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裁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31:21 2
專利名稱:醫用裁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耗材,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可便捷地裁斷縫線的醫用裁線結構。
背景技術:
醫師在醫療縫合手術時,其應用一隻手握持鑷子來夾掣傷口周邊皮膚,再利用另一隻手來操作持針夾,以藉持針夾以一針、一針循序地將傷口縫合;但當醫師在為病患施以縫合手術時,每縫一針必須打結束合,再以剪刀剪斷縫線後,再第二針、第三針等依序縫合,而在縫合過程中,很麻煩的是醫師在每縫完一針後,就必須空出一隻手來換持剪刀以剪斷縫線,再進行下一針的縫合,或者,亦見有在旁的護理人員協助剪斷縫線;但是,不論是醫師或護理人員操控剪刀剪斷縫線,都很麻煩,浪費人力而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本發明人前申請有兼具夾掣及切割功能的手術用鑷子結構,其構造為於鑷子·一端組接一可組拆的刀片,據此,可便於轉換鑷子、刀片來使用,以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不須使用另一斷線用的剪刀或假手他人,就可便捷地裁斷縫線。但該手術用鑷子結構至少有如下的缺失
I、其中刀片具有二突出的弧端頂緣,弧端頂緣間形成開口槽,開口槽中設有刃部;但因刀片全部為金屬材料,且刀片形狀構造較一般複雜,因此刀片不便於如衝壓或研磨等加工製造成型,進而增加製造成本。2、裁斷縫線事實上只要有刃部就可達成,但其刀片全部為金屬材料製成,因此會增加製造成本。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針對習用兼具夾掣及切割功能的手術用鑷子結構的缺失,以及基於產品不斷改良創新的理念,乃本著多年從事產品設計開發的實務經驗,以及積極潛心研發思考,經由無數次的實際設計實驗,致有本發明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便捷地裁斷縫線,且可以避免誤傷皮膚,並可便於製造、降低製造成本的醫用裁線結構。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醫用裁線結構,構造上設有一本體,本體一側設有二突緣,於突緣間形成一刀槽,而本體包覆有一刀片,且刀片的刃部透出本體外並位於刀槽中。所述本體設有一組接部,組接部與一鑷子結合。所述組接部為一開槽,於開槽的內壁設有數定位肋。所述定位肋設有一凹陷部。所述本體表面具有一凹部。所述本體表面具有數凸部。所述突緣下表面與水平面形成有一斜角。
所述本體與一鑷子一體成型製成。採用上述結構後,以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可藉刃部便捷地裁斷縫線,且藉刃部位於突緣間的刀槽中,可以避免誤傷皮膚,並藉本體包覆刀片,而具有便於製造、降低製造成本之效。
圖I為本發明的立體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 圖3為本發明的一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側視 圖5為本發明、鑷子的立體分解 圖5A為圖5中的本發明、鑷子組合處的剖面放大 圖6為本發明、鑷子組合後的俯視 圖7為本發明、鑷子組合後的側視 圖8為本發明、鑷子組合後進行斷線動作的使用實施例 圖9為本發明的另一構造實施例立體 圖10為本發明的另一構造實施例由組接部觀視的側視 圖11為本發明的再一構造實施例立體 圖12為本發明的又一構造實施例側視 圖13為本發明又一構造結合一般厚度鑷子的使用實施例側視 圖14為本發明又一構造結合厚度較厚鑷子的使用實施例側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I醫用裁線結構10本體
11突緣12刀槽
13凹部14凸部
20刀片21刃部
30組接部31定位肋
32定位肋321凹陷部
Θ 斜角80縫線
90鑷子90a鑷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I、圖2、圖3、圖4所示,本發明醫用裁線結構I包含有一本體10、一部份被本體10所包覆的刀片20、一組接部30 ;醫用裁線結構I可以單獨使用而裁斷縫線,也可藉組接部30與一鑷子90結合,以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便於轉換鑷子90、刀片20來使用以便捷地裁斷縫線,且可以避免誤傷皮膚,以及本體10包覆刀片20,具有便於製造、降低製造成本之效。下文將詳細說明
本體10為塑質或膠質等材料一體成型製成,本體10 —側設有二弧狀且厚度較薄的突緣11,於突緣11間形成一刀槽12 ;本體10表面具有一凹部13及數凸部14,以便指部接觸時產生較大摩擦力,而便於施力及具有止滑的功效,且增添造型的美感;本體10 —側下表面,亦即突緣11下表面與水平面形成有一斜角Θ,以使突緣11於本體10 —側成翹起狀,當以突緣11下表面抵靠於皮膚而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更可符合人體工學,進而使本體10於裁線操作上更具便利性。刀片20成一長方薄片狀且被本體10部份包覆,而刀片20的刃部21可透出本體10外並位於刀槽12中。組接部30 —體成型設於本體10,其為一具預定深度的開槽,於開槽的四側內壁的其中二對應側各設有二相對應的較細狀定位肋31,以及於開槽中的另外二對應側設有二相對應的較粗狀定位肋32。上述以本體10來包覆刀片20的構造,可以改善習用兼具夾掣及切割功能的手術 用鑷子結構其中刀片的缺失,其至少有如下優點
I、本體10的突緣11、刀槽12容易藉由塑質或膠質等材料一體成型而製成,且刀片20為一形狀簡單的長方薄片狀,可便於衝壓或研磨等加工製造成型;所以本發明本體10、刀片20便於製造成型,進而可以降低製造成本。2、本體10為塑質或膠質等材料,而刀片20雖仍為金屬材料製成,但其所佔本體10的比例已降至最小,因此可以降低製造成本。請參閱圖5、圖6、圖7所示,本發明的本體10可藉組接部30與一鑷子90結合;主要將鑷子90扁平狀的上端部二側以緊配狀插設於組接部30開槽二側的定位肋31間,而定位肋32則抵壓於鑷子90上端部的上下表面,據此本體10可藉組接部30便捷地與鑷子90形成緊密結合,且亦可輕易與鑷子90分離,進而使本發明醫用裁線結構I、鑷子90便於收藏、攜帶。請參閱圖8所示,本發明的醫用裁線結構I與鑷子90結合後,使醫師可便於直接轉換鑷子90、刀片20來使用,醫師可將突緣11下表面抵靠於皮膚,且藉由推動鑷子90的方式,使已經打結束合的縫線80穿設於刀槽12的刃部21而予以推抵截斷縫線80,據此,醫師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不須使用另一斷線用的剪刀或假手其它人,就可便捷地裁斷縫線80。如圖中所示,由於本體10 —側具有弧狀突緣11的設計,且刃部21位於突緣11間的刀槽12中,因此在裁斷縫線過程中,可以避免誤傷皮膚;另外由於突緣11下表面具有斜角Θ的設計,當突緣11下表面抵靠於皮膚,使指部所持拿的本體10、鑷子90可成翹起狀,如此更可符合人體工學而便於施力,進而使本發明醫用裁線結構I於裁線操作上更具便利性;再者指部接觸於凹部13、凸部14,可產生較大摩擦力,而便於施力及具有止滑的功效。請參閱圖9、圖10所示,本發明的另一構造實施例中,本體10除了突緣11、刀槽12之外可成一圓柱狀外觀,另外組接部30的開槽可為一圓形,以增進整體的美觀。請參閱圖11所示,本發明的再一構造實施例中,本體10可與鑷子90 —體成型製成。請參閱第圖12、圖13、圖14所示,本發明的又一構造實施例中,組接部30的定位肋32可設有一凹陷部321,據此,除了具有一般厚度上端部的鑷子90可輕易地插設於組接部30與本體10形成緊密結合之外,當上端部厚度較厚的鑷子90a插設於組接部30時,定位肋32將可輕易地彈性變形且開槽狀組接部30可以輕易地稍向外擴狀,以使上下定位肋32間具有足夠的插設空間,且定位肋32可緊密抵壓於鑷子90a上端部的上下表面,進而使本體10也可輕易地與上端部厚度較厚的鑷子90a形成緊密結合。
以上為本發明所舉的實施例,僅為便於說明而設,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意義,即大凡依所列申請專利範圍所為的各種變換設計,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其設有一本體,本體一側設有二突緣,於突緣間形成一刀槽,而本體包覆有一刀片,且刀片的刃部透出本體外並位於刀槽中。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本體設有一組接部,組接部與一鑷丁彡口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組接部為一開槽,於開槽的內壁設有數定位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定位肋設有一凹陷部。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本體表面具有一凹部。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本體表面具有數凸部。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突緣下表面與水平面形成有一斜角。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裁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本體與一鑷子一體成型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用裁線結構,其設有一本體,本體一側設有二突緣,於突緣間形成一刀槽,而本體包覆有一刀片,且刀片的刃部透出本體外並位於刀槽中;以於進行縫合手術的斷線動作時,可藉刃部便捷地裁斷縫線,且刃部位於突緣間的刀槽中,可以避免誤傷皮膚,並藉本體包覆刀片,而具有便於製造、降低製造成本之效。
文檔編號A61B17/04GK102871698SQ2011101956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3日
發明者林彥瑜 申請人:林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