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裝置、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9:33:01
專利名稱:操作裝置、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裝在主裝置的前側的操作裝置,以及各自設置有這種操作裝置的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例如圖像形成裝置等的信息處理裝置包括主裝置和用於接收控制主裝置的操作的輸入的操作裝置。常規做法是將這種操作裝置固定於主裝置。然而,近年來,存在對於具有一種操作面板的操作裝置的需求,其中不僅為了身體健康人士的方便而且還為了包括輪椅使用者在內的身體受損人士的方便,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可依照使用者的站立位置和使用者的眼睛高度變化至使用者期望的角度。鑑於這種需求,例如如日本特開2007-127846號公報中所述,一種已知的操作裝置具有這樣的操作面板,當壓下解鎖按鈕以解鎖該操作面板的定位鎖時,該操作面板變得能夠自由樞轉。另外,例如如日本特開2008-096467號公報中所述,另一種已知的操作裝置具有這樣的布置,其中通過使設置在主裝置上的摩擦件壓接設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支撐軸,可通過施加於摩擦件與支撐軸之間的摩擦接合力保持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並且通過按壓操作杆以使該操作面板樞轉,可使摩擦件從壓接支撐軸的狀態中釋放出來。然而,使用這種常規操作裝置,使用者必須通過用第一隻手壓下解鎖按鈕或按壓操作杆來執行解鎖操作,同時用第二隻手抓住操作面板以防止操作面板因自身重量向下樞轉,然後在用第二隻手將操作面板保持在期望的傾斜角度的同時,用第一隻手執行鎖定操作。因此,常規的操作裝置要求使用者的雙手同時用於變化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因而操作性差。本發明的特徵在於提供一種允許使用者用一隻手變化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的操作裝置,以及各自設置有這種操作裝置的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
發明內容
操作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框架、支撐軸、操作面板、第二支撐框架和彈性部件。第一支撐框架固定於主裝置的前側。支撐軸以在主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突出的方式由第一支撐框架支撐。操作面板被配置成接收控制主裝置的操作的輸入。第二支撐框架在支撐操作面板的同時,以在寬度方向上在預定範圍內可移位的方式樞轉支撐在支撐軸上。彈性部件在第二支撐框架壓接第一支撐框架的第一方向上對第二支撐框架施加彈性力。第一支撐框架在與支撐軸同心的圓的圓周上具有多個凹部。第二支撐框架具有壓接第一支撐框架的表面, 該表面設置有能夠接合至任何一個凹部中的第一突起。在此構造中,樞轉支撐在支撐軸上的第二支撐框架可樞轉變化其傾斜角度,並可在主裝置的寬度方向上在預定範圍內移位。由於彈性力在第二支撐框架壓接第一支撐框架的第一方向上施加在第二框架上,因此第二支撐框架的第一突起當處於與第一支撐框架的任一凹部配合的角度位置時接合至該凹部中,從而保持第二支撐框架的傾斜角度。另一方面,可通過以下操作變化第二支撐框架的傾斜角度。即,使用者通過用一隻手抵抗彈性部件的彈性力使第二支撐框架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位,而使第一突起從凹部中脫離,使得第二支撐框架能夠自由樞轉。通過保持第二支撐框架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位,同時用一隻手將第二支撐框架樞轉至期望的角度,然後使第二支撐框架通過彈性部件的彈性力在第一方向上移位,能夠使第一突起接合至期望的一個凹部中。由此,可使第二支撐框架保持在期望的傾斜角度。如此,包括使第一突起從凹部中脫離、使第二支撐框架樞轉、然後使第一突起接合至期望的一個凹部中的一系列用於變化第二支撐框架的傾斜角度的操作,可僅用抓住第二支撐框架的一隻手實現。因此,本發明使得能夠用一隻手變化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
圖1是示出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操作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部分透視圖;圖2A是操作面板水平布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側視圖,並且圖2B是圖2A中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視圖;圖3A是操作面板在圖像形成裝置的前側傾斜布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側視圖,並且圖;3B是圖3A中所示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視圖;圖4是操作裝置的透視圖;圖5是示出除了操作面板之外的操作裝置的結構的透視圖;圖6是操作裝置的結構的局部放大透視圖;圖7是操作面板水平布置的操作裝置的結構的局部放大透視圖;圖8是操作面板布置在最大傾斜角度的操作裝置的結構的局部放大透視圖;並且圖9是用於示出操作裝置相對於主裝置的位置的圖像形成裝置的示意性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例。參照圖1、2A和2B,作為示例性信息處理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1包括主裝置2和操作裝置10。作為所謂「體內排紙型」的主裝置2包括圖像讀取部3、圖像形成部4和紙張進給部5。圖像讀取部3設置在主裝置2的上部。圖像讀取部3被配置成執行圖像讀取處理,該處理包括對放置在原稿臺31上的原稿照射光,並基於反射的光從原稿讀取圖像以產生圖像數據。需注意的是,圖1、2A和2B中省略了用於覆蓋和露出原稿臺31的頂面的蓋部件。同樣,圖3A和;3B中也省略了蓋部件。紙張進給部5設置在主裝置2的下部,並具有多個進紙盒51至M。進紙盒51至 M各自收容作為示例性記錄介質的記錄紙。紙張進給部5被配置成將記錄紙一張接一張地供給圖像形成部4。圖像形成部4設置在圖像讀取部3的下方,並被配置成在每張記錄紙上執行圖像形成處理。圖像形成部4以在圖像讀取部3的下方留出用於容納紙張排出託盤41的空間 42的方式,在主裝置2的寬度方向91上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紙張排出部43,紙張排出託盤41 被配置成收容完成圖像形成的記錄紙。圖像形成部4將這種完成圖像形成的記錄紙從紙張排出部43排出到紙張排出託盤41上。圖像形成部4的寬度方向與主裝置2的寬度方向91 相同。圖像形成部4被配置成例如執行電子照相圖像形成處理。圖像形成部4使記錄紙攜載根據圖像數據形成的調色劑圖像,然後通過未示出的定影裝置由熱和壓力將調色劑圖像定影在記錄紙上。定影裝置鄰近並在紙張排出部43的下方設置。操作裝置10設置在主裝置2的前側。在示例性配置中,操作裝置10安裝在圖像讀取部3的前側。在替換性的示例性配置中,操作裝置10安裝在寬度方向91上遠離設置紙張排出部43的第一端部的相反側端部。優選地,操作裝置10與紙張排出部43在寬度方向91上彼此間隔。操作裝置10能夠在圖2A和2B中所示的水平位置與前側的預定的最大傾斜位置之間自由樞轉。操作裝置10被設計成將傾斜角度保持在從水平位置、最大傾斜位置和水平位置與最大傾斜位置之間的一個或多個預定位置中選擇的、例如圖3A和;3B中所示的期望的傾斜位置。如圖4中所示,操作裝置10安裝在圖像讀取部3的前表面上。在示例性配置中, 圖像讀取部3的操作臺32設置在圖像讀取部3的前表面上除了操作裝置10所佔據的表面區域之外的部分。操作臺32形成與圖像讀取部3的上表面連續的表面,並且在與主裝置2 的寬度方向91垂直的前後方向92上與操作裝置10部分地重疊。如圖5中所示,操作裝置10包括第一支撐框架IlR和11L、支撐軸12R和12L、第二支撐框架13、操作面板14 (參見圖4),以及彈簧15R和15L。圖5中未示出操作面板14。圖5中所示的寬度方向91包括在從面向主裝置2的前側的一側觀察時朝向右側的第一方向93、和與第一方向93相反的第二方向94。一對第一支撐框架IlR和IlL彼此隔開預定距離,並通過例如螺釘固定至圖像讀取部3的掃描器單元框架33的前表面。第一支撐框架IlR和IlL分別設置有在與掃描器單元框架33的前表面垂直的方向和與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板狀的第一支撐部IllR 和 111L。一對支撐軸12R和12L以在寬度方向91的一個方向上從各自的第一支撐部IllR 和IllL突出的方式由各自的第一支撐部IllR和IllL支撐。各支撐軸12R和12L的長度為例如數釐米。在本實施例中,支撐軸12R和12L以在寬度方向91的第二方向94上從各自的第一支撐部IllR和IllL突出的方式由各自的第一支撐部IllR和IllL支撐。第二支撐框架13包括在寬度方向91上從第二支撐框架13的後緣部的兩端平行於第一支撐部IllR和IllL延伸的板狀的第二支撐部131R和131L。第二支撐部131R和 131L各自具有孔。通過將支撐軸12R和12L插入各自的孔中,第二支撐框架13在寬度方向 91上在預定範圍內可移位地樞轉支撐在支撐軸12R和12L上。所以,第二支撐框架13在寬度方向91上在預定範圍內能夠移位,同時能夠圍繞支撐軸12R和12L自由樞轉。因此,可通過上下移動第二支撐框架13的前緣部而變化其傾斜角度。操作面板14由第二支撐框架13支撐。操作面板14包括例如液晶觸摸面板,並被配置成接收主裝置2上的例如複印操作和傳真操作的各種控制操作的輸入。可通過樞轉第二支撐框架13變化操作面板14的傾斜角度。如圖6中所示,在支撐軸12R和12L的末端分別設置有彈簧固定部件12IR和121L。 在示例性配置中,彈簧固定部件121R和121L呈直徑大於支撐軸12R和12L的圓板狀,並且螺釘連接至各自支撐軸12R和12L的末端。彈簧15R和15L各自包括例如螺旋彈簧。彈簧15R和15L分別配合在支撐軸12R 和12L上。彈簧15R和15L分別插入彈簧固定部件121R與第二支撐部131R之間以及彈簧固定部件121L與第二支撐部131L之間。彈簧15R和15L在第二支撐部131R和131L分別壓接第一支撐部IllR和IllL的第一方向93上,對第二支撐部131R和131L施加彈性力。彈簧15R和15L中的每一個在對第二支撐框架13施加向上的彈性力的狀態下,一端固定於相應的一個彈簧固定部件121R和121L,而另一端固定於相應的一個第二支撐部 131R和131L。在示例性配置中,彈簧15R和15L中的每一個的一端通過插入彈簧固定部件的孔而固定於相應的一個彈簧固定部件121R和121L,而另一端通過插入第二支撐部的孔而固定於相應的一個第二支撐部131R和131L。接著,將對用於保持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角度的機構進行說明。需注意的是, 第一支撐部IllL具有與第一支撐部IllR相同的結構。第二支撐部131L具有與第二支撐部131R相同的結構。如圖7中所示,第一支撐框架IlR的第一支撐部IllR在與支撐軸12R同心的圓的圓周上具有多個凹部112R、113R、114R和115R。凹部112R至115R中的每一個包括例如通孔,但也可包括未穿透第一支撐部IllR的凹坑。第一支撐部IllR形成有與支撐軸12R同心的圓弧狀的預定長度的狹縫116R。第二支撐框架13的第二支撐部131R具有壓接第一支撐部IllR的表面,其設置有用於接合至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的第一突起132R。第二支撐部131R具有能夠在狹縫116R內移位的第二突起133R。可通過以下操作保持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角度。需注意的是,使第一支撐部 IllL與第二支撐部13IL彼此接合和彼此脫離的操作與對於第一支撐部11IR和第二支撐部 131R的操作相似。彈性力在第二支撐部131R壓接第一支撐部IllR的第一方向93上,施加在第二支撐部131R上。因此,當第二支撐框架13處於使第一突起132R配合至任何一個凹部112R 至115R中的角度位置時,第一突起132R接合至該凹部中。當第一突起132R接合至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時,第二支撐部131L的第一突起接合至第一支撐部IllL的相應的一個凹部中。因此,通過使第一突起132R接合至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並且使第二支撐部131L的第一突起接合至第一支撐部IllL的相應的一個凹部中,可保持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角度。另一方面,可通過以下操作變化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角度。即,使用者通過用一隻手(例如,右手)抵抗彈簧15R的彈性力使第二支撐框架13在第二方向94上移位,而使第一突起132R從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脫離。同樣地,第二支撐部131L的第一突起從第一支撐部IllL的相應的一個凹部中脫離。由此,第二支撐框架13能夠自由樞轉。通過保持第二支撐框架13在第二方向94上移位,同時用一隻手(例如,右手)將第二支撐框架13樞轉至期望的角度,然後鬆開在第二方向94上按壓第二支撐框架13的手,第二支撐框架13由於彈簧15R的彈性力在第一方向93上移位。由此,如圖8中所示, 第一突起132R接合至任何一個期望的凹部112R至115R中,從而使第二支撐框架13保持在期望的傾斜角度。由此,包括使第一突起132R從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脫離、使第二支撐框架13樞轉、並且使第一突起132R接合至任何一個期望的凹部中的一系列用於變化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角度的操作,可僅用抓住第二支撐框架13的一隻手(例如,右手)實現。 由於變化操作面板14的傾斜角度的操作可用一隻手實現,因此本實施例的操作裝置10提供了改善的操作性。由於對第二支撐框架13施加向上的彈性力,因此即使當第一突起132R從任何一個凹部112R至115R中脫離時,也可抑制由於第二支撐框架13本身的重量和操作面板14 的重量引起的第二支撐框架13向下的移位,因而樞轉第二支撐框架13的操作變得容易。儘管第二突起133R隨著第二支撐框架13的樞轉運動轉動,然而第二突起133R的轉動受到狹縫116R的限制,因而第二支撐框架13的樞轉被限制在預定範圍內。因此,即使當由於使用者的手從第二支撐框架13上滑落等原因使得第二支撐框架13未按使用者的意圖樞轉時,也可防止第二支撐框架13與主裝置2碰撞,從而防止對主裝置2、操作面板14等的損壞。如圖4中所示,操作面板14成形為具有傾斜邊緣143、在第一方向93的下遊側的側邊緣141、和前邊緣142,傾斜邊緣143與側邊緣141和前邊緣142中的每一個均形成鈍角。在俯視圖中,第二支撐框架13呈與操作面板14同樣的形狀。操作面板14的傾斜邊緣143和第二支撐框架13的傾斜邊緣被設置為形成看似通過去掉在第一方向93的下遊側的側邊緣141與前邊緣142之間形成的角而產生的形狀。這種形狀使得使用者能容易地抓住操作面板14和第二支撐框架13。如圖1和4中所示,優選地,操作裝置10設置在第一方向93的上遊側沒有主裝置 2的位置。在第一方向93上操作裝置10的上遊側有主裝置2的情況下,主裝置2的操作臺 32必須形成有用於提供使第二支撐框架13能夠在第二方向94上移位的空間的切去部分。 當操作臺32形成有這種切去部分時,為了防止使用者被切去部分勾到及改進美學設計,該切去部分需要設置有蓋板。相反,當在第一方向93上操作裝置10的上遊側沒有主裝置2 時,主裝置2不需要形成用於提供使第二支撐框架13能夠在第二方向94上移位的空間的切去部分。因此,能夠防止部件數量和製造成本的增加。在示例性配置中,操作裝置10設置在第一方向93上主裝置2的上遊側端部。通過此配置,主裝置2的上遊側端部和操作裝置10的上遊側端部在第一方向93上彼此對齊, 這使得設計和組裝操作容易。在如圖9中所示的另一示例性配置中,操作裝置10的上遊側端部可在第一方向93 上從主裝置2的上遊側端部向下遊隔開至少距離Li,距離Ll等於在寬度方向91上第二支撐框架13的可移位範圍。由於操作裝置10的上遊側端部在第一方向93上從主裝置2的上遊側端部隔開等於在寬度方向91上第二支撐框架13的可移位範圍的距離Li,因此在變化操作面板14的傾斜角度時,操作面板14不會伸出主裝置2的上遊側。因此,即使當以第一方向93上的圖像形成裝置1的上遊側表面緊靠安裝場所的壁面的方式安裝圖像形成裝置1時,也可容易地變化操作面板14的傾斜角度。優選地,操作裝置10設置在寬度方向91上離開紙張排出部43的相反側。紙張排出部43具有為了便於排除卡紙等維護可開啟的外部部件。通過將操作裝置10設置在寬度方向91上離開紙張排出部43的相反側的配置,不需要考慮紙張排出部43的機構和鄰近紙張排出部43設置的定影裝置所產生的熱量而進行設計。因此圖像形成裝置1的設計自由度提高。操作裝置10的下部不需要設置用於鎖定和解鎖第二支撐框架13的如鎖定杆的突出部,由此可縮小操作裝置10的尺寸。因此,在體內排紙型的圖像形成裝置1中排出到紙張排出託盤41上的記錄紙的檢查和取出變得容易。在體內排紙型的圖像形成裝置1中,在第一方向93上位於下遊側的操作裝置10 的端部優選地位於紙張排出部43的上遊側端部的上遊。通過這種配置,使用者可通過介於操作裝置10的下遊側端部與紙張排出部43的上遊側端部之間的區域,使用紙張排出託盤 41,使得使用者能夠容易地檢查並取出排出到紙張排出託盤41上的記錄紙。使用圖像形成裝置1,操作面板14的傾斜角度可依照使用者的站立位置和使用者的眼睛高度變化至使用者期望的角度。當操作面板14如圖8中所示處於最大傾斜位置時, 可減少操作裝置10相對於主裝置2突出的量。因此,在移動圖像形成裝置1時,其能夠容易地通過即使狹窄的通道,由此使移動操作變得容易。此外,可減小箱子等用於包裝圖像形成裝置1的包裝材料的尺寸,從而能夠減小在儲存和運輸期間圖像形成裝置1所佔據的空間。操作裝置10可僅設置有彈簧15R和15L中的一個。儘管操作裝置10設置有凹部 112R至115R與第一突起132R的總共兩個組合,其中在寬度方向91上的第二支撐框架13 的兩端中的每一端設置一個組合,然而操作裝置10可僅設置有一個這樣的組合。類似地, 儘管操作裝置10設置有狹縫116R與第二突起133R的總共兩個組合,其中在寬度方向91 上的第二支撐框架13的兩端中的每一端設置一個組合,然而操作裝置10可僅設置有一個這樣的組合。傾斜邊緣143可與第一方向93的上遊側的操作面板14的側邊緣和前邊緣142中的每一個均形成鈍角。形成示例性的彈性部件的彈簧15可用橡膠部件代替。可在當從面向主裝置2的前側的一側觀察時寬度方向91的第一方向93是朝向左側的方向,而第二方向94是與第一方向93相反的方向的條件下,構造操作裝置10。操作裝置10可安裝在圖像形成裝置1以外的任何信息處理裝置上。在此情況下同樣,操作裝置10能夠實現使使用者能夠用一隻手變化操作面板的傾斜角度的效果。上述實施例在所有點上均為例示性的,而不應被解釋為對本發明進行限制。本發明的範圍不是由上述實施例而是由以下權利要求限定的。此外,本發明的範圍意在包括權利要求的範圍以及等效形式的意思和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操作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框架,固定於主裝置的前側;支撐軸,以在所述主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突出的方式由所述第一支撐框架支撐; 操作面板,被配置成接收用於控制所述主裝置的操作的輸入; 第二支撐框架,在支撐所述操作面板的同時,以在所述寬度方向上在預定範圍內能夠移位的方式樞轉支撐在所述支撐軸上;和彈性部件,在所述第二支撐框架壓接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第一方向上,對所述第二支撐框架施加彈性力,所述第一支撐框架在與所述支撐軸同心的圓的圓周上具有多個凹部, 所述第二支撐框架具有壓接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表面,所述表面設置有能夠接合至所述多個凹部中的任何一個凹部中的第一突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裝置,其中除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彈性力之外,所述彈性部件還對所述第二支撐框架施加向上的彈性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撐框架還具有與所述支撐軸同心的圓弧狀的預定長度的狹縫;並且所述第二支撐框架還具有在所述狹縫內能夠移位的第二突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裝置,其中所述操作面板形成為具有傾斜邊緣、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下遊側的側邊緣、和前邊緣的形狀,所述傾斜邊緣與所述側邊緣和前邊緣中的每一個均形成鈍角;並且在俯視圖中所述第二支撐框架形成與所述操作面板同樣的形狀。
5.一種信息處理裝置,包括主裝置和操作裝置, 所述操作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框架,固定於所述主裝置的前側;支撐軸,以在所述主裝置的寬度方向上突出的方式由所述第一支撐框架支撐; 操作面板,被配置成接收用於控制所述主裝置的操作的輸入; 第二支撐框架,在支撐所述操作面板的同時,以在所述寬度方向上在預定範圍內能夠移位的方式樞轉支撐在所述支撐軸上;和彈性部件,在所述第二支撐框架壓接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第一方向上,對所述第二支撐框架施加彈性力,所述第一支撐框架在與所述支撐軸同心的圓的圓周上具有多個凹部, 所述第二支撐框架具有壓接所述第一支撐框架的表面,所述表面設置有能夠接合至所述多個凹部中的任何一個凹部中的第一突起,所述操作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上遊側沒有所述主裝置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其中所述操作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主裝置的上遊側端部。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其中所述操作裝置的上遊側端部從所述主裝置的上遊側端部向下遊隔開至少等於所述預定範圍的距離。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裝置;和主裝置,包括圖像讀取部和圖像形成部,所述圖像讀取部被配置成執行從原稿讀取圖像以產生圖像數據的圖像讀取處理,所述圖像形成部設置在所述圖像讀取部的下方,用於在記錄介質上進行圖像形成處理,所述圖像形成部以在所述圖像讀取部的下方留出用於容納紙張排出託盤的空間的方式,在所述圖像形成部的寬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形成有紙張排出部,所述紙張排出託盤被配置成收容完成圖像形成的記錄介質,所述操作裝置安裝在所述圖像讀取部的遠離所述寬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的相反側端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操作裝置的下遊側端部位於所述紙張排出部的上遊側端部的上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操作裝置、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該操作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框架、支撐軸、操作面板、第二支撐框架和彈簧。第一支撐框架固定於主裝置的前側。支撐軸在主裝置的寬度方向上從第一支撐框架突出。第二支撐框架在支撐操作面板的同時,以在寬度方向上在預定範圍內可移位的方式樞轉支撐在支撐軸上。彈簧在第二支撐框架壓接第一支撐框架的第一方向上推壓第二支撐框架。第一支撐框架在與支撐軸同心的圓的圓周上具有多個凹部。第二支撐框架具有能夠接合至任何一個凹部中的第一突起。信息處理裝置和圖像形成裝置分別包括該操作裝置。
文檔編號G03G21/16GK102236284SQ20111011183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6日
發明者萬代英伸, 中村泰, 木下善也, 松山和弘, 米田和久, 長尾裕之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