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事故救生艙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23:58:31 3
專利名稱:海難事故救生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是為航運船隻、海上鑽井平臺配置的海難事故逃生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海難事故發生時使用的是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之類的救生器材,這類救生設備不能克服海難事故中船體側翻沉沒產生的漩渦,湧浪對逃生人員及逃生設備造成的泓吸傷害,同時這類救生設備不能幫助逃生人員避免海難事故中惡劣氣象、低氣溫、海水浸泡、風浪侵襲對逃生人員造成的傷害,而且給有效搜救增加過多的投入和難度。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的救生設備不能幫助逃生人員避免海難事故中低溫、風浪侵襲、海水浸泡及沉船產生泓吸的傷害,同時也為克服救生筏、救生艇在危急時使用不便的狀況,本發明提供的「海難事故救生艙」,是由鋼板製作能容納多人同時逃生使用的圓形扁球狀的「救生艙」,在「救生艙」內側下端沿艙體圓周設有「水壓艙」,用以在特殊狀態,如特大風浪、運油船或鑽井平臺爆燃爆炸起火的狀態下,可將「水壓艙」自動注水改變「救生艙」的漂浮狀態, 使「救生艙」潛浮水面,避免特大風浪對「救生艙」的直接衝擊顛覆晃動,避免因起火爆燃爆炸對「救生艙」的衝擊損毀。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由鋼板焊接製作成橫向直徑Φ2200πιπι,豎向中心頂高1800mm圓形扁球狀的「救生艙」,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內側下端沿艙壁圓周,用 1. 5mm鋼板和「救生艙」連體焊接製作高度600mm,平面寬度500mm的「水壓艙」,「水壓艙」 底部設有50mm進水管,由閥門控制後接入「救生艙」外側,當「救生艙」在特殊狀態,如颶風巨浪、油船或鑽井平臺爆燃爆炸時,可將「水壓艙」進水閥打開,讓海水湧入「救生艙」的「水壓艙」內,降低「救生艙」的漂浮狀態,使「救生艙」潛浮水面,降低颶風巨浪對「救生艙」的直接衝擊顛覆,避免油船或鑽井平臺起火爆燃對「救生艙」的衝擊損毀,當特殊狀態恢復平靜後,需要恢復「救生艙」的漂浮狀態時,由「水壓艙」底側配置的手壓「水泵」將「水壓艙」 內的水泵出艙外,使「救生艙」恢復漂浮的常態。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橫向半徑的上端部一側,設有一個800mm X 600mm密封式的艙門,與艙門等高均分90°對稱設置三個直徑Φ300πιπι密封的弦窗。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外側頂端對稱設有兩個「氣道避水器」,「氣道避水器」由直徑Φ IOOmm的U型彎管構成,彎管一端接入「救生艙」內,彎管另一端彎垂向下的管口下端IOmm處設有一個浮球碗,浮球碗底側留有一個排水孔,浮球碗內設有一個真空狀的浮球,常態狀況下,空氣由管口 IOmm間隙進入「救生艙」內流動,如遇過急浪水,浪水由IOmm間隙落入浮球碗內,落入浮球碗內的水將浮球浮起,閉塞彎垂的管口,阻止浪水湧入「救生艙」內,浪水減弱後,浮球碗內的水由小孔流出,浮球又回落原位。當有特大巨浪的狀況時,有部分水進入彎管內,在接入「救生艙」內端的管口下端30mm處,設有一
3個大於管口的漏鬥狀託盤,進入「救生艙」的空氣與水,在管口與漏鬥狀託盤的30mm處自行分離,空氣自動漂逸進入「救生艙」內,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墜入漏鬥狀的託盤裡,由漏鬥下端連接的軟管引流進入「水壓艙」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的有益效果是鋼板焊接製作圓形扁球狀的「救生艙」具有較大的漂浮面積和浮力,可容納多人同時逃生使用的包容性,密閉的空間能隔絕海難事故中低溫,海水浸泡,風浪侵襲及沉船產生的漩渦泓吸和海洋生物對逃生人員的傷害,漂浮水面之上的扁弧形球面體,具有風阻小,有利於克服風浪的直接衝擊,使用時,只需打開艙門,逃生人員進入救生艙後立即關閉艙門,即進入安全使用狀態,當船體側翻或沉沒時,本發明「救生艙」可自行滑入水中漂浮,具有使用便捷不需外力支持的特點,在特殊狀態,如颶風巨浪,油船或鑽井平臺爆燃爆炸起火時,可將「水壓艙」進水閥開啟,讓海水湧入「水壓艙」 內,降底「救生艙」的漂浮狀態,使「救生艙」潛浮水面,減少颶風巨浪對「救生艙」的直接衝擊晃動,避免油船或鑽井平臺爆燃起火對「救生艙」的衝擊損毀,給棄船逃生人員贏取更多等待救援的時機,而且逃生人員集中在較大的「救生艙」中逃生求救,有利於逃生人員克服恐懼心理,增進團結協同抗拒災難的信心,也便於集中搜救和有效搜救,給緊急狀態中的搜救減少一定的投入和壓力。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圖,圖中M是艙門,C1、C2、C3是弦窗。圖2是本發明的正視3是本發明圖2的A-A剖面中1.救生艙,2.水壓艙,3.水泵,4.進水管,5.氣道避水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艙門(M)設置在救生艙(1)橫向半徑的上端部一側,弦窗 (Cl)、(C2)、(C3)與艙門(M)等高均布90°設置。在圖2所示的是本發明救生艙正視外形圖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水壓艙(2)在救生艙(1)內側下端沿救生艙壁園周高度 600mm,平面寬度500mm的內壁焊接設置,水泵( 在水壓艙O)的下端和救生艙(1)的下端艙壁連接設置,氣道避水器( 在救生艙(1)的上端對稱設置,氣道避水器( 的下端管口接入救生艙(1)的內側,在管口下端30mm處由漏鬥狀託盤及軟管與水壓艙( 連接。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海難事故救生艙」是由鋼板製作成橫向直徑Φ2200mm,豎向中心頂高 1800mm的圓形扁球狀的海難事故救生艙,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內側下端沿艙壁圓周、 用1. 5mm鋼板和救生艙體連體焊接製作高度600mm、平面寬度500mm的水壓艙,水壓艙底部設有50mm進排水管,在救生艙橫向半徑的上端部一側,設有一個800mm X 600mm密封式的艙門,與艙門等高均分90°對稱設置三個直徑Φ 300mm的密封弦窗,根據本發明所述在救生艙外側頂端對稱設有兩個氣道避水器,氣道避水器由直徑Φ IOOmm的U型彎管構成,彎管一端接入救生艙內,彎管另一端彎垂向下的管口下端IOmm處,設有一個浮球碗,浮球碗底設有一個排水孔,浮球碗內設有一個真空狀的浮球,在接入救生艙內端的管口下端30mm處, 設有一個大於管口的漏鬥狀託盤,漏鬥下端由連接的軟管接入水壓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難事故救生艙其特徵是在救生艙內側下端沿艙壁圓周、 用1. 5mm鋼板和救生艙體連體焊接製作高度600mm,平面寬度500mm的水壓艙,水壓艙底部設有50mm進水管和艙體外側相通、當需要改變救生艙漂浮狀態時,可以打開閥門,讓海水湧入水壓艙,使救生艙改變漂浮狀態潛浮水面,水壓艙底側設有一個手壓水泵,當需要恢復救生艙漂浮常態時,可關閉進水閥,用手壓水泵,將水壓艙的水泵出艙外。
全文摘要
本發明由鋼板製作成橫向直徑φ2200mm,豎向中心高1800mm圓形扁球狀可供多人同時使用的「海難事故救生艙」,在救生艙內側下端沿艙壁圓周設有高600mm、平面寬500mm、用於調節救生艙漂浮狀態使救生艙潛浮水面,降低颶風巨浪對救生艙直接衝擊顛覆的水壓艙,在救生艙橫向半徑上端一側設有密封的艙門,與艙門等高均分90°設置三個弦窗,在救生艙外側頂端對稱設有兩個直徑φ100mm的U形彎管構成的氣道避水器,避水器彎管一端接入救生艙內,另一端彎垂向下的管口下端10mm處設有一個浮球碗、浮球碗底側設一個排水孔,浮球碗內設一個真空狀的浮球。
文檔編號B63C9/06GK102431632SQ20111031576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8日
發明者王高才 申請人:王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