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伺服油泵負壓控制油路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9:19:3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壓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伺服油泵負壓控制油路。
背景技術:
目前,伺服油泵液壓機中並未對油泵口出現負壓的狀況進行控制,而且在主油路出現壓力降低的狀況時,也無法實現調節,導致穩定性差,主油路出油量過多時,單純的採取流量調節閥對主油路進行控制,造成了較大的壓力,穩定性差,無法實現對油箱內的油進行濾除雜質,導致雜質影響了設備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伺服油泵負壓控制油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出現負壓狀況無法控制、壓力降低無法調節、對油量過多採取的控制方式導致穩定性差和無法濾除油中雜質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伺服油泵負壓控制油路,包括主油路和負壓油路,所述主油路上設置有液壓油泵,所述主油路的進油口位於油箱內部底側,所述主油路一側和油箱之間設置有負壓油路,所述負壓油路上設置有液壓單向閥。
優選的,所述主油路的和負壓油路的進油口上設置有濾油器。
優選的,所述主油路一側和油箱之間設置有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上安裝有流量比例閥和第一溢流閥。
優選的,所述主油路另一側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穩壓油路,所述穩壓油路上安裝有液壓單向閥、液壓蓄能器和第二溢流閥。
優選的,所述液壓油泵採用的是由伺服電機和油泵組成的伺服油泵。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通過主油路的和負壓油路的進油口上設置有濾油器,能夠過濾油箱內油的雜質,避免了油中的雜質影響設備的運行,通過主油路一側和油箱之間設置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上安裝有流量比例閥和第一溢流閥,能夠在主油路油量過多時,通過回油管路,經過第一溢流閥和流量比例閥回到油箱,流量比例閥可以調節流回至油箱過程中的流量,從而控制回油管路內的壓力保證在預設位置,進而保證了主油路和回油管路的的穩定性,通過主油路另一側和油箱之間設置有穩壓油路,穩壓油路上安裝有液壓單向閥、液壓蓄能器和第二溢流閥,能夠實現在主油路壓力降低時提供壓力,從而提高穩定性,通過液壓油泵採用的是由伺服電機和油泵組成的伺服油泵,伺服油泵壓力平穩,低脈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油路;2-第一溢流閥;3-流量比例閥;4-回油管路;5-負壓油路;6-濾油器;7-油泵;8-油箱;9-伺服電機;10-第二溢流閥;11-穩壓油路;12-液壓單向閥;13-液壓蓄能器;14-液壓油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伺服油泵負壓控制油路,包括主油路1和負壓油路5,主油路1上設置有液壓油泵14,主油路1的進油口位於油箱8內部底側,主油路1一側和油箱8之間設置有負壓油路5,負壓油路5上設置有液壓單向閥12,主油路1的和負壓油路5的進油口上設置有濾油器6,主油路1一側和油箱8之間設置有回油管路4,回油管路4上安裝有流量比例閥3和第一溢流閥2,主油路1另一側和油箱8之間設置有穩壓油路11,穩壓油路11上安裝有液壓單向閥12、液壓蓄能器13和第二溢流閥10,液壓油泵14採用的是由伺服電機9和油泵7組成的伺服油泵。
工作原理:使用時,在液壓油泵14的作用下,油箱8內的油在主油路1方向流動,主油路1的壓力大於穩壓油路11時,主油路1的油通過穩壓油路11為液壓蓄能器13衝液,使液壓蓄能器13達到一定的壓力,超過設定壓力時,通過第二溢流閥10洩壓,當主油路1油量過多時,通過回油管路4,經過第一溢流閥2和流量比例閥3回到油箱8,流量比例閥3可以調節流回至油箱8過程中的流量,從而控制回油管路4內的壓力保證在預設位置,進而保證了主油路1和回油管路4的的穩定性,當出現液壓油泵14反轉洩壓或外部原因造成液壓油泵14出油口形成負壓時,油箱8的油源會通過負壓油路5上的液壓單向閥12向液壓油泵14出油口補充油源,從而杜絕液壓油泵14出油口形成負壓。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