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22:03:21 1
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精度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包括T型架,在T型架大端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觸頭,稜鏡座固定在T型架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螺孔適配器設置在T型架的小端端部的對應孔位中,襯套的內孔和螺孔適配器的外殼的外柱面配合,具有偏心量的凸輪的內孔和襯套的外柱面配合嵌套,所述螺孔適配器、襯套和凸輪構成聯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充分模擬軌道板的幾何狀態,解決了裡程方向的定位問題,螺孔適配器使定位更加可靠,可同時補償道釘孔的尺寸誤差和位置誤差造成的安裝幹涉,保證了球稜鏡的中心處在軌枕的橫向中心面上。
【專利說明】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鐵路軌道板精調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
【背景技術】
[0002]在高速鐵路CRTS III型軌道板精調作業中,需要在軌道板上安置測量輔助裝置,傳統的輔助測量裝置是以螺孔或一個鉗口面為橫向測量參照基準,而軌道最後的橫向限位是依靠鉗口面來實現,螺孔只是提供給扣件一個向下的錨固力。螺孔採用塑料製作,若作為軌道板精調測量的橫向測量參照基準不太合理,精調精度也達不到。以鉗口面為橫向測量參照基準的傳統測量裝置有了很大的完善,但沒有考慮承軌面(軌底坡)的誤差對精調精度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精度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包括T型架,在T型架大端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觸頭,稜鏡座固定在T型架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螺孔適配器設置在T型架的小端端部的對應孔位中,襯套的內孔和螺孔適配器的外殼的外柱面配合,具有偏心量的凸輪的內孔和襯套的外柱面配合嵌套,所述螺孔適配器、襯套和凸輪構成聯動機構。
[0005]進一步的,還包括三個支撐螺釘,分別在T型架的中軸線及大端兩側對稱設置,三個支撐螺釘下端的三個觸點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
[0006]進一步的,所述螺孔適配器包括芯軸、壓簧、外殼和螺栓,在外殼的中空內部設置有壓簧和芯軸,芯軸下部為定位錐體,壓簧套在芯軸上,螺栓固定芯軸的上端。
[0007]進一步的,在所述T型架大端兩側設置有夾槽,所述一對固定觸頭由一對壓板及第一固定螺釘分別限制在兩側的夾槽內,調整螺釘調整一對固定觸頭的伸出量。
[0008]進一步的,還包括螺母墊片,所述螺母墊片壓緊襯套,襯套限制螺孔適配器軸向的位置。
[0009]進一步的,還包括固定環和盒蓋,所述固定環套在凸輪的外柱面上,並設置在盒蓋上,盒蓋通過螺釘安裝在T型架上,所述盒蓋的螺釘孔位置處的臺階限制凸輪的軸向運動。
[0010]進一步的,所述稜鏡座由第二固定螺釘固定在T型架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並在下端由拉緊螺栓擰緊固定,稜鏡杆插入稜鏡座中。
[0011]進一步的,在所述凸輪上的偏心的圓心Oi側設置有第一標記,在所述凸輪上的未偏心的圓心0側設置有第二標記。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小鉗口標架充分模擬軌道板的幾何狀態,解決了裡程方向的定位問題,螺孔適配器使定位更加可靠,可同時補償道釘孔的尺寸(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造成的安裝幹涉,保證了球稜鏡的中心處在軌枕的橫向中心面上;本實用新型有三個觸點支撐在承軌檯面上,設計、加工及裝配的精度保證了三個觸點處在同一平面,同時也保證了標架在高程方向上的精度誤差;小鉗口精調標架是以外鉗口面作為橫向參照基準,以小鉗口的承軌面為高程參照基準,完全模擬鋼軌安置和約束狀態來計算軌道板的調整量,即考慮了軌底坡不正確性對高程和橫向調整量的影響,也考慮了大鉗口距的不正確性對橫向調整量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小鉗口標架中的易磨損件在保證結構整體精度的前提下設計具有全互換性,出現磨損或損壞時可以隨時更換備件,節約了維護的成本和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5]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0016]圖4是圖2的B-B剖視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凸輪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T型架3,在T型架3大端兩側設置有夾槽,一對固定觸頭1由一對壓板2及第一固定螺釘29分別限制在兩側的夾槽內,調整螺釘30調整固定觸頭1的伸出量以達到標定位置;稜鏡座4由第二固定螺釘21固定在T型架3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稜鏡杆5插入稜鏡座4中,並在下端由拉緊螺栓7擰緊固定。
[0020]螺孔適配器安裝在T型架3的小端側的腰型槽孔中。螺孔適配器包括芯軸12、壓簧13、外殼11和螺栓19。在外殼11的中空內部設置有壓簧13和芯軸12,芯軸12下部為定位錐體6,壓簧13套在芯軸12上,螺栓19固定芯軸12的上端。螺孔適配器的作用是使本實用新型的測量標架在軌枕面上的橫向位置定位。
[0021]螺孔適配器、襯套10和凸輪9構成聯動機構,襯套10的內孔和螺孔適配器的外殼11的外柱面配合,凸輪9的內孔和襯套10的外柱面配合嵌套,襯套10的外柱面為凸輪9提供旋轉調整的圓周配合面,凸輪9的作用是利用凸輪9的偏心量在旋轉過程中使T型架3的一對固定觸頭1抵緊在承軌面上,使整個測量標架位置穩定準確;螺母墊片22壓緊襯套10,使襯套10的下端面抵緊螺孔適配器的外殼11的臺階面,這樣襯套10可以限制螺孔適配器軸向的位置,保證聯動機構在T型架3的腰型槽孔內滑動;固定環14套在凸輪9的外柱面上,並設置在盒蓋15上,盒蓋15通過螺釘16安裝在T型架3上,盒蓋15的螺釘孔位置處的臺階限制凸輪9的軸向運動,固定環14可以防止塵土進入內腔影響調整效果。聯動機構在盒蓋15、固定環14約束的T型架3的腰型槽孔內移動調整,可同時補償承軌檯面上的道釘孔的尺寸(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
[0022]在凸輪9上的偏心的圓心01側設置有第一標記20,在凸輪9上的未偏心的圓心0側設置有第二標記18,如圖5所示,當凸輪9在繞圓心0旋轉的過程中,偏心側的第一標記20的外側柱面離圓心0距離更遠,而第二標記18側的外側柱面離圓心0距離較近,兩個距離的差值使凸輪9在旋轉過程中與T型架3的接觸程度不同,這樣就產生壓緊固定作用。
[0023]支撐螺釘8由螺母墊圈24固定在T型架3對應的配合孔中,支撐螺釘8設置三個,分別在T型架3的中軸線及大端兩側對稱設置,三個支撐螺釘8下端的三個觸點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如圖2所示。加工和裝配保證三個支撐螺釘8的底面處在同一平面,共同支撐在承軌檯面上。
[0024]使用時,將稜鏡杆5安裝在T型架3上,並用拉緊螺栓7固定緊,旋轉凸輪9使凸輪9上的第二標記18靠近稜鏡杆5側,然後推動整個聯動機構向稜鏡杆5的方向滑移,直至不能滑動。然後,將測量標架放置於承軌臺上,螺孔適配器的芯軸12下部的定位錐體6插入承軌臺的預埋套管孔內,同時測量標架上的三個定位支撐螺釘8支撐在承軌檯面上保持全接觸。旋轉凸輪9使第一標記20靠近稜鏡杆5側,直至一對固定觸頭1抵緊承軌臺的斜坡面,然後將球稜鏡17放置在稜鏡杆5上開始測量。
[0025]另外還可以通過左右安置2個本實用新型的小鉗口測量標架,在精調作業中可同時檢測出左右兩個承軌臺的距離誤差(大鉗口距),對後續鋼軌的鋪設、扣件的採購和更換提供指導性意見。
【權利要求】
1.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包括T型架(3),在T型架(3)大端兩側設置有一對固定觸頭(1),稜鏡座(4)固定在T型架(3)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螺孔適配器安裝在T型架(3)的小端側的槽孔中,襯套(10)的內孔和螺孔適配器的外殼(11)的外柱面配合,具有偏心量的凸輪(9)的內孔和襯套(10)的外柱面配合嵌套,所述螺孔適配器、襯套(10)和凸輪(9)構成聯動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三個支撐螺釘(8),分別在T型架(3)的中軸線及大端兩側對稱設置,三個支撐螺釘(8)下端的三個觸點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孔適配器包括芯軸(12)、壓簧(13)、外殼(11)和螺栓(19),在外殼(11)的中空內部設置有壓簧(13)和芯軸(12),芯軸(12)下部為定位錐體(6),壓簧(13)套在芯軸(12)上,螺栓(19)固定芯軸(12)的上端。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T型架(3)大端兩側設置有夾槽,所述一對固定觸頭(I)由一對壓板(2)及第一固定螺釘(29)分別限制在兩側的夾槽內,調整螺釘(30)調整一對固定觸頭⑴的伸出量。
5.如權利要求1或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螺母墊片(22),所述螺母墊片(22)壓緊襯套(10),所述襯套(10)限制螺孔適配器軸向的位置。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固定環(14)和盒蓋(15),所述固定環(14)套在凸輪(9)的外柱面上,並設置在盒蓋(15)上,盒蓋(15)通過螺釘(16)安裝在T型架(3)上,所述盒蓋(15)的螺釘孔位置處的臺階限制凸輪(9)的軸向運動。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稜鏡座(4)由第二固定螺釘(21)固定在T型架(3)的小端中部的對應孔位中,並在下端由拉緊螺栓(7)抒緊固定,稜鏡杆(5)插入稜鏡座(4)中。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板小鉗口測量標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凸輪(9)上的偏心的圓心Ol側設置有第一標記(20),在所述凸輪(9)上的未偏心的圓心O側設置有第二標記(18) ο
【文檔編號】G01C15/02GK204214447SQ201420707070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1日
【發明者】柏萬強, 陳心一, 蔣書 申請人:成都普羅米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