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1:01:41 1
專利名稱: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救援醫院由於不能及時移動(方艙),或功能性差(帳篷醫院),所以難以在遇到災害第一時間在災害一線,或開展高效的醫療救援工作,而且救援醫療機構由於需要外界支援,所以存在醫療設備配置缺乏體系化、醫療功能單一和自我保障能力較弱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機動性強、設備齊全、具有自我保障能力、籌組靈活便捷、展開流程標準化、醫療功能強大但是對運力需求極小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包括由摺疊帳篷組合形成的工作區、保障區和防疫區,工作區設置有用於醫療使用的醫療設備,保障區設置有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防疫區用於預防和監控疫情。進一步地,工作區包括多個工作單元,多個工作單元包括外科處置單元、門診綜合單元、醫技保障單元、重症搶救單元、防疫隔離單元。進一步地,工作區還包括連接走廊,外科處置單元設置在連接走廊的第一端處,門診綜合單元設置在連接走廊的第二端處,連接走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依次設置有醫技保障單元和重症搶救單元,外科處置單元、門診綜合單元、醫技保障單元和重症搶救單元均與連接走廊相連通。進一步地,重症搶救單元包括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和內科病房。進一步地,連接走廊通過充氣帳篷搭建形成,摺疊帳篷與充氣帳篷之間通過粘扣帶或者防水拉鏈進行連接,相鄰的摺疊帳篷之間通過粘扣帶進行連接組合。進一步地,保障區內還設置有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工作區和防疫區均設置有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與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線路連接,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上設置有水電氣接口。進一步地,水電氣接口與工作區內設備的線路接頭之間通過快插形式連接。進一步地,保障區還設置有宿營設備、炊事設備以及垃圾處理設備。進一步地,工作區的各相鄰工作單元的摺疊帳篷的接口之間通過過渡帳篷連通,過渡帳篷呈褶皺狀,過渡帳篷的材料為軟性材料。進一步地,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還設置有與工作區、保障區和防疫區均連通的臨時走廊,臨時走廊由摺疊帳篷組合形成,臨時走廊具有多個用於連接移動設施或者固定設施的接口。進一步地,摺疊帳篷的材料為軟性材料。進一步地,外科處置單元包括手術室和外科病房。[0016]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包括由摺疊帳篷組合形成的工作區、保障區和防疫區,工作區設置有用於醫療使用的醫療設備,保障區設置有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防疫區用於預防和監控疫情。通過摺疊帳篷裝箱運輸將救援醫院各種設備等運載到救援現場或者災害一線,然後將摺疊帳篷進行臨時搭建拼接組成救援醫院,搭建方式靈活,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機動性強可以迅速轉移,其中,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設置有各種醫療設備,工作區設置的醫療設備非常齊全,可以進行工作多樣化的醫療工作,保障區的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可以提供自我保障,由於摺疊帳篷自身摺疊便捷,摺疊打包後體積小並且重量較輕,只需要運輸力小的保障車即可完成運輸。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實施例的布局示意圖;圖2示出了圖1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摺疊帳篷的正視示意圖;圖3示出了圖2的摺疊帳篷的側視示意圖;圖4示出了圖1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連接走廊的主視示意圖;圖5示出了圖4的連接走廊的側視示意圖;圖6示出了圖1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的過渡帳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包括由摺疊帳篷40組合形成的工作區10、保障區20和防疫區30,工作區10設置有用於醫療使用的醫療設備,保障區20設置有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防疫區30用於預防和監控疫情以及對疑診傳染病患者進行隔離,摺疊帳篷40的材料為軟性材料。通過摺疊帳篷裝箱運輸將的各種設備等運載到救援現場或者災害一線,然後將摺疊帳篷進行臨時搭建拼接組成救援醫院,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機動性強可以迅速轉移,其中,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設置有各種醫療設備,工作區設置的醫療設備非常齊全,可以進行工作多樣化的醫療工作,保障區的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可以提供自我保障,由於摺疊帳篷自身摺疊便捷,摺疊打包後體積小並且重量較輕,只需要運輸力小的保障車即可完成運輸。優選地,工作區10包括多個工作單元,多個工作單元包括外科處置單元11、門診綜合單元12、醫技保障單元13和重症搶救單元14。工作區10還包括連接走廊50,外科處置單元11設置在連接走廊50的第一端處,門診綜合單元12設置在連接走廊50的第二端處,連接走廊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依次設置有醫技保障單元13和重症搶救單元14,外科處置單元11、門診綜合單元12、醫技保障單元13和重症搶救單元14均與連接走廊50相連通。上述各功能單元之間相互聯繫緊密,最大限度縮短傷員救治時間間隔,保持醫療延續性。除標準模式外,各功能區組合靈活,可以根據不同救援時期、受災環境、受災人員、醫療救治不同救援要求,自由進行功能組合,任意抽取各單元的一定數量的帳篷組成醫院,或按需要去除、添加某些單元或區域。具體的各單元功能如下:門診綜合單元:設有搶救分類室、內科門診、外科門診、婦兒門診以及五官檢查門診;能夠實現醫院門診常規醫療服務功能。重症搶救單元:重症搶救單元14包括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和內科病房,同時配備野戰可攜式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等設備,可同時對多名危重傷員進行搶救,收治留觀10名急危重症傷員;重症搶救單元設置有重症監護、危重症搶救、CCU、術後監控、透析5個區域,配有呼吸機、心電監護系統、除顫儀、透析機等先進的急救醫療設備,可以實施危重症傷員的搶救、監護等醫療救治,同時對36名傷病員進行救治。外科處置單元:配有多功能手術床、麻醉設備、監護設別、空氣淨化裝備、手術器械、外科手術導航系統、手術遠程會診系統等,空氣潔淨度達到百級,可同時開展2臺手術並收治傷員50名,後方醫院專家可通過手術遠程實時會診系統,對複雜手術實時指導。醫技保障單元:包括醫技區:配有500mA數位化X線機、可攜式移動CT、可攜式超聲機、血球儀、生化儀等設備,可進行傷病員的X光、CT、超聲,以及血、尿、便等各項輔助檢查。保障區:配有藥房、消毒供應中心,使用先進的RFID技術,對藥品耗材等物資進行管理,進一步確保了醫療工作正常開展。具有生活服務中心,可滿足40人同時就餐,洗衣中心、洗澡間、衛生間、物資區、為醫務人員從生活到娛樂全方位的保障,使原有救援隊伍自我保障不足、生活條件艱苦的情況徹底改觀。連接走廊50通過充氣帳篷搭建形成,摺疊帳篷40與充氣帳篷之間通過粘扣帶或者防水拉鏈進行連接,每個摺疊帳篷40之間通過粘扣帶進行連接組合。兩個摺疊帳篷40之間連接後再在外圍用拉繩加以固定,這樣保證了整體的穩定性和防雨性。摺疊帳篷的連接處在底部門檻氣柱採用可拆卸式安裝,方便通行。參見圖2至圖5,摺疊帳篷40通過摺疊帳篷接口 41與連接走廊50的通道口 51完成連通組合,進而實現外科處置單元11、門診綜合單元12、醫技保障單元13和重症搶救單元14均與連接走廊50相連通。兩個摺疊帳篷40之間同樣通過接口 41進行對接。保障區20內還設置有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工作區10和防疫區30均設置有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與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線路連接,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上設置有水電氣接口,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用於向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進行分配水電氣,第二水電氣用於分配水電氣的具體使用。水電氣接口與工作區10內設備的線路接頭之間通過快插形式連接。保障區20還設置有宿營設備、炊事設備以及垃圾處理設備。快插形式可以滿足快速完成水電氣的連通,有效提聞應急的反應速度。工作區的各相鄰工作單元的摺疊帳篷40的接口之間通過設置的過渡帳篷60連通,過渡帳篷60呈褶皺狀,過渡帳篷60的材料為軟性材料。當地面不平整存在落差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在連接的部位連接過渡帳篷60,過渡帳篷60通過PVC薄片61高頻焊接形成,形狀類似於手風琴,具體參見圖6所示,使各摺疊帳篷之間平穩過渡,保證達到醫療要求。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還設置有與工作區10、保障區20和防疫區30均連通的臨時走廊,臨時走廊由摺疊帳篷40組合形成,臨時走廊具有多個用於連接移動設施或者固定設施的接口,臨時走廊的工作原理與連接走廊的接口設置類似。臨時走廊可以完成醫療救援車的對接或者與當地的駐地醫院完成對接,這樣可以形成聯合醫療體,有效利用了醫療資源。摺疊帳篷醫院搭建的過程中,部分帳篷還可以與醫療救援車進行對接。車與帳篷的對接採取連廊過渡,連廊與帳篷的對接採取防水拉鏈對接及金屬扣輔助加強固定,這樣能保證連接的強度又可達到防雨要求。連廊與車的連接採取金屬密封壓條型式,在車的相關部位預埋金屬螺紋連接密封件。充氣帳篷展開時需要專用充氣泵,且其功率較大,通常一臺為1.5kW左右,若二十多頂帳篷同時充氣,消耗電功率大,醫院配有高功率發電機,每個區進行依次展開。充氣帳篷在使用過程中,最怕磨損漏氣。因此在作用過程中,每個區域都單獨配備地布,然後再將充氣帳篷、連廊在其上展開,儘可能減少帳篷地布破損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每個區域配備自動充氣補壓裝置2-3臺,可實時對充氣帳篷、充氣走廊的氣柱氣壓進行監測,如果氣柱氣壓低於正常工作值,可自動對其進行充氣補壓,如氣柱壓力過高,自動放氣至安全氣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包括由摺疊帳篷(40)組合形成的工作區(10)、保障區(20)和防疫區(30),所述工作區(10)設置有用於醫療使用的醫療設備,所述保障區(20)設置有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所述防疫區(30)用於預防和監控疫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區(10)包括多個工作單元,所述多個工作單元包括外科處置單元(11)、門診綜合單元(12)、醫技保障單元(13)和重症搶救單元(1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區(10)還包括連接走廊(50),所述外科處置單元(11)設置在所述連接走廊(50)的第一端處,所述門診綜合單元(12)設置在所述連接走廊(50)的第二端處,所述連接走廊(5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依次設置有所述醫技保障單元(13)和所述重症搶救單元(14),所述外科處置單元(11)、所述門診綜合單元(12)、所述醫技保障單元(13)和所述重症搶救單元(14)均與所述連接走廊(50)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重症搶救單元(14)包括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和內科病房。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走廊(50)通過充氣帳篷搭建形成,所述摺疊帳篷(40)與所述充氣帳篷之間通過粘扣帶或者防水拉鏈進行連接,相鄰的所述摺疊帳篷(40)之間通過粘扣帶進行連接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保障區(20)內還設置有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所述工作區(10)和所述防疫區(30)均設置有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所述第一水電氣分配設備與所述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線路連接,所述第二水電氣分配設備上設置有水電氣接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水電氣接口與所述工作區(10)內設備的線路接頭之間通過快插形式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保障區(20)還設置有宿營設備、炊事設備以及垃圾處理設備。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區的各相鄰工作單元的摺疊帳篷(40)的接口之間通過過渡帳篷連通,所述過渡帳篷呈褶皺狀,所述過渡帳篷的材料為軟性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還設置有與所述工作區(10)、所述保障區(20)和所述防疫區(30)均連通的臨時走廊,所述臨時走廊由所述摺疊帳篷(40)組合形成,所述臨時走廊具有多個用於連接移動設施或者固定設施的接口。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摺疊帳篷(40)的材料為軟性材料。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科處置單元(11)包括手術室和外科病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包括由摺疊帳篷(40)組合形成的工作區(10)、保障區(20)和防疫區(30),工作區(10)設置有用於醫療使用的醫療設備,保障區(20)設置有供電設備、供水設備和供氣設備,防疫區(30)用於預防和監控疫情。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動性強、設備齊全、具有自我保障能力、籌組靈活便捷、展開流程標準化、醫療功能強大但是對運力需求極小的摺疊可攜式救援醫院。
文檔編號E04H15/58GK202937023SQ201220569698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鄭靜晨, 王藩, 任偉, 李曉雪, 張志強 申請人:鄭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