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水路自動清洗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7:44: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產品自動化研究領域中的一種模具輔助用具,特別是一種模具水路自動清洗系統。
背景技術:
模具水路因冷卻水結垢導致水路不暢或堵塞時,造成模具冷卻不足,產品易變形、縮水、燒焦等不良,影響良品率,模具水路無法在線清洗,需人工將模具拆解清理,清理效果不佳、耗時長,影響機臺稼動率(activation)。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模具水路自動清洗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模具水路自動清洗系統,其包括移動儲液箱以及隨著移動儲液箱移動的旋渦式自吸電泵,所述移動儲液箱內部設置有將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將移動儲液箱內部分隔成回水區和出水區,移動儲液箱上布置有連通回水區的回水管道和連通出水區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出水端連接在旋渦式自吸電泵的進水端,所述旋渦式自吸電泵的出水端上安裝有衝洗管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傾斜布置在移動儲液箱內部的第一過濾板,所述第一過濾板的下端鉸接在移動儲液箱的側壁上,所述第一過濾板將移動儲液箱的內部分隔成位於移動儲液箱上部的回水區和位於移動儲液箱下部的出水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過濾板的下方平行布置有第二過濾板,第一過濾板和第二過濾板之間形成中間過濾區,第一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二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所述回水區位於第一過濾板上方,所述出水區位於第二過濾板下方。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過濾裝置包括與移動儲液箱側壁平行的第三過濾板以及與移動儲液箱頂蓋平行的第四過濾板,所述第三過濾板和第四過濾板將移動儲液箱分隔成位於移動儲液箱上部的回水區和位於移動儲液箱下部的出水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三過濾板的外側平行布置有第五過濾板,所述第四過濾板下方平行布置有第六過濾板,所述第三過濾板、第四過濾板、第五過濾板、第六過濾板以及移動儲液箱的兩側壁形成縱向截面為L狀的中間過濾區,所述第三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五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第四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六過濾板上的過濾孔孔徑。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移動儲液箱的頂蓋鉸接在移動儲液箱的側壁上,所述移動儲液箱的底板下端面布置有四個萬向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控制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布置移動儲液箱以及隨著移動儲液箱移動的旋渦式自吸電泵,在清洗模具前,往移動儲液箱中注入清洗劑,在清洗模具時,不需要將模具從機臺上拆卸下來,只需將衝洗管道和回水管道安裝在模具水路的兩端,旋渦式自吸電泵工作後將水輸入模具水路中,實現在線清洗模具,提升機臺稼動率;另外在移動儲液箱中布置過濾裝置,防止從模具水路中留出的汙垢再進入到模具水路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係,並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
模具水路自動清洗系統,其包括移動儲液箱1以及隨著移動儲液箱1移動的旋渦式自吸電泵2,移動儲液箱1通過5塊厚鋼板焊接成框架,移動儲液箱1的頂蓋鉸接在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所述移動儲液箱1內部設置有將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將移動儲液箱1內部分隔成回水區6和出水區7,移動儲液箱1上布置有連通回水區6的回水管道5和連通出水區7的出水管道3,所述出水管道3的出水端連接在旋渦式自吸電泵2的進水端,所述旋渦式自吸電泵2的出水端上安裝有衝洗管道4。
通過布置移動儲液箱1以及隨著移動儲液箱1移動的旋渦式自吸電泵2,在清洗模具前,往移動儲液箱1中注入清洗劑,在清洗模具時,旋渦式自吸電泵2放置在移動儲液箱1的頂蓋上,不需要將模具從機臺上拆卸下來,只需將衝洗管道4和回水管道5安裝在模具水路的兩端,旋渦式自吸電泵2工作後將水輸入模具水路中,實現在線清洗模具,提升機臺稼動率;另外在移動儲液箱1中布置過濾裝置,防止從模具水路中留出的汙垢再進入到模具水路中。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傾斜布置在移動儲液箱1內部的第一過濾板11,所述第一過濾板11的下端鉸接在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第一過濾板11的上端靠在移動儲液箱1另一側壁的固定塊上,所述第一過濾板11將移動儲液箱1的內部分隔成位於移動儲液箱1上部的回水區6和位於移動儲液箱1下部的出水區7,對第一過濾板11從模具水路中回來的水進行過濾。需要清洗第一過濾板11時,可以將第一過濾板11下端從其鉸接拆出來後將整塊第一過濾板11取出後清洗。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過濾板11的下方平行布置有第二過濾板12,第二過濾板12的下端鉸接在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第二過濾板12的上端靠在移動儲液箱1另一側壁的固定塊上,第一過濾板11和第二過濾板12之間形成中間過濾區10,第一過濾板11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二過濾板12上的過濾孔孔徑,所述回水區6位於第一過濾板11上方,所述出水區7位於第二過濾板12下方。需要清洗第一過濾板11和第二過濾板12時,可以將第一過濾板11和第二過濾板12的下端分別從其鉸接拆出來後將整塊第一過濾板11和第二過濾板12取出後清洗。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所述過濾裝置包括與移動儲液箱1側壁平行的第三過濾板13以及與移動儲液箱1頂蓋平行的第四過濾板14,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布置有用於安裝第三過濾板13和第四過濾板14的安裝軌道,所述第三過濾板13和第四過濾板14將移動儲液箱1分隔成位於移動儲液箱1上部的回水區6和位於移動儲液箱1下部的出水區7,需要清洗第三過濾板13和第四過濾板14時,可以將第三過濾板13和第四過濾板14從其安裝軌道中抽出來後將整塊第三過濾板13和第四過濾板14取出後清洗。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三過濾板13的外側平行布置有第五過濾板15,所述第四過濾板14下方平行布置有第六過濾板16,所述第三過濾板13、第四過濾板14、第五過濾板15、第六過濾板16以及移動儲液箱1的兩側壁形成縱向截面為L狀的中間過濾區10,所述第三過濾板13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五過濾板15上的過濾孔孔徑,第四過濾板14上的過濾孔孔徑大於第六過濾板16上的過濾孔孔徑。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布置有用於安裝第五過濾板15和第六過濾板16的安裝軌道,需要清洗第五過濾板15和第六過濾板16時,可以將第五過濾板15和第六過濾板16從其安裝軌道中抽出來後將整塊第五過濾板15和第六過濾板16取出後清洗。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移動儲液箱1的頂蓋鉸接在移動儲液箱1的側壁上,所述移動儲液箱1的底板下端面布置有四個萬向輪8,通過萬向輪8將移動儲液箱1送至所需要清洗的模具旁邊。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出水管道3上安裝有控制閥9,通過控制閥9控制出水管道3的開關狀態以及出水管道3的流量。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