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視保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7:48:41
專利名稱:防近視保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學生看書寫字時預防眼睛近視及保護脊髓骨的一種防近視保健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學生往往喜歡弓著背、低著頭看書寫字,由於學生的眼睛離書本的距離很近,造成學生眼睛近視的情況非常嚴重,據有關資料統計,小學生中近視眼的佔30%,初中生佔40%,高中生佔50%,大學生佔60%,家長、老師對此情況十分擔憂,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孩子們得了近視眼四處求醫,而目前有沒有什麼良丹妙藥;如何防止學生近視,就成了人們關心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存在的問題,為防止學生眼睛近視及保護少年脊髓骨的正常發育,設制一種防近視保健裝置。該裝置可調節高矮距離,在底座下安設有固定鎖緊機構,將它固定在胸前課桌邊緣上,當學生看書寫字時,其眼睛的視力始終保持視距離一尺左右,達到預防近視保健的有益效果,它設計合理,安裝使用方便,適用範圍廣。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設有兩個面相互垂直的底座,在底座上設置有兩個固定塊,在固定塊上面安裝有支架,支架上安設有橫杆,在支架與橫杆上設有能調節高矮距離用的若干個調節孔,靠螺杆固定調節高矮距離。在底座垂直面的邊緣處上裝有一鎖緊機構,鎖緊機構由鎖緊板手、鎖緊滑塊、聯結塊與之連接的彈簧組合構成。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1底座、2右支架、3左支架、4垂直調節支架、5橫杆、6右調節螺杆、7調節孔、8左調節螺杆、9調節螺杆、10固定塊、11垂直調節杆固定塊、12鎖緊板手、13鎖緊滑塊、14聯結塊、15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防近視保健裝置,它包括底座、固定塊、調節支架,該裝置設置有兩個面相互垂直的底座(1),在底座(1)上設置有兩個固定塊(10)(11),在固定塊(10)上設有左支架(3)、右支架(2),在左、右兩支架端點上設有與之聯接的橫杆(5),在橫杆(5)上設有能調節高矮距離的調節孔(7),調節孔(7)為若干個,靠調節螺杆(6)、(8)固定調節高矮距離,在固定塊(11)上設有垂直調節支架(4),支架(4)上端點設置有調節螺杆(9),在底座(1)垂直面的邊緣處上裝有一鎖緊機構,鎖緊機構包括有鎖緊板手(12)、鎖緊滑塊(13)、聯結塊(14)與之連接的彈簧(15),鎖緊滑塊(13)兩端有彎曲向上鋸齒狀的尖齒,便於卡緊桌子邊緣。支架(2)、(3)下端與固定塊(10)連接,連結點可左右轉動,使橫杆(5)呈水平位置,橫杆(5)上兩端設有相對稱調節孔(7),支架(2)、(3)上端對稱地與橫杆(5)上相應調節孔相連,垂直調節支架(4)下端與固定塊(11)連結,並可轉動,上端與支架(3)相應孔連接,其作用使橫杆(5)固定在水平位置上以便使學生頭部不往下低,保持眼睛視距在1市尺左右。
使用方法學生將該裝置散於胸前桌邊緣上,然後將鎖緊板手往右方板動,鎖緊滑塊就向左移動,當鎖緊板手與底座垂直時,鎖緊滑塊和底座張開的距離最大,把鎖緊板手一松,鎖緊滑塊在彈簧拉力作用下把桌子邊緣卡緊固定在桌子上。調節高矮時,將支架(2)、(3)上端及支架(4)上端螺釘(6)、(8)、(9)取下,調到需要高度,支架(2)(3)往中間孔移動高度增加,往兩邊孔移動可降低,學生根據身體高矮進行調整,達到舒適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防近視保健裝置,它包括底座、固定塊、支架,其特徵是該裝置設置有兩個面相互垂直的底座(1),在底座上設置有兩個固定塊(10)、(11),在固定塊(10)上設有左、右支架(2)、(3),其兩支架端點上設有與之聯接的橫杆(5),橫杆(5)兩端上設有能調節高矮距離的調節孔(7),調節孔(7)設有若干個,靠螺杆(6)(8)作相對稱的調整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視保健裝置,其特徵是在固定塊(11)上設置有垂直調節支架(4),支架(4)上端點靠螺杆(9)與支架(3)連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視保健裝置,其特徵是在底座(1)垂直面的邊緣處上裝有鎖緊機構,鎖緊機構包括有鎖緊板手(12)、鎖緊滑塊(13)、聯結塊(14)與之連接的彈簧(15),鎖緊滑塊(13)兩端有彎曲向上鋸齒狀的尖齒,便於將底座卡在桌子邊緣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近視保健裝置,支架(2)、(3)下端與固定塊(10)連接,連結點可左右轉動,調節支架(4)下端與固定塊(11)連結,連結點可左右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近視保健裝置,該裝置是在其底座上設有調整距離的支架;兩支架上設有橫杆,橫杆上設有若干調節孔,可調節高矮距離,底座下安設有固定鎖緊機構,將它固定在胸前課桌邊緣上,當學生在看書、寫字時,其眼睛的視力始終保持明視距離一尺左右,以達到預防近視保健的效果。它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適用範圍廣。
文檔編號A47B41/00GK2857627SQ200520052338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3日
發明者李思誠 申請人:李思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