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2:45:26
專利名稱:一種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中部車梁架二輪、三輪車,它與現用二輪、三輪車節省去掉了中部車梁架,前後巧妙連接組合,達到了實際應用自如行駛的一種類車型,即牢固,穩定、舒適、靈活、輕便,普遍應用的一種多用途種類車型。
背景技術:
目前各種二輪、三輪車,都必須有中部車梁作支撐,連接前後等部分才能正常行駛的一種交通工具車型,車體長、笨重、不靈活、浪費材料、造價高、品種都為有中部車梁架式的車型,舒適及靈活性能差,還造成了資源浪費,不能沒有中部車梁架作支撐的車體車型,達不到牢固、舒適、靈活、穩定,輕便,普便應用車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型,它與現有二輪、三輪車,同樣行駛騎用的一種無中部車梁架式的一種多用途種類車型。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它由車體支撐及傳動運轉組成,所述的車體支撐部分,它包括手把1,手把1依次下連有手把豎管2,前臉3,活軸夾板15及前叉4,前臉3後上部連有座管6,加強連板24及車座18,車座18下,座管6上連有彈簧支架9,彈簧支架9連有後支架7,後支架7的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後支架7下連有彈簧8,彈簧套管10及彈簧支座11,後支架7下端連有後底支架12,後底支架12前連有中軸13外套及活軸14外套,再由活軸14與活軸夾板15連接;所述的傳動運轉部分,它由相互配合的動力蹬腳踏16,傳動踏杆20,前輪盤19,中軸13轉動,由鏈條22帶動後輪盤21,後軸25,後輪17轉動,起動力傳動作用運轉,推動前輪5,前軸26轉動,由手把1,撐握方向與平衡。所述的座管6,是替代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所述的前輪5,必須是後輪17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所述的後支架7,是穿過彈簧8,彈簧套管10及彈簧支架9,後支架7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的,所述的活軸14,彈簧8,減震時是相互關連協調一致,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座管6上增加電池,後輪17增加電動機,適用於電動助力車型,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中軸13上部增加燃油機械系統,適用於燃油助力車型。
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本實用新型它由手把1,手把豎管2,前臉3,前叉4,前輪5,座管6,後支架7,彈簧8,彈簧支架9,彈簧套管10,彈簧支座11,後底支架12,中軸13,活軸14,活軸夾板15,腳踏16,後輪17,車座18,前輪盤19,踏杆20,後輪盤21,鏈條22,螺母23,加強連板24,後軸25,前軸26,連接固定組合成為一個支撐、傳動、運轉整體,本實用新型,是由座管6,替代了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的兩部分使用功能,是用座管6與前臉3巧妙連接組合成為無中部車梁架式車體,替代了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節省掉了原車型的中部車粱架,而達到了多用途使用功能,節省了原材料,減少了造價,減輕了體重,小而精,它具有牢固、耐用、舒適、穩定、靈活、輕便,普遍應用等特點,因有活軸14與彈簧8同時起到了緩衝減震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活軸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圖。
其中圖1、圖2、圖3中所示1、手把,2、手把豎管,3、前臉,4、前叉,5、前輪,6、座管,7、後支架,8、彈簧,9、彈簧支架,10、彈簧套管,11、彈簧支座,12、後底支架,13、中軸,14、活軸,15、活軸夾板,16、腳踏,17、後輪,18、車座,19、前輪盤,20、踏杆,21、後輪盤,22、鏈條,23、螺母,24、加強連板,25、後軸,26、前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中所示,它由車體支撐及傳動運轉組成,所述的車體支撐部分,它包括手把1,手把1依次下連有手把豎管2,前臉3,活軸夾板15及前叉4,前臉3後上部連有座管6,加強連板24及車座18,車座18下,座管6上連有彈簧支架9,彈簧支架9連有後支架7,後支架7的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後支架7下連有彈簧8,彈簧套管10及彈簧支座11,後支架7下端連有後底支架12,後底支架12前連有中軸13外套及活軸14外套,再由活軸14與活軸夾板15連接;所述的傳動運轉部分,它由相互配合的動力蹬腳踏16,傳動踏杆20,前輪盤19,中軸13轉動,由鏈條22帶動後輪盤21,後軸25,後輪17轉動,起動力傳動作用運轉,推動前輪5,前軸26轉動,由手把1,撐握方向與平衡。所述的座管6,是替代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所述的前輪5,必須是後輪17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所述的後支架7,是穿過彈簧8,彈簧套管10,彈簧支架9,後支架7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的,所述的活軸14,彈簧8,減震時是相互關連協調一致,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座管6上增加電池,後輪17增加電動機,適用於電動助力車型,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中軸13上部增加燃油機械系統,適用於燃油助力車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它去掉了原車型的中部車粱架,由車座18下方的座管6向前下方連接前臉3的後上部,由加強連板24雙方牢固連接,替代了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前臉3上連有手把1,手把豎管2,前臉3下連有前叉4,前輪5,前軸26,前臉3下後方連有活軸夾板15,組成前上半部分,活軸夾板15後連有活軸14,中軸13,前輪盤19,踏杆20,腳踏16,鏈條22,後底支架12,後軸25,後輪盤21,後輪17,後底支架後上方連有後支架7,彈簧支座11,彈簧8,彈簧套管10,彈簧支架9,後支架7與彈簧支架9,活動連接,由螺母23緊固,組成後下半部分,由活軸14與彈簧8起伸縮減震作用,活動相互協調一致,一個完整的無中部車粱架式整體車型組合成型,它由手把1,撐握方向與平衡,無論是腳踏行駛,還是電動與機動行駛,為保證安全駕駛,配備相應的車閘系統,為美觀,配備鏈合、泥瓦、貨架等,本實用新型,它具備實際應用、自如行駛,即牢固、穩定,靈活、輕便,普遍應用的多用途種類車型,本實用新型是節約型多用途種類車型,又是節省社會有效資源及能源的實用型的一種交通工具車。
權利要求1.一種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它由車體支撐部分及傳動運轉部分組成,所述的車體支撐部分,它包括手把(1),手把(1)依次下連有手把豎管(2),前臉(3),活軸夾板(15)及前叉(4),前臉(3)後上部連有座管(6),加強連板(24 )及車座(18),車座(18)下,座管(6)上連有彈簧支架(9),彈簧支架(9)連有後支架(7),後支架(7)的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後支架(7)下連有彈簧(8),彈簧套管(10)及彈簧支座(11),後支架(7)下端連有後底支架(12),後底支架(12)前連有中軸(13)外套及活軸(14)外套,再由活軸(14)與活軸夾板(15)連接;所述傳動運轉部分,它由相互配合的動力蹬腳踏(16),傳動踏杆(20),前輪盤(19),中軸(13)轉動,由鏈條(22)帶動後輪盤(21),後軸(25),後輪(17)轉動,起動力傳動作用運轉,推動前輪(5),前軸(26)轉動,由手把(1)撐握方向與平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座管(6)是替代原車型的座管與中部車梁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轉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輪(5)必須是後輪(17)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支架(7)是穿過彈簧(8),彈簧套管(10)及彈簧支架(9),後支架(7)上頂部由螺母(23)緊固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活軸(14),彈簧(8)減震時是相互關聯協調一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座管(6)上增加電池,後輪(17)增加電動機,適用於電動助力車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式二輪、三輪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無中部車梁架車型,中軸(13)上部增加燃油機械系統,適用於燃油助力車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中部車梁架二輪、三輪車,它由車體支撐部分及傳動運轉部分組成,它由手把、手把豎管、前臉、前叉、前輪、座管、後支架、彈簧、彈簧支架、彈簧套管、彈簧支座、後底支架、中軸、活軸、活軸夾板、腳踏、後輪、車座、前輪盤、踏杆、後輪盤、鏈條、螺母、加強聯板、後軸、前軸組成;一部分由車架支撐部件牢固聯接成車架支撐部分,一部分是傳動運轉部分,起傳動、轉向、穩定行駛作用,它與現用二輪、三輪車,節省去掉了中部車梁架,其巧妙連接組合,達到了實際應用、自如行駛,即牢固、穩定、舒適、靈活、輕便的多用途種類車型,為保證安全駕駛,配備相應的車閘系統,為美觀,配備鏈合、泥瓦、貨架等,此車型增加電池、電動機,適用於電動助力車;增加燃油機械,適用於燃油助力車型,本車型是節省社會有效資源及能源的實用型的一種交通工具車。
文檔編號B62K5/02GK2931256SQ20062002330
公開日2007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4日
發明者張學宏 申請人:張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