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7:32:01 2
專利名稱: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能夠將複數只筒體快速組裝於底板上形成開孔模具。
背景技術:
建築業業者為了在樓板上預留開孔,一般均是在建築模板上預備預留開孔的位置設置一體成型的開孔模具,此種習用的開孔模具由於體積大,存放、搬運不便,且在施工時突出的套管部位會阻礙鋼筋捆綁的作業,故已逐漸被市場淘汰。
臺灣實用新型第八七一一五八三0A01號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樓板預留開孔的施工方法及其裝置」,其開孔模具在搬運或存放時,可拆組分離形成一底座、一頂蓋及另一套管,能夠有效縮小體積,減少佔用的空間,有利存放或搬運作業的進行。
但上述的實用新型專利施工組合形成開孔模具的過程過繁瑣,導致施工時間大為增加,影響施工形成建築樓板的工作效率。
並且,將套管埋設於混凝土內作為開孔的內壁,雖能夠大幅提升開孔的強度,但其強度提升的部位僅局限於套管內壁位置,並非為開孔容易與外界發生碰撞的邊角位置,故其開孔在受到外界力量碰撞時,並無法有效保護維持開孔的完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呈平板狀的底面,該底面上開設有數個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該數個開孔內緣延制形成有一凸起的環形肋部,該環形肋部上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一端形成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數隻筒體,其數量與開孔數量相等,且各筒體底端均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該扣部內形成有一向內開設的扣槽,該扣部一側開設有一溝口,各筒體均能夠各自樞扣於相對應的各個開孔上。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技術特點1、主要由一底座及數隻筒體所構成,該底座上開設有複數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該複數開孔一側皆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一端延制形成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該複數只筒體底端皆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該扣部內皆開設有一扣槽,該扣部一側系開設有一溝口;2、利用上述底座的插入頭插入筒體的溝口內,並將筒體旋轉一圈,使筒體能夠輕易樞扣於底座上,依照此一方法可將數隻筒體迅速樞扣於底座上,以達到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底座及筒體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筒體底端扣部翻轉朝上的局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筒體樞扣於底座前的剖示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筒體樞扣於底座後的剖示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底座及筒體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筒體樞扣於底座後的剖示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底座雙側銜接部的剖示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底座雙側套部及滑套的剖示圖。
附圖標記說明1底座;11底面;12開孔;13肋部;14開口;15銜接部;16凹槽;17插入頭;18套部;19滑套;2筒體;21扣部;22扣槽;23溝口。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的立體圖,快速組裝結構包括一底座1,具有一呈平板狀的底面11(如圖1所示),該底面11上開設有複數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12,該數個開孔12內緣皆延制形成有一凸起外折的環形肋部13(如圖2所示),該環形肋部13一側開設有一開口14,該開口14一端延制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17,且該底面11雙側分別形成有一銜接部15(如圖8所示),又該底面雙側的銜接部15形成一側較長的不對稱形態,且該銜接部15內形成有一凹槽16;數隻筒體2,其數量與底面11上的複數開孔12數量相同(如圖1所示),其底端皆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21,該扣部21向內開設有一扣槽22,該扣部21一側開設有一溝口23(配合圖2及圖3所示);藉由上述的構件組成,使數隻筒體2能夠輕易樞扣於底座1上,以達到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功效。
在要進行灌漿作業前,先將數隻底座1利用雙側的銜接部15相互銜接組合(如圖8所示),並將其擺置於預灌漿形成樓板的建築模板內,利用底座1的數個開孔12作為樓板預留開孔的施工標記(如圖1所示),以利施工人員辨識架設捆綁鋼筋。
當施工人員架設捆綁鋼筋完成後,先將底座1的插入頭17插入筒體2的溝口23內(如圖4所示),並將筒體2旋轉一圈,使底座1的環形肋部13能夠隨著筒體2旋轉滑入扣槽22內(如圖5所示),以快速將複數筒體2樞扣於底座1上,達到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功效。
當建築模板內的開孔模具配置完成後,便可開始進行灌漿的作業,待灌漿作業完成後,將建築模板拆除,便能夠取得形成有複數開孔的建築樓板,而數個底座1會被固設於混凝土樓板上形成平整潔淨的面板,而不需再進行任何整修混凝土樓板的工作。
混凝土樓板形成開孔的邊角,會受到底座1的遮蓋,能夠確保開孔不受外界力量的直接觸碰,能夠有效維持開孔的完整。
上述組合形成面板的複數底座1之間的銜接部15(如圖8所示),可使用螺合方式銜接。此外,且數個底座1相互銜接的銜接部15的凹槽16能夠直接用來鎖設螺帽懸吊設置風管設備,而不需再另外開孔鎖設螺帽。
上述底座1上所開設的數個開孔12及數個筒體2的數量(如圖1所示),可依照使用者需求做相對應的改變。
此外,上述的底座1雙側的銜接部15亦能夠製成一向內彎折的套部18的型態,利用一滑套19套持於套部18上,能夠輕易將複數底座1結合(如圖9所示)。
此外,上述數隻筒體2底端的環形扣部21,其扣槽22能夠製成向外開設的型態(如圖6所示),而底座1亦能夠不需延制形成一凸起的環形肋部13,該開口14及插入頭17可直接形成在開口一側(如圖6所示),藉由上述的構件組成亦能夠將數隻筒體2樞扣於底座1上(如圖7所示),達到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功效。
以上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為方便說明而提出的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徵並不局限於此,本領域任何熟練技術人員可輕易思及的變化或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呈平板狀的底面,該底面上開設有數個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該數個開孔內緣延制形成有一凸起的環形肋部,該環形肋部上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一端形成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數隻筒體,其數量與開孔數量相等,且各筒體底端均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該扣部內形成有一向內開設的扣槽,該扣部一側開設有一溝口,各筒體均能夠各自樞扣於相對應的各個開孔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分別形成有一銜接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的銜接部呈現一側較長的不對稱形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的銜接部皆形成有一凹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分別形成有一套部。
6.一種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座,具有一呈平板狀的底面,該底面上開設有數個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該數個開孔內緣一側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一端形成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數隻筒體,其數量與開孔數量相等,且各底端皆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該扣部內形成有一向外開設的扣槽,該扣部一側開設有一溝口,各筒體均能夠各自樞扣於相對應的各個開孔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分別形成有一銜接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的銜接部呈現一側較長的不對稱形態。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的銜接部皆形成有一凹槽。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底面雙側分別形成有一套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灌漿用樓板開孔模具的快速組裝結構,由一底座及複數只筒體構成,該底座上開設有數個等距間隔排列的開孔,該數個開孔一側皆開設有一開口,該開口一端延制形成有一向上翹起的插入頭,該數隻筒體底端皆延制形成有一環形扣部,該扣部內皆開設有一扣槽,該扣部一側開設有一溝口,藉由上述底座的插入頭插入筒體的溝口內,並將筒體旋轉一圈,使筒體能夠輕易樞扣於底座上,以達到快速組裝形成開孔模具的功效。
文檔編號E04G15/06GK2692262SQ20042000666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15日
發明者黃元彬 申請人:利達空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