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20:51:01 2
專利名稱: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包括:交流輸入端;整流模塊;濾波模塊;穩壓模塊;取樣檢測模塊;所述取樣檢測模塊包括集成控制晶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該集成控制晶片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連接;還包括功率轉換模塊、反饋電路模塊、控制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和交流輸出端;所述整流模塊與交流輸入端、濾波模塊連接,所述穩壓模塊與濾波模塊、取樣檢測模塊連接,所述功率轉換模塊與取樣檢測模塊、反饋電路模塊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與反饋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所述交流輸出端和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
【專利說明】
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保護電路領域,特別是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家用電器保護裝置具有在外電網或家庭內部電路發生異常時,對用設備採取及時的防護,避免對設備造成損毀,重則造成入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情況;而且此類裝置一般都具有外形小巧,容易安裝使用的特點,適宜在家庭使用。
[0003]由於用電設備發生故障時,不但會對設備本身造成損毀,也可能對使用者造成致命的傷害;目前市面上的此類裝置都功能比較單一,有些是以節電為主,有些也僅是對設備本身做基本的防護;針對設備漏電保護的裝置,目前也是僅限於對熱水器要求,但實際上目前大功率的用電器,如空調、冷櫃等,以及使用過程中與水接觸的用電器,如洗碗機、消毒櫃、洗衣機等,均會有漏電的隱患發生,嚴重時也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所以目前功能單一的裝置確實無法滿足實際使用過的需求。目前市面現有產品一方面是功能單一,僅是針對某一特定方面的需求做出保護設計,無法對使用過程的整體及環境形成有效的防護;其次目前現有產品的實現大多依靠簡單元器件的組合設計達到某一功能,功能的全面性及可靠度缺乏必要的信賴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以解決現有智能保護系統不穩定,功能單一的缺點。
[0005]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
[0006]—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包括:
[0007]交流輸入端,所述交流輸出端為AC電源輸入;
[0008]整流模塊;所述整流模塊對交流輸入的電壓進行整流,轉化為整流電壓;
[0009]濾波模塊;所述濾波模塊對整流電壓進行濾波,轉化為濾波電壓;
[0010]穩壓模塊;所述穩壓模塊對接收到的濾波電壓進行處理,得到穩壓電壓;
[0011]取樣檢測模塊;所述取樣檢測模塊包括集成控制晶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該集成控制晶片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連接;
[0012]還包括功率轉換模塊、反饋電路模塊、控制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和交流輸出端;
[0013]所述整流模塊與交流輸入端、濾波模塊連接,所述穩壓模塊與濾波模塊、取樣檢測模塊連接,所述功率轉換模塊與取樣檢測模塊、反饋電路模塊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與反饋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所述交流輸出端和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集成控制晶片型號為FM2148。
[0015]進一步的,所述取樣檢測模塊還包括第一放大電路、第一比較電路、第一延時電路、第二放大電路、第二比較電路、第二延時電路、第三放大電路、第三比較電路和第三延時電路,所述第一放大電路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第一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一延時電路與第一比較電路連接;
[0016]所述第二放大電路分別與漏電檢測電路、第二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延時電路與第二比較電路連接;
[0017]所述第三放大電路分別與過流保護檢測電路、第三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三延時電路與第三比較電路連接。
[0018]更進一步的,所述穩壓模塊與集成控制晶片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
[0019]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系統主要是通過對設備異常情況的檢測和周邊電路漏電情況的檢測,並及時斷開主電路已達成對設備及使用者的安全防護。第一,該設計中使用了目前新型得集成控制電路,具有穩定性高級可靠度強的特點,可針對使用過程的異常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效果穩定,反饋及時,符合到安全規定的要求;第二,同時採用了集成控制1C,產品具有體積小,安全性好及操作簡單的特點,也易於大批量的生產及導入普通家庭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0020]圖1:本實用新型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的電路模塊連接示意圖。
[0021]圖2:本實用新型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中取樣檢測模塊中電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0023]為了方便說明並且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下說明所使用的方位詞均以附圖所展示的方位為準。
[0024]實施例一
[0025]請參考圖1所示,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包括:交流輸入端,交流輸出端為AC電源輸入;整流模塊;整流模塊對交流輸入的電壓進行整流,轉化為整流電壓;濾波模塊;所述濾波模塊對整流電壓進行濾波,轉化為濾波電壓;穩壓模塊;穩壓模塊對接收到的濾波電壓進行處理,得到穩壓電壓;取樣檢測模塊;取樣檢測模塊包括集成控制晶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該集成控制晶片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連接;還包括功率轉換模塊、反饋電路模塊、控制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和交流輸出端;整流模塊與交流輸入端、濾波模塊連接,穩壓模塊與濾波模塊、取樣檢測模塊連接,功率轉換模塊與取樣檢測模塊、反饋電路模塊連接,控制電路模塊與反饋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交流輸出端和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
[0026]其中,集成控制晶片型號為FM2148,穩壓模塊與集成控制晶片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
[0027]請參考圖2所示,取樣檢測模塊還包括第一放大電路、第一比較電路、第一延時電路、第二放大電路、第二比較電路、第二延時電路、第三放大電路、第三比較電路和第三延時電路,第一放大電路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第一延時電路與第一比較電路連接;第二放大電路分別與漏電檢測電路、第二比較電路連接,第二延時電路與第二比較電路連接;第三放大電路分別與過流保護檢測電路、第三比較電路連接,第三延時電路與第三比較電路連接。
[0028]本新型產品採用新型的集成電路控制晶片,對設備使用的狀況進行不間斷的監測與反饋,同時也對使用者的操著及使用環境狀況進行檢測,針對使用過程中過的電網狀態、設備運行狀況及使用者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防護,從而達成對設備及使用者的安全防護:
[0029]1、通過對設備電路中的電壓及電流狀況進行不斷的取樣檢測,在電路中發生異常(也即是設備面臨異常使用環境或運行負載異常)時,及時進行反饋動作切斷主電源,促成對設備的保護;
[0030]2、並對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漏電流進行取樣檢測與比較確認,超過安全規格值時,動作電路及時動作切斷主電源,對設備及使用者進行及時有效的防護與保護。
[0031]本申請中所述的「內、外」的含義指的是相對於設備本身而言,指向設備內部的方向為內,反之為外。
[0032]本申請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0033]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入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交流輸入端,所述交流輸出端為AC電源輸入; 整流模塊;所述整流模塊對交流輸入的電壓進行整流,轉化為整流電壓; 濾波模塊;所述濾波模塊對整流電壓進行濾波,轉化為濾波電壓; 穩壓模塊;所述穩壓模塊對接收到的濾波電壓進行處理,得到穩壓電壓; 取樣檢測模塊;所述取樣檢測模塊包括集成控制晶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該集成控制晶片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漏電檢測電路和過流保護檢測電路連接; 還包括功率轉換模塊、反饋電路模塊、控制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和交流輸出端; 所述整流模塊與交流輸入端、濾波模塊連接,所述穩壓模塊與濾波模塊、取樣檢測模塊連接,所述功率轉換模塊與取樣檢測模塊、反饋電路模塊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與反饋電路模塊、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所述交流輸出端和驅動裝置與動作電路模塊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成控制晶片型號為FM2148。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樣檢測模塊還包括第一放大電路、第一比較電路、第一延時電路、第二放大電路、第二比較電路、第二延時電路、第三放大電路、第三比較電路和第三延時電路,所述第一放大電路分別與過壓與欠壓取樣檢測電路、第一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一延時電路與第一比較電路連接; 所述第二放大電路分別與漏電檢測電路、第二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二延時電路與第二比較電路連接; 所述第三放大電路分別與過流保護檢測電路、第三比較電路連接,所述第三延時電路與第三比較電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家用電器智能保護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穩壓模塊與集成控制晶片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
【文檔編號】G05F1/56GK205721467SQ20162038640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日
【發明人】羅國紅, 鄧鋒軍, 鍾堅強, 朱少林
【申請人】深圳市永業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