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疹子是什麼樣子的(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
2023-05-10 11:34:52
育姐的微信上經常會收到媽媽們的各種提問,好像最多的問題就是發來圖片,然後問:「我家寶寶臉上起的這是什麼呀,怎麼護理?」
確實,寶寶的皮膚嬌嫩,本來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這些問題又確實讓爸媽們很困擾。溼疹、痱子,以及寶寶可能出現的各種疹子,護理方式都不相同。如果用了錯誤的護理方式,小心寶寶「顏值不保」啊!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先要搞清楚,寶寶起的這些小紅點,到底是什麼。
所以今天育姐非常有必要給大家總結下幾種寶寶常見的皮膚問題!今天除了常見的溼疹、紅臉蛋、口水疹,還有讓新手爸媽們煩惱的急疹、尿布疹、蕁麻疹等等。各種疹子的特點和護理方式咱都一次講清楚,大家小本本記下來,要認真學習哦!
溼疹
溼疹的麻煩之處主要在於兩點,一是病因很難明確,通常認為是遺傳或者過敏導致;二是溼疹其實沒有能根治的藥物。好消息是50%以上的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溼疹可以自愈。
表現
發病初期,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有瘙癢感。幾天後,丘疹會轉變為小點狀的水泡,水皰破潰後有液體滲出,滲出來的液體幹後可以局部形成厚痂。
雖然它叫「溼疹」,但其實一點都不溼。相反,溼疹是乾燥、一片一片的,會有脫屑、滲水,甚至裂口,伴有明顯癢感。媽媽們要分清哦。
如何護理
面對溼疹,最重要的是做好外部的護理,家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反反覆覆、好了又發是溼疹的特點。
對於溼疹皮膚的護理,保溼是基礎,做好保溼可以事半功倍。皮損部位不要用水洗,特別是不能用熱水和肥皂。過敏也可能是引起的而原因,所以同時要注意避免刺激,避免皮膚過熱出汗,避免過度日曬,使用清水洗澡即可。
新生兒痤瘡
表現
新生兒痤瘡通常發生在剛出生時,或者出生之後的兩三周內。寶寶的臉頰、額頭會出現白色或者紅色的一個一個的小疙瘩。
另外,有時候媽媽可能會把新生兒痤瘡跟溼疹搞混。如果皮膚出現乾燥脫屑的現象,是溼疹的可能性更大哦。
原因
懷孕時母體雌性激素產生過多,會使寶寶出現皮脂腺分泌亢進現象,寶寶出生後,皮脂阻塞毛囊,就會讓寶寶出現痤瘡。
如何護理
新生兒痤瘡通常不需塗任何藥物,出生後三個月會自然消失,期間只需要簡單的溫水清洗就好,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咯。
粟粒疹
表現
寶寶剛出生時,如發現寶寶的鼻頭上有很多小白點或黃色小丘疹,有些可能會蔓延至臉頰部位。
如何護理
你也不用擔心,這主要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造成的,通常在寶寶出生後2~3周內就自行消失,不需要塗抹任何藥膏哦。
紅臉蛋
秋冬之季,寶寶的臉蛋風一吹,就變成呆萌的小紅臉蛋了,看起來有點像「高原紅」哈。因為寶寶的皮膚角質層較薄,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而臉部毛細血管豐富,所以皮膚稍受刺激,就容易發紅變成蘋果臉。
哪些刺激容易蘋果臉呢?
1、寶寶缺水,沒及時補充水分,導致皮膚乾燥。
2、外出時寶寶的臉部不經保護直接裸露在空氣中,風一吹就容易紅臉。
3、衣服穿的太多,熱到了。
所以媽媽們要好好呵護寶寶的小臉蛋。進入室內為寶寶適當脫掉外衣,補充一些開水。平時洗臉、洗澡過後要給寶寶塗抹寶寶護膚品,保持皮膚滋潤。
口水疹
表現
因為嘴巴周圍口水或者奶漬過多,導致皮膚潮溼,從而對皮膚產生刺激。寶寶嘴唇四周皮膚發紅、蛻皮,嚴重的還有輕微的疼痛。
如何護理
對付口水疹,首先是注意清潔,及時用純棉毛巾將寶寶的口水、奶漬輕輕擦乾淨;其次,在嘴角邊抹上潤膚油,起到隔離保護作用。
尿布疹
表現
因為尿液和排洩物刺激皮膚而引起。在寶寶的臀部、肛門、會陰、大腿附近,有大片邊界清楚的紅斑紅或紅色小丘疹,嚴重的甚至會皮膚潰爛。
如何護理
如果已經發現寶寶起了尿布疹,就不要再給寶寶塗抹護臀膏了。因為護臀膏只能在平時起到預防的作用,隔離屁屁和尿液。如果已經起了尿布疹還繼續糊上一層護臀膏,會讓屁屁更不透氣哦~
其實寶寶屁屁的護理記住兩個詞就好:乾爽和透氣。其實幹爽很容易做到,就是別偷懶,時不時檢查下寶寶的尿不溼,勤換尿布,一定要勤快,勤快,再勤快!
透氣就有點難度了,除非你能掌握寶寶的排便規律,然後在寶寶不排便的時候儘量讓屁屁放放風,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讓屁屁透氣了。
蕁麻疹
蕁麻疹一般是由過敏引起。急性蕁麻疹一般僅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最長不會超過6周,而慢性蕁麻疹則可能持續6周以上,甚至幾個月。不管是哪種蕁麻疹,都會讓寶寶非常難受,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嚴肅臉)。
表現
不論是哪種蕁麻疹,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高出於皮膚表面,為紅色或粉紅色,呈團狀或條狀(蕁麻疹有時看起來很像蚊子包);
2、有時伴有白色的腫塊,邊緣不會脫皮;
3、非常癢,可能伴有灼熱感或刺痛感。
4、會長在全身,或者是身上的某個部位,大小不等,並且可以融合。
5、在24小時之內,皮疹會變換位置或消退。
如何護理
遠離過敏原。如果寶寶身上的蕁麻疹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在家觀察。因為急性蕁麻疹通常很快就會消失,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可以對長皮疹的地方進行冷敷或用爐甘石洗劑,這樣可能會減輕或消除瘙癢。如果蕁麻疹很嚴重,就要馬上去看兒科急診啦。
乳痂
表現
有些寶寶出生後不洗頭,時間一長,頭皮上會出現一些像頭皮屑一樣的黃白色物質,嚴重時呈黃色魚鱗狀乳痂。這其實是一層油脂,寶寶分泌物和灰塵聚集在一起就會形成較厚的乳痂。一般不疼不癢,對寶寶的健康沒有明顯的影響。
如何護理
可以先將植物油加熱待冷卻後局部塗擦,然後將浸溼的紗布敷在頭上,讓胎垢充分軟化。一般在24小時以後可用紗布輕輕擦拭,或用小梳子輕輕梳頭髮,痂皮就會脫落。如果痂皮很厚,一次浸油可能去不掉,可以重複上述做法2—3次。萬萬不要手賤用蠻力去摳啊!
痱子
表現
炎熱壞境下,寶寶汗液不蒸發,積聚在皮膚上。早期痱子上有小白尖,而且不相融。在寶寶皮膚褶皺,容易出汗的皮膚褶皺處出現。比如頸部、腹股溝和腋窩等等。我們俗稱的「淹脖子」就是這種情況。
如何護理
雖然痱子是熱出來的,現在也已經入秋了,但事實上,寒冷的秋冬季節,如果給寶寶穿得太多太嚴實,也可能捂出痱子來。
如果已經出了痱子,要儘量減少穿著或覆蓋,孩子脖頸溫熱手腳稍涼是正常現象,不要總覺得這樣會凍著孩子。如果寶寶的手腳都是熱的,就說明穿的太多,已經出現捂熱現象了。
儘量讓寶寶待在通風好的房間,給寶寶穿透氣棉質衣服,寶寶出汗應立即給擦乾或者洗澡,給寶寶洗澡時適度使用不刺激的沐浴露。
一定要注意,出痱子時不能給寶寶使用乳膏或者乳液,否則會加重毛孔堵塞的程度,加重病情哦。
看到這裡,這8種皮膚異常情況育姐就講清楚啦,以後見到疹子君,大家不會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吧? 建議大家先收藏,下次拿出來直接對照,然後轉給其他媽媽們一起學習吧!
長按二維碼加育姐微信
育姐拉你進育兒、輔食等服務群
還有福利活動和各種小驚喜等你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