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6:57:16 2
專利名稱: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與手工具有關的器具,詳而言之,指一種可適應不同的使用空間,而改變其使用型態,使該扳手於操作上更為便利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
背景技術:
扳手作為拆裝螺接元件之用,廣泛使用於各種不同領域的場所或環境,然而各種作業場所或環境非為一成不變,有時使用者必須在相當狹隘、艱困的空間限制下作業,使得拆裝螺接元件變成一種困難的工作。
為解決上揭缺失,公知的一種扳手10,如圖1所示,於其握柄12一端樞接一頭部14,通過可旋擺的頭部14,使得頭部14與握柄12間可彎折一角度,以便隨著使用環境而調整。雖此一結構可增進扳手使用性,但由於該扳手10僅可上下彎折一角度,因此於使用上仍有相當的限制,無法適用於各種場所。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可適應各種不同的空間而調整其使用方式,使該扳手可運用的場所更為廣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是一種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包括一用以套接螺件或套筒的頭部;一供握持的握柄;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位於該頭部及該握柄之間的連接件;一將該頭部後端與該連接件前端相樞接,並使該頭部及該連接件可相對擺動的第一軸銷;一將該連接件後端及該握柄前端相樞接,並使該連接件及該握柄可相對擺動的第二軸銷;該二軸銷的軸向相互垂直。
從而,使該握柄可相對於該頭部而於各個角度擺動;於該握柄位於擺動的死點時,扳動該握柄可驅轉該頭部。
為使審查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以下茲舉本實用新型的若干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於後。
圖1顯示一公知的扳手。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圖5為圖2的作動示意圖,其中圖5為自頭部所視的端視圖。
圖6~圖8顯示握柄變換於不同角度的使用狀態。
圖9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0為圖9的縱向剖面圖。
圖11圖10中連接件後端插入握柄的狀態。
圖12為圖9的頂視局部剖面圖。
圖13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局部剖面圖。
圖14本實用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的頂視局部剖面圖。
圖15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的頂視局部剖面圖。
圖16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7為圖16的分解立體圖。
圖18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9為圖18的分解立體圖。
圖20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1為圖20的縱向剖面圖。
圖22為圖21的22-22剖線剖面圖。
圖23本實施例的另一使用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扳手20,該扳手具有一握柄30、一頭部40以及一連接於該二者間的連接件50,使該頭部及該握柄可相互上下左右擺動。
該握柄30於前端設一合接部32,具有上下並列的二凸耳34以及位於該二凸耳間的一凹入部36。
該頭部40設有一套孔42或如圖9所示的方形接頭84,用以驅動螺帽/螺栓等螺接元件或套筒,頭部以具有棘輪結構為佳,但並不限定於棘輪功能。又,頭部40具有一套接軸向X,以該軸向套接螺接元件或套筒。一樞接部44,設於該頭部40的後端,具有二左右並列的凸耳46以及一位於其間的凹入部48。
該連接件50於本實施例為一圓柱,亦可為六角柱、方柱等。連接件的前、後端分別樞接於該頭部40及握柄30。連接件的前端穿入於頭部40的樞接部44的凹入部48中,而後端則穿入握柄30的合接部32的凹入部36中。
一第一軸銷60,穿設於該樞接部44及連接件50前端的樞孔,使頭部40及連接件前端相樞接。一第二軸銷65,穿設於該合接部32及連接件50後端的樞孔,使握柄30及連接件後端相樞接。該二軸銷60、65的軸向相垂直,且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軸銷60與該頭部的套接軸向X相垂直。請參閱圖3,通過該頭部30與連接件50的樞接結構,使握柄40及連接件50可相對於該頭部而上下擺動;而通過握柄40與連接件50的樞接結構,使握柄40可相對於頭部30及連接件50而左右擺動,如圖4。據此複合式樞接關節,使得握柄40可相對於頭部30而360度擺動,如圖5,故本實用新型的特色為握柄可相對於頭部而三維擺動。
使用時,握柄30處於擺動的死點時(例如圖6所示,握柄抵住頭部的一凸耳46),施加於該握柄的作用力可確實傳達到該頭部,故扳動握柄即可轉動頭部60,將頭部30套接螺接元件或套筒時即能驅轉螺件。另,由於握柄30可360度擺動於任何角位置,使得握柄可隨工作場所的需要而旋擺於特定的方位或角度,故扳手20可於各種不同的使用環境操作。例如,握柄於圖6時呈水平;而圖7時,顯示轉動握柄使其末端朝下;而圖8則顯示握柄末端朝上的使用狀態。握柄於各種角度時均可帶動頭部以扳轉螺接元件。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扳手70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同樣地,頭部80後端以第一軸銷82樞接於連接件85前端,握柄90前端以一第二軸銷86樞接於連接件後端,該二軸銷82、86相垂直。而該第二軸銷86與頭部80的套接軸向Y平行。
此外,該連接件85沿其軸向設一適當長度的穿槽92,穿槽貫穿連接件的頂底面,如圖10,且其縱向與第一軸銷82垂直。該第二軸銷86樞接握柄90的合接部94並穿伸於穿槽92,使握柄與連接件相樞接。又,握柄90前端自該合接部94的凹入部95往內設一凹孔96,該凹孔正對於連接件85後端。通過該穿槽92的設置,該握柄90及連接件85可相對滑移。
於圖9、圖10的狀態時,連接件85後端並未插入該凹孔96,故握柄可以該二軸銷82、86為轉動中心而相對於頭部360度擺動,其使用狀態與圖2的實施例無異。
本實施例可將握柄90往前移,使連接件85後端插入該凹孔96,如圖11、圖12。此時,連接件及握柄相齧接,該二者喪失相互轉動的效果。握柄及連接件僅可以第一軸銷82為轉動中心而上下擺動。在較開闊的環境下,使用者可選擇此一操作方式,且可提供較高的扳動扭力。在阻礙較多的環境時,則可回復圖9、圖10的狀態,將連接件85移出握柄的凹孔96,使連接件及握柄回復可相互轉動的狀態。
圖13本實用新型的再一較佳實施例,扳手100的頭部102後端同樣以一第一軸銷104樞接於連接件106前端;而連接件後端具有一後連接部108,並以一第二軸銷110樞接於握柄112前端。其中,連接件的後連接部108由二上下並列的凸耳114及一位於該二凸耳間的凹入部116所構件,連接件後端還自該凹入部116往內凹設一凹孔118。握柄112前端沿軸向設一長形穿槽120,且貫穿握柄的頂底面。第二軸銷110穿接於該後連接部108及該穿槽120。
該扳手可如圖13所示,令握柄112前端不插入凹孔120的狀態而使用,使握柄可360度擺動;亦可將握柄前端插入於凹孔120,令握柄及連接件106相齧接。
圖14本實用新型的又一較佳實施例,連接件132後端以一第二軸銷134與握柄136前端相樞接,至於連接件前端與頭部138後端則以一第一軸銷140相樞接。該連接件前端具一前連接部142,為由二凸耳144及一凹入部146所構成,且連接件前端並往內凹設一凹孔148。頭部的後端設一長形穿槽150,該穿槽並貫穿頭部二側。該第一軸銷140穿接於該前連接部142及該穿槽150。使用時,可將頭部後端插入該凹孔148,令頭部與連接件132相齧接;亦如可圖所示,使頭部不插入凹孔中。
同理,請參閱圖15,頭部152後端設一凹孔154;連接件155設一貫穿其周面的長形穿槽156;第一軸銷158穿接於頭部並穿設於穿槽156。連接件前端可插入該凹孔154中。
圖16、圖17本實用新型的扳手160的再一較佳實施例。頭部162的後端具一第一凸耳164;握柄165前端具一第二凸耳166;連接件168的前後端則分別具一前凸耳170及一後凸耳172。頭部的第一凸耳164及連接件的前凸耳170左右並列,並以第一軸銷174樞接;握柄的第二凸耳166及連接件的後凸耳172上下並列,並以第二軸銷176樞接。據此,可達成握柄相對於頭部360度擺動的作用。
另,可理解的是,實施上可將頭部的第一凸耳164及連接件的前凸耳170可上下並列,並使第一軸銷174以垂直的狀態樞接於該二者164、170;而握柄的第二凸耳166及連接件的後凸耳172則可左右並列;第二軸銷176則水平地樞接於該二者166、176。
圖18、圖19的實施例即顯示,頭部182後端與連接件184前端以一垂直的第一軸銷186相樞接,該第一軸銷186平行於頭部的套接軸向Z;而連接件184後端與握柄188前端則以一水平的第二軸銷190樞接,該第二軸銷190與頭部的套接軸向Z垂直。據此,握柄仍可360度擺動,當握柄位於擺動的死點時,即可驅轉頭部。
圖20至圖22本實用新型的再一較佳實施例,頭部202、連接件204及握柄206間同樣分別以第一、第二軸銷208、210相樞接。其中,連接件前後端的周面分別設有一第一及一第二環槽212、214,各環槽呈內寬外窄的構形。各軸銷,請參閱圖21、圖22,以第二軸銷210為例,具有呈同軸排列的二銷身2101、2102,各銷身一端呈一大徑部2103,外徑較銷身大。第二軸銷的二銷身2101、2102分別穿設於連接件204的二凸耳216,各銷身的大徑部2103則嵌接於第二環槽214中。同樣的,第一軸銷208的二銷身亦分別樞接於頭部後端的二凸耳218,各銷身的大徑部則嵌接於第一環槽212中。握柄與連接件以第二軸銷為轉動中心;頭部與連接件則以第一軸銷為轉動中心。
另,本實施例較特別的是,通過大徑部嵌接於環槽的設計,握柄可於第二環槽214上轉動,而頭部可於第一環槽212上轉動,因此,扳手的該二軸銷208、210可如圖23所示呈平行。此時握柄僅能上下擺動,將握柄往左右二側扳動時可驅轉頭部。然而該二軸銷如圖20所示相垂直時,握柄即回復於可相對於頭部而360度擺動的狀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使扳手的握柄可三維的擺動,以適應各種不同的使用空間。本實用新型為此一領域中首創的結構,產業上利用性,並產生增進扳手使用效益的進步性功效,期盼本實用新型得以早日獲準專利。
權利要求1.一種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包括一用以套接螺件或套筒的頭部;一供握持的握柄;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位於該頭部及該握柄之間的連接件;一將該頭部後端與該連接件前端相樞接,並使該頭部及該連接件可相對擺動的第一軸銷;一將該連接件後端及該握柄前端相樞接,並使該連接件及該握柄可相對擺動的第二軸銷;該二軸銷的軸向相互垂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軸銷與該頭部套接螺件或套筒的套接軸向相垂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軸銷與該頭部套接螺件或套筒的套接軸向相平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及該握柄具有可相對滑移的樞接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及該連接件具有可相對滑移的樞接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握柄前端具有二並列的凸耳及一位於該二凸耳間的凹入部;該連接件後端位於該凹入部中;該第二軸銷與該二凸耳及該連接件樞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後端的周面具有一呈內寬外窄狀的第二環槽;該第二軸銷具有呈同軸排列的二銷身,各該銷身一端具有一大徑部;該軸銷的該二銷身分別穿接在該握柄的該二凸耳中,各銷身的大徑部嵌接在該環槽中。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握柄前端還自該凹入部往內凹進有一凹孔;該連接件沿扳手的縱向具有一穿槽;該第二軸銷樞接在該二凸耳及該穿槽中,該連接件後端插在該凹孔中。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後端具有二並列的凸耳及一位於該二凸耳間的凹入部;該握柄前端位於該凹入部中;該第二軸銷與該二凸耳及該握柄樞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後端還自該凹入部往內凹進有一凹孔;該握柄前端沿縱向具有一穿槽;該第二軸銷樞接在該二凸耳及該穿槽中,該握柄前端插在該凹孔中。
11.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前端具有二並列的凸耳及一位於該二凸耳間的凹入部;該頭部後端位於該凹入部中;該第一軸銷與該二凸耳及該頭部樞接。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前端還自該凹入部往內凹進有一凹孔;該頭部後端沿扳手的縱向具有一穿槽;該第一軸銷樞接在該二凸耳及該穿槽中,該頭部後端插在該凹孔中。
13.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後端具有二並列的凸耳及一位於該二凸耳間的凹入部;該連接件前端位於該凹入部中;該第一軸銷與該二凸耳及該連接件樞接。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後端還自該凹入部往內凹進有一凹孔;該連接件沿扳手的縱向具有一穿槽;該第一軸銷樞接在該二凸耳及該穿槽中,該連接件前端插在該凹孔中。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件前端的周面具有一呈內寬外窄狀的第一環槽;該第一軸銷具有呈同軸排列的二銷身,各該銷身一端具有一大徑部;該軸銷的該二銷身分別穿在該頭部的該二凸耳中,各銷身的大徑部嵌接在該環槽中。
專利摘要一種可三度空間操作的扳手,具有一頭部、一握柄及一位於頭部及握柄間的連接件,該頭部後端及連接件前端以一第一軸銷相樞接,而連接件後端與握柄前端則以一第二軸銷相樞接,該二軸銷相垂直。頭部及連接件可相對地擺動,而連接件與握柄亦可相對地擺動,前者的擺動方向與後者的擺動方向相垂直,通過此複合擺動關係,使握柄可相對於頭部的任何角位置擺動,令扳手可適用於各種工作場合。
文檔編號B25B23/00GK2767067SQ20052000112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9日
發明者謝智慶 申請人:謝智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