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進紙歪斜的饋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9 19:12:31 9
專利名稱:防止進紙歪斜的饋紙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饋紙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防止進紙歪斜的饋紙機構。
背景技術:
對於早期的計算機使用者而言,掃描儀是屬罕有的外圍設備。早期的掃描儀由於價格高昂,操作不易,通常應用於專業數字影像處理的工作上。然而,隨著數字影像科技的發展,不少價格低廉,並易於使用的掃描儀湧入市場。在過去數年,它們更成為個人或小型辦公室的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般常見的掃描儀可以區分為平臺式與饋紙式兩大主流,其中,平臺式是個人工作室(SOHO)中最流行的掃描器型式。平臺式掃描儀的設計就好比一個小型的複印機,紙張、書本或其它待掃描的物品放置在平面玻璃上以進行掃描。又,隨著掃描技術的進展,不僅是相片、書籍等二維的對象可以使用平臺式掃描儀來掃描,三維的立體對象也可以使用平臺掃描一進行掃描。
相對於平臺式掃描儀,饋紙式掃描儀主要針對經常掃描大量紙張的用戶。饋紙式掃描儀的主要特點在於可進行多頁連續掃描,以提高掃描操作的速度。然而,饋紙式掃描器受限於其設計,無法掃描已釘裝的文件或相片,也無法如平臺式掃描儀可用以掃描三維的立體對象。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平臺式掃描儀的掃描速度,有些設計提出在平臺式掃描儀外接自動饋紙器(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以達到多頁連續掃描的目的,使掃描大量文件變得容易。
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一典型自動饋紙器內的饋紙機構10的示意圖。此饋紙機構10包括一進紙滾輪(Pickup Roller)12、一進紙臂(Pickup Arm)14、一分紙滾輪(Separation Roller)16與一分紙片(Separation Pad)18。其中,進紙臂14是軸接於分紙滾輪16的轉動軸16a上。進紙滾輪12設置於進紙臂14的一自由端。分紙片18是固定,並且區分為一進紙部分18b與一分紙部分18a。其中,分紙部分18a與分紙滾輪16之間預留有一間隙。基本上,此間隙的大小是大於單一紙件的厚度,但小於二張紙件的厚度。
在紙件S饋入的過程中,首先,進紙臂14的自由端沿著方向Y下降,使進紙滾輪12接觸紙件S。隨後,進紙滾輪12旋轉帶動紙件S沿著方向Z前進,而與分紙片18及分紙滾輪16相接觸。此受到進紙滾輪12帶動的紙件S,受到分紙片18與分紙滾輪16的阻滯,而僅有位於最上方的紙件S得以穿過分紙部分18a與分紙滾輪16間的間隙,饋入自動饋紙器之中。
基本上,此饋紙機構10的分紙能力系與分紙片18的設計與安裝密切相關。進一步而言,若是分紙片18無法精準的對應組裝在分紙滾輪16上,亦即前述分紙片18的分紙部分18a後緣(即圖中分紙部分18a的左側邊緣)的走向與分紙滾輪16的軸向有所偏差。由於紙件S在進紙之過程中,其前緣先切齊前述分紙部分18a的後緣,再饋入自動饋紙器內,因此,進紙的歪斜是無法避免。
其次,由於此分紙片18是固定的,致使分紙部分18a與分紙滾輪16之間隙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因此,當所使用的紙件S厚度有顯著改變時,此間隙的大小無法相應進行調整,而可能產生進紙困難或是重複進紙(multiple feed)的情形。
於是,如何防止進紙歪斜,暨避免重複進紙的問題,已成為當今饋紙機構的發展中,受到矚目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饋紙機構,可以使分紙片精準的定位組裝於分紙滾輪上,以防止進紙歪斜的現象產生。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饋紙機構,可以配合紙件的厚度,調整分紙片與分紙滾輪的間隙大小,以避免重複進紙。
本發明提供一種饋紙機構,包括一進紙滾輪,一分紙滾輪,一分紙片,一壓力調整單元與一分紙片壓板。其中,進紙滾輪用以帶動紙件。分紙滾輪位於進紙滾輪的下遊處。分紙片具有一圓弧狀的分紙部分靠合於分紙滾輪。壓力調整單元具有一球型施壓部。分紙片壓板的背面具有一凹陷以容納此球型施壓部,而其正面用以將分紙片壓合於分紙滾輪表面。此分紙片壓板的正面並具有一V型凹槽,當球型施壓部施壓於分紙片壓板,此V型凹槽被分紙滾輪引導,以使其走向平行於分紙滾輪的轉動軸方向。同時,此V型凹槽亦壓迫分紙片的分紙部分使的完全貼合於分紙滾輪表面。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1為一典型自動饋紙器(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內的饋紙機構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自動饋紙器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3A為圖2中的饋紙機構的放大剖面示意圖;圖3B為圖3A中的分紙片壓板的放大剖面示意圖;圖3C為圖2中的饋紙機構的分解圖;圖4為本發明饋紙機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饋紙機構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照圖2所示,其為本發明自動饋紙器(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20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此自動饋紙器20具有一進紙匣30、一饋紙機構40、一中繼滾輪組50與一出紙滾輪組70。其中,進紙匣30用以承載紙件(未圖示)。饋紙機構40用以帶動進紙匣30內的紙件逐張饋入自動饋紙器20內。中繼滾輪組50位於饋紙機構40的下遊處,用以將離開饋紙機構40的紙件傳送至一讀寫位置60,以進行掃描、影印等動作。出紙滾輪組70位於中繼滾輪組50的下遊處,用以帶動紙件離開讀寫位置60,並且將此紙件送出自動饋紙器20。
請參照圖3A所示,圖2中的饋紙機構40的放大剖視圖。如圖中所示,此饋紙機構40包括一進紙滾輪42、一分紙滾輪44、一分紙片45、一壓力調整單元47與一分紙片壓板46。其中,進紙滾輪42鄰接於進紙匣30的末端,用以帶動進紙匣30內的紙件。分紙滾輪44位於進紙滾輪42的下遊處,分紙片45具有一圓弧狀的分紙部分452壓合於分紙滾輪44的表面。進紙滾輪42所帶動的紙件受到分紙滾輪44與分紙片45的阻滯,僅有位於最上方的紙件得以經由分紙滾輪44的帶動,穿過分紙滾輪44與分紙片45之間隙,而饋入此自動饋紙器。
同時也請參照圖3C所示,壓力調整單元47具有一球型施壓部472、一基座474與一彈性元件476。其中,基座474上具有一開口475,使球型施壓部472得以經由此開口475向上突出基座474,而抵住分紙片壓板46。彈性元件476位於球型施壓部472的下方,用以提供作用力以使球型施壓部472施壓於分紙片壓板46。值得注意的是,圖中是以一壓縮彈簧例示本發明的彈性元件476,而非謂此彈性元件476必須使用壓縮彈簧。實際上,任何可經形變,以提供作用力予球型施壓部472的彈性元件476,均可以應用於本發明之中。
請同時參照圖3B所示,為了使球型施壓部472可以有效的施壓於分紙片壓板46,此分紙片壓板46的背面(即圖中分紙片壓板46的下表面)具有一凹陷462以容納此球型施壓部472。值得注意的是,此分紙片壓板46的背面的凹陷462呈現一曲面的外觀,並且,此曲面的曲率小於球型施壓部462的球面的曲率,以確保球型施壓部472抵住凹陷462的底部。由此,可以防止球型施壓部472對於分紙片壓板46的施力方向產生偏差,進而使球型施壓部472得以有效施力於分紙片壓板46。又,就一較佳實施例而言,此凹陷462更可以採用球面的外觀設計以配合球型施壓部472的外型。
此外,請同時參照圖3B所示,而在分紙片壓板46的正面(即圖中分紙片壓板46的上表面)具有一V型凹槽464以將分紙片45壓合於分紙滾輪44表面。值得注意的是,圖中的分紙片壓板46可部分活動地結合於壓力調整單元47的基座474上,而分紙片45可部分活動地結合於分紙片壓板46上。當球型施壓部472施壓於分紙片壓板46,分紙片壓板46上的V型凹槽464受到分紙滾輪44的引導,以使其走向平行於分紙滾輪44的轉動軸方向。同時,此V型凹槽464也引導分紙片45的走向,使其分紙部分452的後緣45a平行於分紙滾輪44的轉動軸方向,以使分紙片45精準的組裝於分紙滾輪44上。
其次,本發明的壓力調整單元47更具有一間隙調整螺絲477與一作用力調整螺絲478。其中,間隙調整螺絲477鎖合於基座474上,並且抵住球型施壓部472的末端以調整球型施壓部472向上突出基座474的距離,用以決定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大小。同時,也透過此間隙調整螺絲477的鎖合動作,將分紙片壓板46固定於基座474上。
此間隙調整螺絲477更具有一中空螺孔479。彈性元件476設置於此螺孔479之內,並且向上抵住球型施壓部472。作用力調整螺絲478螺合於此螺孔479的下部分,並且向上抵住彈性元件476。因此,通過改變此作用力調整螺絲478相對應於此中空螺孔479的鎖合深度,即可調整彈性元件476的變形量,進而調整球型施壓部472施壓於分紙片壓板46的作用力大小。
此外,為了調整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大小,本發明提供有一校正片(未圖示)。此校正片的厚度設定大於單一張紙件的厚度,而小於兩張紙件的厚度。並且,可以配合不同紙件厚度的需求,設定不同的校正片。在調整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的過程中,是將校正片插入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中,並且轉動間隙調整螺絲477帶動分紙片45,以將校正片壓合於分紙滾輪44上。透過測量間隙調整螺絲477相對於基座474的鎖合深度,即可確保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大小符合校正片的規範。
請參照圖4所示,其為本發明饋紙機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相比較於圖3A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的間隙調整螺絲477』,其內部空孔的下端封閉,而省卻了作用力調整螺絲的設計。然而,由於省略了作用力調整螺絲,本實施例必須通過適當調整空孔479』的深度,以決定彈性元件476施加於球型施壓部472的作用力大小。
請參照圖5所示,其為本發明饋紙機構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相比較於圖3A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省卻了間隙調整螺絲與作用力調整螺絲,而直接在基座474』上製作向上的凹孔以容納彈性元件476。然而,由於省卻了間隙調整螺絲與作用力調整螺絲,本實施例必須通過適當調整此凹孔的深度,以決定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之間隙大小,以及彈性元件476施加於球型施壓部472的作用力大小。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饋紙機構主要有下列優點如圖3B所示,本發明的分紙片壓板46的背面設計有一凹陷462,而正面設計有一V型凹槽464。此凹陷462用以容納球型施壓部472,而此V型凹槽464用以引導分紙片45的走向。通過此分紙片壓板46的設計,可以使球型施壓部472有效施力於分紙片壓板46上,進而使分紙片45精準的定位組裝在分紙滾輪44上,以防止進紙歪斜的現象產生。
如圖3A所示,本發明的壓力調整單元47具有間隙調整螺絲477與作用力調整螺絲478的設計,其中,間隙調整螺絲477主要的功能在於調整分紙片45與分紙滾輪44的間隙的大小。而作用力調整螺絲478的功能則是在前述間隙的大小確定後,進一步調整彈性元件476的壓縮量,以決定分紙片45壓合於分紙滾輪44的作用力的大小。由此,本發明的壓力調整螺絲可以配合紙件的厚度,調整分紙片與分紙滾輪的間隙大小,以及分紙滾輪與紙件間的摩擦力,以避免重複進紙的現象產生。
以上所述是利用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範圍,而且熟知此類技術人士都能明了,適當而作一些改變及調整,仍將不失本發明的要義所在,也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饋紙機構,包括一進紙滾輪,以帶動一紙件;一分紙滾輪,位於該進紙滾輪的下遊處;一分紙片,具有一圓弧狀的分紙部分;一壓力調整單元,具有一球型施壓部;以及一分紙片壓板,其背面具有一凹陷以容納該球型施壓部,其正面具有一V型凹槽以將該分紙片壓合於該分紙滾輪表面;當該球型施壓部施壓於該分紙片壓板,該V型凹槽被引導以使該V型凹槽的走向平行於該分紙滾輪的轉動軸方向,並且,使該分紙部分完全貼合於該分紙滾輪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壓力調整單元還包括一彈性元件,以提供作用力使該球型施壓部施壓於該分紙片壓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壓力調整單元更包括一基座與一間隙調整螺絲,該基座具有一開口使該球型施壓部向下突出該基座,該間隙調整螺絲鎖合於該基座,並且抵住該球型施壓部的末端,以調整該分紙片與該分紙滾輪的間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壓力調整單元更包括一作用力調整螺絲,該作用力調整螺絲鎖合於該間隙調整螺絲,並且抵住該彈性元件,以調整該作用力的大小。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分紙片壓板可部分活動地結合於該壓力調整單元的基座,並且,當該間隙調整螺絲鎖合於該基座,該分紙片壓板固定在該基座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分紙片可部分活動地結合於該分紙片壓板。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凹陷呈現一曲面,並且,該曲面的曲率為小於該球型施壓部的球面的曲率。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凹陷呈現一球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饋紙機構,更包括一校正片,該校正片可插入該分紙片與該分紙滾輪間,以調整該分紙片與該分紙滾輪的間隙。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饋紙機構,其中,該校正片的厚度大於單一張該紙件的厚度,而小於兩張該紙件的厚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饋紙機構,包括一進紙滾輪,一分紙滾輪,一分紙片,一壓力調整單元與一分紙片壓板。進紙滾輪用以帶動紙件。分紙滾輪位於進紙滾輪的下遊處。分紙片靠合於分紙滾輪,並且,具有一圓弧狀的分紙部分。壓力調整單元具有一球型施壓部。分紙片壓板的背面具有一凹陷以容納此球型施壓部,而正面具有一V型凹槽以將分紙片壓合於分紙滾輪表面。當球型施壓部施壓於分紙片壓板,分紙片壓板上的V型凹槽被引導以使其走向平行於分紙滾輪的轉動軸方向。同時,此V型凹槽也壓迫分紙片的分紙部分完全貼合於分紙滾輪表面。
文檔編號B65H3/06GK1939822SQ20051010762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9日
發明者郭秉宏, 刁榮茂 申請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