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壓器線圈吊梁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7:27:41 2
專利名稱:變壓器線圈吊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變壓器線圈吊梁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變壓器線圈吊梁,特別是變壓器線圈脫模時的吊裝機構。
背景技術:
一段時間以來,油浸式變壓器線圈在模具上繞制完畢後,通常使用專用鐵壓環、螺杆和鋼絲繩配合進行脫模處理。具體方法是使用螺杆和專用壓環將線圈緊固成一個整體後,使用行車和鋼絲繩進行脫模。專用鐵壓環之所以是「專用」是因為要根據每種線圈的內徑進行製作,一臺變壓器最多要使用30件專用鐵壓環和90根螺杆,由於專用鐵壓環的不通用性,給製作專用鐵壓環和存放大量的專用鐵壓環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它卻是線圈脫模的關鍵裝置,是不可或缺的。此方法的缺點一是專用鐵壓環使用量很大,每臺都不同,製作工作量很大,設備限制及加工的成本很高;第二是專用鐵壓環不通用,使用過的專用鐵壓環需要存放起來待整改使用,長此以往,造成存放空間不足,整改時查找不便;第三是有些專用鐵壓環無法進行整改的,就只能報廢,造成成本浪費;第四是使用螺杆和專用鐵壓環對線圈緊固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設計提供了一種變壓器線圈吊梁。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三個呈輻射狀吊臂,每個吊臂上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一組吊掛定位機構,吊臂上方設置有吊攀。通過這種結構能夠使本實用新型適應不同尺寸的變壓器的吊裝。在此基礎上,若在吊臂上方設置頂罩,並將吊攀設置於頂罩上方,則同時能起到防塵效果。當吊臂之間採用內端相互連接的結構時,相鄰兩吊臂中部連接可設置加強機構,以加大吊臂的受力承載力。本實用新型吊掛定位機構的具體結構可包括設置在吊臂上的至少一個定位孔,各定位孔下邊上沿吊臂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組定位槽。而本實用新型實際使用時,則一般包括四個相互垂直的吊臂,每個吊臂以加強機構為界設有兩個定位孔,各定位孔下邊上沿吊臂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組定位槽。在本實用新型中,各吊臂及各加強機構最好為一體結構,以達到最佳承載能力。本實用新型在吊臂上專門設計了調節範圍很廣的定位槽,可供不同外徑變壓器線圈脫模使用。定位槽的設計可以保證鋼絲繩不會左右滑動。而且,頂罩的結構能夠滿足淨化要求,這樣可以有效阻隔行車磨損掉落的金屬碎屑或其他異物與線圈的接觸,並且非常方便使用者定時清理,這可以有效控制線圈的異物,避免變壓器因異物產生的局部放電。本實用新型利用新設計製作的吊梁與吊鉤配合使用對線圈進行脫模處理。提模前根據線圈外徑選擇吊臂上的定位槽,使吊臂垂直受力,配合使用行車完成線圈脫模。吊梁的吊臂有一定的可調範圍,增強了其本身的通用性,降低了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圖I的A-A視圖;圖3為本實施例的仰視圖;其中,I、吊臂,2、定位槽,3、頂罩,4、吊攀,5、加強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四個互相垂直的吊臂1,各吊臂I的內端相互連接。相鄰的兩吊臂I中部通過加強機構5相互連接。各吊臂I、加強機構5及吊攀4也可以採用一體·結構。每個吊臂I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兩個孔,兩個孔以加強機構5為界。每個孔的下底邊沿吊臂I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組定位槽2,使該底邊構成類似鋸齒狀。在四個吊臂I的上方設置有頂罩3,吊攀4位於頂罩3上方。
權利要求1.一種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它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三個呈輻射狀吊臂(1),每個吊臂(I)上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一組吊掛定位機構,吊臂(I)上方設置有吊攀(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吊臂(I)上方有頂罩(3),吊攀(4)設置於頂罩(3)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吊臂(I)的內端相互連接,相鄰兩吊臂(I)中部連接有加強機構(5)。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所述吊掛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吊臂(I)上的至少一個定位孔,各定位孔下邊上沿吊臂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組定位槽(2)。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它包括四個相互垂直的吊臂(1),每個吊臂(I)以加強機構(5)為界設有兩個定位孔,各定位孔下邊上沿吊臂(I)長度方向設置有一組定位槽(2)。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壓器線圈吊梁,其特徵是各吊臂(I)及各加強機構(5)為一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變壓器線圈吊梁,特別是變壓器脫模時的吊裝機構。它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三個呈輻射狀吊臂,每個吊臂上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一組吊掛定位機構,吊臂上方設置有吊攀。本實用新型的吊梁的吊臂有一定的可調範圍,可供不同外徑變壓器線圈脫模使用,增強了其本身的通用性,降低了成本。而且,頂罩的結構能夠滿足淨化要求,這樣可以有效阻隔行車磨損掉落的金屬碎屑或其他異物與線圈的接觸,並且非常方便使用者定時清理,同時避免變壓器因異物產生的局部放電。
文檔編號B66C1/22GK202729570SQ20122036762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謝輝, 王士強, 楊振元 申請人: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