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質量管理方法
2023-05-07 20:46:31 2
一種質量管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質量管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能有效的進行產品質量控制,使得生產成本增加的問題。該方法包括S1:採集涉及產品質量的數據;S2: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S3:根據提取的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判斷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否穩定;S31: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則重新提取關鍵信息;S32: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不穩定,則進行關鍵信息的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以使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S4:返回S2提取關鍵信息,S1中無採集數據為止。本發明提出的質量管理方法能夠在生產的過程中進行數據調整,避免了不良品產生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質量管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產品質量管理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質量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產加工企業中,產品的質量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僅是對企業本身成本的控制,同時在產品走向市場後,如發現質量問題,會造成客源的流失,對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0003]現有技術中,企業是通過人工或設備對最終產品檢驗,並根據檢驗結果並篩選出不合格產品的質量,通過這種方式的檢驗,如發現不良品則需要對不良品進行回收,其中,很多產品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處理後重新進行使用,但是某些產品是無法處理,也就是當發現出現不良品,則需要將不良品廢棄,這樣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出一種質量管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能有效的進行產品質量控制,使得生產成本增加的問題。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質量管理方法,包括:
[0007]S1:採集涉及產品質量的數據;
[0008]S2: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
[0009]S3:根據提取的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判斷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否穩定;
[0010]S31: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則重新提取關鍵信息;
[0011]S32: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不穩定,則進行關鍵信息的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以使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
[0012]S4:返回S2提取關鍵信息,SI中無採集數據為止。
[0013]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採集涉及產品質量的數據步驟包括:
[0014]採集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流程人員數據;
[0015]採集生產設備檢修和運行狀態數據;
[0016]採集製作產品的材料數據;
[0017]採集生產環境數據;
[0018]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數據。
[0019]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採集生產環境數據步驟具體為:
[0020]採集生產環境中的衛生、粉塵度、溫度和溼度數據。
[0021]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數據具體為:
[0022]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對設備調試和進出料數值設定的操作數據。
[0023]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步驟包括:
[0024]針對準備獲取的產品制定獲取標準和獲取方法;[0025]按照制定完成的獲取方法進行產品的獲取;
[0026]判斷獲取的產品是否符合制定的獲取標準,如果符合獲取標準則產品合格備用;如果不符合獲取標準則進行數據調整後重新進行產品獲取。
[0027]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獲取方法具體為:
[0028]操作人員錄入信息;
[0029]確定提取數量值;
[0030]根據提取數量值提取操作人員錄入信息中的某一類數據。
[0031]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獲取標準具體為:
[0032]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符合提取數量值的要求;
[0033]如果不符合要求則返回重新進行提取;
[0034]如符合要求則,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為同一類數據,如果是同一類則可使用,如果是不同類數據則返回重新提取。
[0035]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則重新提取關鍵信息步驟和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不穩定,則進行關鍵信息的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以使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步驟具體為:
[0036]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不屬於影響產品質量的數據,則重新進行其他關鍵數據的提取;
[0037]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導致不良品的根源,則需要對該關鍵信息進行調整,並在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達到符合預設值。
[0038]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採集產品的數據,並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針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根據判斷結果,當提取的關鍵數據穩定,則重新進行提取,當提取的數據不穩定,進行調整後進行提取,並針對重新提取的內容進行分析判斷,以使關鍵數據穩定後為止,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進行相應調整,避免了在產品成型後發現不良品的問題出現,在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40]圖1為本發明一種質量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42]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提出的一種質量管理方法,包括:
[0043]採集涉及產品質量的數據,其中,包括採集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流程人員數據,其他流程人員數據為物流人員或庫管人員等;採集生產設備檢修或運行狀態數據,即採集設備的維修數據、保養數據和運行狀態的各項參數等;採集製作產品的材料數據,即材料的清潔度和溼度等;採集生產化境數據,包括生產環境中的衛生、粉塵度、溼度和溫度數據;採集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數據,包括設備的調試數據、進出料數值設定數據、加料順序、換料周期和料烘乾時間等;
[0044]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包括:
[0045]針對準備獲取的產品制定獲取標準和獲取方法;其中,
[0046]獲取方法為操作人員錄入信息,確定提取數量值,根據提取數量值提取操作人員錄入信息中的某一類數據;
[0047]獲取標準為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符合提取數量值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則返回重新進行提取,如符合要求則,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為同一類數據,如果是同一類則可使用,如果是不同類數據則返回重新提取;
[0048]按照制定完成的獲取方法進行產品的獲取;
[0049]判斷獲取的產品是否符合制定的獲取標準,如果符合獲取標準則產品合格備用;如果不符合獲取標準則進行數據調整後重新進行產品獲取。
[0050]根據提取的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判斷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否穩定;
[0051]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則重新提取關鍵信息;
[0052]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不穩定,則進行關鍵信息的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以使提取的關鍵彳目息穩定;
[0053]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不屬於影響產品質量的數據,則重新進行其他關鍵數據的提取;
[0054]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導致不良品的根源,則需要對該關鍵信息進行調整,並在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達到符合預設值。
[0055]實施例1:銅管的生產:
[0056]本實施例中,主要進行銅管管壁厚度測量,設定為管壁厚度在2?4mm之間均符合要求;
[0057]採集銅管生產過程中的人員數據、設備數據、材料數據、環境數據和操作數據,針對銅管制定獲取標準和方法,進行關鍵信息提取,本實施例中的關鍵信息為人員數據、設備數據、材料數據、環境數據和操作數據,進行第一次提取本實施例中第一次提取為人員數據,根據提取的數據對操作人員、管理人員、物流人員或庫管人員的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看分析判斷後的結果是否穩定,即根據分析判斷的結果看人員數據是否在預設值(根據長期數據統計得出的結果)範圍內,如果在預設值內,則表示不良品產生不是由人員數據造成,進行第二次提取,即提取設備數據,依次類推,直至對操作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為止,如在第一次提取過程中分析判斷的結果顯示人員數據不再預設值的範圍內,則要對分析判斷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知道調整後的值在預設值範圍內為止,進而實現第二提取依次類推,直至對操作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為止,這樣即對數據在生產過程中對各項數據進行提取、分析判斷和調整後進行生產,避免了在每一個環節中造成不良品可能性的發生,減少不良品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
[0058]實施例2:塑料製品的生產:[0059]與銅管在生成過程中採用的方式相同,先進行第一次提取(人員數據提取),當分析判斷後的結果在預設值內,表示不良品產生不是由人員數據造成,進行第二次提取,如第一次提取的結果不在預設值內,則表明不良品的產生是由人員數據造成的,需要對人員數據進行調整後在進行分析判斷,直至調整後分析判斷的結果在預設值範圍內再進行第二次提取;第二次提取的結果與第一次提取的方式相同,為節省篇幅不再贅述。
[0060]上述兩個實施例中,在每一次分析判斷後的結果不在預設值範圍內,需要進行的數據調整可以是: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或其他流程人員的操作方式、操作順序的調整;也可以是設備運行狀態中各動作參數的調整;還可以是生產用產品的原材料的溼度或清潔度的調整;已經對操作環境的清潔度、溫度、溼度或粉塵度的調整。
[0061 ]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S1:採集涉及產品質量的數據; 52:在採集的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 53:根據提取的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判斷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否穩定; 531: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則重新提取關鍵信息; 532: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不穩定,則進行關鍵信息的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以使提取的關鍵彳目息穩定; 54:返回S2提取關鍵信息,SI中無採集數據為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SI步驟包括: 採集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流程人員數據; 採集生產設備檢修和運行狀態數據; 採集製作產品的材料數據; 採集生產環境數據; 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數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採集生產環境數據步驟具體為: 採集生產環境中的衛生、粉塵度、溫度和溼度數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的操作數據具體為: 採集在生產過程中對設備調試和進出料數值設定的操作數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S2步驟包括: 針對準備獲取的產品制定獲取標準和獲取方法; 按照制定完成的獲取方法進行產品的獲取; 判斷獲取的產品是否符合制定的獲取標準,如果符合獲取標準則產品合格備用;如果不符合獲取標準則進行數據調整後重新進行產品獲取。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獲取方法具體為: 操作人員錄入信息; 確定提取數量值; 根據提取數量值提取操作人員錄入信息中的某一類數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獲取標準具體為: 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符合提取數量值的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則返回重新進行提取; 如符合要求則,判斷提取的數據是否為同一類數據,如果是同一類則可使用,如果是不同類數據則返回重新提取。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質量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S31步驟和S32步驟具體為: 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穩定,不屬於影響產品質量的數據,則重新進行其他關鍵數據的提取; 當分析判斷後提取的關鍵信息符合預設值,則表示提取的關鍵信息是導致不良品的根源,則需要對該關鍵信息進行調整,並在調整後,重新進行分析判斷,達到符合預設值。
【文檔編號】G06Q10/06GK103927617SQ20141012393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王元順 申請人:北京中電建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