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
2023-05-07 02:56:31 2
專利名稱: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芳香族有機化合物的製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 萘的製備方法。
技術背景芳香族聚醯亞胺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耐核輻射性、優良的力學性能、 電氣性能和耐有機溶劑性,在航天航空、電子微電子、電氣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由於 它的這些耐高溫、高強度、抗腐蝕、絕緣性好、成膜工藝簡單等特性,因而是一種優良的 功能材料,可以滿足LCD (液晶顯示器)的性能要求。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是合成高支化芳香族聚醯亞胺單體的重要原料之一,即 芳香族多元伯胺的重要原料。芳香族多元伯胺可以用於製備高枝化的聚醯亞胺體系,可制 得耐溫等級更高、綜合性能更佳的聚醯亞胺新材料。但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目前尚未有公開的專利或文獻報導。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 成本低、環境友好、純度和收率高,適用於工業生產。 本發明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其中,X為滷素原子,即氟(F)、氯(Cl)、溴(Br)、碘(1)。本發明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摩爾比為1.0:2.0~2.2的2,6-萘二酚和2,4-二硝基滷代苯,在成鹽劑、有機溶劑體系 中,加熱回流分水反應3 18小時;(2)濃縮反應液,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析出固體產物,過濾,洗滌,乾燥,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晶體。所述的2,4-二硝基滷代苯選自2,4-二硝基氟代苯、2,4-二硝基氯代苯、2,4-二硝基溴代 苯、2,4-二硝基碘代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的成鹽劑選自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鋰、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 氫鈣、碳酸氫鎂、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成 鹽劑與2,6-萘二酚的摩爾數之比為0.10~8.00:1.00。所述的有機溶劑是非水溶性有機溶劑和強極性非質子有機溶劑的混合物,體積比為 1:0.05~10,有機溶劑與2,6-萘二酚的體積重量比為5毫升 80毫升l克。所述的非水溶性有機溶劑選自苯、甲苯、二甲苯、 一氯代苯、二氯代苯、三氯代苯、 乙苯、二乙苯、 一氯代甲苯、二氯代甲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的強極性非質子有機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所述的加熱回流分水反應是溫度為8(TC 20(TC的反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 本發明是製備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工業方法,且產品收率和純度都較高;(2) 操作簡單,反應過程在常壓下進行,不涉及也不產生腐蝕性物質,對設備無特殊要 求,投資少;(3) 有機溶劑使用種類少,而且回收方便,可反覆循環再用,三廢少,對環境友好;(4) 2,6-萘二酚等反應原料來源方便,成本較低,便於進一步推廣應用。
圖1是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分子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 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 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 定的範圍。實施例1將16.0克(0.10摩爾)2,6-萘二酚、44.6克(0.22摩爾)2,4-二硝基氯代苯、110.4克 (0.80摩爾)碳酸鉀、700毫升N,N-二甲基甲醯胺和180毫升甲苯放入反應釜中,攪拌, 加熱回流分水反應18小時後,濃縮反應液,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冷卻反應物體系,加 水,析出固體產物,熱水洗滌2 3次,乾燥,得到48.1克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 萘晶體產物,純度為99.5%,根據實際獲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量和理論量(49.2 克),計算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收率為97.8%。實施例2將16.0克(0.10摩爾)2,6-萘二酚、54.4克(0.22摩爾)2,4-二硝基溴代苯、55.2克(0.40 摩爾)碳酸鉀、50毫升N-甲基-2-吡咯垸酮、150毫升N,N-二甲基乙醯胺和15毫升二甲苯 放入反應釜中,攪拌,加熱回流分水反應6小時後,濃縮反應液,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 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析出固體產物,熱水洗滌2 3次,乾燥,得到44.1克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晶體產物,純度為99.4%,根據實際獲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 的量和理論量(49.2克),計算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收率為89.7%。實施例3將16.0克(0.10摩爾)2,6-萘二酚、40.5克(0.20摩爾)2,4-二硝基氯代苯、10.6克(0.10 摩爾)碳酸鈉、80毫升N-甲基-2-吡咯垸酮和30毫升二氯代苯放入反應釜中,攪拌,加熱 回流分水反應16小時後,濃縮反應液,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 析出固體產物,熱水洗滌2 3次,乾燥,得到43.0克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晶體 產物,純度為99.1%,根據實際獲得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量和理論產量(49.2 克),計算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收率為87.5%。實施例4將16.0克(0.10摩爾)2,6-萘二酚、11.8克(0.21摩爾)氫氧化鉀、200毫升N-甲 基-2-吡咯垸酮、20毫升N,N-二甲基甲醯胺、100毫升苯和40毫升二氯代苯放入反應釜中, 攪拌,加熱回流分水反應3小時後,加入40.9克(0.22摩爾)2,4-二硝基氟代苯,加熱反 應3小時,濃縮反應液,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析出固體產物, 熱水洗滌2~3次,乾燥,得到46.1克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晶體產物,純度為99.3%, 根據實際獲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量和理論量(49.2克),計算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收率為93.6°/0。實施例5將16.0克(0.10摩爾)2,6-萘二酚、51.9克(0.21摩爾)2,4-二硝基溴代苯、80.0克 (0.80摩爾)碳酸氫鉀、300毫升二甲基亞碸和100毫升二甲苯放入反應釜中,攪拌,加 熱回流分水反應18小時後,濃縮反應液,回收溶劑以循環使用,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 析出固體產物,熱水洗滌2 3次,乾燥,得到46.8克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純 度為99.3%,根據實際獲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量和理論量(49.2克),計算 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收率為95.1%。
權利要求
1.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摩爾比為1.0∶2.0~2.2的2,6-萘二酚和2,4-二硝基滷代苯,在成鹽劑、有機溶劑體系中,加熱回流分水反應3~18小時;(2)濃縮反應液,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析出固體產物,過濾,洗滌,乾燥,得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2,4-二硝基滷代苯選自2,4-二硝基氟代苯、2,4-二硝基氯代苯、2,4-二硝基溴代苯、2,4-二硝基碘代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成鹽劑選自碳酸鋰、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鋰、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鈣、 碳酸氫鎂、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成鹽劑與2,6-萘二酚的摩爾數之比為(U0 8.00:1.00。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有機溶劑是非水溶性有機溶劑和強極性非質子有機溶劑的混合物,體積比為 1:0.05~10。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非水溶性有機溶劑選自苯、甲苯、二甲苯、 一氯代苯、二氯代苯、三氯代苯、乙苯、 二乙苯、 一氯代甲苯、二氯代甲苯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強極性非質子有機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 垸酮、二甲基亞碸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有機溶劑與2,6-萘二酚的體積重量比為5毫升~80毫升1克。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加熱回流分水反應是溫度為80'C 20(TC的反應。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的製備方法,包括步驟(1)摩爾比為1.0∶2.0~2.2的2,6-萘二酚和2,4-二硝基滷代苯,在成鹽劑、有機溶劑體系中,加熱回流分水反應3~18小時;(2)濃縮反應液,冷卻反應物體系,加水,析出固體產物,過濾,洗滌,乾燥,得到2,6-雙(2,4-二硝基苯氧基)萘。本發明操作簡單,產品收率和純度高,溶劑回收方便,並可反覆使用,三廢少,環境友好,適宜於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C07C201/00GK101234981SQ20081003425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5日
發明者虞鑫海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