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式負壓磁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1:17:31 4
專利名稱:提拉式負壓磁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範圍為醫療保健領域,是一種不刺破皮膚的磁療針灸器。本發明採用提拉式負壓法,運用針灸原理使磁力線產生的磁場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滲透,來治療各種病例。選穴時,先選取主穴,再選多個配穴,按照臨床治療方案進行磁療。現有的磁療點穴器,一般是將磁極點穴尖固定於人體的某個部位進行治療,而因其僅是以單向定量的磁極磁力進行刺激穴位,有些需要雙向磁療(如內外關節)或較大磁場的穴位,則不易形成雙向磁療或強刺激,不能將磁能量集中施加於選定的穴位上,從而減弱了磁極對穴位的刺激,而難以體現磁療針灸技術的特色,療效也受到影響。
現有技術中,例一如在專利申請號為89206184.7號專利,及其在該專利實施銷售的製品中,是將磁體針的尖端對準所選定的穴位,使磁脈衝能量集中於該穴位,人體可較好地接受磁脈衝的物理因子能量,可明顯提高療效,充分發揮磁療的功能但是其存在的缺陷是,其負壓腔內的負壓吸氣孔位於點穴器的尖端上,容易被吸起的人體表皮堵死,尤其其上設置的永磁體均為N極,且只有單極向外的單向磁板,難以達到更佳的磁療功效。
例二在專利申請號為數96120798.1號專利及其在該專利實施銷售的製品中,採用針灸穴位治療具有N極S極的負壓磁療點穴器使其可形成相對的磁場,使點穴尖N極及S極分別置於人體穴位(如內外關節)的二側形成垂直切割磁力線作用於人體,使人體在垂直切割磁場作用的狀態下對人體穴位進行磁療。從而達到較好的療效,但其缺點是1、因採用外壓式(即由橡皮球外加氣壓),因此氣囊的負壓力度不夠,尤其使用在人體肌肉少的部位該點穴器就很容易脫落,在治療上帶來許多局限性,在使用上帶來許多不便。2、該點穴器的永磁體是單極組成(只有S極或N極),所以磁力線的切割力度較弱,滲透到人體經絡的強度不夠,必須組合使用。
有鑑於上述傳統產品存在的弊端,本發明人基於豐富的實踐經驗及專業知識,經過不斷研究、設計,並經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本發明。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因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用於針灸穴位治療同時具有N、S極的負壓磁療器,即每個磁療器裝有二個以上的永磁體,一個為N極另一個為S極的組合。
磁療器點穴尖的針尖在負壓的作用下點壓穴位,尤其是點穴尖由導磁性能良好的導磁金屬材料製成與其後面的永磁體形成閉合磁路,使其可形成相對應的磁場,增強垂直切割磁力線作用於人體,使人體在垂直切割磁場作用的狀態下對人體穴位進行磁療,並可大幅度提高磁療效果,如果再按磁療器的極性即S-N-S-N進行組合,則治療效果就更加明顯提高。
本發明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採用提拉式的負壓法,因此負壓效果能明顯增強,再則每個磁療器增加了磁極,磁力線切割力度和滲透到人體經絡的強度有了明顯的改善,並且磁療器中增設了負壓調節栓,使用時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負壓的力度。即使在肌肉部位少的穴位上使用也不可能發生磁療器脫落現象。
本發明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的具體結構請按圖1為結構圖、圖2為結構仰視圖的實施操作步驟及對照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解說如下負壓調節螺帽1負壓調節栓2 負壓調節活塞3永磁體磁座4 永磁體5A及永磁體5B磁宮上端蓋6磁宮7點穴尖5A1及點穴尖5B1負壓調節螺管11 負壓調節提軸12負壓調節活塞軸套13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將提拉式負壓磁療器緊貼所選定的穴位處,然後左手按住磁宮7,右手按負壓調節螺帽1,往上提拉,向上提拉的高度即負壓力度的大小則按自己的需要進行調節選用,然後再用負壓調節栓2進行鎖定。
前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結構負壓調節螺帽1、負壓調節螺管11、負壓調節提軸12、負壓調節活塞軸套13是塑料或尼龍等注塑為一體的構架,其中負壓調節螺管11用螺牙於負壓調節螺帽1相聯接,打開負壓調節螺帽1,然後將負壓調節栓2穿進負壓調節螺管11,再將負壓調節螺帽1固緊。
將負壓調節活塞3鑲嵌在負壓調節活塞軸套13內,打開磁宮上端蓋6將上述配件負壓調節螺管11、負壓調節提軸12、負壓調節活塞軸套13、負壓調節活塞3放入磁宮7內,再穿過磁宮上端蓋6,將磁宮上端蓋6與磁宮7蓋緊,將負壓調節螺管11穿過負壓調節栓2再與負壓調節螺帽1固緊。永磁體5A及永磁體5B分別鑲嵌在永磁體磁座4內,永磁體磁座4與磁宮7用透明塑料或尼龍等注塑為一體的構架,永磁體是由永磁塊5A與點穴尖5A1及永磁塊5B與點穴尖5B1組成。永磁塊5A及永磁塊5B上粘貼有導磁良好的的導磁金屬材料製成的點穴尖5A1及5B1。該點穴尖可由純鐵或低碳鋼製成,使磁力線長度增加5-30mm,點穴尖5A1及點穴尖5B1可製成圓頭、平頭或尖頭的不同形體,用於點壓人體的不同部位。
點穴尖5A1及點穴尖5B1與其後面的永磁體5A及永磁體5B形成閉合磁路,患者在垂直切割磁場下對人體穴位磁療具有療效更加的功效,且點穴尖5A1及點穴尖5B1的外表鍍銀,還具有殺菌的作用。
(1)永磁體5A的N極標為紅色,永磁體5B的S極標為藍色,以便患者能正確按色標的極性選擇穴位組合治療。
(2)磁宮7及永磁體磁座4採用透明塑料或尼龍等注塑製成,使患者能清楚觀察到負壓強度的變化。
(3)負壓調節活塞3採用像皮或皮革等製成,鑲嵌在負壓調節活塞軸套13的軸套內。
以上所述,本發明是在對前專利號為89206184.7的專利及前專利號為96120798.1的專利基礎上吸取其精華而進行的創造性發明,目的是為患者提高療效,使用方便,降低成本,並未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所作的任何修改、變更與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包括負壓調節螺帽,負壓調節栓,負壓調節螺管,負壓調節軸,負壓調節活塞軸套,負壓調節活塞,永磁體磁座,永磁體,點穴尖,磁宮上端蓋,磁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由負壓調節螺帽,負壓調節栓,負壓調節螺管,負壓調節軸,負壓調節活塞軸套,負壓調節活塞,永磁體磁座,永磁體,點穴尖,磁宮上端蓋和磁宮組成。負壓調節螺帽,負壓調節栓,磁宮上端蓋採用塑料或尼龍等製成。負壓調節活塞採用橡皮或皮革等製成。負壓調節螺管,負壓調節軸,負壓調節活塞軸套為塑料或尼龍等注塑為一體的構架或負壓調節螺管採用螺牙與負壓調節軸及負壓調節活塞軸套相聯結。永磁體磁座與磁宮為塑料或尼龍等注塑為一體的構架或永磁體磁座用粘合劑與磁宮相聯結。負壓調節螺帽與負壓調節螺管通過螺牙緊固。負壓調節栓與負壓調節螺管通過螺牙進行調整負壓力度。負壓調節活塞鑲嵌在負壓調節活塞軸套內。點穴針通過粘合劑與永磁體緊固,永磁體鑲嵌在永磁體磁座內,磁宮上端蓋鑲嵌在磁宮內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個磁療器內有二個以上的永磁體,一個為N極,一個為S極並可根據患者的病情按N-S的磁性進行組合選穴治療。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永磁體上固設有由導磁性能良好導磁金屬材料製成的點穴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點穴針可由純鐵或低碳鋼製成,使磁力線長度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點穴針其外表面設有鍍銀層,用來清潔和殺菌。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永磁體鑲嵌在永磁體磁座內,設有不同的顏色以區別永磁體的N極、S極,也可以在永磁體磁座上增加顏色加以區別該永磁體的N極、S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永磁體可用二種不同的顏色以區別永磁體的N極、S極。紅色表示N極,藍色表示S極。
全文摘要
市場上現有的磁療點穴器,因磁極為單相極性,所以磁力線切割力度較弱必須組合使用,並且負壓的方式採用外壓式(橡皮球加壓),因負壓力度不夠,在使用上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尤其對人體肌肉少的部位點穴器容易脫落。本發明的提拉式負壓磁療器,採用了提拉負壓法,所以負壓力度有明顯的增強,並有調節和鎖定功能,使用時可根據患者的要求進行負壓調節,然後再鎖定。為了增強磁力線的切割強度在每個磁療器內增加了永磁體的極性,使磁力線刺激滲透人體經絡的功能明顯提高。本發明具有提高療效,減少成本,使用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N2/06GK1226448SQ9812206
公開日1999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4日
發明者葉松勝 申請人:葉松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