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7 02:03:31 1
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包括殼體、底座、壓氣膜和凸面爆氣膜,壓氣膜設置於殼體內的中段,殼體的上段側面設置有進氣口,殼體的上端設有開孔,凸面爆氣膜設置於開孔內,凸面爆氣膜的凸面向內,凸面爆氣膜上設置有凸面爆氣膜切口,底座的端面上設有底座孔洞結構,底座安裝於殼體的下段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連接增氧泵放置於魚缸內代替傳統氣泡石或氣泡盤,噴出氣泡形狀為環狀渦流氣泡,並且可調節環狀渦流氣泡的大小以及密度,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與趣味性,尤其能夠提高魚缸水的增氧效果,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缸增氧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族用氧氣泵也叫增氧泵、空氣泵、打氧泵等,與工業增氧泵工作原理相似,一般功率較小。氧氣泵的原理是將空氣壓入水中,讓空氣中的氧氣與水體充分接觸,使氧氣融入水中,從而增加水體的溶氧量,以保證耗氧類生物的生長需求。因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廉,氧氣泵在現代魚類養殖中應用非常廣泛。而傳統魚缸增氧泵泵出的氣體一般是通過氣泡石或者氣泡盤排出,排出的氣泡形狀為散亂的微小氣泡,形式較為單調有礙於魚缸的觀賞性,同時降低充氧的效率,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增壓裝置誕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底座、壓氣膜和凸面爆氣膜,所述壓氣膜設置於所述殼體內的中段,所述殼體的上段側面設置有進氣口,所述殼體的上端設有開孔,所述凸面爆氣膜設置於所述開孔內,所述凸面爆氣膜的凸面向內,所述凸面爆氣膜上設置有凸面爆氣膜切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設有底座孔洞結構,所述底座安裝於所述殼體的下段內。
[0006]進一步,所述殼體的下段內表面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底座的外圍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底座與所述殼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底座的內端面設置有底座凸起結構,所述底座凸起結構與所述壓氣膜接觸;所述底座上的底座孔洞結構為5個圓形通孔;所述凸面爆氣膜上的凸面爆氣膜切口為十字切口 ;所述底座凸起結構為圓筒形環狀凸起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08]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連接增氧泵放置於魚缸內代替傳統氣泡石或氣泡盤,噴出氣泡形狀為環狀渦流氣泡,並且可調節環狀渦流氣泡的大小以及密度,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與趣味性,尤其能夠提高魚缸水的增氧效果,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_殼體;2_進氣口 ;3_螺紋結構;4_底座孔洞結構;5-底座;6_底座凸起結構;7_壓氣膜;8-凸面爆氣膜;9-凸面爆氣膜切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底座5、壓氣膜7和凸面爆氣膜8,壓氣膜7設置於殼體I內的中段,殼體I的上段側面設置有進氣口 2,殼體I的上端設有開孔,凸面爆氣膜8設置於開孔內,凸面爆氣膜8的凸面向內,凸面爆氣膜8上設置有凸面爆氣膜切口 9,底座I的端面上設有底座孔洞結構4,底座5安裝於殼體I的下段內,殼體I的下段內表面設置有內螺紋,底座5的外圍設置有外螺紋,底座5與殼體I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底座5的內端面設置有底座凸起結構6,底座凸起結構6與壓氣膜7接觸;底座5上的底座孔洞結構4為5個圓形通孔;凸面爆氣膜8上的凸面爆氣膜切口 9為十字切口 ;底座凸起結構6為圓筒形環狀凸起結構。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本裝置放置於水中並將增氧泵出氣口連接於殼體I的進氣口 2,殼體I內部形成密封結構。隨著氣體通過進氣口 2泵入,凸面爆氣膜8與壓氣膜7受到到氣體壓力作用產生形變,由於凸面爆氣膜8採用了圓形膜狀凸面結構,在其受壓強較小的情況下其並不會有較大的變形,而壓氣膜7在壓力的作用下下凹變形,隨著壓強上升超過某一個臨界點時其圓形膜狀凸面結構快速塌陷,其中間凸面爆氣膜切口9部位上翹形成孔洞,內部氣體通孔洞快速流出形成一次「爆氣」,壓氣膜7在由底座孔洞結構4進入的水的壓力及其自身彈性的雙重作用下快速收縮將氣體壓出。當氣體通過凸面爆氣膜切口 9時,由於凸面爆氣膜切口 9周邊的水是靜止的,因此從凸面爆氣膜切口 9中流出的空氣會牽引靜止的水,由此形成了一個從凸面爆氣膜切口 9邊緣向外再轉向內旋轉的渦流。這個渦流分布在凸面爆氣膜切口 9周邊,成為環狀,並向前運動,由此就形成了環狀渦流氣泡。隨著氣體壓強降低凸面爆氣膜8在彈性的作用下恢復原本形狀,如此循環反覆。底座5在螺紋結構的作用下通過旋轉即可相對於殼體I上下運動,因而其底座凸起結構6可不同程度的壓緊壓氣膜7從而改變壓氣膜7靜止時的張緊力,從而改變壓氣膜7在受氣體同樣壓強下的形變大小,從而改變單次「爆氣」出氣量即單個環狀渦流氣泡的大小以及產生一個環狀渦流氣泡的時間。
[0014]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具有產生環狀渦流氣泡的功能,並可完全兼容傳統魚缸增氧泵取代現有氣泡石或者氣泡盤,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001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底座、壓氣膜和凸面爆氣膜,所述壓氣膜設置於所述殼體內的中段,所述殼體的上段側面設置有進氣口,所述殼體的上端設有開孔,所述凸面爆氣膜設置於所述開孔內,所述凸面爆氣膜的凸面向內,所述凸面爆氣膜上設置有凸面爆氣膜切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設有底座孔洞結構,所述底座安裝於所述殼體的下段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下段內表面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底座的外圍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底座與所述殼體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內端面設置有底座凸起結構,所述底座凸起結構與所述壓氣膜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上的底座孔洞結構為多個圓形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上的底座孔洞結構為5個圓形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面爆氣膜上的凸面爆氣膜切口為十字切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渦流氣泡發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凸起結構為圓筒形環狀凸起結構。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814403SQ201420188957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8日
【發明者】孫寬, 孫路路, 汲廣峰, 鄧磊淵, 季承 申請人:孫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