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含有它作為活性成分的殺真菌劑、它的產生方法以及用於產生...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0:19:06 2
專利名稱: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含有它作為活性成分的殺真菌劑、它的產生方法以及用於產生 ...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涉及含有它作為活性成分的殺真菌劑,涉及它的產生方法和用於產生它的中間體。
背景技術:
類似於本發明化合物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可為在如WO99/41237、WO99/38845、WO96/17829、JP-A-7-309837和JP-A-2-275858中所公開的化合物。但它們不同於本發明的化合物。而且這些化合物的使用目的不同於本發明化合物的使用目的。
常規提供的許多殺真菌劑在對引起植物疾病的害蟲的控制作用上具有它們自身的特點。一些殺真菌劑與其預防作用相比較具有稍差的治療作用,且一些殺真菌劑具有隻維持相對短時間的剩餘效應,因此它們抗害蟲的控制作用在一些情況下往往導致不充分可行。因此希望研發出對引起植物疾病的害蟲具有強控制作用的新化合物。
發明的公開本發明人已進行了深入研究來克服上述問題,且結果已發現用式(I)所示的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顯示出極好的對抗多種植物疾病的預防作用和治療作用,其中所述植物疾病尤其是大麥、蔬菜、水果和開花植物的白粉病,且本發明已達到此目的。
也就是說,本發明涉及式(I)所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涉及含有它作為活性成分的殺真菌劑,涉及它的產生方法和用於產生它的中間體,其中所述式(I)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羥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可取代的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或羥基;且m為1、2、3或4,條件是當m至少為2時,R2可含有一個氧原子,以形成稠環(除了當吡啶環在2-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吡啶環在3-位上被烷氧基、羥基或苄氧基取代;且n為1,m為1或2外)。
X代表的滷原子可為如氟、氯、溴或碘,且優選地如可使用氟、氯或溴。
在每一X和R2所表示的可取代烷氧基中烷氧基部分可為如C1-6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或叔丁氧基),且優選地可為如C1-4烷氧基(如甲氧基或乙氧基)。而且,可取代的烷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環烷基、氨基、烷硫基和氰基的取代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烷氧基中,優選未被取代的烷氧基,尤其優選C1-4烷氧基。
在用X表示的可取代芳氧基中,作為芳基部分可提到縮合型多環基(如萘基)和苯基,並優選苯基。可取代的芳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如滷素、烷基、烷氧基或羥基。在這些可取代的芳氧基中,最優選苯氧基。
在用X表示的可取代環烷氧基中,環烷基部分通常具有3至10個碳數目,且可提及單環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辛基)和縮合型多環基。但優選單環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例如滷素、烷基、烷氧基或羥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環烷氧基中,最優選環己氧基。
在用X表示的可取代烴基中,烴部分可為例如C1-6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或叔丁基)、C2-6鏈烯基(如乙烯基、烯丙基、異丙烯基或3-甲基-2-丁烯基)、C2-6炔基(如乙炔基、1-丙炔基或2-丙炔基)、C3-6環烷基(如環丙基、環戊基或環己基)或C6-10芳基。進一步地,可取代烴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環烷基、氨基、烷硫基和氰基的取代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烴基中,優選可取代的烷基,且尤其優選烷基。而且在烷基中最優選C1-4烷基。
在用X表示的可取代烷硫基中的烷硫基可為例如C1-6烷硫基(如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異丁硫基或叔丁硫基),且優選地例如可提及C1-4烷硫基(如甲硫基或乙硫基)。在這些可被取代的烷硫基中,優選烷硫基,尤其優選C1-4烷硫基。可取代的烷硫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和氰基的取代基。
用X表示的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可為例如可酯化的羧基或可醯胺化的羧基,其中所述可酯化的羧基如C1-6烷氧羰基(如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異丙氧羰基、丁氧羰基、異丁氧羰基或叔丁氧羰基)、硝醯基C1-4烷氧氨羰基(如2-硝醯基乙氧羰基或3-硝醯基丙氧羰基)、苯基C1-4烷氧羰基(如苯甲氧羰基或苯乙氧羰基);其中所述醯胺化的羧基如氨基甲醯基、C1-6單烷基氨羰基(如甲基氨羰基、乙基氨羰基、丙基氨羰基、異丙基氨羰基、丁基氨羰基、異丁基氨羰基或叔丁基氨羰基)、C1-6二烷基氨羰基(如二甲基氨羰基、二乙基氨羰基、二丙基氨羰基、二異丙基氨羰基、二丁基氨羰基或異丁基氨羰基)、硝醯基C1-4烷基氨羰基(如2-硝醯基乙基氨羰基或3-硝醯基丙基氨羰基)、苯基C1-4烷基氨羰基(如苯甲基氨羰基或苯乙基氨羰基)、C3-6環烷基氨羰基(如環丙基氨羰基、環戊基氨羰基或環己基氨羰基)、環狀氨羰基(如嗎啉基羰基、哌啶子基羰基、吡咯烷羰基或硫代嗎啉基羰基)或氨羰基。
用X表示的可取代氨基可為例如氨基或烷基氨基,如單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在烷基氨基(單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中的烷基部分優選地為C1-4烷基。可取代氨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環烷基、氨基、烷硫基和氰基的取代基。
每一用R1和R2表示的可取代烷基中的烷基部分優選地為C1-6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或叔丁基),且其中優選C1-4烷基。可取代烷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環烷基、氨基、烷硫基和氰基的取代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烷基中,優選未被取代的烷基,尤其優選C1-4烷基。其中,最優選甲基。
用R2表示的可取代烷氧基中的烷氧基部分優選地為C1-6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或叔丁氧基),且其中優選地為C1-4烷氧基。可取代的烷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一至五個相同或不同的選自芳基、芳氧基、羥基、硝基、硝醯基、滷素(如氟、氯、溴或碘)、滷烷氧基(如像CF3O或HCF2O的C1-4滷烷氧基)、環烷基、氨基、烷硫基和氰基的取代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烷氧基中,優選未被取代的烷氧基。
作為用R2表示的可取代的芳氧基中的芳基部分,可提及縮合型多環基(如萘基)和苯基,且優選苯基。可取代的芳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例如滷原子、烷基、烷氧基或羥基。在這些可取代的芳氧基中,最優選未被取代的苯氧基。
在用R2表示的可取代的環烷氧基中,環烷基部分通常具有3至10個碳數目,且可提及單環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或環辛基)和縮合型多環基。但優選單環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的二級取代基可為例如滷素、烷基、烷氧基或羥基。在這些可取代的環烷氧基中,最優選未被取代的環己氧基。
此處,在用X、R1和R2表示的取代基的二級取代基中的芳基部分、環烷基和烷硫基為如對用X、R1、R2和R3表示的取代基的定義。
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可與酸性物質形成鹽,且它可形成如無機鹽(諸如鹽酸鹽、氫溴酸鹽、磷酸鹽、硫酸鹽或硝酸鹽)或有機鹽(如乙酸鹽、苯甲酸鹽、對甲苯磺酸鹽、甲磺酸鹽或丙磺酸鹽)。
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式(I)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的一些優選的方式為如下所示。這些方式可相互結合。而且這些化合物用作殺真菌劑。
R2』、R2」和R2同如上所定義的R2,且X1、X2、X3和X4同如上所定義的X。
(1)式(I′)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 其中X、n和R1同如上在通式(I)中所定義的,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或羥基,p為1,2或3,且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或羥基,條件是R2』和R2」中的至少兩者含有一個氧原子,以形成稠環(除了當吡啶環在2-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吡啶環在3-位上被烷氧基、羥基或苄氧基取代;且n為1,p為1外)。
(2)根據上述第(1)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
(3)根據上述第(2)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烷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或氨基。
(4)根據上述第(3)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烷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或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除了當吡啶環在3-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且吡啶環至少在2,6位之一具CF3基外)。
(5)根據上述第(1)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可取代的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
(6)根據上述第(5)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可取代的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芳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除了當吡啶環在3-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且吡啶環至少在2,6位之一具CF3基外)。
(7)根據上述第(5)條或第(6)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中用X代表的滷原子為氟原子或氯原子。
(8)根據上述第(5)條或第(6)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中n為3或4。
(9)根據上述第(5)條或第(6)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中當n為1或2時,用X代表的滷原子為氟原子或氯原子。
(10)根據上述第(5)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或3;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
(11)根據上述第(10)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或3;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除了當吡啶環在3-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且吡啶環至少在2,6位之一具CF3基外)。
(12)根據上述第(8)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當A為-N=時,B為-CX4=;當A為-CH=時,B為-N=;相互獨立的每一X1和X2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3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4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
(13)根據上述第(8)條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其用式(I″″′)表示 其中當A為-N=時,B為-CX4=;當A為-CH=時,B為-N=;相互獨立的每一X1和X2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3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4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除了當A為-CH=,B為-N=且X2為CF3外)。
用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鹽可根據類似化合物的公知產生方法(如在WO96/17829中公開的方法)產生。但作為優選的方式,提及了在下面示意圖中所示的方法1至3。此處,式中的X、R1、R2、n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在式(II)中用M1代表的取代基和在式(III)中用M2代表的取代基一個為氰基,且另一個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式(V)中用W代表的取代基為滷原子或三氟甲烷磺醯氧基;在式(VI)中用M3代表的取代基和在式(VII)中用M4代表的取代基一個為甲醯基,且另一個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
方法1一種用於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將式(II)所代表的化合物與式(III)所代表的化合物進行縮合反應,以產生式(VIII)所代表的亞胺化合物,並對之進行水解,其中所述式(VIII)所代表的亞胺化合物為 其中X、R1、R2、n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且Z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
在式(II)和式(III)中每一M1和M2所代表的金屬原子可為例如典型的金屬原子(如鋰、鎂、鋅或銅)或過渡金屬原子(如鈀或釕)。而且可用金屬原子的複合鹽來替代金屬原子使用。
式(II)中M1為氰基的化合物以及式(III)中M2為氰基的化合物可根據公知產生方法(如在化學學會雜誌,Perkin會刊1(Journal of the Chemical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 1),2323-2326頁,1999中公開的方法)產生。
產生亞胺化合物的縮合反應在存在適當溶劑(如惰性溶劑諸如四氫呋喃、二乙醚、二甲氧基乙烷、己烷、苯、甲苯或二氯甲烷,或它們的混合溶劑)時,於-100至70℃,優選地-80至30℃的反應溫度下進行。該反應優選地在如氮氣或氬氣的惰性氣體環境下進行。
通過縮合反應產生的亞胺化合物用公知的步驟水解並轉化為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水解反應可在存在如水、醇或它們的混合物時進行。此處,在方法1中,縮合反應和水解反應通常連續進行,且不分離亞胺化合物。而且,為了以高產率獲得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優選在縮合反應完全進行後再進行水解反應。
方法2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將式(IV)所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所代表的化合物進行縮合反應,以產生式(IX)所代表的化合物,並在存在鹼時對之進行氧化脫氰作用,其中所述(IX)所代表的化合物為 其中X、R1、R2、n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
在方法2前半階段的產生式(IX)所代表的化合物中,反應通常在存在鹼,優選地在溶劑中進行。用於該反應的鹼例如可為氫化鋰、氫化鈉、甲醇鈉、乙醇鈉或叔丁醇鉀。溶劑例如可為四氫呋喃、二乙醚、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或DMF,或它們的混合溶劑。該反應優選地於0至100℃的反應溫度下進行。而且該反應優選地在如氮氣或氬氣的惰性氣體環境下進行。而且當需要加快反應時,可加入苯亞磺酸鈉或對甲苯亞磺酸鈉。
方法2中,後半階段的氧化脫氰反應在存在鹼時進行。鹼例如可為氫化鈉、氫化鉀、碳酸鈉或碳酸鉀。而且,需要時可使用相轉移催化劑(如氯化苯甲基三乙銨或四丁基硫酸氫銨)。該反應通常在適當的溶劑(如惰性溶劑諸如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苯、甲苯、DMF或DMSO,或含水溶劑或它們的混合溶劑)中,於0至50℃的反應溫度下進行。
方法3用於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將式(VI)所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II)所代表的化合物反應,以產生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並氧化它,其中所述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為 (其中X、n、m、R1和R2為如上所定義的,條件如式(I)中所述的)。
在方法3中M3和M4所代表的每一金屬原子可為例如典型的金屬原子(如鋰、鎂、鋅或銅)或過渡金屬原子(如鈀或釕)。而且可用金屬原子的複合鹽來替代金屬原子使用。
式(VI)中M3代表的取代基為甲醯基的化合物以及式(VII)中M4代表的取代基為甲醯基的化合物通常可根據類似化合物的公知方法(如在有機化學雜誌(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57卷,6847-6852頁,1992中公開的方法)產生。
從式(VI)所代表的化合物和式(VII)所代表的化合物所形成的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可用公知的方法如使用金屬氧化劑(諸如二氧化錳或鉻酸)、Swern氧化法(二甲基亞碸+草醯氯)或釕氧化法(過釕酸四丙基銨+N-甲基嗎啉-N-氧化物)氧化,並轉化為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
現在將進行方法3的方式描述如下。
(1)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將式(VI-1)代表的取代苯甲醛與式(VII-1)代表的取代的吡啶衍生物的金屬鹽反應,以產生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並氧化它,其中所述式(VI-1)為 (其中R1、R2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其中所述式(VII-1)為 (其中X為如上所定義的,且Z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
(2)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將式(VI-2)代表的取代苯衍生物的金屬鹽與式(VII-2)代表的取代吡啶甲醛反應,以產生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並氧化它,其中所述式(VI-2)為 (其中R1、R2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且Z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其中所述式(VII-2)為
(其中X為如上所定義的)。
此處,用於產生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的中間體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的優選形式為如下所示。
(1)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 其中X、n和R1為上述通式(I)中所定義的,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或羥基,p為1,2或3;且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或羥基,條件是R2』和R2」中的至少兩者含有一個氧原子,以形成稠環(除了當吡啶環在2-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吡啶環在3-位上被烷氧基、羥基或苄氧基取代;且n為1,p為1外)。
(2)根據上述第(1)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用式(X″)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
(3)根據上述第(2)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烷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或可取代的氨基。
(4)根據上述第(2)條或第(3)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中吡啶環在4-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
(5)根據上述第(1)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用式(X)表示 其中X為滷原子、可取代的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3或4;R1為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或可取代的環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可取代的烷氧基。
(6)根據上述第(5)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用式(X″″)代表 其中X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n為1,2或3;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
(7)根據上述第(5)條或第(6)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中吡啶環在4-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
(8)根據上述第(6)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用式(X″″′)表示
其中當A為-N=時,B為-CX4=;當A為-CH=時,B為-N=;相互獨立的每一X1和X2為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3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X4為氫原子、滷原子、烷氧基、烷基、CF3或烷硫基;R1為烷基;R2』為烷氧基;p為1,2或3;且每一R2」和R2為烷氧基。
(9)根據上述第(8)條的苯基吡啶基甲醇,其中A為-N=。
可進一步親電或親核地將取代基導入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也就是說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可如下面示意圖所示轉化為式(I-a)或(I-b)所代表的化合物。而且,也可完全將取代基導入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此處,在式(I-a)中,E為親電子試劑,在式(I-b)中,Nu為親核試劑。
n′和n″同上面對n的定義。
根據親電子試劑的不同,製備式(I-a)所代表的化合物的反應也不同,且反應通常可按公知的方法或根據其的方法進行。例如可採用上述方法1。根據親核試劑的不同,用於製備式(I-b)所代表化合物的親核取代也不同,且反應通常可按公知的方法或根據其的方法進行。例如在為乙氧基親核試劑時,優選地在存在作為溶劑的惰性溶劑(如乙醇或二烷、甲苯或辛烷)時,於0至120℃的反應溫度下反應適當時間。所用乙氧基親核試劑為0.1至10mol當量,優選地為0.5至5mol當量。
而且,式(I-c)所代表的化合物(式(I)中X為滷原子的化合物)可如在下面的示意圖中所示,通過去除滷素取代基而進一步轉化為式(I-d)所代表的化合物。對於如示意圖所示的該反應,可恰當地使用催化氫化、氫轉移反應或金屬還原反應。在示意圖中,Hal為滷原子。
在適當溶劑中於常壓或升高的壓力下,在存在催化劑時於氫氣環境下進行催化氫化。使用的催化劑例如可為具鉑、鈀、銠、釕、鎳或銥的催化系統。使用的溶劑例如可為水、醇(例如甲醇或乙醇)、乙酸乙酯、乙酸、二烷、醚、苯或己烷。在此情況下,基於式(I-c)所代表的化合物的量,催化劑以0.01至1.2mol的比率使用。而且,反應可在存在鹼如三乙胺或碳酸氫鈉時進行。而且,可採用公知的還原反應如氫轉移反應(如鈀碳、以甲酸銨作為氫源,或磷酸二氫鈉)或金屬還原反應(如二碘化釤)。
現在,將式(I)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和用於產生它的中間體的具體合成實施例在下面進行了描述(在合成實施例中的化合物是基於IUPAC的命名法,且取代位置可方便地不同於在以下表中所提及的)。
合成實施例1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3)的合成(a)於0℃將14ml(20mmol)正丁基鋰(1.5M己烷溶液)滴加至2.9ml(21mmol)二異丙胺溶於62ml四氫呋喃的溶液中,然後攪拌30分鐘。將該溶液冷卻至-20℃,向其加入4.0g(19mmol)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溶於5ml四氫呋喃的溶液,然後攪拌5分鐘,並向其加入3.8g(18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溶於7ml四氫呋喃的溶液,然後攪拌1.5小時。向混合物中加入30ml水以終止反應,並在減壓下蒸餾掉四氫呋喃。用乙酸乙酯進行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6.2g(產率81%)(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3-吡啶)甲醇(褐色油狀物質)。
(b)將14g二氧化錳加至步驟(a)得到的5.4g(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3-吡啶)甲醇溶於140ml甲苯的溶液中,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6小時。冷卻混合物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甲苯,以獲得4.4g(產率81%)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3;m.p.81-83℃)。
合成實施例2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1)和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7)的合成將2.4ml(17mmol)三乙胺和0.3g 5%鈀碳加至在合成實施例1中獲得的3.4g(8.0mmol)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3)溶於50ml甲醇的溶液中,然後在氫環境下攪拌6.5小時。過濾混合物,向其加入50ml水,並在減壓下蒸餾掉甲醇。用乙酸乙酯進行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7g(產率55%)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1;m.p.110-112℃)和1.1g(產率37%)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7;m.p.59-62℃)。
合成實施例3
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5-二氯-3-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90)的合成(a)於0℃將17ml(25mmol)正丁基鋰(1.5M己烷溶液)滴加至3.6ml(25mmol)二異丙胺溶於60ml二乙醚的溶液中,然後攪拌45分鐘。將該溶液冷卻至-78℃,向其加入6.0g(24mmol)2,3,6-三氯-5-三氟甲基吡啶溶於8ml二乙醚的溶液,然後攪拌5分鐘,並向其加入5.0g(24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溶於12ml甲苯的溶液,然後攪拌1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水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然後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6-三氯-5-三氟甲基-4-吡啶)甲醇(m.p.131-135℃)。
(b)將2.7ml(19mmol)三乙胺和0.9g 5%鈀碳加至在步驟(a)中得到的(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6-三氯-5-三氟甲基-4-吡啶)甲醇溶於200ml甲醇的溶液中,然後在氫環境下攪拌14小時。過濾該混合物,向其加入30ml水,並在減壓下蒸餾掉甲醇。進行乙酸乙酯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2.38g(產率2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5-二氯-3-三氟甲基-4-吡啶)甲醇(m.p.162-165℃)。
(c)將14g二氧化錳加至步驟(b)得到的3.5g(8.2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5-二氯-3-三氟甲基-4-吡啶)甲醇溶於100ml甲苯的溶液中,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6小時。冷卻混合物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甲苯。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3.1g(產率89%)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5-二氯-3-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90;m.p.106-109℃)。
合成實施例43-(4,5-二甲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甲氧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32)的合成將0.9g(16mmol)甲醇鈉加至根據合成實施例1的方法合成的1.5g(4.2mmol)3-(4,5-二甲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溶於20ml甲苯的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4小時。冷卻該混合物,並向其加入20ml水以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溶液,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使用矽膠濾餅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1.5g(產率99%)3-(4,5-二甲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甲氧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32;m.p.125-127℃)。
合成實施例53-[4,5-(亞甲二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3)的合成(a)於0℃將3.2ml(62mmol)溴滴加至7.0ml(58mmol)3,4-(亞甲二氧基)甲苯和5.5ml(68mmol)吡啶溶於110ml二氯甲烷中的溶液,然後攪拌30分鐘,並將溫度升至室溫,然後攪拌22小時。該混合物用氫氧化鈉水溶液洗,並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並進行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這樣獲得的粗產物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以獲得13g(產率99%)2-溴-4,5-(亞甲二氧基)甲苯。
(b)於-78℃將13ml(20mmol)正丁基鋰(1.5M己烷溶液)滴加至4.0g(19mmol)2-溴-4,5-(亞甲二氧基)甲苯溶於50ml四氫呋喃中的溶液,然後攪拌30分鐘,並向其加入1.5ml(19mmol)二甲基甲醯胺,再攪拌70分鐘。向該混合物中加入30ml水終止反應,並在減壓下蒸餾掉四氫呋喃。用氯仿提取,將有機層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並使用矽膠濾餅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3.1g(產率99%)2-甲基-4,5-(亞甲二氧基)苯甲醛(m.p.84-86℃)。
(c)用1.5g(8.3mmol)2-氯-4-三氟甲基吡啶和1.4g(8.2mmol)2-甲基-4,5-(亞甲二氧基)苯甲醛,按照合成實施例1的步驟(a)的方法獲得了2.1g(產率73%)(2-甲基-4,5-(亞甲二氧基)苯基)(2-氯-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m.p.127-130℃)。
(d)用在步驟(c)中獲得的1.5g(4.3mmol)(2-甲基-4,5-(亞甲二氧基)苯基)(2-氯-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和8.0g(92mmol)二氧化錳,按照合成實施例1的步驟(b)的方法獲得了0.3g(產率22%)3-[4,5-(亞甲二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3;m.p.119-122℃)。
合成實施例63-(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27)的合成(a)在用冰冷卻下,將2-甲氧基-4-甲基苯酚(6.91g)的二甲基甲醯胺(15ml)溶液滴加至氫化鈉(2.4g)的二甲基甲醯胺(20ml)懸液,然後攪拌30分鐘。向其滴加苯甲基溴(9.41g)的二甲基甲醯胺(15ml)溶液,並向其加入催化量的溴化四丁基銨,然後在相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將溫度升至室溫並再攪拌一晚。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250ml),並用乙酸乙酯(100ml)提取三次。將乙酸乙酯相用水(100ml)洗三次,然後用氯化鈉水溶液(100ml)洗。在硫酸鎂上乾燥後,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留物,以定量獲得11.4g 4-苯甲氧基-3-甲氧基甲苯(m.p.38-39℃),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b)將4-苯甲氧基-3-甲氧基甲苯(8.0g)溶於二甲基甲醯胺(30ml),並向其滴加N-溴代琥珀醯亞胺(6.36g)的二甲基甲醯胺(15ml)溶液,然後在室溫下攪拌一晚。將反應液倒入冰水(400ml)中,過濾收集這樣沉澱的結晶,用水充分洗滌,並乾燥一晚,以基本上定量地獲得10.64g 4-苯甲氧基-2-溴-5-甲氧基甲苯(m.p.110-111℃),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c)於-78℃將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17ml)以超過20分鐘的期間滴加至4-苯甲氧基-2-溴-5-甲氧基甲苯(7.83g)的四氫呋喃(190ml)溶液,然後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1小時。於-78℃向其滴加二甲基甲醯胺(3.73g)的四氫呋喃(10ml)溶液,然後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1小時。將溫度慢慢升至室溫,並繼續攪拌一晚。將反應液倒入氯化銨水溶液(200ml),並用乙酸乙酯(150ml)提取兩次。用氯化鈉水溶液(100ml)洗乙酸乙酯相兩次,並在硫酸鎂上乾燥,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留物,以獲得3.14g(產率48%)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甲醛(m.p.107-109℃),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d)於0℃將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11.4ml)滴加至二異丙胺(2.81g)的四氫呋喃(45ml)溶液,然後攪拌1小時來製備二異丙基醯胺鋰的四氫呋喃溶液。將該溶液冷卻至-50℃,並向其逐漸添加2-氯-4-三氟甲基吡啶(2.81g)的四氫呋喃(7.5ml)溶液,然後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30分鐘。將該溶液冷卻至-78℃,並向其逐漸添加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甲醛(3.97g)的四氫呋喃(37.5ml)溶液,然後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1小時。向其添加飽和的氯化銨水溶液(50ml),將溫度升至室溫,將該混合物倒入飽和的碳酸氫鈉水溶液(50ml),並用乙酸乙酯(150ml)提取兩次。用氯化鈉水溶液(100ml)洗乙酸乙酯相併在硫酸鎂上乾燥,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留物,以獲得作為紅黃色油狀物質的6.48g(產率96%)(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基)(2-氯-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e)將(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基)(2-氯-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5.9g)溶於無水二氯甲烷(50ml)和乙腈(5ml)的混合溶劑中,並依次向其加入過釕酸四丙基銨(95mg)、N-甲基嗎啉-N-氧化物(2.38g)和分子篩4A(6.8g),然後在氬氣流下室溫攪拌三晚。在減壓下蒸餾掉反應混合物,將這樣得到的殘留物懸於二氯甲烷並用塞裡塑料過濾,將殘留物用二氯甲烷(200ml)充分洗滌。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留物,以獲得4.93g(產率84%)3-(5-苯甲氧基-4-甲氧基-2-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27;m.p.116-117℃),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合成實施例7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甲硫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50)的合成室溫下將甲硫醇鈉(0.32g)添加至0.9g 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1)的二甲基甲醯胺(15ml)溶液,然後攪拌1小時。將該混合物倒入水(50ml)中,並用乙酸乙酯提取。在硫酸鈉上乾燥乙酸乙酯相,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並通過矽膠柱層析(己烷-乙酸乙酯)純化殘留物,以獲得0.54g(產率58%)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甲硫基-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50;淺黃色油狀物質),並通過核磁共振譜證實其結構。
合成實施例85-(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乙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62)的合成(a)於0℃將9.6ml(14mmol)正丁基鋰(1.5M己烷溶液)滴加至2.0ml(14mmol)二異丙胺的四氫呋喃(16ml)溶液,然後攪拌30分鐘。將該溶液冷卻至-50℃,向其加入2.9g(7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的四氫呋喃(11ml)溶液,然後攪拌30分鐘,接下來將溶液冷卻至-78℃,並向其加入過量的乙醛,然後攪拌2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水以終止反應,並在減壓下蒸餾掉四氫呋喃。用乙酸乙酯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得到的粗產物,以獲得2.5g(產率78%)(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6-二氯-5-(1-羥乙基)-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
(b)將10g二氧化錳添加至步驟(a)得到的2.3g(5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6-二氯-5-(1-羥乙基)-4-三氟甲基-3-吡啶基)甲醇的甲苯(80ml)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1小時。將該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甲苯。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5g(產率66%)5-(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乙醯基-2,6-二氯-4-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62;m.p.109-112℃)。
合成實施例9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氯-3-三氟甲基-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23)的合成
(a)於0℃將70.0ml(106mmol)正丁基鋰(1.5M己烷溶液)滴加至15.0ml(107mmol)二異丙胺的120ml二乙醚溶液,然後攪拌1小時。將該溶液冷卻至-78℃,向其添加22.1g(102mmol)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10ml二乙醚溶液,然後攪拌30分鐘,並向其添加21.0g(100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40ml甲苯溶液,然後攪拌2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水以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然後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24.8g(產率58%)(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二氯-5-三氟甲基-4-吡啶基)甲醇(m.p.95-98℃)。
(b)將2.1g 5%鈀碳添加至在步驟(a)中獲得的24.8g(58.1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二氯-5-三氟甲基-4-吡啶基)甲醇和9.50ml(68.2mmol)三乙胺的200ml甲醇溶液,然後在氫環境下攪拌4小時。過濾該混合物,向其添加50ml水,並在減壓下蒸餾掉甲醇。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然後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5.9g(產率70%)(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氯-5-三氟甲基-4-吡啶基)甲醇(m.p.102-105℃)。
(c)將45g二氧化錳添加至在步驟(b)中獲得的15.9g(40.6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氯-5-三氟甲基-4-吡啶基)甲醇的220ml甲苯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2小時。過濾該混合物,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14.9g(產率94%)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02;m.p.75-77℃)。
(d)將16.4g(304mmol)甲醇鈉添加至在步驟(c)中獲得的18.5g(47.5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和16.6mg(95.4mmol)六甲替磷醯三胺的150ml甲苯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30分鐘。向其加入水以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然後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1.7g(產率64%)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甲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22;m.p.103-106℃)。
(e)於0℃將6.1g(28mmol)間氯過苯甲酸(m-CPBA)添加至5.6g(15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甲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化合物No.122)的100ml氯仿溶液,然後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用氫氧化鈉水溶液洗該反應液,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5.8g(產率99%)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甲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N-氧化物(m.p.128-134℃)。
(f)於0℃將1.8ml(19mmol)磷醯氯添加至4ml甲苯和8ml二甲基甲醯胺,然後攪拌10分鐘,並向其加入4.0g(10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甲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N-氧化物,然後攪拌20分鐘。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然後將反應液倒於冰水中以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然後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3.57g(產率85%)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氯-3-三氟甲基-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23;m.p.117-119℃)。
合成實施例10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溴-3-三氟甲基-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24)的合成用7.2g(18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甲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N-氧化物、7ml甲苯、17ml二甲基甲醯胺和10g(35mmol)磷醯溴,按照如合成實施例9步驟(f)中同樣的方法得到了4.1g(產率49%)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溴-3-三氟甲基-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24;m.p.145-147℃)。
合成實施例11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3,5-三氯吡啶(化合物No.186)的合成(a)於0℃將17.2ml(26.7mmol)正丁基鋰(1.56M己烷溶液)滴加至2.7g(26.7mmol)二異丙胺的二乙醚(20ml)溶液,然後攪拌1小時。將該溶液冷卻至-78℃,向其滴加4.8g(26.7mmol)2,3,5-三氯吡啶的甲苯溶液,然後向其滴加5.0g(24.0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甲苯溶液,攪拌30分鐘。將溫度恢復至室溫,並再攪拌1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水以終止反應,並加入乙酸乙酯用於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6.7g(產率72%)無定形(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5-三氯-4-吡啶基)甲醇。
(b)將16.2g二氧化錳添加至在步驟(a)中獲得的5.6g(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2,3,5-三氯-4-吡啶基)甲醇的甲苯(180ml)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3小時。在該混合物冷卻後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4.7g(產率87%)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3,5-三氯吡啶(化合物No.186;m.p.60-61℃)。
合成實施例12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5-二氯吡啶(化合物No.191)的合成將4.6g(6.9mmol)三乙胺和1.8g 10%鈀碳加至17.8g(4.6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3,5-三氯吡啶(化合物No.186)的280ml甲醇溶液,然後在氫環境下室溫攪拌7小時。過濾該混合物,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1.6g(產率72%)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5-二氯吡啶(化合物No.191;m.p.109-111℃)。
合成實施例13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244)的合成將5.0g(2.8mmol)六甲替磷醯三胺和1.1g(2.1mmol)甲醇鈉加至5.0g(1.4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5-二氯吡啶(化合物No.191)的甲苯(60ml)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5小時。在該混合物冷卻後,向其加入50ml水以終止反應,並加入乙酸乙酯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3.4g(產率69%)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244;淺黃色油狀物質)。
合成實施例14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3-二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93)的合成(a)用冰冷卻3.4g(1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244)的氯仿(60ml)溶液,向其加入4.1g(1.6mmol)間氯過苯甲酸,然後在用冰冷卻下攪拌2小時,並於室溫下再攪拌2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 0.5mol/l氫氧化鈉水溶液終止反應,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以獲得3.5g(產率85%)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N-氧化物(m.p.160-166℃)。
(b)將5ml二甲基甲醯胺加至2.5ml甲苯中,用冰冷卻該混合物,並向其滴加1.3ml(1.4mmol)磷醯氯。該混合物在用冰冷卻下攪拌10分鐘後,向其加入2.5g(0.7mmol)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N-氧化物。該混合物在用冰冷卻下攪拌30分鐘後,將溫度恢復至室溫,然後攪拌2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30ml水終止反應,並加入乙酸乙酯用於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過濾並用矽膠柱層析純化,以獲得2.0g(產率76%)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3-二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193;m.p.98-99℃)。
合成實施例15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溴-3-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245)的合成將5ml二甲基甲醯胺加至2.5ml甲苯,用冰冷卻該混合物,並向其滴加0.7g(0.2mmol)磷醯溴。該混合物在用冰冷卻下攪拌10分鐘後,向其加入0.42g(0.1mmol)在合成實施例14(a)中獲得的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氯-5-甲氧基吡啶-N-氧化物。該混合物在用冰冷卻下攪拌30分鐘後,將溫度恢復至室溫,然後攪拌2小時。向該混合物加入10ml水以終止反應,並向其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於提取。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過濾並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以獲得0.32g(產率65%)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2-溴-3-氯-5-甲氧基吡啶(化合物No.245;m.p.97-99℃)。
合成實施例16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溴-5-甲基吡啶(化合物No.228)的合成(a)於0℃將57.0ml(88.9mmol)正丁基鋰(1.56M己烷溶液)滴加至12.5ml(89.2mmol)二異丙胺的二乙醚(110ml)溶液,然後攪拌60分鐘。將該溶液冷卻至-78℃,向其加入20g(85mmol)3,5-二溴吡啶的甲苯(80ml)溶液,然後攪拌5分鐘,然後向其加入21.0g(100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50ml甲苯溶液,然後攪拌2小時。將50ml水加至該混合物中以終止反應,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11.8g(產率31%)(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5-二溴-4-吡啶基)甲醇(黃色油狀物質)。
(b)將在步驟(a)中獲得的2.0g(4.6mmol)(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5-二溴-4-吡啶基)甲醇的四氫呋喃(15ml)溶液冷卻至-78℃,並向其滴加6.0ml(9.4mmol)正丁基鋰(1.56M己烷溶液),然後攪拌5分鐘,並向其加入0.5ml(8.0mmol)甲基碘,然後攪拌2.5小時。加入20ml水,並在減壓下蒸餾掉四氫呋喃。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層,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有機層並過濾,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0.44g(產率25%)(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溴-5-甲基-4-吡啶基)甲醇。
(c)將3g二氧化錳加至0.43g(1.1mmol)在步驟(b)中獲得的(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3-溴-5-甲基-4-吡啶基)甲醇的甲苯(30ml)溶液,然後在加熱回流下攪拌2小時。過濾該混合物,並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通過矽膠柱層析純化這樣獲得的粗產物,以獲得0.23g(產率54%)4-(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醯基)-3-溴-5-甲基吡啶(化合物No.228;m.p.88-93℃)。
中間體的合成實施例現在,將在上面的合成實施例1,3,9,11和16中用作中間體的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合成實施例描述如下。
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的合成在用冰冷卻下,將128g(0.7mol)3,4,5-三甲氧基甲苯的無水二氯甲烷(100ml)溶液逐漸滴加至112g(0.84mol)氯化鋁的500ml無水二氯甲烷溶液。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該混合物45分鐘,在2小時的期間逐漸向其滴加88.5g(0.77mol)二氯甲基甲基醚的無水二氯甲烷溶液。在同樣的溫度下攪拌2小時,並將該混合物逐漸恢復至室溫,然後在室溫下攪拌一晚。將該反應混合物倒入1升冰水,分離二氯甲烷相,並用200ml二氯甲烷提取水相兩次。合併提取物和二氯甲烷相,依次用200ml水、20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和200ml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並在無水硫酸鎂上乾燥,在減壓下蒸餾掉溶劑。將晶種接種至殘留物中,並通過過濾收集所得的晶體,用己烷洗並風乾,以獲得128g 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醛(m.p.55-57℃).
下表1至18示出了按照合成實施例1至16的方法產生的化合物。
此處,表中用式(I-1)至(1-9)代表的化合物為下列化合物。另外,在表中Me代表甲基,Et代表乙基,Butyl代表丁基,i-Propyl代表異丙基,Ph代表苯基,Allyl代表烯丙基,c-Hexyl代表環己基,Benzyl代表苯甲基,Propargyl代表炔丙基,且Pentyl代表戊基。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按照合成實施例1、3、5、6、8、9、11和16的方法產生的、用式(X)表示的、用作中間體的化合物在下表19至36中示出。
此處,在表中用通式(X-1)至(X-9)表示的化合物為下列化合物。
此外,在表中Me代表甲基,Et代表乙基,Butyl代表丁基,i-Propyl代表異丙基,Ph代表苯基,Allyl代表烯丙基,c-Hexyl代表環己基,Benzyl代表苯甲基,Propargyl代表炔丙基,且Pentyl代表戊基。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4
表25
表26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1
表32
表34
表34
表35
表36
式(I)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作為殺真菌劑的活性成分是有用的,尤其是作為農業和園藝上殺真菌劑的活性成分。作為農業和園藝上的殺真菌劑,它可有效控制以下疾病,如稻(Oryza sativa)的稻瘟病、褐斑病或葉鞘枯萎病;大麥(Hordeum vulgare)的白粉病、瘡痂病、銹病、雪黴病、散黑粉病、眼點、葉斑或穎斑病;柑桔(Citrus)的黑變病或瘡痂病;蘋果(Malus pumila)的花枯萎病、白粉病、鏈格孢屬(Altenaria)引起的葉斑病或瘡痂病;梨(Pyruss erotina,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西洋梨(Pyrus communis))的瘡痂病或黑斑病;桃(離核毛桃(Prunus persica))的褐腐病、瘡痂病或擬層孔菌屬(Fomitopsis)引起的腐病;葡萄(Vitisvinifera)的炭疽病、成腐病、白粉病或霜黴病;日本柿子(Diospyros kaki)的炭疽病或圓形葉斑病;葫蘆(甜瓜(Cucumis melo))的炭疽病、白粉病、流膠莖枯病或霜黴病;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早疫病、葉黴病或晚疫病;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屬(Brassica sp.),蘿蔔屬(Rap hanus sp.)等)的葉枯病;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早疫病或晚疫病;草莓(Fragaria chiloensis)的白粉病;多種農作物的灰黴病或莖腐病。它尤其對大麥和蔬菜的白粉病及稻瘟病顯示出極好的控制作用。而且它也可有效控制由植物病原性真菌如鐮孢屬(Fusarium)、腐黴屬(Pythium)、絲核菌屬(Rhizoctonia)、輪枝黴屬(Verticillium)和根腫菌屬(Plasmodiophora)通過土壤傳播的疾病。
本發明的化合物可用於與農用輔助劑聯合來配製含該化合物的多種殺真菌劑製品,如粉劑、顆粒劑、粒狀可溼粉劑、可溼粉劑、水懸浮劑、油懸浮劑、水可溶粉劑、可乳化濃縮物、水溶液、膏、氣霧劑或微劑量灑粉粉劑。可將本發明的化合物製成任一滿足本發明目的的通常用於農業和園藝業領域的製品。用於製品中的輔助劑例如可為固體載體如硅藻土、熟石灰、碳酸鈣、滑石、白炭墨、高嶺土、皂土、高嶺土和絲雲母的混合物、粘土、碳酸鈉、碳酸氫鈉、芒硝、沸石或澱粉;溶劑如水、甲苯、二甲苯、溶劑石腦油、二烷、丙酮、異佛爾酮、甲基異丁基酮、氯苯、環己烷、二甲基亞碸、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或醇;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或鋪展劑如脂肪酸鹽、苯甲酸酯、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鹽、磺基琥珀酸二烷基酯、聚羧酸酯、烷基硫酸酯鹽、烷基硫酸鹽、烷基芳基硫酸鹽、烷基二甘醇醚硫酸鹽、醇硫酸酯鹽、烷基磺酸鹽、烷基芳基磺酸鹽、芳基磺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鹽、聚苯乙烯磺酸鹽、烷基磷酸酯鹽、烷基芳基磷酸鹽、苯乙烯基芳基磷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鹽、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硫酸鹽、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硫酸酯鹽、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聚氧乙烯烷基芳基磷酸酯鹽或萘磺酸福馬林濃縮物的鹽;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鋪展劑如山梨聚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脂肪酸聚甘油酯、脂肪酸烷醇聚乙二醇醚、乙炔乙二醇、炔屬醇、氧化烯嵌段聚合物、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苯乙烯基芳基醚、聚氧乙烯乙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硬化滑輪油或聚氧丙烯脂肪酸酯;植物油或礦物油如橄欖油、木棉油、滑輪油、棕櫚油、山茶油、椰子油、芝麻油、穀物油、米糠油、花生油、棉花油、黃豆油、菜籽油、亞麻子油、桐油或液體石蠟。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目的的範圍內從農業和園藝業領域公知的輔助劑中選擇公知的輔助劑。而且,也可使用常用的輔助劑,如填充劑、增稠劑、抗沉降劑、防凍劑、分散穩定劑、農作物損傷減輕劑或防黴劑。本發明的化合物與輔助劑的混合比例通常為從0.005∶99.995至95∶5,優選地從0.2∶99.8至90∶10。這些製劑可如原樣應用,或將它們用稀釋劑如水稀釋至預定濃度並根據需要向其添加鋪展劑後應用。
本發明化合物的濃度依作為對象的農作物、使用方式、製品劑型或劑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定。但是,當處理葉時,作為活性成分的化合物濃度通常從0.1至10,000ppm,優選地從1至2,000ppm。當處理土壤時,濃度通常為從10至100,000g/ha,優選地從200至20,000g/ha。
含本發明化合物的殺真菌劑製品或其稀釋產物可通過常用的使用方法應用,如播散(播散、噴霧、霧化、噴成霧狀、顆粒擴散或在水上應用)、土壤應用(如混合或灌溉)或表面應用(如塗覆、粉塵塗覆或覆蓋)。而且,也可通過稱為超低體積的方法應用。用這種方法時,製品可包含100%的活性成分。
本發明的殺真菌劑可與其它農用化學藥品如殺昆蟲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抗病毒藥、引誘劑、除草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或一起使用。在此情況下,有時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上述其它農用化學藥品的殺昆蟲劑、殺蟎劑或殺線蟲劑即殺蟲劑的活性成分化合物(通用名;包括在使用的化合物)的實例包括有機磷酸酯類化合物如丙溴磷、敵敵畏、苯線磷、殺螟松、EPN、二嗪農、甲基毒死蜱、高滅磷、丙硫磷、噻唑磷、磷蟲威、克線丹和乙拌磷;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如甲萘威、涕滅威、蟲蟎威、硫雙威、滅多威、殺線威、乙硫甲威、抗蚜威、仲丁威、好安威和丙硫克百威;沙蠶毒(nelicetoxin)衍生物如巴丹和殺蟲環;有機氯類化合物如殺蟎醇和四氯二苯碸;有機金屬類化合物如苯丁錫;合成除蟲菊酯類化合物如氰戊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七氟菊酯、醚菊酯和三氟醚菊酯;苯甲醯脲類化合物如除蟲脲、定蟲隆、伏蟲隆和氟蟲脲;保幼激素樣化合物如烯蟲酯;噠嗪酮類化合物如噠蟎酮;吡唑類化合物如唑蟎酯、氟蟲腈、吡蟎胺、Ethiprole、唑蟲醯胺和Acetoprole;新菸鹼類化合物如吡蟲啉、烯啶蟲胺、啶蟲咪、噻蟲啉、噻蟲嗪、噻蟲胺、Nidinotefuran和呋蟲胺;肼類化合物如蟲醯肼、甲氧蟲醯肼和環蟲醯肼;吡啶類化合物如Pyridaryl和Flonicamid;特窗酸類化合物如螺蟎酯;
嗜球果傘素類化合物如Fluacrypyrin;二硝基類化合物、有機硫化合物、脲類化合物、三嗪類化合物、hydrozone類化合物和其它化合物如噻嗪酮、噻蟎酮、雙蟲脒、氟矽菊酯、Triazamate、吡蚜酮、嘧蟎醚、溴蟲腈、茚蟲威、Acequinocyl、乙蟎唑、蟲蠅胺和1,3-二氯丙烯;AKD-1022和IKA-2000。而且,本發明的殺真菌劑也可與微生物殺蟲劑(如BT劑或對昆蟲致病的病毒劑)或抗生素如除蟲菌素、米爾倍黴素、多殺菌素或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混合或一起使用。
在上述其它農用化學藥品中,殺真菌劑的活性成分化合物(通用名;包括在使用的化合物)的實例包括嘧啶胺類化合物如嘧菌胺、嘧黴胺和嘧菌環胺;吡啶胺類化合物如氟啶胺;吡咯類化合物如三唑酮、雙苯三唑醇、氟菌唑、乙環唑、丙環唑、戊菌唑、氟矽唑、腈菌唑、環唑醇、Terbuconazole、己唑醇、呋醚唑、咪鮮安、葉菌唑、氟環唑、氟醚唑、惡咪唑富馬酸鹽和矽氟唑;喹啉類化合物如滅蟎猛;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如代森錳、代森鋅、代森錳鋅、聚氨基甲酸酯、代森聯和丙森鋅;有機氯類化合物如四氯苯酞、百菌清和五氯硝基苯;咪唑類化合物如苯菌靈、甲基硫菌靈、多菌靈和氰霜唑;氰基乙醯胺類化合物如霜脲氰;苯醯胺類化合物如甲霜靈、甲霜靈M、霜靈、甲呋醯胺、苯霜靈、呋霜靈和酯菌胺;次磺酸類化合物如苯氟磺胺;銅類化合物如氫氧化銅和喹啉酮;異唑類化合物如羥基異唑;有機磷化合物如乙磷鋁、Tolcofos-甲基、S-苯甲基O,O-二異丙基硫代磷酸酯、O-乙基S,S二苯基二硫代磷酸酯和乙基磷酸鋁;N-滷素硫烷基類化合物如克菌丹、敵菌丹和滅菌丹;二羧基二醯亞胺類化合物如腐黴利、異菌脲和乙烯菌核利;N-苯甲醯苯胺類化合物如氟醯胺、滅鏽胺和苯醯菌胺哌嗪類化合物如嗪氨靈;吡啶類化合物如啶斑肟;甲醇類化合物如氯苯嘧啶醇和粉唑醇;哌啶類化合物如苯鏽啶;嗎啉類化合物如丁苯嗎啉;有機錫類化合物如三苯基氫氧化錫和三苯基醋酸錫;脲類化合物如戊菌隆;肉桂酸類化合物如烯醯嗎啉;氨基甲酸苯酯類化合物如乙黴威;氰基吡咯類化合物如咯菌腈和拌種咯;嗜球果傘素類化合物如嘧菌酯、醚菌酯、Metominofen、肟菌酯、啶氧菌酯和Pyraclostrobin(BAS 500F);唑烷酮類化合物如惡唑菌酮;噻唑醯胺類化合物如噻唑菌胺;甲矽烷基醯胺類化合物如矽噻菌胺;胺基酸醯胺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如異丙菌胺和Benthiavalicarb;咪唑烷類化合物如咪唑菌酮;羥基苯胺類化合物如環醯菌胺;苯磺醯胺類化合物如磺菌胺;肟醚類化合物如Cyflufenamid;苯氧基醯胺類化合物如氰菌胺;三唑類化合物如矽氟唑;蒽醌類化合物;巴豆酸類化合物;抗生素和其它化合物如稻瘟靈、三環唑、咯喹酮、噠菌清、烯丙異噻唑、苯氧喹啉、丙醯胺鹽酸鹽、螺環菌胺、氯化苦、棉隆和威百畝;以及BJL-993、BJL-994、BAS-510、BAS-505、MTF-753和UIBF-307。
現在將在下面描述本發明的農用和園藝用殺真菌劑的試驗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每一試驗中,基於下列標準確定控制指數。
[疾病爆發的分級視覺觀察]
5無可識別的損害或孢子形成4損害面積、損害數量或孢子形成面積小於未處理試驗區的10%3損害面積、損害數量或孢子形成面積小於未處理試驗區的40%2損害面積、損害數量或孢子形成面積小於未處理試驗區的70%1損害面積、損害數量或孢子形成面積至少為未處理試驗區的70%試驗實施例1抗小麥白粉病預防作用的試驗小麥(栽培品種Norin-61-go)培養於直徑為7.5cm的聚乙烯盆中,並當小麥達到一葉半階段時,用噴槍對小麥噴灑10ml含有預定濃度本發明化合物的藥物溶液。在藥物溶液乾燥後,通過播散可產生白粉病的真菌分生孢子接種小麥,並將小麥維持在20℃的恆溫室內。接種後6至8天,檢查孢子形成的面積,根據上述評估標準確定控制指數。結果是上述化合物中化合物No.1、2、8、47、58、61、62、69、73、76、77、78、83、87、91、107、110、112、114、117、119、138、250、262和274在濃度為500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化合物No.3、4、5、6、7、9、10、11、13、14、18、19、23、27、30、31、32、33、34、35、36、38、40、41、43、50、51、54、55、56、59、65、72、74、75、82、84、89、90、92、93、94、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8、109、111、113、118、120、121、122、123、124、133、136、142、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9、200、210、211、213、228、243、245、249、252、254、272、287、288、289、290、291和292在濃度為125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
試驗實施例2抗稻瘟病預防作用的試驗稻(栽培品種Nihonbare)培養於直徑為7.5cm的聚乙烯盆中,並當稻達到一葉半階段時,用噴槍對稻噴灑10ml含有預定濃度本發明化合物的藥物溶液。在藥物溶液乾燥後,用引起稻瘟病的真菌的分生孢子懸液噴灑並接種稻,並將稻於20℃在接種盒中維持24小時,然後將稻維持在20℃的恆溫室內。接種後6至11天,檢查損傷數量的面積,根據上述評估標準確定控制指數。結果是上述化合物中化合物No.31、56、76、90、103和136在濃度為500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化合物No.50、74、75和102在濃度為125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
試驗實施例3抗茄子白粉病預防作用的試驗茄子(栽培品種Senryo-2-go)培養於直徑為7.5cm的聚乙烯盆中,並當茄子達到兩葉階段時,用噴槍對稻噴灑10ml含有預定濃度本發明化合物的藥物溶液。在藥物溶液乾燥後,用引起茄子白粉病的真菌的分生孢子噴灑來接種茄子,並將茄子維持在20℃的恆溫室內。接種後16天,檢查孢子形成的面積,根據上述評估標準確定控制指數。結果是上述化合物中化合物No.1、3、5、7、92、101和103在濃度為500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化合物No.9、11、55、90和102在濃度為125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
試驗實施例4抗黃瓜白粉病預防作用的試驗黃瓜(栽培品種Suyo)培養於直徑為7.5cm的聚乙烯盆中,並當黃瓜達到一葉半階段時,用噴槍對黃瓜噴灑10ml含有預定濃度本發明化合物的藥物溶液。在藥物溶液乾燥後,用引起白粉病的真菌的分生孢子懸液噴灑並接種黃瓜,並將黃瓜維持在20℃的恆溫室內。接種後7至11天,檢查孢子形成的面積,根據上述評估標準確定控制指數。結果是上述化合物中化合物No.98在濃度為500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化合物No.1、5、7、9、55、74、90、92、93、102、103、123和124在濃度為125ppm時,顯示出具有控制指數4或之上的效果。
現在將在下面描述本發明化合物的劑型實施例。但劑量、劑型等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劑型實施例1(1)本發明的化合物 20重量份(2)粘土 72重量份
(3)木質素磺酸鈉8重量份將上述成分混合均勻,以獲得可溼粉劑。
劑型實施例2(1)本發明的化合物 5重量份(2)滑石95重量份將上述成分混合均勻,以獲得粉劑。
劑型實施例3(1)本發明的化合物 20重量份(2)N,N′-二甲基乙醯胺 20重量份(3)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 10重量份(4)二甲苯 50重量份將上述成分均一混合併溶解,以獲得可乳化濃縮物。
劑型實施例4(1)粘土68重量份(2)木質素磺酸鈉2重量份(3)聚氧乙烯烷基芳基硫酸鹽 5重量份(4)細矽石 25重量份將上述成分的混合物和本發明的化合物以重量比4∶1混合,以獲得可溼粉劑。
劑型實施例5(1)本發明的化合物50重量份(2)氧化的聚烷基苯基磷酸鹽三乙醇胺2重量份(3)矽氧烷0.2重量份(4)水47.8重量份將上述成分均一混合併粉碎,以獲得貯液,並且進一步向其添加(5)聚羧酸鈉 5重量份(6)無水硫酸鈉42.8重量份然後均一混勻、粒化並乾燥,以獲得粒狀可溼粉劑。
劑型實施例6
(1)本發明的化合物5重量份(2)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1重量份(3)聚氧乙烯磷酸鹽0.1重量份(4)微粒子碳酸鈣 93.9重量份初步將上述成分(1)至(3)均一混合併用適量的丙酮稀釋,將稀釋的混合物噴灑至成分(4)上,並除去丙酮以獲得顆粒劑。
劑型實施例7(1)本發明的化合物2.5重量份(2)N-甲基-2-吡咯烷酮 2.5重量份(3)大豆油95重量份將上述成分均一混合併溶解,以獲得超低體積劑型。
劑型實施例8(1)本發明的化合物20重量份(2)氧化的聚烷基苯基磷酸鹽三乙醇胺2重量份(3)矽氧烷0.2重量份(4)黃原酸膠 0.1重量份(5)1,2-亞乙基二醇 5重量份(6)水72.7重量份將上述成分均一混合併粉碎,以獲得含水懸液。
工業應用如上所述,式(I)所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作為殺真菌劑的活性成分具有極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1.用於生產式(I)所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的方法,其中式(I)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羥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者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可取代的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或羥基;且m為1、2、3或4,條件是當m至少為2時,R2可含有一個氧原子,以形成稠環(除了當吡啶環在2-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吡啶環在3-位上被烷氧基、羥基或苄氧基取代;且n為1,m為1或2外)},該方法包括將式(VI-1)代表的取代苯甲醛與式(VII-1)代表的取代的吡啶衍生物的金屬鹽反應,以產生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並氧化它,其中所述式(VI-1)為 (其中R1、R2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其中所述式(VII-1)為 (其中X為如上所定義的,且Z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其中所述式(X)為 (其中X、n、m、R1和R2為如上所定義的,條件如式(I)中所述)。
2.用於產生式(I)所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的方法,其中式(I)為 {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羥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1為可取代的烷基;R2為可取代的烷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或羥基;且m為1、2、3或4,條件是當m至少為2時,R2可含有一個氧原子,以形成稠環(除了當吡啶環在2-位上被苯甲醯基取代;吡啶環在3-位上被烷氧基、羥基或苄氧基取代;且n為1,m為1或2外)},該方法包括將式(VI-2)代表的取代苯衍生物的金屬鹽與式(VII-2)代表的取代吡啶甲醛反應,以產生式(X)代表的苯基吡啶基甲醇,並氧化它,其中所述式(VI-2)為 (其中R1、R2和m為如上所定義的,且Z為金屬原子或其複合鹽),其中所述式(VII-2)為 (其中X為如上所定義的)其中所述式(X)為 (其中X、n、m、R1和R2為如上所定義的,條件如式(I)中所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含新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的殺真菌劑。本發明提供了含式(I)所代表的苯甲醯吡啶衍生物或其鹽的殺真菌劑,其中X為滷原子、硝基、可取代的烷氧基、可取代的芳氧基、可取代的環烷氧基、羥基、可取代的烴基、可取代的烷硫基、氰基、可酯化或醯胺化的羧基或者可取代的氨基;n為1、2、3或4;R
文檔編號A01N43/40GK1907969SQ20061012658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5日
發明者西出久哉, 小川宗和, 小南秀真, 樋口浩司, 西村昭廣 申請人:石原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