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
2023-04-30 04:52:06 1
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涉及一種利用上行式移動模架現場澆築箱梁的施工方法。主要是為解決目前現澆箱梁施工速度慢等問題而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用移動模架為上行式移動模架。制梁時,移動模架的主梁支撐於前後兩支腿上,前支腿支撐於前方墩頂偏前位置,後支腿支撐於已成箱梁的前端;左右兩片式底模及外模通過左右兩片橫向桁架懸掛於主梁,由油缸推拉開合,實現合模與脫模。過孔時,先通過主梁將下導梁安裝於前方兩墩頂,然後將前支腿重量轉移到輔助支腿及下導梁上,前支腿脫空,最後主梁在輔助支腿和後支腿簡支狀態下由過墩動力系統推動前移過孔;過孔完成後由主梁將下導梁吊起前移,即可合攏外模。優點是施工速度快。
【專利說明】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上行式移動模架現場澆築箱梁的施工方法。
[0002]【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澆箱梁施工時多採用下行式移動模架施工,但其不適用於水中墩、空心墩、首末跨施工等複雜工況施工時使用,另外其還需佔用大量橋下空間,而且移動也不方便,施工速度慢。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用於水中墩、空心墩等複雜工況施工時使用,不佔用橋下空間,移動方便的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
[0004]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所用移動模架為上行式移動模架,其採用橋面上支承、一次澆築一跨PC梁的方法施工。按荷載傳遞路徑可分為外模板及內模、模架及開模機構、挑梁、吊臂及吊杆、主梁、前後支腿支承機構、縱移輔助支腿等系統。
[0005]工作原理:移動模架的主梁在支承油缸及託輥輪箱的作用下,可實現升降及縱移動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開啟機構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橫移開啟及閉合的動作;模架通過挑梁、吊臂及吊杆懸掛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調撐杆調節模板的預拱度,按設計要求調整梁底的線型高程。
[0006]制梁時,移動模架的主梁支撐於前後兩支腿上,呈簡支狀態;前支腿支撐於前方墩頂偏前位置,後支腿支撐於已成箱梁的前端;左右兩片式底模及外模通過左右兩片橫向桁架懸掛於主梁,由油缸推拉開合,實現合模與脫模。
[0007]過孔時,先通過主梁將下導梁安裝於前方兩墩頂,呈簡支狀態,然後將前支腿重量轉移到輔助支腿及下導梁上,前支腿脫空,最後主梁在輔助支腿和後支腿簡支狀態下由過墩動力系統推動前移過孔;過孔完成後,由主梁將下導梁吊起前移,騰出位置,即可合攏外模,重新制梁整機主要性能適應混凝土箱梁:
制梁方法:現場原位現澆,兩端張拉(箱梁兩端預留張拉空間);具體施工步驟:
步驟一:
a、箱梁張拉完畢,拆除墩頂散模及墩頂處側模對拉設施;
b、拆除吊杆、拆除底模及側模縱橫向連接螺栓,拆除模架橫向對接螺栓;
c、輔助支腿油缸伸出與橋面頂緊,後支腿油缸收回脫空並吊掛前移至指定位置;
d、輔助支腿及前支腿支承油缸收回脫空,整機下降0.27m ;
e、底模架橫移開啟並臨時鎖定,準備第一次前移過孔。
[0008]步驟二: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10.7m後停止;
b、移動模架後支腿油缸伸出與主梁轉換支點牛腿頂緊,解除前支腿與墩頂間鎖定;
c、後支腿油缸伸出頂升0.lm,前支腿脫空,準備吊掛前移。
[0009]步驟三:
a、輔助支腿與橋面預留吊杆孔鎖定; b、前支腿脫空後吊掛前移至前墩頂指定位置安裝,並將立柱與墩頂臨時斜拉杆張緊,與墩頂預埋件間鎖定,經檢查確認無誤後,後支腿油缸收回,準備第二次前移過孔。
[0010]步驟四: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22m後到位;
b、橫移關閉底模架,連接左右模架間連接螺栓;
c、前後支腿油缸頂升0.27 m至工作狀態並鎖定;
d、安裝吊杆並調整,模板測量並調整,拆除前支腿立柱臨時斜拉杆;
e、綁紮底板、腹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f、安裝拆裝式內模完畢;
g、綁紮頂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h、澆築箱梁混凝土並養生;
1、混凝土養生至張拉強度,進行預應力張拉作業。
[0011]本發明的優點是:適用於水中墩、空心墩、隧道口等複雜工況施工時使用,不佔用橋下空間,移動方便,施工速度快,功效高。
[0012]【具體實施方式】:
所用移動模架為上行式移動模架,其採用橋面上支承、一次澆築一跨PC梁的方法施工。按荷載傳遞路徑可分為外模板及內模、模架及開模機構、挑梁、吊臂及吊杆、主梁、前後支腿支承機構、縱移輔助支腿等系統。
[0013]工作原理:移動模架的主梁在支承油缸及託輥輪箱的作用下,可實現升降及縱移動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開啟機構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橫移開啟及閉合的動作;模架通過挑梁、吊臂及吊杆懸掛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調撐杆調節模板的預拱度,按設計要求調整梁底的線型高程。
[0014]制梁時,移動模架的主梁支撐於前後兩支腿上,呈簡支狀態;前支腿支撐於前方墩頂偏前位置,後支腿支撐於已成箱梁的前端;左右兩片式底模及外模通過左右兩片橫向桁架懸掛於主梁,由油缸推拉開合,實現合模與脫模。
[0015]過孔時,先通過主梁將下導梁安裝於前方兩墩頂,呈簡支狀態,然後將前支腿重量轉移到輔助支腿及下導梁上,前支腿脫空,最後主梁在輔助支腿和後支腿簡支狀態下由過墩動力系統推動前移過孔;過孔完成後,由主梁將下導梁吊起前移,騰出位置,即可合攏外模,重新制梁整機主要性能適應混凝土箱梁:
制梁方法:現場原位現澆,兩端張拉(箱梁兩端預留張拉空間);具體施工步驟:
步驟一:
a、箱梁張拉完畢,拆除墩頂散模及墩頂處側模對拉設施;
b、拆除吊杆、拆除底模及側模縱橫向連接螺栓,拆除模架橫向對接螺栓;
c、輔助支腿油缸伸出與橋面頂緊,後支腿油缸收回脫空並吊掛前移至指定位置;
d、輔助支腿及前支腿支承油缸收回脫空,整機下降0.27m ;
e、底模架橫移開啟並臨時鎖定,準備第一次前移過孔。
[0016]步驟二: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10.7m後停止;
b、移動模架後支腿油缸伸出與主梁轉換支點牛腿頂緊,解除前支腿與墩頂間鎖定; C、後支腿油缸伸出頂升0.lm,前支腿脫空,準備吊掛前移。
[0017]步驟三:
a、輔助支腿與橋面預留吊杆孔鎖定;
b、前支腿脫空後吊掛前移至前墩頂指定位置安裝,並將立柱與墩頂臨時斜拉杆張緊,與墩頂預埋件間鎖定,經檢查確認無誤後,後支腿油缸收回,準備第二次前移過孔。
[0018]步驟四: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22m後到位;
b、橫移關閉底模架,連接左右模架間連接螺栓;
c、前後支腿油缸頂升0.27 m至工作狀態並鎖定;
d、安裝吊杆並調整,模板測量並調整,拆除前支腿立柱臨時斜拉杆;
e、綁紮底板、腹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f、安裝拆裝式內模完畢;
g、綁紮頂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h、澆築箱梁混凝土並養生;
1、混凝土養生至張拉強度,進行預應力張拉作業。
【權利要求】
1.移動模架現澆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徵是:所用移動模架為上行式移動模架,其採用橋面上支承、一次燒築一跨PC梁的方法施工;按荷載傳遞路徑可分為外模板及內模、模架及開模機構、挑梁、吊臂及吊杆、主梁、前後支腿支承機構、縱移輔助支腿等系統; 工作原理:移動模架的主梁在支承油缸及託輥輪箱的作用下,可實現升降及縱移動作;模架及模板在模架開啟機構的作用下完成底模架橫移開啟及閉合的動作;模架通過挑梁、吊臂及吊杆懸掛在主箱梁底面,利用可調撐杆調節模板的預拱度,按設計要求調整梁底的線型高程; 制梁時,移動模架的主梁支撐於前後兩支腿上,呈簡支狀態;前支腿支撐於前方墩頂偏前位置,後支腿支撐於已成箱梁的前端;左右兩片式底模及外模通過左右兩片橫向桁架懸掛於主梁,由油缸推拉開合,實現合模與脫模; 過孔時,先通過主梁將下導梁安裝於前方兩墩頂,呈簡支狀態,然後將前支腿重量轉移到輔助支腿及下導梁上,前支腿脫空,最後主梁在輔助支腿和後支腿簡支狀態下由過墩動力系統推動前移過孔;過孔完成後,由主梁將下導梁吊起前移,騰出位置,即可合攏外模,重新制梁整機主要性能適應混凝土箱梁: 制梁方法:現場原位現澆,兩端張拉;具體施工步驟: 步驟一: a、箱梁張拉完畢,拆除墩頂散模及墩頂處側模對拉設施; b、拆除吊杆、拆除底模及側模縱橫向連接螺栓,拆除模架橫向對接螺栓; c、輔助支腿油缸伸出與橋面頂緊,後支腿油缸收回脫空並吊掛前移至指定位置; d、輔助支腿及前支腿支承油缸收回脫空,整機下降0.27m ; e、底模架橫移開啟並臨時鎖定,準備第一次前移過孔; 步驟二: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10.7m後停止; b、移動模架後支腿油缸伸出與主梁轉換支點牛腿頂緊,解除前支腿與墩頂間鎖定; c、後支腿油缸伸出頂升0.lm,前支腿脫空,準備吊掛前移; 步驟三: a、輔助支腿與橋面預留吊杆孔鎖定; b、前支腿脫空後吊掛前移至前墩頂指定位置安裝,並將立柱與墩頂臨時斜拉杆張緊,與墩頂預埋件間鎖定,經檢查確認無誤後,後支腿油缸收回,準備第二次前移過孔; 步驟四: a、啟動移動模架縱移機構,整機前移22m後到位; b、橫移關閉底模架,連接左右模架間連接螺栓; c、前後支腿油缸頂升0.27 m至工作狀態並鎖定; d、安裝吊杆並調整,模板測量並調整,拆除前支腿立柱臨時斜拉杆; e、綁紮底板、腹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f、安裝拆裝式內模完畢; g、綁紮頂板鋼筋及預應力筋; h、澆築箱梁混凝土並養生; 1、混凝土養生至張拉強度,進行預應力張拉作業。
【文檔編號】E01D19/02GK104131515SQ20141041045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明者】翟順鵬, 黃智輝, 徐立新, 趙成龍, 周長路, 沈廣輝, 李鋒, 邱久君 申請人: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