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24:56 1
專利名稱: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件插件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子加工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機械手爪是電子 加工設備中非常常用的裝置,機械手爪主要用於夾取電子元件,並將其運送和安裝到電路 板,但現有的機械手爪由於結構複雜,控制難度高而導致加工設備成本比較高昂。此外,機械手爪由於夾取時的力度相對難以控制,在夾取電子元件時,夾取的力度 過大,則容易損傷電子元件,對於高精度,易變形的電子元件來說,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從而 導致廢品率大增;夾取的力度過小,則容易造成夾取不夠穩固,使電子元件脫離機械手爪, 影響插件機的正常生產。因此,市場上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替代機械手爪的運送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吸取穩固、大大降低對電子元件的損傷的插 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包括 機架、設置於機架的升降機構及設置於機架的轉角機構,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還包 括可上下移動的吸杆及設置於吸杆的下端部的吸嘴,該吸杆的上端部與升降機構連接;所 述吸杆的中部開設有氣流通道,吸杆裝設有便於連接氣管接頭的連接套;所述轉角機構包 括設置於機架的軸承座、裝設於軸承座的轉角套及驅動轉角套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吸杆 活動套裝於轉角套內。其中,所述軸承座設置有軸承,所述轉角套裝設於軸承的內圈。其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的氣缸座及裝設於氣缸座的頭部氣缸,所述 吸杆的上端部與該頭部氣缸的驅動杆連接。其中,所述連接套與吸杆的上端部套接,所述驅動杆的下端部設置有浮動接頭,連 接套的上端部裝設有連接頭,浮動接頭的兩端分別與連接頭和驅動杆的下端部螺紋連接。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的馬達座及裝設於馬達座的馬達,馬達裝設 有主動輪,所述轉角套裝設有從動輪,主動輪與從動輪傳動連接。其中,所述主動輪與從動輪為同步帶傳動連接。其中,所述主動輪的旁側設置有轉角感應器,主動輪裝設有與主動輪同步轉動的 零位檢測片,該零位檢測片設置有凸起的定位檢測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包括機架、設 置於機架的升降機構及設置於機架的轉角機構,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還包括可上下 移動的吸杆及設置於吸杆的下端部的吸嘴,該吸杆的上端部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吸杆的 中部開設有氣流通道,吸杆裝設有便於連接氣管接頭的連接套;所述轉角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的軸承座、裝設於軸承座的轉角套及驅動轉角套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吸杆活動套裝 於轉角套內。在進行插件加工時,當電子元件被運送到吸杆的正下方時,隨後對吸杆中部 的氣流通道開始吸氣,電子元件在氣流的作用下吸附在設置於吸杆下端部的吸嘴上,然後 送料滑塊縮回,以便於下一個電子元件的運送,同時也便於進行下一步的插裝,隨後吸杆在 升降機構的作用下向下運動,以便於進行插件動作,電子元件被插裝到指定位置後,吸氣停 止,電子元件與吸嘴之間的吸附力消失,吸杆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向上運動,以便於進行下 一次的插件動作。本發明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結構簡單、吸取穩固,大大降低了設備 的製造成本,降低了對電子元件的損傷,實用性強。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 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包括機架1、設置於機架1的升 降機構及設置於機架1的轉角機構,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還包括可上下移動的吸杆 2及設置於吸杆2的下端部的吸嘴3,該吸杆2的上端部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吸杆2的中 部開設有氣流通道,吸杆2裝設有便於連接氣管接頭的連接套4 ;所述轉角機構包括設置於 機架1的軸承座5、裝設於軸承座5的轉角套6及驅動轉角套6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吸杆 2活動套裝於轉角套6內。在進行插件加工時,當電子元件被運送到吸杆2的正下方時,隨後對吸杆2中部的 氣流通道開始吸氣,電子元件在氣流的作用下吸附在設置於吸杆2下端部的吸嘴3上,然後 送料機構縮回,以便於下一個電子元件的運送,同時也便於進行下一步的插裝,隨後吸杆2 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向下運動,以便於進行插件動作,電子元件被插裝到指定位置後,吸氣 停止,電子元件與吸嘴3之間的吸附力消失,吸杆2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向上運動,以便於 進行下一次的插件動作。本發明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結構簡單、吸取穩固,大大降低 了設備的製造成本,降低了對電子元件的損傷,實用性強。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吸嘴3的具體形狀可依據電子元件的具體形狀而制定,當需 要插件的電子元件的形狀改變時,只需要更換相應形狀結構的吸嘴3即可,無需將頭部氣 吸機構整體更換,降低改裝難度和改裝成本。本實施例的所述軸承座5設置有軸承7,所述轉角套6裝設於軸承7的內圈,軸承 7是設置用於減小轉角套6與軸承座5之間的摩擦力,減小兩者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本實施例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1的氣缸座8及裝設於氣缸座8的頭部 氣缸9,所述吸杆2的上端部與該頭部氣缸9的驅動杆連接。在氣壓的控制下,頭部氣缸9 的驅動杆做伸出和縮回動作,並帶動吸杆2上下移動,從而實現所述吸嘴3的上升或下插動 作。本實施例的所述連接套4與吸杆2的上端部套接,所述驅動杆的下端部設置有浮
4動接頭10,連接套4的上端部裝設有連接頭11,浮動接頭10的兩端分別與連接頭11和驅 動杆的下端部螺紋連接,該浮動接頭10的設置能起到消除誤差、保護頭部氣缸9的作用,使 設備運行平穩,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1的馬達座12及裝設於馬達座12的馬 達13,馬達13裝設有主動輪14,所述轉角套6裝設有從動輪15,主動輪14與從動輪15傳 動連接。具體的,所述主動輪14與從動輪15為同步帶傳動連接。主動輪14在馬達13的 作用下轉動,並帶動從動輪15轉動,以實現吸杆2及吸嘴3的轉向功能,便於將電子元件與 PCB電路板的指定位置進行精確定位。本實施例的所述主動輪14的旁側設置有轉角感應器16,主動輪14裝設有與主動 輪14同步轉動的零位檢測片17,該零位檢測片17設置有凸起的定位檢測塊18。轉角感應 器16及零位檢測片17用於檢測主動輪14的轉動角度,以便於對吸杆2及吸嘴3的轉動角 度進行監控和反饋,進一步提高電子元件的準確性,提高插件準確率。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現方案之一,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其它方式實 現,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包括機架(1)、設置於機架(1)的升降機構及設置於機架(1)的轉角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還包括可上下移動的吸杆(2)及 設置於吸杆(2)的下端部的吸嘴(3),該吸杆(2)的上端部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吸杆(2)的 中部開設有氣流通道,吸杆(2)裝設有便於連接氣管接頭的連接套(4);所述轉角機構包括 設置於機架(1)的軸承座(5)、裝設於軸承座(5)的轉角套(6)及驅動轉角套(6)轉動的驅 動機構,所述吸杆(2)活動套裝於轉角套(6)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5)設置有 軸承(7 ),所述轉角套(6 )裝設於軸承(7 )的內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 置於機架(1)的氣缸座(8)及裝設於氣缸座(8)的頭部氣缸(9),所述吸杆(2)的上端部與 該頭部氣缸(9)的驅動杆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套(4)與吸杆(2)的上端部套接,所述驅動杆的下端部設置有浮動接頭(10),連接套(4)的上端部裝設有 連接頭(11 ),浮動接頭(10)的兩端分別與連接頭(11)和驅動杆的下端部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 置於機架(1)的馬達座(12)及裝設於馬達座(12)的馬達(13),馬達(13)裝設有主動輪 (14),所述轉角套(6)裝設有從動輪(15),主動輪(14)與從動輪(15)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輪(14)與從 動輪(15)為同步帶傳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動輪(14)的旁 側設置有轉角感應器(16),主動輪(14)裝設有與主動輪(14)同步轉動的零位檢測片(17), 該零位檢測片(17)設置有凸起的定位檢測塊(1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件插件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包括機架、設置於機架的升降機構及設置於機架的轉角機構,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還包括可上下移動的吸杆及設置於吸杆下端部的吸嘴,該吸杆的上端部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吸杆的中部開設有氣流通道,吸杆裝設有便於連接氣管接頭的連接套;所述轉角機構包括設置於機架的軸承座、裝設於軸承座的轉角套及驅動轉角套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吸杆活動套裝於轉角套內。本發明所述插件機用頭部氣吸機構結構簡單、吸取穩固,大大降低了設備的製造成本,降低了對電子元件的損傷,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H05K13/04GK102118959SQ20101060692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7日
發明者曾翔清, 肖華, 蘇凱波, 鍾顯輝, 陳卓標, 黎旺 申請人:東莞市新澤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