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8:58:16 1
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牆、底板、散熱風扇套和散熱風扇,風扇牆的兩側設有安裝孔,散熱風扇固定安裝於散熱風扇套內,風扇牆豎直設置於底板上且與所述底板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底板的前端向上彎折與所述風扇牆配合形成扣槽,所述風扇牆的上端面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散熱風扇套的下端設有卡設於所述扣槽內的卡口,散熱風扇套的上端設有搭接於所述風扇牆上端面的凸塊,所述凸塊設有與所述定位孔配合的螺孔,凸塊與風扇牆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安裝穩固,拆裝方便,噪音較小。
【專利說明】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熱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伺服器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機,伺服器等高科技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散熱風扇作為計算機、伺服器內部重要的部件,為保障其穩定正常運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用於伺服器機箱散熱的散熱風扇,是通過散熱風扇套固定安裝於機箱內,伺服器通常會安裝多組散熱風扇,現有的散熱風扇的安裝結構複雜,拆裝均不方便,而且不穩固,當散熱風扇運行時震動噪音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安裝穩固,拆裝方便,噪音較小。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牆、底板、散熱風扇套和散熱風扇,風扇牆的兩側設有安裝孔,散熱風扇固定安裝於散熱風扇套內,風扇牆豎直設置於底板上且與所述底板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底板的前端向上彎折與所述風扇牆配合形成扣槽,所述風扇牆的上端面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散熱風扇套的下端設有卡設於所述扣槽內的卡口,散熱風扇套的上端設有搭接於所述風扇牆上端面的凸塊,所述凸塊設有與所述定位孔配合的螺孔,凸塊與風扇牆通過螺絲固定連接。
[0006]所述散熱風扇套,包括由塑料一體成型製成的風扇套本體,所述風扇套本體設有裝設散熱風扇的容置腔,風扇套本體的上端開口,風扇套本體的前端和後端分別開設有通風孔,風扇套本體兩側的距離與散熱風扇的寬度相適應,所述容置腔的內側腔壁上至少設有兩道豎直的卡槽,容置腔的內側腔壁上還設有若干呈倒楔形凸楞;還包括一卡設於所述容置腔內的卡板,所述卡板中部開孔,卡板的端面凸設有插設於散熱風扇的固定孔內的十字槽張緊螺釘,卡板的兩側設有插設於所述卡槽內的卡條,所述卡條的上部設有與所述卡槽過盈配合的軟膠。
[0007]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
[0008]本實用新型散熱風扇裝設於散熱風扇套內,風扇牆與底板固定連接後在風扇牆的前端形成扣槽,散熱風扇套的卡口卡設於風扇牆的扣槽內,然後再通過散熱風扇套搭接於風扇牆上端面的凸塊上的螺孔與散熱風扇牆的固定孔穩固螺接,使得散熱風扇套可穩固地裝設於風扇牆上,其結構穩固,僅需通過螺絲將凸塊的螺孔和風扇牆的定位孔螺接,拆裝非常方便,風扇牆上可安裝多組散熱風扇套,散熱風扇運行時噪音較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套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卡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風扇牆;2:底板;3:散熱風扇套;4:散熱風扇;5:卡板;6:扣槽;7:卡口;8:安裝孔;9:定位孔;10:螺孔;11:凸塊;12:卡槽;13:凸榜;14:固定孔;15:十字槽張緊螺釘;16:卡條;17:軟膠。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0016]實施例,見圖1至圖4所示:
[0017]—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牆1、底板2、散熱風扇套3和散熱風扇4,風扇牆I的兩側設有安裝孔8,風扇牆I通過其兩側的安裝孔8與伺服器機箱的兩側壁固定連接,散熱風扇4固定安裝於散熱風扇套3內,風扇牆I豎直設置於底板2上且與所述底板2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底板2的前端向上彎折與所述風扇牆I配合形成扣槽6,所述風扇牆I的上端面設有若干定位孔9,所述散熱風扇套3的下端設有卡設於所述扣槽6內的卡口 7,散熱風扇套3的上端設有搭接於所述風扇牆I上端面的凸塊11,當散熱風扇套3的卡口 7卡設於所述扣槽6內時,所述散熱風扇套3的凸塊11恰好可以搭設在風扇牆I的上端面,所述凸塊11設有與所述定位孔9配合的螺孔10,凸塊11與風扇牆I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卡口 7與扣槽6配合可限制散熱風扇套3相對風扇牆I前後移動,而凸塊11與風扇牆I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則進一步限制散熱風扇套3相對風扇牆I上下和左右移動,從而將散熱風扇套3穩固地連接於風扇牆I上,散熱風扇4運行時噪音小,而且僅需通過螺絲將凸塊11的螺孔10和風扇牆I的定位孔9螺接,拆裝非常方便,風扇牆I上可安裝多組散熱風扇套3。
[0018]其中散熱風扇套3,包括由塑料一體成型製成的風扇套本體,所述風扇套本體設有裝設散熱風扇4的容置腔,風扇套本體的上端開口,風扇套本體的前端和後端分別開設有通風孔,風扇套本體兩側的距離與散熱風扇4的寬度相適應,所述容置腔的兩內側腔壁上均設有三道豎直的卡槽12,且兩內側腔壁的卡槽12分別一一對應形成三個卡位,容置腔的兩內側腔壁上均設有四條呈倒楔形凸楞13 ;還包括一卡設於所述容置腔內的卡板5,所述卡板5中部開孔,卡板5的端面凸設有插設於散熱風扇4的固定孔14內的十字槽張緊螺釘15,十字槽張緊螺釘15與散熱風扇4的固定孔14過癮配合用於將卡板5與散熱風扇4固定連接。卡板5的兩側設有插設於所述卡槽12內的卡條16,所述卡條16的上部設有與所述卡槽12過盈配合的軟膠17。
[001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散熱風扇套3在安裝散熱風扇4時,先將卡板5上的凸柱插入散熱風扇4端面的安裝孔8內,使得散熱風扇4與卡板5固定連接為一體,然後將散熱風扇4從本體的上端開口裝入容置腔內,由於容置腔的兩側腔壁的距離與散熱風扇4的寬度相適應,且容置腔的兩側腔壁上設有呈倒楔形的凸楞13,該倒楔形的凸楞13從上至下由厚逐漸變薄,因此開始放入散熱風扇4時,散熱風扇4底邊的導角擠壓凸楞13的上端,使得本體的容置腔產生一定的塑形變形,從而散熱風扇4進入到容置腔內,一旦散熱風扇4裝入到容置腔內後,凸楞13的上端在容置腔兩側腔壁的塑形變形產生的彈性力作用下將散熱份上的上邊的導角卡緊,進而散熱風扇4被穩固地卡置於容置腔內。在散熱風扇4裝入容置腔的同時,卡板5兩側的卡條16也同時插設於容置腔兩側腔壁上的的卡槽12內,卡板5上端的軟膠17與卡槽12過盈配合,該軟膠17的作用是將卡板5穩固地卡緊於卡槽12內,同時起到減震消音的作用。由於容置腔的腔壁上設有兩道以上的卡槽12,也就是說卡板5在容置腔內具有兩個以上的卡位,因此容置腔可裝設不同厚度的散熱風扇4,更換散熱風扇4非常方便,卡板5的作用是當裝入不同厚度的散熱風扇4時防止散熱風扇4在容置腔內前後位移,起到進一步固定散熱風扇4的作用。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包括風扇牆(1)、底板(2)、散熱風扇套(3)和散熱風扇(4),風扇牆⑴的兩側設有安裝孔(8),散熱風扇⑷固定安裝於散熱風扇套(3)內,其特徵在於:風扇牆(1)豎直設置於底板(2)上且與所述底板(2)通過螺絲固定連接,底板(2)的前端向上彎折與所述風扇牆(1)配合形成扣槽(6),所述風扇牆(1)的上端面設有若干定位孔(9),所述散熱風扇套(3)的下端設有卡設於所述扣槽(6)內的卡口(7),散熱風扇套(3)的上端設有搭接於所述風扇牆(1)上端面的凸塊(11),所述凸塊(11)設有與所述定位孔(9)配合的螺孔(10),凸塊(11)與風扇牆⑴通過螺絲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風扇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風扇套(3),包括由塑料一體成型製成的風扇套本體,所述風扇套本體設有裝設散熱風扇(4)的容置腔,風扇套本體的上端開口,風扇套本體的前端和後端分別開設有通風孔,風扇套本體兩側的距離與散熱風扇(4)的寬度相適應,所述容置腔的內側腔壁上至少設有兩道豎直的卡槽(12),容置腔的內側腔壁上還設有若干呈倒楔形凸楞(13);還包括一卡設於所述容置腔內的卡板(5),所述卡板(5)中部開孔,卡板(5)的端面凸設有插設於散熱風扇(4)的固定孔(14)內的十字槽張緊螺釘(15),卡板(5)的兩側設有插設於所述卡槽(12)內的卡條(16),所述卡條(16)的上部設有與所述卡槽(12)過盈配合的軟膠(17)。
【文檔編號】G06F1/20GK203720761SQ20132082807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黃承星 申請人:黃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