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碟燈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5:18: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飛碟燈。
背景技術:
飛碟燈因其外形似飛碟而得名。現有飛碟燈包括燈罩外殼、設置於外殼內的光源板支架、安裝在光源板支架上的光源板,飛碟燈一般還有單獨設置的開關,開關一般位於飛碟燈的側面或底部,當飛碟燈亮時,在開關處會有光斑和漫射現象,影響飛碟燈的美觀,並且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開關操作方便且美觀的飛碟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飛碟燈,包括燈罩、外殼和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上設有光源開關,所述外殼上設有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所述燈罩包括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所述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分別穿設於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所述光源開關為摁壓式開關,所述第一接觸腳與所述摁壓式開關對應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光源板上對應所述第二接觸腳設有一墊片。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設有一凹臺,所述凹臺上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的寬度小於所述凹臺的寬度,且延伸至凹臺與外殼頂面的邊緣。
進一步的,所述燈罩為圓凸形。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為泡棉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的上表面與摁壓式開關上表面在同一平面。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包括上殼和下殼,所述光源板位於所述下殼上。
進一步的,所述下殼還包括光源板座和底座,所述光源板位於所述光源板座上,所述光源板座和底座之間為電池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飛碟燈燈罩上設第一接觸腳,並且所述第一接觸腳穿過外殼的第一開孔與光源摁壓式開關對應,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光源開關,操作方便,並且避免了單獨設置開關產生光斑和漫射等現象,更加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飛碟燈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燈罩結構側視圖;
圖3為燈罩結構仰視圖;
圖4為外殼上部俯視圖;
圖5為外殼上部仰視圖;
圖6為光源板俯視圖;
標號說明:
1、燈罩;2、外殼;3、中環結構;4、光源板;5、光源開關;6、上殼;7、下殼;8、第一開孔;9、第二開孔;10、第一接觸腳;11、第二接觸腳;12、墊片;13、凹臺;14、底座;15、光源板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於:在飛碟燈燈罩上設第一接觸腳,並且所述第一接觸腳穿過外殼與光源摁壓式開關對應設置,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光源開關,操作方便,並且避免了單獨設置開關產生光斑和漫射等現象,更加美觀。
請參照圖1至圖6,一種飛碟燈,包括燈罩、外殼和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上設有光源開關,所述外殼上設有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所述燈罩包括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所述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分別穿設於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所述光源開關為摁壓式開關,所述第一接觸腳與所述摁壓式開關對應設置。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在飛碟燈燈罩上設第一接觸腳,並且所述第一接觸腳穿過外殼第一開孔與光源摁壓式開關對應設置,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光源開關,操作簡單。
進一步的,所述光源板上對應所述第二接觸腳設有一墊片。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按壓燈罩時,第二接觸腳與墊片相牴觸,可防止燈罩發生傾斜。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設有一凹臺,所述凹臺上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外殼上設有凹臺,並且凹臺的尺寸與燈罩下邊緣的尺寸一致,使得燈罩在外殼上不會發生滑動。對稱設置的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分別用於容納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的寬度小於所述凹臺的寬度,且延伸至凹臺與外殼頂面的邊緣。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接觸腳和第二接觸腳穿設在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時不會發生脫落。
進一步的,所述燈罩為圓凸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圓凸形燈罩用手按壓時觸感較好,並且美觀。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為泡棉結構。
由上述描述可知,墊片採用泡棉結構可多次按壓並回復原狀。
進一步的,所述墊片的上表面與摁壓式開關上表面在同一平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保證墊片和開關上表面在同一平面,按壓燈罩時,燈罩的第一觸腳和第二觸腳受力均衡,可有效增加按壓次數,延長燈罩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包括上殼和下殼,所述光源板位於所述下殼上。
進一步的,所述下殼還包括光源板座和底座,所述光源板位於所述光源板座上,所述光源板座和底座之間為電池倉。
由上述描述可知,採用上述結構的飛碟燈,其結構緊湊,整體體積較小。
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為:如圖1所示,一種飛碟燈,包括燈罩1、外殼2和光源板4,所述外殼2包括上殼6和下殼7,上殼6和下殼7通過一中環結構3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所述下殼7包括底座14和光源板座15,光源板4固定連接在光源板座15上,光源板座15和底座14之間為電池倉,用於放置電池。本實施例中底座14和光源板座15通過卡扣結構連接,當然也可以是其他可拆卸的連接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燈罩1為圓凸形,在燈罩1的下邊緣對稱設有第一接觸腳10和第二接觸腳11。如圖4和圖5所示,上殼6設有一凹臺13,所述凹臺13位於比外殼頂面略低的平面上,所述凹臺13上對稱設置有第一開孔8和第二開孔9,所述第一開孔8和第二開孔9的寬度小於所述凹臺13的寬度,且延伸至凹臺13與外殼頂面的邊緣。如圖6所示,光源板4上設有一個摁壓式光源開關5和一個墊片12,所述墊片12為泡棉結構,當然也可以是彈簧或者其他彈性材料。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觸腳10和第二接觸腳11分別穿設於所述第一開孔8和第二開孔9,所述第一接觸腳10與所述光源開關5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接觸腳11與所述墊片12對應設置,當按壓燈罩1時,第一接觸腳10與光源開關5的上表面相接觸,觸發光源開關控制光源的亮和滅,同時第二接觸腳11與光源板4上的泡棉墊片12接觸,優選的,為了不使燈罩1在按壓時發生傾斜,墊片12的上表面和光源開關5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飛碟燈,包括燈罩、外殼和光源板,在飛碟燈燈罩上設第一接觸腳,並且所述第一接觸腳穿過外殼的第一開孔與光源摁壓式開關對應,通過按壓燈罩即可控制光源開關,操作簡單;同時設第二接觸腳與光源板上的墊片相牴觸,墊片和光源開關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可防止按壓燈罩時燈罩發生傾斜,並且平衡燈罩兩個接觸腳的受力,延長燈罩實用壽命;採用圓凸形燈罩,按壓時觸感較好,並且美觀,墊片採用泡棉結構可多次按壓並回復原狀;將光源板直接固定在下殼上,並且光源板座和底座之間設為電池倉,採用上述結構的飛碟燈,其結構緊湊,整體體積較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