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15:51 2
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一種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包括框架,框架內裝有至少一片通過轉動控制擋風率的擋風板,擋風板兩端設有用以擋風板轉動的轉動軸,框架上開設有樞接孔,轉動軸與樞接孔匹配連接,擋風板通過轉動軸在框架上轉動,框架上還設有用以限制擋風板轉動的轉動限制構造。本發明結構簡單、經濟適用、擋風效果好,擋風板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速,在風壓所產生的不平衡力矩作用下自動調整擋風屏透風率;在降低風速、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的同時,確保風擋結構和橋梁結構的安全。
【專利說明】道路交通用擋風屏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道路交通用擋風屏。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由於高速列車運行時速高、列車軸重趨於輕量化,橫風作用下的列車運行安全性日益凸顯。在強側風作用下,列車空氣動力學性能惡化,列車空氣阻力、升力和橫向力迅速增加,嚴重時將導致列車脫軌或傾覆。日本新幹線高速列車分別在2005年12月和2006年9月發生過兩起因大風導致的列車傾覆事件。2007年2月,我國新疆發生了大風吹翻11節列車車廂的重大事故。2013年,我國京滬高鐵也因大風引起了車輛晚點、停運,並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為此,我國《鐵路客運專線技術管理辦法(試行)》第178條規定:環境風速> 30m/s時,嚴禁動車組列車進入風區。針對這一標準,我國的鄭西高鐵、甬溫高鐵、京滬高鐵等多條線路規定,當風速不大於20米/秒時,動車組可正常運行;當風速在20米/秒?25米/秒時,動車組將限速200公裡/小時運行;當風速在25米/秒?30米/秒時,動車組限速120公裡/小時運行,當風速大於30米/秒,禁止動車組進入風區運行。
[0003]為了提高強風地區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運營通過能力,目前通常採用在鐵路及公路線路旁設置擋風屏,以有效降低強側風風速,減小作用在列車上的風荷載,提高列車的傾覆臨界風速及行車安全性。如日本新幹線高鐵規定,鐵路加裝擋風牆後,車輛運行安全速度可以適當提高,如風速達到每秒25?30米,高速列車限速在160公裡/小時;風速達到每秒30?35米(類似11、12級大風),列車限速在70公裡/小時,而無須停運。
[0004]在鐵路及公路線路兩旁設置風擋裝置雖然可以降低風速、提高列車運行安全性和運營通過能力,但是設置風擋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1)風擋裝置的擋風效率;(2)大風作用下風擋結構自身的穩定性;(3)由於在橋梁結構上增設了風擋,會改變橋梁結構的體形係數,導致作用在橋梁上的風荷載大幅增加,降低了橋梁結構的風振安全性。
[0005]目前,擋風屏均採用固化的結構,無法調節不同風速下作用在擋風屏上的風力,雖然擋風效率高,但風擋迎風面過大,作用在風擋裝置上的風荷載過大。為確保強風作用下風擋裝置不致破壞,則風擋裝置需要做的很剛,但會導致風擋裝置成本大幅上漲,同時安裝、運輸都不方便。如果擋風屏製作時設定的開孔率過大,雖然可以降低作用在風擋上的風荷載,但不能有效保障風擋裝置的阻風效率,導致風速過高時對列車運行起不到安全保障作用。
[0006]因此,研究一種可以根據風速自動調節透風率的自適應擋風屏,實現橫風作用下既可以降低風速確保車輛行車安全,又可以降低強風條件下作用在擋風屏和橋梁上的風荷載,確保擋風屏和橋梁結構安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7]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結構簡單、經濟適用、擋風效果好,擋風板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速,在風壓所產生的不平衡力矩作用下自動調整擋風屏透風率。在降低風速、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的同時,確保風擋結構和橋梁結構的安全。
[0008]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包括框架,框架內裝有至少一片通過轉動控制擋風率的擋風板,擋風板兩端設有用以擋風板轉動的轉動軸,框架上開設有樞接孔,轉動軸與樞接孔匹配連接,擋風板通過轉動軸在框架上轉動,框架上還設有用以限制擋風板轉動的轉動限制構造。
[0009]優選地,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底部的配重質量塊;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立柱上的限位卡銷;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上的定位銷以及設於立柱上的定位槽;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與立柱之間的復位彈性件;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和/或立柱上的磁性件。
[0010]優選地,轉動限位構造沿弧線形布置。
[0011]優選地,擋風板兩端的轉動軸對稱布置;轉動軸的設置位置偏離擋風板的中線。
[0012]優選地,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立柱和/或至少一根橫梁,擋風板安裝在相鄰兩立柱之間,或者擋風板安裝在相鄰的立柱與橫梁之間;或者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橫梁,擋風板安裝在相鄰兩橫梁之間。
[0013]優選地,橫梁固結相鄰的兩根立柱,橫梁固結在立柱的端部和/或中部。
[0014]優選地,擋風板和/或立柱上設有用以控制擋風板開閉的控制設備。
[0015]優選地,立柱的橫截面形狀為方形、矩形、T字形、工字型或者圓形。
[0016]優選地,立柱為直柱、彎曲柱或者折線形柱,或者立柱為直線段與曲線段組成的柱體。
[0017]優選地,立柱為橫截面尺寸上小下大的變截面柱體。
[0018]優選地,框架內裝有多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整齊排列。
[0019]優選地,控制設備連接單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或者全部擋風板,並控制單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或者全部擋風板的開閉。
[0020]優選地,擋風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以透風的通風孔。
[0021]優選地,通風孔為圓孔、方孔、橢圓孔或菱形孔中的至少一種。
[0022]優選地,擋風板為平板、弧形板或者折線形板。
[0023]優選地,擋風板為厚度均勻的板或者厚度不均的板。
[0024]優選地,擋風板沿水平力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沿豎直方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沿斜向安裝在框架內。
[0025]優選地,框架內設有用以將框架劃分為多個分區的加勁板,每個分區內均設有擋風板。
[0026]本發明專利有益效果在於:
[0027]本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當側向風吹在擋風屏上時,風壓在擋風板上產生不平衡轉動力矩,驅動擋風板繞轉動軸轉動,使擋風板相對擋風屏框架打開一定角度,從而實現擋風屏的透風率可以隨著風速的不同而自動調節;利用轉動限制構造對擋風板開啟的阻礙作用,可以依據風力的大小自動控制擋風板的打開角度,控制擋風屏透風率。當風速較低時,轉動限制構造對於擋風板的開啟阻礙遠遠大於作用在擋風板上的風力,作用在擋風板上的不平衡力矩較小,擋風板打開角度小,擋風屏透風率低,可以有效抑制低速風的風速,確保車輛運行安全;隨著風速的增加,轉動限制構造對於擋風板的開啟阻礙相對於增大的外力處於逐漸減小的狀態,作用在擋風板上的不平衡力矩逐漸增大,擋風板的打開角度逐漸增大,從而提高擋風屏的透風率,降低強風時作用在擋風屏上的風荷載,避免強風時擋風屏破壞;尤其是當擋風屏直接安裝在橋梁上時,可以有效降低強風情況下,橋梁所受到的橫向風荷載,確保橋梁結構安全。本發明專利結構簡單、經濟適用、擋風效果好,擋風板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速,在風壓所產生的不平衡力矩作用下自動調整擋風屏透風率。並可以根據使用環境的要求,合理確定擋風板的最大和最小開合角度,在降低風速、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的同時,確保風擋結構和橋梁結構的安全。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專利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在鐵路橋梁上的應用示意圖;
[0031]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在鐵路路基上的應用示意圖;
[0032]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受力示意圖;
[0033]圖5_a是矩形平面擋風板;圖5_b是帶限位銷和復位彈簧孔的矩形平面擋風板;圖5-c是帶限位銷的矩形平面擋風板;圖5-(1是帶孔矩形平面擋風板;圖51是配質量塊的帶孔矩形平面擋風板;圖5-f是配質量塊的矩形平面擋風板;
[0034]圖6_a是矩形曲面擋風板;圖6_b是帶限位銷和復位彈簧孔的矩形曲面擋風板;圖6-c是帶限位銷的矩形曲面擋風板;圖6-(1是帶孔矩形曲面擋風板;圖61是配質量塊的帶孔矩形曲面擋風板;圖6-f是配質量塊的矩形曲面擋風板;
[0035]圖7_a是矩形立柱;圖7_b是方形立柱;圖7_c是圓形立柱;圖7_d是工字型立柱;圖7-e是T字型立柱;圖7-f是曲線形立柱;
[0036]圖8_a是不帶限位裝置和通風孔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8_b是不帶限位裝置和通風孔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8-c是不帶限位裝置和通風孔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37]圖9_a是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9_b是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9-c是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38]圖ΙΟ-a是帶多級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ΙΟ-b是帶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0-c是帶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39]圖ΙΙ-a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1-b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1-c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0]圖12-a是帶復位彈簧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2-b是帶復位彈簧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2-c是帶復位彈簧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1]圖13-a是帶配重質量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3-b是帶配重質量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3-c是帶配重質量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2]圖14-a是擋風板混裝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4_b是擋風板混裝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4-c是擋風板混裝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3]圖15-a是擋風板混裝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5_b是擋風板混裝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5-c是擋風板混裝帶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4]圖16-a是擋風板混裝帶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6_b是擋風板混裝帶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6-c是擋風板混裝帶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5]圖17-a是帶通風孔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7_b是帶通風孔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7-c是帶通風孔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6]圖18-a是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8_b是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8-c是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7]圖19-a是帶通風孔和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19_b是帶通風孔和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關閉狀態軸側圖;圖19-c 一種帶通風孔和多級限位裝置的擋風屏開啟狀態軸側圖;
[0048]圖20-a是不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20_b是不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軸測圖;圖20-c是不帶通風孔和限位裝置擋風屏開啟狀態軸測圖;
[0049]圖21-a是帶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21_b是帶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軸測圖;圖21-c是帶限位裝置擋風屏開啟狀態軸測圖;
[0050]圖22-a是帶多級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22_b是帶多級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軸測圖;圖22-c是帶多級限位裝置擋風屏開啟狀態軸測圖;
[0051]圖23-a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平面圖;圖23_b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擋風屏關閉狀態軸測圖;圖23-c是帶弧形滑道限位裝置擋風屏開啟狀態軸測圖;
[0052]其中I為立柱,2為樞接孔,3為擋風板,4為轉動軸,5為復位彈簧,6為限位銷,7為復位彈簧插孔,8為通風孔,9為配重質量塊,10為曲面擋風板,11為方形立柱,12為圓形立柱,13為工字型立柱,14為T字型立柱,15為曲線立柱,16為限位銷孔,17為弧形滑道,18為橫梁,19為車輛,20為橋梁,21為橋墩,22為路基。
【具體實施方式】
[0053]下面對本發明專利技術內容的進一步說明,但並非對本發明專利實質內容的限制。
[0054]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包括框架,框架內裝有至少一片通過轉動控制擋風率的擋風板3,擋風板3兩端設有用以擋風板3轉動的轉動軸4,框架上開設有樞接孔2,轉動軸4與樞接孔2匹配連接,擋風板3通過轉動軸4在框架上轉動,框架上還設有用以限制擋風板3轉動的轉動限制構造。本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當側向風吹在擋風屏上時,風壓在擋風板3上產生不平衡轉動力矩,驅動擋風板3繞轉動軸4轉動,使擋風板3相對擋風屏框架打開一定角度,從而實現擋風屏的透風率可以隨著風速的不同而自動調節;利用轉動限制構造對擋風板3開啟的阻礙作用,可以依據風力的大小自動控制擋風板3的打開角度,控制擋風屏透風率。當風速較低時,轉動限制構造對於擋風板3的開啟阻礙遠遠大於作用在擋風板3上的風力,作用在擋風板3上的不平衡力矩較小,擋風板3打開角度小,擋風屏透風率低,可以有效抑制低速風的風速,確保車輛運行安全;隨著風速的增加,轉動限制構造對於擋風板3的開啟阻礙相對於增大的外力處於逐漸減小的狀態,作用在擋風板3上的不平衡力矩逐漸增大,擋風板3的打開角度逐漸增大,從而提高擋風屏的透風率,降低強風時作用在擋風屏上的風荷載,避免強風時擋風屏破壞;尤其是當擋風屏直接安裝在橋梁20上時,可以有效降低強風情況下,橋梁20所受到的橫向風荷載,確保橋梁20結構安全。本發明專利結構簡單、經濟適用、擋風效果好,擋風板3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速,在風壓所產生的不平衡力矩作用下自動調整擋風屏透風率。並可以根據使用環境的要求,合理確定擋風板3的最大和最小開合角度,在降低風速、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的同時,確保風擋結構和橋梁結構的安全。擋風板3可以是平面形狀,也可以是帶有一定弧度板,或者任意其他形狀。擋風板3可以是厚薄和質量均勻的板,也可以是厚薄不均勻和/或質量不均勻的板。擋風屏可以是平面形狀,也可以是帶有一定弧度的形狀,或者為任意其他形狀。
[0055]其還在於,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3底部的配重質量塊9 ;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立柱I上的限位卡銷;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3上的定位銷以及設於立柱I上的定位槽;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3與立柱I之間的復位彈性件;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3和/或立柱I上的磁性件。擋風板3的限位銷6固定在擋風屏的框架上,可以控制擋風板3的最大開啟角度和最小打開角度。通過控制擋風板3的安裝方向和開啟方向,可以使風在通過擋風屏以後,改變風向,使風向上吹、平吹或者向下吹;也可以使風向左吹或者向右吹。可轉動的擋風板3可以是依靠自重產生的不平衡力矩實現無風狀態下的關閉,也可以是依靠輔助裝置實現無風狀態下的關閉,輔助裝置可以為彈簧、磁鐵、以及其他任何用以限制或阻礙擋風板3開啟的裝置。隨著可轉動擋風板3的打開角度不同,所述風擋裝置的透風率可以在0-95%範圍內連續變化。
[0056]其還在於,轉動限位構造沿弧線形布置。
[0057]其還在於,擋風板3兩端的轉動軸4對稱布置;轉動軸4的設置位置偏離擋風板3的中線。
[0058]其還在於,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立柱I和/或至少一根橫梁18,擋風板3安裝在相鄰兩立柱I之間,或者擋風板3安裝在相鄰的立柱I與橫梁18之間;或者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橫梁18,擋風板3安裝在相鄰兩橫梁18之間。擋風屏的框架可以是僅由立柱I組成;或者擋風屏的框架可以是由立柱I和橫梁18組成;或者擋風屏的框架可以是由立柱1、橫梁18和加勁肋組成。
[0059]其還在於,橫梁18固結相鄰的兩根立柱1,橫梁18固結在立柱I的端部和/或中部。
[0060]其還在於,擋風板3和/或立柱I上設有用以控制擋風板3開閉的控制設備。
[0061]其還在於,立柱I的橫截面形狀為方形、矩形、T字形、工字型或者圓形。
[0062]其還在於,立柱I為直柱、彎曲柱或者折線形柱,或者立柱I為直線段與曲線段組成的柱體。
[0063]其還在於,立柱I為橫截面尺寸上小下大的變截面柱體。
[0064]其還在於,框架內裝有多片擋風板3,多片擋風板3整齊排列。[0065]其還在於,控制設備連接單片擋風板3、多片擋風板3或者全部擋風板3,並控制單片擋風板3、多片擋風板3或者全部擋風板3的開閉。擋風板3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可以是完全封閉狀態,也可以是打開狀態。
[0066]其還在於,擋風板3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以透風的通風孔8。
[0067]其還在於,通風孔8為圓孔、方孔、橢圓孔或菱形孔中的至少一種。
[0068]其還在於,擋風板3為平板、弧形板或者折線形板。
[0069]其還在於,擋風板3為厚度均勻的板或者厚度不均的板。
[0070]其還在於,擋風板3沿水平方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3沿豎直方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3沿斜向安裝在框架內。可轉動的擋風板和擋風屏可以設置在同一個平面內。可轉動的擋風板可以水平方向安裝,也可以是豎直方向安裝,也可以是任意其他角度安裝。
[0071]其還在於,框架內設有用以將框架劃分為多個分區的加勁板,每個分區內均設有擋風板3。擋風屏可以是一個分區,也可以是通過在擋風屏框架上設置加勁板劃分為多個分區。
[007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自適應擋風屏包括立柱1、可轉動的擋風板3、限位銷6。可轉動的擋風板3通過轉動軸4插接在立柱I的樞接孔2內,在側向風作用下,擋風板3可以繞轉動軸4轉動一定角度,從而調整擋風屏的透風率。擋風板3通過限位銷6插在立柱I上的限位銷孔16內,擋風板3的限位銷6可以控制側風作用下擋風板3的最大轉動角度,從而控制擋風屏的最大透風率。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在鐵路橋梁上的應用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在鐵路路基上的應用示意圖;圖2和圖3分別是圖1所示的自適應擋風屏在橋梁20和路基22上的應用實例。如圖2所示,橋梁20架設在橋墩21上,鐵路架設在橋梁20上,擋風屏架設在鐵路兩側,車輛19從兩塊擋風屏之間穿過。如圖3所示,鐵路架設在路基22上,擋風屏架設在鐵路兩側,車輛19從兩塊擋風屏之間穿過。
[0073]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受力示意圖;如圖4所示,擋風屏工作時擋風板3受到自身重力,風壓力以及外加力的作用。其中擋風板3所受風壓力可由公式(I)求得。當某一時刻擋風板3的自身重力、擋風板3受到的風壓力以及外加力對轉動軸4三者達到靜力平衡時,可由平衡條件得式(2) (3) (4):
【權利要求】
1.一種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包括框架,其特徵在於,框架內裝有至少一片通過轉動控制擋風率的擋風板,擋風板兩端設有用以擋風板轉動的轉動軸,框架上開設有樞接孔,轉動軸與樞接孔匹配連接,擋風板通過轉動軸在框架上轉動,框架上還設有用以限制擋風板轉動的轉動限制構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底部的配重質量塊;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立柱上的限位卡銷;或者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上的定位銷以及設於立柱上的定位槽;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與立柱之間的復位彈性件;轉動限位構造為設於擋風板和/或立柱上的磁性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轉動限位構造沿弧線形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擋風板兩端的轉動軸對稱布置;轉動軸的設置位置偏離擋風板的中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立柱和/或至少一根橫梁,擋風板安裝在相鄰兩立柱之間,或者擋風板安裝在相鄰的立柱與橫梁之間;或者框架包括有至少兩根橫梁,擋風板安裝在相鄰兩橫梁之間。
6.根據權 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橫梁固結相鄰的兩根立柱,橫梁固結在立柱的端部和/或中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擋風板和/或立柱上設有用以控制擋風板開閉的控制設備。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立柱的橫截面形狀為方形、矩形、T字形、工字型或者圓形。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立柱為直柱、彎曲柱或者折線形柱,或者立柱為直線段與曲線段組成的柱體;或者立柱為橫截面尺寸上小下大的變截面柱體。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道路交通用擋風屏,其特徵在於,框架內裝有多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整齊排列;或者控制設備連接單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或者全部擋風板,並控制單片擋風板、多片擋風板或者全部擋風板的開閉;或者擋風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用以透風的通風孔;或者通風孔為圓孔、方孔、橢圓孔或菱形孔中的至少一種;或者擋風板為平板、弧形板或者折線形板;或者擋風板為厚度均勻的板或者厚度不均的板;或者擋風板沿水平方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沿豎直方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擋風板沿斜向安裝在框架內;或者框架內設有用以將框架劃分為多個分區的加勁板,每個分區內均設有擋風板。
【文檔編號】E01F7/02GK104018439SQ20141028031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3日
【發明者】朱志輝 申請人: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