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9:51:5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器械,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
背景技術:
目前,輪椅已經成為病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的主要代步工具,而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很多具有多種輔助功能的輪椅,如帶有收納箱和簡易桌子的輪椅方便病人攜帶東西和看書等;帶有可攜式拐棍的輪椅可以方便病人下來行走,這類輪椅都給病人們帶來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具有康復訓練功能的輪椅則很少,而病人長期待在輪椅上不活動,這對病人的身體康復會有一定的影響。
現有的輪椅主要是針對下肢不良於行的患者所設計的,也使得對康復設計方面,大多只針對或注重下肢的改良設計,因此輪椅雖可提供患者乘坐,然而因為患者尤其是癱瘓的患者無法自行移動身體,因此當癱瘓患者長久乘坐在輪椅時,由於缺乏運動很容易造成上肢肌肉的萎縮,而因此增加患者整體康復的困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其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輪椅並不注重上肢鍛鍊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其包括一輪椅單元以及兩個鍛鍊組件,所述輪椅單元上有一坐墊,而坐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扶手,所述兩個鍛鍊組件分別設置在扶手上,包括一持握單元以及一彈性部件,持握單元呈球狀結構,彈性部件一端連接扶手,另一端連接持握單元。
優選地,所述兩個鍛鍊組件鄰近扶手的前端。
優選地,所述持握單元由軟性橡膠製成。
優選地,所述彈性部件為一彈簧。
優選地,在扶手的鄰近前端處設置一栓接孔,在彈性部件的一端設置一栓接組件,通過栓接組件栓接在栓接孔的方式,彈性部件連接在扶手上。
優選地,所述持握單元的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凹槽,所述複數個凹槽對應使用者的手指設置。
優選地,所述持握單元的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凸出部,當使用者用力握緊持握單元進行握力訓練時,所述凸出部頂抵使用者的手掌,通過凸出部刺激使用者的手部穴道。
優選地,所述持握單元的表面設有複數個穿孔,當使用者進行手指伸張動作時,所述穿孔供使用者手指伸入,再進行反覆地伸張抓握的動作,達到鍛鍊手指的效果。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通過在輪椅單元的扶手上設置兩個帶持握單元的鍛鍊組件,使用者在使用輪椅時,可捏握球狀的持握單元,鍛鍊上肢手掌的肌肉,也可反覆地推抵或拍打持握單元,而持握單元可通過彈性部件的彈性回復力恢復原有位置,並對手部產生阻抗力,對使用者的手部進行康復訓練,達到訓練肌力及避免手部肌肉萎縮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持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持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持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一。
參照圖1和圖2。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可使一病患在乘坐的同時,進行上肢的康復或訓練,其結構包括:一輪椅單元20以及兩個鍛鍊組件30。
所述輪椅單元20上具有一坐墊21,而所述坐墊21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扶手22。其中所述輪椅單元20還包括複數個輪體、背墊、腳踏板等所屬領域所熟知的組件。
所述兩個鍛鍊組件30分別設置在各扶手22上,且位於鄰近各扶手22的前端處。所述鍛鍊組件30分別包括了一持握單元31以及一彈性部件32。兩個持握單元31呈一球狀結構,由軟性橡膠製成,可增加使用者握持的舒適度。兩個彈性部件32為一彈簧,其一端321連接到扶手22上,而其另一端322連接到持握單元31。所述彈性部件32與扶手22的連接方式,是採用在扶手22的鄰近前端處設置一栓接孔221,而在彈性部件32的一端321設置一栓接組件323的方式,通過栓接組件323栓接在栓接孔221的方式,使彈性部件32連接在扶手22上。
參照圖1和圖2。當使用者乘坐在輪椅2時,使用者可利用輪椅2原本就有的輪體進行移動,此外,使用者可通過捏握球狀的持握單元31,鍛鍊上肢手掌的肌肉;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反覆地推抵或拍打持握單元31,而持握單元31可通過彈性部件32的彈性回復力恢復原有位置,並可對手部產生阻抗力,對使用者的手部進行康復訓練。
實施例二。
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大體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所述持握單元31的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凹槽311,所述複數個凹槽311對應使用者的手指設置。當使用者握持持握單元31時,通過各凹槽311間的持握單元31本體可支撐著使用者的手掌,而使用者的手指則可陷入所述些凹槽311中,以增加使用者握持時的穩定性。所述凹槽311的設置更可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如男性、女性或孩童)改變外形大小或位置。
實施例三。
參照圖4。本實施例的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大體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所述持握單元31的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凸出部312。當使用者用力握緊持握單元31進行握力訓練時,所述凸出部312會頂抵使用者的手掌,可通過凸出部312刺激使用者的手部穴道,以更進一步地達到理療的功效,也有防滑的功能。
實施例四。
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大體相同,其不同之處在於,所述持握單元31的表面設有複數個穿孔313。當使用者進行手指伸張動作時,所述穿孔313可供使用者手指伸入,再進行反覆地伸張抓握的動作,達到手指伸張的鍛鍊效果。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帶上肢鍛鍊功能的輪椅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