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二合一別墅專用空調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9:22:11 1
本發明專利涉及空調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二合一別墅專用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家用中央空調系統主機常規有風冷熱泵主機和地源熱泵主機,地源熱泵主機能效比很高,使用費用很低,而且可以做到熱水回收,製取生活熱水費用非常低,但需要打足夠的地埋井數量才能夠使用,風冷熱泵主機不需要打井但能效比較低,使用費用較高,在實際工程運用中,經常會有因為沒有足夠的打井空間造成地源熱泵主機無法使用,進而採用風冷熱泵主機,不利於節能減排,而且風冷熱泵主機無法做到熱水回收。
發明專利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專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二合一別墅專用空調系統。
本發明專利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二合一別墅專用空調系統,包括遠程控制器、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地源熱泵壓縮機、地源熱泵四通閥、熱回收交換器、地源泵、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熱回收泵、風冷熱泵壓縮機、風冷熱泵四通閥、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負載泵、地源熱泵地埋盤管,所述地源熱泵地埋盤管、地源泵以及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連通成循環迴路,所述地源熱泵壓縮機、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以及熱回收交換器串聯成內循環迴路,所述內循環迴路中設有對冷媒換向的地源熱泵四通閥,所述風冷熱泵壓縮機、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以及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串聯成風冷循環迴路,所述風冷循環迴路中設有風冷熱泵四通閥,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的回水口與負載泵連通,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出水口設有風冷閥門,所述風冷閥門與負載進水口連通,所述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出水口設有地源閥門,所述地源閥門與負載進水口連通,所述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的回水口與負載泵連通,所述熱回收交換器上設有與保溫水箱連通的熱回收管,所述熱回收泵設置在熱回收管上,所述風冷循環迴路內串聯有風冷節流器,所述內循環迴路內串聯有地源熱泵節流器。
上述設計中可以採用地源熱泵地埋盤管和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單獨作為冷熱源也可以並聯作為冷熱源,可以在製冷時將多餘的熱量利用熱回收器免費製取生活熱水儲存到保溫水箱中提供生活熱水,也可以在過渡季節單獨提供生活熱水。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本設計中除卻地源熱泵地埋盤管和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的其餘各部件共用一個設備殼體。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與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共用一臺負載泵。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外置,可以有效減小主機安裝尺寸,主機可以自由安裝於室內或機房等處,風冷外冷凝器可以遠離主機安裝於通風良好的位置。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閥門和地源閥門均為電動閥門,遠程控制器可以手動啟停或者系統自動識別末端冷暖負荷自動啟停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所在的換熱系統和地源熱泵地埋盤管所在系統並利用控制風冷閥門和地源閥門的開啟和關斷。
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採用地源熱泵地埋盤管和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單獨作為冷熱源也可以並聯作為冷熱源,可以在製冷時將多餘的熱量利用熱回收器免費製取生活熱水儲存到保溫水箱中提供生活熱水,也可以在過渡季節單獨提供生活熱水。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專利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專利的系統示意圖。
在圖中1.負載泵,2.熱回收泵,3.熱回收交換器,4.地源熱泵四通閥,5.地源熱泵壓縮機,6.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7.地源熱泵節流器,8.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9.地源泵,10.風冷閥門,11.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2.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3.風冷熱泵四通閥,14.風冷熱泵壓縮機,15.風冷熱泵節流器,16.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7.地源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專利,其中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發明專利,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專利的限定。
實施例:一種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二合一別墅專用空調系統,包括遠程控制器、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8、地源熱泵壓縮機5、地源熱泵四通閥4、熱回收交換器3、地源泵9、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6、熱回收泵2、風冷熱泵壓縮機14、風冷熱泵四通閥13、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2、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負載泵1、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1,所述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1、地源泵9以及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8連通成循環迴路,所述地源熱泵壓縮機5、地源熱泵地源側熱交換器8、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6以及熱回收交換器3串聯成內循環迴路,所述內循環迴路中設有對冷媒換向的地源熱泵四通閥4,所述風冷熱泵壓縮機14、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以及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2串聯成風冷循環迴路,所述風冷循環迴路中設有風冷熱泵四通閥13,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2的回水口與負載泵1連通,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2出水口設有風冷閥門10,所述風冷閥門10與負載進水口連通,所述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6出水口設有地源閥門17,所述地源閥門17與負載進水口連通,所述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6的回水口與負載泵1連通,所述熱回收交換器3上設有與保溫水箱連通的熱回收管,所述熱回收泵2設置在熱回收管上。
上述設計中可以採用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1和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單獨作為冷熱源也可以並聯作為冷熱源,可以在製冷時將多餘的熱量利用熱回收器免費製取生活熱水儲存到保溫水箱中提供生活熱水,也可以在過渡季節單獨提供生活熱水。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循環迴路內串聯有風冷熱泵節流器15,便於冷媒的順暢循環。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循環迴路內串聯有地源熱泵節流器7,便於冷媒的順暢循環。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本設計中除卻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1和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的其餘各部件共用一個設備殼體。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12與地源熱泵負載側熱交換器8共用一臺負載泵1。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外置,可以有效減小主機安裝尺寸,主機可以自由安裝於室內或機房等處,風冷外冷凝器可以遠離主機安裝於通風良好的位置。
作為本設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風冷閥門10和地源閥門17均為電動閥門,遠程控制器可以手動啟停或者系統自動識別末端冷暖負荷自動啟停風冷熱泵外接冷凝器16所在的換熱系統和地源熱泵地埋盤管11所在系統並控制風冷閥門10和地源閥門17的開啟和關斷。
遠程控制器可安裝於人員便於操作的位置,遠離機房即可對整個系統進行設置和啟閉,遠程控制器有手動模式和自動模式,手動模式可以選擇地源+生活熱水模式、風冷模式、單生活熱水模式、地源熱泵+風冷熱泵+生活熱水三工況模式,亦可以選擇自動模式,邏輯控制由整個系統的電控組件進行運算和控制,自動模式下整個系統可根據設定程序自動運行地源熱泵組件和風冷熱泵組件。
使用時,夏季製冷季時,當溫度較高和室內使用空調面積多的時候,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器手動同時開啟地源熱泵組件和主機風冷熱泵組件,地源熱泵和風冷熱泵組件同時開啟供應冷源,同時可以免費製取生活熱水,當室內使用空調面積較少的時候可以手動獨立開啟地源熱泵組件,風冷熱泵組件關閉。也可以在遠程控制器上設置自動模式,整個系統的電控組件可以檢測負載泵進出水管上的壓力探測器檢測壓差或者通過管道上安裝的流量計的流量變化來判斷室內末端負荷變化來自動啟閉地源熱泵組件和風冷熱泵組件;當過渡季節時可以獨立開啟地源熱泵熱回收模式,冬季採暖季時,當溫度較低和室內使用空調面積多的時候,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器手動同時開啟地源熱泵組件和風冷熱泵組件,地源熱泵和風冷熱泵組件同時開啟供應熱源,同時地源熱泵可以優先製取生活熱水,當室內使用空調面積較少的時候可以手動獨立開啟主機地源熱泵組件,風冷熱泵組件關閉,也可以在遠程控制器上設置自動模式,整個系統的電控組件可以檢測負載泵進出水管上的壓力探測器檢測壓差或者通過管道上安裝的流量計的流量變化來判斷室內末端負荷變化來自動啟閉地源熱泵組件和風冷熱泵組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專利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專利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專利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專利的專利保護範圍內,本申請所述的主機為說明書附圖中虛線框內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