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
2023-04-26 18:28:56 2
專利名稱: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一種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
目前,利用鱟試劑(鱟血細胞溶解物)檢測微量細菌內毒素的鱟試驗法,在我國引起越來越多的醫藥衛生工作者的重視,不少單位已經成功地製備了鱟試劑,並且用於樣品檢測。然而使用家兔法,要飼養家兔,很麻煩,若用試管法,對於強陽性反應(形成固態凝膠)和陰性反應(無變化)容易判斷,但對於區分弱陽性和陰性反應,在判斷上就有一定的困難,同時要消耗較多的鱟試劑,其他方法如載玻法、凹片法、幹板顯微檢驗熱原法等,提高了鱟試劑的準確性和靈敏度,也節省了大量鱟試劑,但檢測時間較長,對臨床診斷有所影響。鱟試劑細菌內毒素檢驗法應用的鱟試劑一般是鱟試劑廠家按10支/盒(包括0.1ml/支、0.5ml/支)裝發放給用戶的,使用者購買到鱟試劑後,還必須花1-2天的時間處理檢測用具後,才能開展實驗,這不僅使用麻煩,又增加了工作量及實驗成本等。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先按各種實驗的要求,將鱟試劑、內毒素、溶解液、移液滴管包裝成試劑盒,簡化實驗操作,一盒在手,只需點燃一隻酒精燈即可開展檢測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檢驗成本的消耗等。
本發明由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組成。細菌內毒素快檢盒是按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所需的有關用具經過特殊處理後,分套包裝成試劑盒,如圖1所示長方形底盒內左邊空格並列0.5ml鱟試劑6瓶、5EU/ml內毒素3瓶、5ml溶解液2瓶,右上邊空格內並列移液滴管7支,右下邊空格內裝5ml溶解液1支。然後蓋上盒蓋便可。
細菌內毒素快檢盒的使用方法1、材料準備①明確被檢品批號的數量,選擇適當的快檢盒。
②酒精燈一盞。
③恆溫水浴箱一臺。
2、實驗操作①在實驗前,先接通水浴箱電源,調節溫度旋鈕,使溫度升為37℃±1,恆溫。
②將快檢盒打開並取出鱟試劑、溶解液、內毒素、反應試管(或空安瓶),移液滴管等,用酒精棉球消毒外壁及瓶頸備用。
③點燃酒精燈。
④將反應試管插入試管架或將空安瓶用小砂輪割鋸曲頸上端一周,並用酒精棉球消毒後,每四支用膠布捆成一組,每組做二個批號檢品,其中一組做一支陰性和一支陽性的對照管記號。
⑤把配給的0.6ml/支(或1ml/支)移液滴管的玻璃部分置酒精燈火焰上烤2-3分鐘滅菌,插入配給的一支空瓶中,等冷卻使用。
⑥將被檢品的密封蓋去掉,翻起膠塞,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口周圍和膠塞,並在酒精燈上燒1-2分鐘,備用。
⑦開啟溶解液,復溶鱟試劑和內毒素備用。
⑧根據檢品內毒素限量值多少和鱟試劑靈敏度,將被檢品稀釋成相應的有效倍數並混均勻備用。
⑨將復溶均勻的鱟試劑分別滴加在每支反應管裡,再分別將各個檢品滴加在相對應的批號反應管與鱟試劑混合,並蓋上膠布封口,輕輕搖均勻,放入水浴箱保溫60±1分鐘後看結果⑩結果判斷將實驗反應管從水浴箱中緩慢取出,並倒轉180°,管內呈堅實凝膠者記為(+)陽性,不呈凝膠或凝膠不能保持原形者,皆記為(-)陰性,被檢品的反應管皆為(-)陰性結果,認為合格,被檢品反應管皆為陽性(+)結果,認為不合格,若被檢品二管中,有一管為陽性(+),一管為陰性(-)時,應重新操作,並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本發明簡化了實驗操作的準備工作,一盒在手即可使用,成本消耗降低35-50%,節約了實驗材料和能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準確性、靈敏性。
圖1是本發明盒的結構圖本發明為適應廣大用戶在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將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所需的有關用具經過特殊處理後,配套依次擺放在快檢盒內,明確被檢品批號的數量,只需點燃一盞酒精燈,即可按上述步驟開展檢測工作。快檢盒中的鱟試劑必須與細菌內毒素具有專一性凝膠反應的特異性,為保證各種藥品的細菌內毒素限量檢查,鱟試劑靈敏度控制在1、0.5、0.25、0.125、0.06、EU/ml以便配套選擇,並要求其陰性觀察在10小時以上不得自凝。鱟試劑裝置一般按0.1、0.5、1.5ml/支,也可按特殊需要製備特殊裝量的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是配發給用戶作靈敏度複試和陽性對照之用。故其活性單位(入)在10-5EU/ml為宜,並保證其質量的穩定性,同國家參考標準品作平行標定時,工作品的誤差應保持在200-50%範圍內。做陽性對照時,應將細菌內毒素工作品稀釋成2EU/ml再行使用。鱟試劑溶解液是用於復溶鱟試劑和稀釋檢品之用,其質量要求PH應在6.0-7.2之間;自身陰性觀察,採用0.06EU/ml鱟試劑檢查24小時不得自凝;溶解液每支裝量為5ml,配備支數可依據檢測需要加減,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在實驗時,嚴格無菌操作,有條件的應在淨化工作檯上進行操作,沒有超淨臺時,應在乾燥無塵埃流通的乾淨環境操作,細菌內毒素快檢盒中配套的移液滴管及空瓶已嚴格無熱原處理,在使用前可將移液滴管置酒精燈火焰上烤2-3分鐘,避免管口不密封造成的空氣汙染。
權利要求
1.一種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由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組成,其特徵在於(1)細菌內毒素快檢盒是按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所需的有關用具經過特殊處理後,分套包裝成長方形試劑盒,底盒內左邊空格並列0.5ml鱟試劑6瓶、5EU/ml內毒素3瓶、5ml溶解液2瓶,右上邊空格內並列移液滴管7支,右下邊空格內裝5ml溶解液1支,然後蓋上盒蓋即可;(2)細菌內毒素快檢盒的使用方法按被檢品批號的數量,選擇適當的快檢盒,準備酒精燈一盞,恆溫水浴箱一臺。①先接通水浴箱電源,調節溫度升為37℃±1恆溫;②將快檢盒打開,取出鱟試劑、溶解液、內毒素、反應試管、移液滴管等,用酒精棉球消毒外壁及瓶頸備用;③點燃酒精燈;④將反應試管插入試管架或將空安瓶用小砂輪割鋸曲頸上端一周,並用酒精棉球消毒後,每四支用膠布捆成一組,每組做二個批號檢品,其中一組做一支陰性和一支陽性的對照管記號;⑤把配給的0.6ml/支(或1ml/支)移液滴管的玻璃部分置酒精燈火焰上烤2-3分鐘滅菌,插入配給的一支空瓶中,等待冷卻使用;⑥將被檢品的密封蓋去掉,翻起膠塞,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口周圍和膠塞,並在酒精燈上燒1-2分鐘備用;⑦開啟溶解液,復溶鱟試劑和內毒素備用;⑧根據檢品內毒素限量值多少和鱟試劑靈敏度,將被檢品稀釋成相應的有效倍數並混均勻備用;⑨將復溶均勻的鱟試劑分別滴加在每支反應管裡,再分別將各個檢品滴加在相對應的批號反應管與鱟試劑混合,並蓋上膠布封口,輕輕搖均勻,放入水浴箱保溫60±1分鐘後看結果;⑩將實驗反應管從水浴箱中緩慢取出,並倒轉180°,管內呈堅實凝膠者記為(+)陽性,不呈凝膠或凝膠不能保持原形者,皆記為(-)陰性,被檢品的反應管皆為陽性(+)結果,認為不合格,若被檢品二管中,有一管為陽性(+),一管為陰性(-)時,應重新操作,並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全文摘要
一種鱟試劑細菌內毒素快檢盒及使用方法是按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所需的鱟試劑、內毒素、溶解液、移液滴管等有關用具經特殊處理後,分套包裝成試劑盒,簡化實驗操作,一盒在手,只需點燃一隻酒精燈即可開展檢測工作,成本消耗降低35-50%,節約了實驗材料和能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準確性和靈敏性。
文檔編號G01N33/50GK1140256SQ9511577
公開日1997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1995年10月6日
發明者莫水晶 申請人:莫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