二管道,13、第三自動開關,14、蒸汽發生器,15、控制面板,16、墊板,17、開關板,18、轉軸,19、軸承,20、第二驅動電機,21、第一壓力傳感器,22、閥板,23、稱板,24、第二壓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29]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包括機體I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機體I的上表面設置有盛面漏鬥2,所述機體I內設有蒸汽室6 ;所述盛面漏鬥2的底部連接有伸入到所述機體I內的第一管道3 ;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設有第一自動開關4,下部設有第二自動開關5 ;所述第一管道3的底部與所述蒸汽室6的頂部連接;所述蒸汽室6的底部連接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上設有第三自動開關13 ;所述蒸汽室6的內部豎直設置有擋板8,所述擋板8的上部向一側傾斜,所述擋板8將所述蒸汽室6分割成兩部分,最好是等分分割成兩部分,所述第二管道12便是連接在其中一部分的底部;所述擋板8底部轉動連接於所述蒸汽室6的底部、並由第一驅動電機9驅動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機體I的底部設置有蒸汽發生器14,所述蒸汽發生器14的出口處連接有蒸汽管7的一端,所述蒸汽管7的另一端連通所述蒸汽室6內的上部,最好是連接在蒸汽室6沒有連接第二管道12的一邊對應的蒸汽室6上部分的壁上;在所述蒸汽發生器14上設有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通過所述控制電路板控制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第二自動開關5、第三自動開關13、第一驅動電機9和蒸汽發生器14的開啟或關閉。
[0030]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上下兩部分之間留有縫隙,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設置於這兩部分之間。
[0031]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包括水平設置的開關板17、豎直設置的轉軸18和第二驅動電機20 ;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0設置於所述第一管道3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0帶動所述轉軸18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開關板17的一端與所述轉軸18固定連接、並在所述轉軸18的帶動下進出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兩部分之間的縫隙。
[0032]所述開關板17為邊沿鋒利的平板,所述平板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平板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一管道3的橫截面面積,能夠將第一管道3的上部完全分開為上下兩部分,達到阻斷麵條的作用。
[0033]當達到所需蒸煮的一定分量的面時,第一自動開關4關閉並同時切斷進入第一管道3的面,做到了自動下面的效果。
[0034]所述轉軸18兩端通過軸承19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3的外壁上,可以通過軸承19使得轉軸18和開關板17轉動時更加穩定。
[0035]如圖3、圖4所示,所述第二自動開關5為自動蝶閥。
[0036]所述第二自動開關5包括閥板22以及設置在所述閥板22表面上的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一壓力傳感器21,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21的上表面還設置有稱板23。
[0037]當面進入第一管道3時,第二自動開關5保持關閉,設置在第二自動開關5上的第一壓力傳感器21感應面的重量,當達到設定的重量時,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第一自動開關4關閉,使得自動化效果更好。
[0038]所述蒸汽室6的側壁上開設有蒸汽室門10,設置蒸汽室門10可以更加方便清洗蒸汽室6。
[0039]所述蒸汽發生器14的上表面對應所述第二管道12出口的下方設有墊板16,所述墊板16上設有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二壓力傳感器24。通過墊板16上的第二壓力傳感器24蒸煮後面的重量並在控制面板上顯示,使得使用者能夠方便地獲知煮熟後面的重量。
[0040]所述蒸汽發生器14上豎直設置有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的頂端與所述蒸汽室6連接。設置支撐架11使得整個裝置更加穩固,使用壽命更長。
[0041]所述控制面板15包括顯示器和控制按鈕,顯示器用於顯示參數、工作進程等,控制按鈕用於設定蒸煮時間、第二自動開關5的重量限額等。
[0042]第三自動開關12也可以採用自動蝶閥。
[004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第一自動開關4開啟,第二自動開關5關閉,面從盛面漏鬥2中進入第一管道3後堆積在第二自動開關5上,第二自動開關5上的第一壓力傳感器21感應面的重量,當重量達到設定的限值時,控制電路板控制第一自動開關4關閉,同時切斷麵條,開啟第二自動開關5,使得堆積在其上的面進入蒸汽室6,在面進入蒸汽室6之前,擋板8的位置調整到可以使其上部彎曲的部分能夠準確地引導麵條進入到蒸汽室6沒有連接第二管道12的那一部分中,之後關閉第二自動開關5,開啟蒸汽發生器14,蒸汽從蒸汽管7進入蒸汽室6內對面進行蒸煮,蒸煮到設定時間結束後,關閉蒸汽發生器14,啟動第二驅動電機20轉動擋板8推動煮熟的面往第二管道12出口處移動,同時開啟第三自動開關13將煮熟的面放入事先放在墊板16上的碗內。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體⑴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機體⑴的上表面設置有盛面漏鬥(2),所述機體(I)內設有蒸汽室¢);所述盛面漏鬥(2)的底部連接有伸入到所述機體(I)內的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設有第一自動開關(4),下部設有第二自動開關(5);所述第一管道(3)的底部與所述蒸汽室¢)的頂部連接;所述蒸汽室出)的底部連接有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二管道(12)上設有第三自動開關(13);所述蒸汽室¢)的內部豎直設置有擋板(8),所述擋板(8)的上部向一側傾斜;所述擋板(8)底部轉動連接於所述蒸汽室¢)的底部、並由第一驅動電機(9)驅動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機體(I)的底部設置有蒸汽發生器(14),所述蒸汽發生器(14)的出口處連接有蒸汽管(7)的一端,所述蒸汽管(7)的另一端連通所述蒸汽室¢)內的上部;在所述蒸汽發生器(14)上設有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通過所述控制電路板控制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第二自動開關(5)、第三自動開關(13)、第一驅動電機(9)和蒸汽發生器(14)的開啟或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分為上下兩部分,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上下兩部分之間留有縫隙,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設置於這兩部分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自動開關(4)包括水平設置的開關板(17)、豎直設置的轉軸(18)和第二驅動電機(20);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0)設置於所述第一管道(3)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0)帶動所述轉軸(18)在豎直方向上轉動,所述開關板(17)的一端與所述轉軸(18)固定連接、並在所述轉軸(18)的帶動下進出所述第一管道(3)的上部上下兩部分之間的縫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開關板(17)為邊沿鋒利的平板。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18)兩端通過軸承(19)安裝在所述第一管道(3)的外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自動開關(5)為自動蝶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自動開關(5)包括閥板(22)以及設置在所述閥板(22)表面上的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一壓力傳感器(21),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21)的上表面還設置有稱板(23)。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室(6)的側壁上開設有蒸汽室門(10)。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發生器(14)的上表面對應所述第二管道(12)出口的下方設有墊板(16),所述墊板(16)上設有若干個與所述控制電路板連接的第二壓力傳感器(24)。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一種新型自動蒸面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發生器(14)上豎直設置有支撐架(11),所述支撐架(11)的頂端與所述蒸汽室(6)連接。
【文檔編號】A21C9/00GK203969036SQ20142047233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劉勝力 申請人:劉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