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1:46:36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屬於信息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科達SXMS審訊業務管理系統是一個綜合的案卷信息管理與審訊實時指揮系統,包括了對案卷信息的管理和實時審訊的監控與管理,可統一接入和管理VS視頻監控系統、審訊主機控制系統,並提供統一的管理界面;支持電子地圖對審訊室的位置和狀態信息進行形象展示,支持實時錄像、錄音、刻錄等功能,支持多級平臺的級聯和業務功能的級聯。信息化指揮中心包括總控室及審訊室兩部分,通過在電腦上安裝客戶端,可同時配置IPC、審訊主機、管理平臺、解碼器、電視牆等設備。審訊室的設施基本相同,包含IPC、拾音器、溫溼度顯示屏、解碼器等設備。目前,檔案信息只能存放於各級控制室,需要採取人工的方式對檔案進行匯總,時效性較低,易在匯總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導致檔案信息正確性較低。
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是一個進行大數據分析應用的綜合性信息化系統,該系統具備信息的導入、分析及日誌匯總等功能,但是導入的信息需要進行人工操作,容易出現信息遺漏、缺失等問題。目前國內外沒有針對以上兩個系統間的融合方案,因此在信息的傳輸過程中仍存在諸如安全性、可靠性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採用全新系統架構設計,具有數據加密保護功能和數據解析功能,能夠有效提高系統數據交互效率的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用於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中繼交互系統包括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和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的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數據解析模塊;其中,犯罪審訊系統與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出端與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相連接;控制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經網絡進行相互通信;其中:
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以及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接收加密數據的解密操作;
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實現犯罪審訊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
控制模塊,用於針對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以及針對來自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
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中繼交互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
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的解密操作,以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向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
數據解析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解析操作,分析判斷該數據為待存儲數據,還是請求指令數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中繼交互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接的數據緩存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各個子數據塊的存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中繼交互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控制模塊相連接的時間模塊,用於進行計時。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經專線網絡進行相互通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模塊為微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採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採用全新系統架構設計,針對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通過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和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實現數據的加解密操作,實現在數據以密文的形式進行傳輸,能夠有效提高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並且引入數據解析模塊,用於實現針對數據的解析操作,區分待存儲數據,或是請求指令數據,由此能夠大大提高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針對所接收數據的進一步處理操作,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如此,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能夠提高和保證雙系統之間數據的傳輸效率和數據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中,還進一步引入數據緩存模塊,能夠在數據傳輸接收過程中,能夠在數據傳輸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實現分塊數據實現緩存應用,待分塊數據接收完整,再進行進一步數據解密、解析操作,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
(3)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中,還進一步引入時間模塊,用於進行計時,並在數據傳輸與接收過程中,針對數據進行時間標記,實現了記錄可查性,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
(4)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中,針對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的通訊,進一步設計採用專線網絡進行傳輸通信,在所設計安全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最大限度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實效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用於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中繼交互系統包括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和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的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數據解析模塊;其中,犯罪審訊系統與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出端與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相連接;控制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經網絡進行相互通信;其中,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以及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接收加密數據的解密操作;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實現犯罪審訊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控制模塊,用於針對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以及針對來自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中繼交互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的解密操作,以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向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數據解析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解析操作,分析判斷該數據為待存儲數據,還是請求指令數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採用全新系統架構設計,針對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通過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和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實現數據的加解密操作,實現在數據以密文的形式進行傳輸,能夠有效提高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並且引入數據解析模塊,用於實現針對數據的解析操作,區分待存儲數據,或是請求指令數據,由此能夠大大提高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針對所接收數據的進一步處理操作,提高數據處理效率;如此,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能夠提高和保證雙系統之間數據的傳輸效率和數據安全性。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計了如下優選技術方案:進一步引入數據緩存模塊,能夠在數據傳輸接收過程中,能夠在數據傳輸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實現分塊數據實現緩存應用,待分塊數據接收完整,再進行進一步數據解密、解析操作,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而且,還進一步引入時間模塊,用於進行計時,並在數據傳輸與接收過程中,針對數據進行時間標記,實現了記錄可查性,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不僅如此,針對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的通訊,進一步設計採用專線網絡進行傳輸通信,在所設計安全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最大限度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實效性。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用於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中繼交互系統具體包括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和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的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數據解析模塊、數據緩存模塊、時間模塊;實際應用中,控制模塊選擇採用微處理器,其中,犯罪審訊系統與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的輸出端與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相連接;微處理器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相連接,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之間經專線網絡進行相互通信;其中,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以及針對犯罪審訊系統所接收加密數據的解密操作;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實現犯罪審訊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微處理器,用於針對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以及針對來自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的數據進行調度;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用於中繼交互系統數據的發送與接收;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的解密操作,以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向犯罪審訊系統所發送數據的加密操作;數據解析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的數據進行解析操作,分析判斷該數據為待存儲數據,還是請求指令數據數據緩存模塊,用於針對中繼交互系統所接收來自犯罪審訊系統各個子數據塊的存儲;時間模塊,用於進行計時,針對收發數據進行標記;實際應用中,犯罪審訊系統首先將需要待發送的數據發送至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進行加密打包,然後交由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經專線網絡進行發送,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經專線網絡接收加密數據包,並交由微處理器進行進一步處理,其中,若加密數據包為犯罪審訊系統經數據分塊、加密、打包所獲得的加密數據包,則微處理器此時將所獲加密數據包存儲在數據緩存模塊中,待獲得全部各數據塊所對應的加密數據包時,微處理器再做進一步處理;若微處理器所獲加密數據包即為一個獨立的數據時,則微處理器不經過數據緩存模塊,直接進行下一步處理,這裡微處理器所執行的下一步處理是,將加密數據包發送給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進行解密,獲得加密數據包所對應的數據明文,接著微處理器將所獲得的數據明文交由數據解析模塊進行解析,若為待存儲數據,則微處理器直接交由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進行存儲,若為請求指令數據,則微處理器據此向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提出數據請求指令,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接收數據請求指令,並在資料庫中進行查找請求文件,然後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將所查找到的請求文件發回給微處理器,然後微處理器針對請求文件交由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加解密模塊進行加密處理構成加密數據包,然後微處理器將加密數據包交由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側收發模塊經專線網絡發送給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接著犯罪審訊系統側收發模塊接收加密數據包交給犯罪審訊系統側加解密模塊解密獲得明文數據,最後返回給犯罪審訊系統;由此實現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在上述雙系統進行數據交互過程中,中繼交互系統中與微處理器相連接的時間模塊,針對數據的收發進行時間標記,如此,經中繼交互系統收發的加密數據包、明文數據、請求指令數據都會被添加上時間標記,以此記錄數據收發時間點,實際應用中,本實用新型所設計應用於雙系統之間的中繼交互系統,尤其適用於檢察工作,能夠高效地完成案件相關信息的傳輸及分析,實現其犯罪審訊系統與大數據智能研判系統之間的對接,提高辦案工作效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