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鏈傳動式縱向繞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1:11:12 2

本實用新型屬於釣魚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鏈傳動式縱向繞線裝置。
背景技術:
推進式繞線是魚竿上的其中一種繞線方式。現有的推進式繞線裝置所存在的不足在於:
1)結構複雜,體積大,尤其是橫向尺寸大,裝包、攜帶不方便;
2)只能內走線或外走線,單一的走線方式難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3)推桿伸縮的行程小,繞線盤上繞線數量少,且繞線後周向尺寸大,線容易發生打絞;
4)轉速慢,收、放線不方便,且操作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鏈傳動式縱向繞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鏈傳動式縱向繞線裝置,包括搖臂、搖臂軸、推桿和外殼,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殼上安裝繞線盒,該繞線盒的一側設置搖臂,所述搖臂與搖臂軸的外端連接,搖臂軸通過軸承與繞線盒相支承,搖臂軸的內端伸入繞線盒中,並在搖臂軸位於繞線盒內的軸身上套裝輸入齒輪,該輸入齒輪同時與前方的第一中間小齒輪和後方的第二中間小齒輪嚙合,所述第一中間小齒輪套裝於第一中間軸上,該第一中間軸通過軸承與繞線盒相支承,在第一中間軸上裝有第一中間大齒輪,第一中間大齒輪與前方的過渡小齒輪嚙合,在過渡小齒輪的軸上套裝過渡錐齒輪,該過渡錐齒輪與輸出錐齒輪嚙合,所述輸出錐齒輪通過軸承支承於繞線盒的前端,在繞線盒前方設置的懸臂固定於輸出錐齒輪上,且懸臂的前端裝有導線輪;
所述第二中間小齒輪套裝於第二中間軸上,第二中間軸通過軸承與繞線盒相支承,所述第二中間小齒輪還與第二中間大齒輪嚙合,在第二中間大齒輪的軸上設置兩個左右並排的同步大齒輪,各同步大齒輪與前方對應設置的同步小齒輪嚙合,其中一個同步小齒輪空套在第二中間軸上,另一個同步小齒輪空套在第一定軸上,各同步小齒輪的側邊均固定設置有主動鏈輪,在每個主動鏈輪的前方均設有從動鏈輪,其中一個從動鏈輪空套於第一中間軸上,另一個從動鏈輪空套於第二定軸上,所述從動鏈輪通過鏈條與同側的主動鏈輪連接,左右兩邊的鏈條之間連接有橫杆,該橫杆與連杆的一頭鉸接,連杆的另一頭與推桿的後端鉸接,所述推桿的前端穿過輸出錐齒輪,並在推桿的前端套裝繞線筒,該繞線筒位於懸臂的旁邊。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用手搖動搖臂的時候,搖臂帶動搖臂軸及輸入齒輪旋轉,一方面輸入齒輪通過第一中間小齒輪帶動第一中間軸及第一中間大齒輪旋轉,第一中間大齒輪帶動過渡小齒輪轉動,與過渡小齒輪同軸的過渡錐齒輪帶動輸出錐齒輪旋轉,懸臂隨輸出錐齒輪一起轉動;另一方面,輸入齒輪通過第二中間小齒輪帶動第二中間大齒輪轉動,與第二中間大齒輪同軸的兩個同步大齒輪各自帶動對應的同步小齒輪旋轉,兩個主動鏈輪隨對應的同步小齒輪一起動,橫杆再通過連杆推動推桿,使推桿做前後往復直線運動。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在搖動搖臂的時候,懸臂持續旋轉,懸臂上的導線輪引導釣線,隨著推桿的前後往復直線運動,使釣線從前往後再從後往前如此往復纏繞在繞線筒上。本實用新型推桿的伸縮行程大,是傳統結構的3倍以上,並且通過設置主從動鏈輪之間的距離,可根據需要儘可能大地增大推桿行程,這樣繞線筒上繞線多,不會發生繞線紊亂,且繞線後的周向尺寸小,線不容易打絞。本實用新型齒輪傳動路線布置在與推桿平行的直線上,有利於布置及安裝,並能最大限度地縮小整個裝置的橫向尺寸,不僅結構簡單、體積小,裝包、攜帶方便,而且繞線筒轉速快,收、放線快捷,操作省力。同時,繞線筒的旋轉運動與推桿的往復直線運動互不幹涉,且協同性好,能夠確保整個裝置運轉的靈活性及可靠性。另外,本實用新型釣線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杆內走線或杆外走線,從而滿足了實際使用的不同需求。
所述繞線盒與外殼滑動配合,繞線盒初始時位於外殼的內腔中,且繞線盒能夠滑出外殼,並通過鎖銷鎖緊在外殼上。以上結構可將繞線盒及整個運轉機構移出外殼,這樣釣竿可以縮回外殼的內腔中,以便於釣竿收納。
所述懸臂為「L」形,該懸臂的第一臂上安裝導線輪,懸臂的第二臂套裝在輸出錐齒輪上,並通過螺套鎖緊。以上結構一方面懸臂造型簡單,易於加工製作,成本低;另一方面,懸臂安裝便捷,在輸出錐齒輪上安裝的牢靠性好,並且調節懸臂的鬆緊只需轉動螺套即可,操作非常便捷。
所述繞線筒由前方的螺母鎖緊在推桿上,該繞線筒的後端一體形成有臺階狀的凸盤,凸盤的大段設有與所述螺套相適配的內孔。以上結構繞線筒後端的凸盤一方面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纏繞在繞線筒上的釣線後移或發生紊亂;另凸盤一方面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纏繞在繞線筒上的釣線後移或發生紊亂;另一方面,凸盤的大段開孔以容置螺套,使整個結構更緊湊,能有效節約空間。
在所述外殼內腔前端的頂部設置導線器,該導線器與外殼相鉸接。以上結構通過導線器的引導作用,能夠確保釣線走線更順暢;導線器具有直立和倒伏兩種狀態,當導線器倒伏時,能夠對釣竿讓位,使釣竿能順利回縮進外殼的內腔中;同時,導線器能夠拆卸,以便於不用時取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結構簡單、緊湊,易於組裝,體積小巧,尤其是橫向尺寸小,裝包、攜帶方便。
2、繞線筒轉速快,收、放線快捷,操作省力。
3、推桿的伸縮行程大,繞線筒上繞線多,不會發生繞線紊亂,且繞線後的周向尺寸小,線不容易打絞。
4、繞線筒的旋轉運動與推桿的往復直線運動互不幹涉,且協同性好,能夠確保整個裝置運轉的靈活性及可靠性。
5、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杆內走線或杆外走線,滿足了實際使用的不同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推桿運動至後止點的狀態圖。
圖2為鏈傳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推桿運動至前止點的狀態圖。
圖4為繞線盒滑出外殼並定位的狀態圖。
圖5為繞線盒滑出外殼後的外走線收杆狀態圖。
圖6為繞線盒滑出外殼後的內走線收杆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在外殼4的內腔中設置繞線盒6,外殼4頂部開有供繞線盒6進出的窗口,繞線盒6與外殼4滑動配合,繞線盒6可以完全隱藏在外殼4的內腔中定位,繞線盒6也可以滑出外殼4,並通過鎖銷鎖緊在外殼4上。在繞線盒6的一側設置搖臂1,該搖臂1與搖臂軸2的外端固定連接,搖臂軸2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相支承。搖臂軸2的內端伸入繞線盒6中,並在搖臂軸2的內端安裝輸入齒輪7,該輸入齒輪7同時與前方的第一中間小齒輪8和後方的第二中間小齒輪9嚙合。第一中間小齒輪8套裝於第一中間軸10上,該第一中間軸10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相支承。在第一中間軸10上裝有第一中間大齒輪11,第一中間大齒輪11與前方的過渡小齒輪12嚙合,過渡小齒輪12的軸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相支承。在過渡小齒輪12的軸上套裝過渡錐齒輪13,該過渡錐齒輪13與輸出錐齒輪14嚙合。輸出錐齒輪14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的前端壁支承,輸出錐齒輪14的前端伸出繞線盒6外。在繞線盒6的前方設置懸臂15,懸臂15為「L」形,該懸臂15的第一臂的前端安裝導線輪5,懸臂15的第二臂套裝在輸出錐齒輪14上,並通過螺套28鎖緊。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第二中間小齒輪9套裝於第二中間軸16上,第二中間軸16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相支承。第二中間小齒輪9還與第二中間大齒輪17嚙合,第二中間大齒輪17的軸通過軸承與繞線盒6相支承。在第二中間大齒輪17的軸上設置兩個左右並排的同步大齒輪18,各同步大齒輪18與前方對應設置的同步小齒輪19嚙合,其中一個同步小齒輪19空套在第二中間軸16上,另一個同步小齒輪19空套在第一定軸20上,第一定軸20 設置於繞線盒6的內壁,且第一定軸20與第二中間軸16再一條直線上。各同步小齒輪19的側邊均固定設置有主動鏈輪21,左右兩邊的主動鏈輪21相對稱,在每個主動鏈輪21的前方均設有從動鏈輪22,左右兩邊的從動鏈輪22也相對稱,其中一個從動鏈輪22空套於第一中間軸10上,另一個從動鏈輪22空套於第二定軸23上,第二定軸23設置於繞線盒6的內壁。從動鏈輪22通過鏈條24與同側的主動鏈輪21連接,左右兩邊的鏈條24之間連接有橫杆25,該橫杆25的中部與連杆26的一頭鉸接,連杆26的另一頭與推桿3的後端鉸接。推桿3的前端穿過輸出錐齒輪11,推桿3與輸出錐齒輪11間隙配合。
如圖1、圖3、圖4、圖5、圖6所示,在推桿3的前端套裝繞線筒27,該繞線筒27位於懸臂15的旁邊。繞線筒27由前方的螺母鎖緊在推桿3上,該繞線筒27的後端一體形成有臺階狀的凸盤27a,凸盤27a的大段設有與螺套28相適配的內孔。在外殼4的前端安裝釣竿30,外殼4內腔前端的頂部設置導線器29,該導線器29與外殼4相鉸接。導線器29具有直立和倒伏兩種狀態,當繞線盒6滑出外殼4,導線器29倒伏時,能夠對釣竿30讓位,使釣竿30能順利回縮進外殼4的內腔中。當然,在需要的時候,可拆下導線器29。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用手搖動搖臂1的時候,搖臂1帶動搖臂軸2及輸入齒輪7旋轉,一方面輸入齒輪7通過第一中間小齒輪8帶動第一中間軸10及第一中間大齒輪11旋轉,第一中間大齒輪11帶動過渡小齒輪12轉動,與過渡小齒輪12同軸的過渡錐齒輪13帶動輸出錐齒輪14旋轉,懸臂15隨輸出錐齒輪14一起轉動;另一方面,輸入齒輪7通過第二中間小齒輪9帶動第二中間大齒輪17轉動,與第二中間大齒輪17同軸的兩個同步大齒輪18各自帶動對應的同步小齒輪19旋轉,兩個主動鏈輪21隨對應的同步小齒輪19一起轉動,使左右兩邊的鏈條24同步運轉,在兩邊鏈條24運轉的同時,帶動橫杆25一起運動,橫杆25再通過連杆26推動推桿3,使推桿3做前後往復直線運動。本實用新型在搖動搖臂1的時候,懸臂15持續旋轉,懸臂15上的導線輪5引導釣線31,隨著推桿3的前後往復直線運動,使釣線31從前往後再從後往前如此往復纏繞在繞線筒27上。根據需要,導釣線31可以選擇從釣竿30內走線,也可以選擇從釣竿30外走線。
儘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