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的面板調整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9 20:20:26
鎖的面板調整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包括:一面板,具有一安裝孔,該安裝孔周圍具有一第一螺絲孔與一第二螺絲孔;一可換向組件,可局部容置於該面板的安裝孔,該可換向組件具有一第一孔與一第二孔,並於該第一孔與該第二孔之間具有一把手安裝孔;當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一孔對正於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一螺絲可穿設該第一孔螺入該第一螺絲孔,該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鄰近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當該可換向組件相對該面板旋轉大約180度,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二孔對正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該螺絲可穿設該第二孔螺入該第一螺絲孔,該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遠離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
【專利說明】鎖的面板調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按一般盒狀鎖的鎖閂通常是透過把手、鎖組或旋鈕來驅動鎖閂,使門開啟,然而一般從鎖組的軸心到把手的軸心的距離,業界通常有兩種規格92mm或98.4mm,市面上門板的鎖組安裝孔的軸心到把手安裝孔的軸心距離亦有兩種安裝規格,所以如果要以同一盒狀鎖鎖閂及鎖體適用於該兩種門板安裝孔的規格,則需要將鎖閂的鎖組安裝孔的軸心到把手安裝孔的軸心的距離設計成可調整為92mm或98.4mm的規格,以方便顧客自行DIY。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可將面板的鎖組安裝孔的軸心與把手安裝孔的軸心的距離調整為LI尺寸或L2尺寸的規格。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包括:
[0006]一面板,具有一安裝孔,該安裝孔周圍具有一第一螺絲孔與一第二螺絲孔;
[0007]一可換向組件,可局部容置於面板的安裝孔,該可換向組件具有一第一孔與一第二孔,並於第一孔與第二孔的間具有一把手安裝孔;
[0008]當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一孔對正於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一螺絲可穿設第一孔螺入第一螺絲孔,該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鄰近面板的第一螺絲孔;當可換向組件相對面板旋轉大約180度,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二孔對正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螺絲可穿設該第二孔螺入該第一螺絲孔,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遠離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
[0009]進一步,可換向組件具有一本體,本體的兩側面延伸一第一耳與一第二耳。
[0010]進一步,第一耳具有一第一凹部連通該第一孔,第二耳具有一第二凹部連通第二孔。
[0011]進一步,面板具有一第一螺柱與一第二螺柱,第一螺柱設置第一螺絲孔,第二螺柱設置第二螺絲孔。
[0012]進一步,第一凹部可選擇性的套設於第一螺柱或第二螺柱。
[0013]進一步,兩螺絲可分別穿設第一耳的第一孔與第二耳的第二孔而分別螺入第一螺柱與第二螺柱。
[0014]進一步,兩螺絲可分別穿設第二耳的第二孔與第一耳的第一孔而分別螺入第一螺柱與第二螺柱。
[0015]進一步,面板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可換向組件的本體具有一第一面,可換向組件的第一耳與第二耳分別具有一第二面,可換向組件的第一面與第二面的橫向H距離大於面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面的橫向h距離。
[0016]本實用新型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安裝於門板上,為搭配一具有可調整軸距的鎖閂,於鎖體的內、外側面板上的鎖組安裝孔、旋鈕安裝孔與把手安裝孔,可選擇性的調整面板上鎖組安裝孔的軸心到把手安裝孔的軸心的距離,以搭配一具有可調整軸距的鎖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第一鎖體、第二鎖體、鎖閂的立體分解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第一鎖體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可換向組件的立體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可換向組件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第一鎖體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第一鎖體的可換向組件調整後,鎖組安裝孔的軸心至把手安裝孔的軸心距離LI的平面示意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 實施例,顯示第一鎖體的可換向組件調整後,鎖組安裝孔的軸心至把手安裝孔的軸心距離L2的平面示意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圖6的8-8剖面線的局部剖面圖。
[0025]【符號說明】
[0026]2 第一鎖體10 面板
[0027]101 底板1011 第一面
[0028]1012第二面102安裝孔
[0029]103第一螺柱1031第一螺絲孔
[0030]104第二螺柱1041第二螺絲孔
[0031]105鎖組安裝孔20 把手換向調距裝置
[0032]21 可換向組件210本體
[0033]211 第一面212第三面
[0034]213 第一耳2131 第二面
[0035]2132 第一凹部2133 第一孔
[0036]214 第二耳2141 第二面
[0037]2142 第二凹部2143 第二孔
[0038]215 容室2151 底面
[0039]2152螺柱2153螺絲孔
[0040]216環狀凹槽217把手安裝孔
[0041]218 螺絲22 把手
[0042]221握持部222軸管
[0043]223第一圓柱2231第一扣環槽
[0044]2232第二扣環槽224第二圓柱
[0045]2241方形孔2242縱向槽
[0046]2243 孔231 第一墊圈
[0047]232襯套233第二墊圈
[0048]234第一扣環235第二扣環[0049]24轉動座241圓形突出部
[0050]242支承部243第一驅動部
[0051]244第二驅動部245通孔
[0052]246嚙合部247扭力彈簧容置部
[0053]25扭力彈簧251第一彎折部
[0054]252第二彎折部253第三彎折部
[0055]261調整件2611定位部
[0056]2612嚙合部262彈簧
[0057]271螺絲272支承螺柱
[0058]28蓋板281通孔
[0059]282孔283第一槽
[0060]2831第一抵擋部284第二槽
[0061]2841第二抵擋部4第二鎖體
[0062]6盒狀鎖鎖閂。
【具體實施方式】
[0063]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64]如請參閱圖1至圖8所示,為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的較佳具體實施例,該面板調整裝置為搭配一具有可調整軸距的盒狀鎖鎖閂6而設置,其可分別安裝於第一鎖體2與第二鎖體4,並可操作一盒狀鎖鎖閂6作動,由於該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安裝於該第一鎖體2與該第二鎖體4的構造特徵與安裝方式為完全相同,故圖2至圖8僅說明安裝於該第一鎖體2的部份,安裝於該第二鎖體4的部份由於大致相同故不詳加說明。
[0065]如圖1至圖8所示,該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包括:一面板10、一把手換向調距裝置20及兩螺絲218等。
[0066]如圖2所不,該面板20,具有一底板101,該底板101具有一第一面1011與一第二面1012,一安裝孔102貫穿該第一面1011與該第二面1012,該底板101鄰近該安裝孔102處,上下分別具有一第一螺柱103與一第二螺柱104,該第一螺柱103具有一第一螺絲孔1031,該第二螺柱104具有一第二螺絲孔1041。
[0067]如圖2至圖4所示,該把手換向調距裝置20,包括:一可換向組件21、一把手22、一第一墊圈231、一襯套232、一第二墊圈233、一第一扣環234、一轉動座24、一扭力彈簧25、一調整件261、一彈簧262、一第二扣環235、兩支承螺柱272、兩螺絲271與一蓋板28等。
[0068]如圖2至圖4所示,該可換向組件21具有一本體210,該本體210具有一第一面211與一第三面212,該第一面211形成一把手安裝孔217,該第三面212形成一容室215,該容室215的周圍形成一底面2151,該把手安裝孔217的周圍位於該底面2151處形成一環狀凹槽216,並於該底面2151延伸四個隔開設置的螺柱2152,該每一螺柱2152具有一螺絲孔2153,該本體210的兩側面分別形成一第一耳213與一第二耳214,該第一耳213具有一第二面2131,該第二耳214同樣具有一第二面2141,該第一耳213的第二面2131與該第二耳214的第二面2141位於同一平面上,該第一耳213的第二面2131形成一第一凹部2132連通一第一孔2133,該第二耳214的第二面2141形成一第二凹部2142連通一第二孔2143。
[0069]如圖2所示,該把手22具有一握持部221連接一軸管部222,該軸管部222的軸向延伸一第一圓柱223,該第一圓柱223的端部延伸一第二圓柱224,該第一圓柱223具有一第一扣環槽2231,該第二圓柱224中央形成一方形孔2241,該第二圓柱224周邊具有兩隔開設置的縱向槽2242連通該方形孔2241,且該第二圓柱224的外圓周形成一第二扣環槽2232,該第一圓柱223的端部位於該兩縱向槽2242之一的位置具有一孔2243 ;該把手22的第一圓柱223可穿設該第一墊圈231、該可換向組件21的把手安裝孔217、該襯套232、該第二墊圈233,將該第一扣環234扣合於該把手22的第一圓柱223的第一扣環槽2231,該把手22即可相對於該可換向組件21轉動。
[0070]如圖2與圖8所示,該轉動座24,為一圓盤體,該轉動座24的中央具有一圓形突出部241,該轉動座24的外圓周軸向延伸一支承部242與隔開設置的一第一驅動部243與一第二驅動部244,該圓形突出部241的中央具有一通孔245,該通孔245的周圍形成兩隔開設置的嚙合部246,本實用新型的嚙合部246可為T形槽、L形槽或凹槽,該圓形突出部241與該支承部242、該第一驅動部243、該第二驅動部244之間具有一扭力彈簧容置部247,該轉動座24可容置於該可換向組件21的環狀凹槽216,該支承部242、該第一驅動部243與該第二驅動部244的外圍鄰靠於該環狀凹槽216的內圓周。
[0071]如圖2與圖8所示,該扭力彈簧25,具有隔開設置的一第一彎折部251與一第二彎折部252,該第一彎折部251進一步具有一第三彎折部253,該扭力彈簧25可容置於該轉動座24的扭力彈簧容置部247,並使該第一彎折部251鄰靠於該轉動座24的第一驅動部243,該第二彎折部252鄰靠於該轉動座24的第二驅動部244,該轉動座24的通孔245可套設於該把手22的第二圓柱224,並使該扭力彈簧25的第三彎折部253與該第二彎折部252分別鄰靠於該可換向組件21的該兩相鄰的螺柱2152。
[0072]如圖2與圖8所示,該調整件261,具有一定位部2611連接一嚙合部2612,本實用新型嚙合部2612為一 T形凸塊、L形凸塊或凸塊,該調整件261與該彈簧262,可容置於該把手22具有孔2243的縱向槽2242,該調整件261可軸向位於該把手22的縱向槽2242的
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0073]如圖2與圖8所示,該蓋板28,中央具有一通孔281,四周具有四個隔開設置的孔282,可分別對正該可換向組件21的四個螺柱2152的螺絲孔2153,該通孔281與該孔282之間形成一第一槽283與一第二槽284,該第一槽283連通該第二槽284,該第一槽283的周圍端部形成一第一抵檔部2831,該第二槽284的周圍端部形成一第二抵檔部2841,由於該可換向組件21的厚度受限空間型態的關係,所以該螺柱2152比一般習有構造的螺柱高度較小,所以當該蓋板28覆蓋於該轉動座24與該扭力彈簧25,該轉動座24的第一驅動部243會延伸入該第二槽284,而該第二驅動部244會鄰近該蓋板28的一側面,而該扭力彈簧25會局部嵌入該第一槽283與該第二槽284,以兩螺絲271與兩支承螺柱272分別直接對角鎖固於該可換向組件21的四個螺柱2152的螺絲孔2153,最後以一第二扣環235扣合於該把手22的第二扣環槽2232。
[0074]如圖2至圖8所示,組裝後的把手換向調距裝置,若要其安裝於該面板10上,並設定該鎖組安裝孔105的軸心至把手安裝孔217的軸心距離為LI的距離,可使該可換向組件21的本體210的第一面211穿過該面板10的安裝孔102,而該可換向組件21的第一耳213的第一凹部2132套設於該面板10的第一螺柱103,該第二耳214的第二凹部2142套設於該面板10的第二螺柱104,亦即可換向組件21的第二面2131、2141鄰靠於該面板10的第二面1012,以兩螺絲218分別穿設該第一耳213的第一孔2133與該第二耳214的第二孔2143,而分別螺入該第一螺柱103的第一螺絲孔1031與該第二螺柱104的第二螺絲孔1041,即完成組裝,當完成組裝後如圖8所示,即該可換向組件21的本體210會局部伸出該面板10的安裝孔102的外部以增加美觀,亦即該可換向組件21的第一面211至第二面2131,2141的距離H大於該面板10的第一面1011至第二面1012的距離h。
[0075]若要將把手換向調距裝置20安裝於該面板10上,並設定該鎖組安裝孔105的軸心至把手安裝孔217的軸心距離為L2的距離,使該可換向組件21的本體210的第一面211穿過該面板10的安裝孔102,而該可換向組件21的第一耳213的第一凹部2132套設於該面板10的第二螺柱104,該第二耳214的第二凹部2142套設於該面板10的第一螺柱103,以兩螺絲218分別穿設該第一耳213的第一孔2133與該第二耳214的第二孔2143,而分別螺入該第二螺柱104的第二螺絲孔1041與該第一螺柱103的第一螺絲孔1031,即完成組裝,但為使把手22符合設定的方向,則須要壓按該調整件261,使該調整件261沿該把手22的縱向槽2242移動,該調整件261的嚙合部2612由嚙合該轉動座24的嚙合部246的第一位置(如圖8所示)移動到不嚙合該轉動座24的嚙合部246的第二位置,如此該把手22即可相對該可換向組件21轉動約180度,待該調整件261的嚙合部2612移動到對正該轉動座24的另一嚙合部246,該調整件261受該彈簧262的偏壓力量,使該調整件261的嚙合部2612由不嚙合該轉動座24的嚙合部246的第二位置移動到嚙合該轉動座24的嚙合部246的第一位置(第二角位置),如此即完成把手換向及調整軸距。
[0076]惟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各節,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諸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為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大凡依據下列申請專利範圍該的構造特徵及其精神而為的等效性替換或修改,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範疇。
【權利要求】
1.一種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面板,具有一安裝孔,該安裝孔周圍具有一第一螺絲孔與一第二螺絲孔; 一可換向組件,局部容置於面板的安裝孔,該可換向組件具有一第一孔與一第二孔,並於第一孔與第二孔之間具有一把手安裝孔; 當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一孔對正於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一螺絲穿設第一孔螺入第一螺絲孔,該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鄰近面板的第一螺絲孔;當可換向組件相對面板旋轉180度,該可換向組件的第二孔對正面板的第一螺絲孔時,螺絲穿設該第二孔螺入該第一螺絲孔,可換向組件的把手安裝孔的位置遠離該面板的第一螺絲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可換向組件具有一本體,本體的兩側面延伸一第一耳與一第二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耳具有一第一凹部連通第一孔,第二耳具有一第二凹部連通第二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面板具有一第一螺柱與一第二螺柱,第一螺柱設置第一螺絲孔,第二螺柱設置第二螺絲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凹部可選擇性的套設於第一螺柱或第二螺柱。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兩螺絲分別穿設第一耳的第一孔與第二耳的第二孔而分別螺入第一螺柱與第二螺柱。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兩螺絲分別穿設第二耳的第二孔與第一耳的第一孔而分別螺入第一螺柱與第二螺柱。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的面板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面板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可換向組件的本體具有一第一面,可換向組件的第一耳與第二耳分別具有一第二面,可換向組件的第一面與第二面的橫向H距離大於面板的第一面與第二面的橫向h距離。
【文檔編號】E05B9/00GK203769440SQ20142003637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江維亮 申請人:臺灣史丹利安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