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4:10:3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毒滅菌設備,具體講是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
背景技術:
蒸汽發生皿是一種用於將水箱內的水加熱成水蒸氣並將該水蒸氣傳輸到消毒滅菌設備的滅菌室內對物品進行消毒的器具,蒸汽發生皿通過安裝在蒸汽發生皿上的加熱管進行加熱,現有的蒸汽發生皿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上述蒸汽發生皿內僅設有一個用於存放水的容腔,容腔通過連接管分別與水箱和滅菌室連通,加熱管位於容腔的下部,這種結構使得蒸汽發生皿在加熱水的過程中容易將水蒸氣和未充分加熱的液態水一起傳輸到滅菌室內,從而使得滅菌室在消毒的過程中存在液態水,不僅延長了消毒的時間,導致效率低,且可能導致物品消毒不完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只允許水蒸氣進入滅菌室內的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它包括用於連通消毒滅菌設備的水箱和滅菌室的發生皿本體,發生皿本體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氣口,所述發生皿本體包括上蓋和底板,底板上設有若干個用於存放液體的加熱槽,第一個加熱槽與進水口連通,最後一個加熱槽與出氣口連通,加熱槽依次順序排布,二個相鄰的加熱槽之間通過連接槽連通,連接槽的深度小於加熱槽的深度;底板下部設有加熱管。
作為優選,所述進水口位於上蓋下表面,當上蓋與底板連接後,進水口與第一個加熱槽上下重合。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最後一個加熱槽的一端設有集氣緩衝槽,集氣緩衝槽與出氣口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出氣口位於上蓋下表面對應集氣緩衝槽的位置處。
作為優選,所述上蓋下表面位於出氣口的位置處還設有與集氣緩衝槽對應配合的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表面位於加熱槽外側沿周向設有用於放置密封墊的密封槽。
作為優選,所述加熱槽呈矩形結構均布。
作為優選,所述加熱槽呈「S」型均布。
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點是:通過連接槽連通相鄰的兩個加熱槽,且連接槽的深度小於加熱槽的深度,由於從進水口進入的水沉在加熱槽底部,在加熱管加熱的作用下,液態水加熱變成水蒸氣並經過連接槽不斷從一個加熱槽流通到另一個加熱槽,在經過足夠數量的加熱槽後,使得最後只剩下水蒸氣進入出氣口並進入滅菌設備的滅菌室內對物品進行消毒,由於不含液態水,使得滅菌室內的溫度高,從而降低了消毒的時間,提高的工作效率,且使得對物品的消毒完全;本實用新型將若干個依次順序排列的加熱槽代替現有技術一個整體的腔體,使得液態水逐步被完全加熱成水蒸氣,解決了目前技術存在的缺陷;加熱槽依次順序排列,且每一個加熱槽只跟其前後相鄰的二個加熱槽連通;進水口位於上蓋下表面並與第一個加熱槽連通,結構簡單,進水比較方便;集氣緩衝槽用於對加熱後待進入滅菌室內的水蒸氣進行緩衝,防止進入滅菌室內的水蒸氣速度過快而導致因壓力太大、溫度過高而導致器械損壞,提高了使用壽命;水蒸氣在加熱後上浮,將出氣口設在上蓋下表面可進一步防止液態水進入滅菌室;加熱槽呈「S」型排布,使得在相應空間內可排布足夠數量加熱槽,從而保證液態水被完全加熱成水蒸氣,從而防止液態水進入滅菌室,保證了滅菌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的底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的上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1-上蓋,2-底板,3-進水口,4-出氣口,5-加熱槽,7-連接槽,8-加熱管,9-集氣緩衝槽,10-密封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內」、「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係是基於附圖所述的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或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須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用於消毒滅菌設備的蒸汽發生皿,它包括用於連通消毒滅菌設備的水箱和滅菌室的發生皿本體,發生皿本體上設有進水口3和出氣口4,所述發生皿本體包括上蓋1和底板2,底板2上設有若干個用於存放液體的加熱槽5,第一個加熱槽5與進水口3連通,最後一個加熱槽5與出氣口4連通,加熱槽5依次順序排布,二個相鄰的加熱槽5之間通過連接槽7連通,連接槽7的深度小於加熱槽5的深度;底板2下部設有加熱管8。
所述進水口3位於上蓋1下表面,當上蓋1與底板2連接後,進水口3與第一個加熱槽5上下重合。
所述底板2上表面靠近最後一個加熱槽5的一端設有集氣緩衝槽9,集氣緩衝槽9與出氣口4連通。
所述出氣口4位於上蓋1下表面對應集氣緩衝槽9的位置處。
所述上蓋1下表面位於出氣口4的位置處還設有與集氣緩衝槽9對應配合的凹槽。
所述底板2上表面位於加熱槽5外側沿周向設有用於放置密封墊的密封槽10。
所述加熱槽5呈矩形結構均布。
所述加熱槽5呈「S」型均布。
通過連接槽7連通相鄰的兩個加熱槽5,且連接槽7的深度小於加熱槽5的深度,由於從進水口3進入的水沉在加熱槽5底部,在加熱管8加熱的作用下,液態水加熱變成水蒸氣並經過連接槽7不斷從一個加熱槽5流通到另一個加熱槽5,在經過足夠數量的加熱槽5後,使得最後只剩下水蒸氣進入出氣口4並進入滅菌設備的滅菌室內對物品進行消毒,由於不含液態水,使得滅菌室內的溫度高,從而降低了消毒的時間,提高的工作效率,且使得對物品的消毒完全;本實用新型將若干個依次順序排列的加熱槽5代替現有技術一個整體的腔體,使得液態水逐步被完全加熱成水蒸氣,解決了目前技術存在的缺陷;加熱槽5依次順序排列,且每一個加熱槽5隻跟其前後相鄰的二個加熱槽5連通;進水口3位於上蓋1下表面並與第一個加熱槽5連通,結構簡單,進水比較方便;集氣緩衝槽7用於對加熱後待進入滅菌室內的水蒸氣進行緩衝,防止進入滅菌室內的水蒸氣速度過快而導致因壓力太大、溫度過高而導致器械損壞,提高了使用壽命;水蒸氣在加熱後上浮,將出氣口4設在上蓋1下表面可進一步防止液態水進入滅菌室;加熱槽5呈「S」型排布,使得在相應空間內可排布足夠數量加熱槽,從而保證液態水被完全加熱成水蒸氣,從而防止液態水進入滅菌室,保證了滅菌的效果。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這種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