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貨架承重梁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6:50:21 2
專利名稱:一種貨架承重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貨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貨架承重梁。
背景技術:
平時我們在倉庫、大賣場、便利店、展廳等地方均能看見用於擺放貨物商品的貨架,在倉庫設備中,貨架是指專門用於存放成件物品的保管設備。貨架在物流及倉庫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物流量的大幅度增加,為實現倉庫的現代化管理,改善倉庫的功能,不僅要求貨架數量多,而且要求具有多功能,並能實現機械化,自動化要求。各地的大賣場、便利店、展廳等為了適應新的形勢,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努力對營業廳的展示效果進行了普遍的調整,貨架、櫃檯等主要的商品陳列器具有的進行了改裝,使營業廳的面貌煥然一新,所述貨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柱、至少四根橫梁、至少四根承重梁和至少一塊層板,所述每兩根立柱之間設置有一根橫梁,所述橫梁與立柱垂直焊接,所述立柱上分別設置有兩根承重梁,所述兩根承重梁分別設置於橫梁上部,所述層板與承重梁焊接,採用以上結構的貨架,結構較為穩定,其缺點是不能隨意拆卸,所佔空間比較固定,適應性較差,遇到空間比較小的倉庫、大賣場、便利店、展廳等地方,不能隨著空間布局特點而變化貨架的形狀,使得存放空間有限,容納的商品較少,不易於商品的分門別類,當工人們擺放物品時,因為貨架不能隨意拆卸,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另外一方面,所述承重梁結構單薄,強度較低,使用過程中常會發生彎曲甚至倒塌等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後的貨架拆卸簡單,結構適應性較好,可降低工人工作強度且強度較高的貨架承重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貨架承重梁,它包括安裝部、承重部、連接部和掛銷,所述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面和支承面,所述承重面與安裝部所成角度為直角。所述掛銷貫穿連接部和安裝部且與連接部和安裝部分別鉚接。它還包括包邊部,所述包邊部與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與現有技術對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包括安裝部、承重部、連接部和掛銷,所述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所述貨架承重梁各部分為一體成型結構,剛度較好,承載能力較高,另外,所述掛銷可與貨架上設有的相配合的通孔配合使用,層板使用時只需架於相對的兩組承重梁之上,拆卸時方便,適用性、靈活性較高,方便組合與拆卸。作為優選,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面和支承面,所述承重面與安裝部所成角度為直角,承載力最佳,結構最穩定。作為又一優選,所述掛銷貫穿連接部和安裝部且與連接部和安裝部分別鉚接,連接方式簡單,加工簡單,結構設計科學合理。作為又一優選,它還包括包邊部,所述包邊部與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保護操作工人不被割傷,減少職業安全隱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貨架承重梁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貨架承重梁的側視圖;圖中:1、安裝部,2、承重部,3、連接部,4、掛銷,5、承重面,6、支承面,7、包邊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描述:如圖1和2所示,一種貨架承重梁,它包括安裝部1、承重部2、連接部3和掛銷4,所述安裝部1、承重部2和連接部3為一體成型,所述掛銷4貫穿連接部3和安裝部I設置,更詳細地說,所述掛銷4貫穿連接部3和安裝部I且與連接部3和安裝部I分別鉚接,當然,除鉚接外,還可以有其他的連接方式,比如螺紋連接,卡接等,所述承重部2包括承重面5和支承面6,所述承重面5與安裝部I所成角度為直角,也可以為其他角度,比如80度角等,它還包括包邊部7,所述包邊部7與安裝部1、承重部2和連接部3為一體成型。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的方案,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 不超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有其它的變體及改型。
權利要求1.一種貨架承重梁,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安裝部、承重部、連接部和掛銷,所述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架承重梁,其特徵在於,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面和支承面,所述承重面與安裝部所成角度為直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架承重梁,其特徵在於,所述掛銷貫穿連接部和安裝部且與連接部和安裝部分別鉚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貨架承重梁,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包邊部,所述包邊部與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 部為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貨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貨架承重梁。它包括安裝部、承重部、連接部和掛銷,所述安裝部、承重部和連接部為一體成型,所述掛銷貫穿連接部和安裝部設置。所述貨架承重梁各部分為一體成型結構,剛度較好,承載能力較高,另外,所述掛銷可與貨架上設有的相配合的通孔配合使用,層板使用時只需架於相對的兩組承重梁之上,拆卸時方便,適用性、靈活性較高,方便組合與拆卸。
文檔編號A47F5/10GK203106478SQ2013200405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葉競榮 申請人:杭州豪盛機電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