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拼接屏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9:09:06 3
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拼接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顯示裝置,所述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包括一可透光的透光實體,其具有用於與邊框固定的固定面及與固定面相對的出光面,透光實體分為與邊框區正對的內側區域及位於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表面的外側區域;至少在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對應位置形成有第一稜鏡結構,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出射的光線從透光實體的外側區域入射,部分光線通過透光實體的出光面的第一稜鏡結構折射後從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出射。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可以利用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所發出的光線進行光線偏折,從而實現對拼接屏邊框消除或弱化的光學效果。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拼接屏。 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拼接屏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IX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的迅速發展,IXD顯示器以其超薄、重量 輕、無輻射、性能穩定等諸多優勢逐漸成為顯示技術的主流。由於單個液晶屏的面積有限, 為了實現大面積顯示,往往採用投影或者拼接屏的方式來進行顯示面積擴大。投影方式弱 點在於,投射亮度有限、解析度有限、難以長時間持續穩定的提供大面積顯示,因此人們在 室內長時間、大面積顯示多採用將多個小尺寸顯示屏進行拼接的方法來實現顯示屏尺寸增 大。
[0003] 但是由於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區域需要邊框進行安裝和保護,因此在多塊顯示屏進 行拼接時,顯示屏與顯示屏之間會出現無法顯示畫面的邊框,邊框的存在導致在液晶屏拼 接時畫面被分割,破壞了圖像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嚴重影響拼接屏視覺效果。因此如何消除 這種邊框效應,就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難題。現有技術中多是採用減小顯示屏邊框寬度的 方式以弱化邊框,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無邊框的拼接效果。
[0004] 目前也有採用其他方式對邊框進行弱化,在每一顯示屏的表面設置一透明板,透 明板的四周邊緣切斜角,從而在拼接屏邊框對應的位置上,相鄰兩塊透明板的邊緣斜角會 對接形成一 V型槽結構,顯示屏的顯示區的邊緣區的光線可以通過該V型槽實現偏折,而從 V型槽對應位置出射,從而實現弱化邊框的目的。採用上述方式對拼接屏邊框雖然有一定的 弱化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問題:透明板的設置會導致拼接屏的厚度加大,且V型槽需要滿 足一定深度才能起到較好的弱化效果;透明板整塊布置,成本高;此外,V型槽偏折後光線 的視角較小,在不同視角邊框仍然會嚴重影響視覺效果。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及拼接屏,其結構簡單,能夠達到 弱化或消除拼接屏邊框的效果。
[0006] 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 -種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用於設置在拼接顯示屏的邊框上,所述顯示屏包括中 心顯示區、邊緣顯示區和邊框區;所述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包括一可透光的透光實體,所述 透光實體具有用於與所述邊框固定的固定面及與所述固定面相對的出光面,所述透光實體 分為與所述邊框區正對的內側區域及位於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表面的外側區域;
[0008] 其中,至少在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對應位置形成有第一稜鏡結構,所述顯示屏 的邊緣顯示區出射的光線從所述透光實體的外側區域入射,部分光線通過所述透光實體的 出光面的第一稜鏡結構折射後從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出射。
[0009]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稜鏡結構包括多個凹槽。
[0010]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至少一個側面為曲面結構。
[0011] 進一步的,多個凹槽包括位於中間的中心凹槽及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兩側的 多個外圍凹槽,其中所述中心凹槽的兩個側面為對稱設置的曲面結構,所述外圍凹槽的靠 近所述中心凹槽的側面為曲面結構,另一側面為平面結構。
[0012] 進一步的,所述透光實體還包括形成於所述固定面與所述出光面之間的側壁,在 所述側壁上形成有用於防止所述側壁上出射光線全反射的第二稜鏡結構。
[0013]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稜鏡結構包括重複排列的多個槽,所述槽包括靠近所述出光 面一側的第一槽面及靠近所述固定面一側的第二槽面,其中所述第一槽面為與顯示屏的顯 示面平行的平面狀。
[0014]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槽面也為平面狀,所述第一槽面與所述第二槽面之間形成的 夾角為45°。
[0015]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面上在所述外側區域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可透光的支撐結構。
[0016] 進一步的,所述透光實體為採用高透過率樹脂材料或者光學玻璃製成的一體結 構。
[0017] 一種拼接屏,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上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
[001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 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結構簡單,採用一透光實體單獨設置於拼 接屏的邊框位置,在該透光實體的出光面上設置第一稜鏡結構,通過該第一稜鏡結構可以 利用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所發出的光線進行光線偏折,從而實現對拼接屏邊框消除或弱化 的光學效果。
[0020] 此外,在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中,由於所述第一稜鏡結構具有多個凹槽,即具 有多個偏折面,其具有較小深度即可,從而透光實體的厚度可以製作較小;並且,第一稜鏡 結構對光線偏折後的光線可以以各種角度出射,從而使得拼接屏從不同視角均可以達到邊 框弱化效果;此外,透光實體無需覆蓋在整個顯示屏,僅設置於拼接屏邊框對應位置即可, 節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在拼接屏中應用的結構示意圖;
[0022] 圖2為本發明中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的側壁為直側壁時的光線傳播示 意圖;
[0023] 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的側壁具有第二稜鏡結構時的光線 傳播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 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0025] 針對現有技術中拼接屏邊框會影響拼接效果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拼接屏邊 框弱化結構,可以達到弱化、甚至消除拼接屏邊框的效果。
[0026] 本發明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設置在相鄰兩顯示屏的邊框上,所述顯示屏 包括中心顯示區、邊緣顯示區和邊框區,其中顯示屏的中心顯示區域的邊緣部分為邊緣顯 示區,顯示屏上不能顯示圖像的區域為邊框區,相鄰兩顯示屏的邊框設置於上述邊框區。
[0027]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包括:
[0028] -可透光的透光實體100,所述透光實體100具有用於與所述邊框20固定的固定 面101及與所述固定面101相對的出光面102,所述透光實體100分為與所述邊框20區正 對的內側區域及位於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表面的外側區域;
[0029] 其中,至少在所述出光面102的內側區域對應位置形成有第一稜鏡結構103,所述 顯示屏10的邊緣顯示區出射的光線入射至所述透光實體100的外側區域,部分光線通過所 述透光實體100的出光面102的第一稜鏡結構103折射後從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出射。
[0030] 上述方案中,透光實體100可以設置在拼接屏的邊框20上,透光實體100的固定 面101與邊框20進行固定,透光實體100具有內側區域和外側區域,也就是說,透光實體 100中部位於邊框20上且其至少一部分位於邊框20之外的邊緣顯示區,從而顯示屏10的 邊緣顯示區的光線可以入射至該透光實體100 ;入射至透光實體100的光線中至少一部分 光線會入射至出光面102上的第一稜鏡結構103上,通過該第一稜鏡結構103的偏折後,沿 不同角度從所述透光實體100的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出射,也就是說,光線可以從邊框20上 方出射,使得觀看者在邊框20對應位置也可以看到顯示圖像,從而,利用液晶顯示區邊緣 所發出的光線實現光路偏折效應,達到使觀看者在拼接屏的正視區域看到邊框20消除或 弱化(即拼接屏的邊框20變窄)的光學效果。此外,本發明中,該透光實體100僅單獨設 置於拼接屏邊框20對應位置,無需覆蓋整個顯示屏10,可節約成本。
[0031] 以下說明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弱化結構的優選實施例。
[0032]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第一稜鏡結構103包括多個凹槽。
[0033] 採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稜鏡結構103是由多個凹槽形成的褶皺結構,該第一稜 鏡結構103為多面體稜鏡結構,也就是說,該第一稜鏡結構103可以具有多個用於對光線進 行偏折的光線折射面,從而,與出光面102僅形成一個凹槽的結構相比,第一稜鏡結構103 中凹槽的深度可以較小,從而該透光實體100的厚度可以較小,利於拼接屏薄化;此外,由 於第一稜鏡結構103具有多個光線折射面,其對光線偏折後的光線可以以各個角度出射, 與出光面102僅設置一個凹槽的結構相比,可以使得觀看者從在不同視角均具有拼接屏邊 框20弱化的效果,S卩,增大邊框20縮窄效果的視角範圍。
[0034] 此外,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凹槽的至少一個側面為曲面結構。
[0035] 上述方案中,第一稜鏡結構103中的每一凹槽中可以至少有一個側面採用曲面結 構,顯示屏10的邊緣顯示區的光線經過曲面結構時,可以被打散,從而可以進一步使得第 一稜鏡結構103出射的光線以各個角度出射,增大邊框20縮窄效果的視角範圍。
[0036] 以下說明每一凹槽的優選結構。如圖1至圖3所示,多個凹槽包括位於中間的中心 凹槽1031及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兩側的多個外圍凹槽1032,其中所述中心凹槽1031 的兩個側面為對稱設置的曲面結構,所述外圍凹槽1032的靠近所述中心凹槽1031的側面 為曲面結構,另一側面為平面結構。
[0037] 如圖1至圖3所示,上述方案中,位於中間位置的中心凹槽1031的兩側面為對稱 的曲面結構,且外圍凹槽1032相對於所述中心凹槽1031對稱,且外圍凹槽1032中兩側面 中一個側面為曲面結構,另一側面為平面結構,可以使得經所述第一稜鏡結構103出射的 光線更為均勻,以獲得最佳的邊框20弱化效果。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方案中,凹槽中的曲面 結構可以是圓弧曲面、二次曲面或自由曲面結構等。
[0038]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所述第一稜鏡結構 103中各凹槽的斜面角度或曲面結構的形狀,例如:每一凹槽的側面也可以是斜平面結構 等,在此不再列舉。
[0039] 此外,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透光實體100還包括形成於所述固定 面101與所述出光面102之間的側壁,在所述側壁上形成有用於防止所述側壁上出射光線 發生全反射的第二稜鏡結構104。
[0040] 如圖2所示,從顯示屏10的邊緣顯示區出射的光線中部分光線會入射至該透光實 體100的側壁,當所述透光實體100的側壁為平面結構時,入射至該側壁的光線中具有較大 入射角的光線會發生全反射,從而影響了增大邊框20縮窄效果的視角範圍,在拼接屏的之 間會產生全反射雜光;如圖3所示,採用上述方案,通過在該透光實體100的側壁上設置第 二稜鏡結構104,可以在避免入射至該側壁上的光線發生全反射現象的同時,進一步增大邊 框20縮窄效果的視角範圍,且消除顯示屏10之間的全反射雜光。
[0041] 以下說明第二稜鏡結構104的優選結構。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 第二稜鏡結構104包括重複排列的多個槽,所述槽包括靠近所述出光面102 -側的第一槽 面1041及靠近所述固定面101 -側的第二槽面1042,其中所述第一槽面1041為與顯示屏 10的顯示面平行的平面狀。
[0042] 採用上述方案,如圖2和圖3所示,第二稜鏡結構104中第一槽面1041為與顯示 屏10的顯示面平行的水平平面,與所述第一槽面1041設置為傾斜面的結構相比,在破壞入 射至該第一槽面1041上的光線全反射的同時,從第一槽面1041出射的光線可以具有更大 出射角度,從而可以進一步增大邊框20縮窄效果的視角範圍。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實際 應用中,所述第二稜鏡結構104的結構並不僅局限於此。
[0043] 此外,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優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槽面1042也為平面狀,所 述第一槽面1041與所述第二槽面1042之間形成的夾角α為45°左右。當然可以理解的 是,在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一槽面1041與所述第二槽面1042之間的夾角α也可以根據實 際需求進行調整。
[0044] 此外,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面101與所述邊框20之間可以通過固定膠粘貼固定, 該固定膠可以是附著力較強的膠水或膠帶。膠帶應具備粘貼穩定和易拆卸。進一步優選的, 在所述固定面101上所述外側區域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可透光的支撐結構105。採用上述方 案,通過設置支撐結構105,防止稜鏡體固定後出現位置移動,提高透光實體100的抗扭轉 力矩、抗壓力和穩定性。
[0045]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優選的,該支撐結構105也是採用透光材質製成。 並且優選的,該支撐結構105是直接成型在該透光實體100的固定面101上。
[0046] 所述透光實體100可以是採用高透過率樹脂材料製成的一體結構,例如:ΡΜΜ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PC (聚甲醛)、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或者,還可以是採用光 學玻璃一體製成,如:冕牌玻璃或火石玻璃等。
[0047] 此外還需說明的是,本發明所提供的拼接屏邊框20弱化結構中,為了獲得更好的 邊框20弱化效果,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第一稜鏡結構103、第二稜鏡結構104及透光實 體100的自所述固定面101至所述出光面102的高度以及所述固定面101至顯示屏10的 距離等。
[0048] 本發明的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拼接屏,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拼接屏邊框20弱化 結構。
[〇〇49]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 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用於設置在拼接顯示屏的邊框上,所述顯示屏包括中心 顯示區、邊緣顯示區和邊框區;其特徵在於,所述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包括一可透光的透光 實體,所述透光實體具有用於與所述邊框固定的固定面及與所述固定面相對的出光面,所 述透光實體分為與所述邊框區正對的內側區域及位於顯示屏的邊緣顯示區表面的外側區 域; 其中,至少在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對應位置形成有第一稜鏡結構,所述顯示屏的邊 緣顯示區出射的光線從所述透光實體的外側區域入射,部分光線通過所述透光實體的出光 面的第一稜鏡結構折射後從所述出光面的內側區域出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稜鏡結構包括多個凹槽。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凹槽的至少一個側面為曲面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多個凹槽包括位於中間的中心凹槽及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兩側的多個外圍凹槽, 其中所述中心凹槽的兩個側面為對稱設置的曲面結構,所述外圍凹槽的靠近所述中心凹槽 的側面為曲面結構,另一側面為平面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光實體還包括形成於所述固定面與所述出光面之間的側壁,在所述側壁上形成 有用於防止所述側壁上出射光線全反射的第二稜鏡結構。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稜鏡結構包括重複排列的多個槽,所述槽包括靠近所述出光面一側的第一槽 面及靠近所述固定面一側的第二槽面,其中所述第一槽面為與顯示屏的顯示面平行的平面 狀。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槽面也為平面狀,所述第一槽面與所述第二槽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為45°。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面上在所述外側區域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可透光的支撐結構。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光實體為採用高透過率樹脂材料或者光學玻璃製成的一體結構。
10. -種拼接屏,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拼接屏邊框弱化結 構。
【文檔編號】G02F1/1333GK104062795SQ201410265158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王尚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