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和裝置、切換管理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2023-04-28 10:59:31 1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和裝置、切換管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是全IP交換的網絡,LTE系統可實現移動語音業務,稱為VoLTE(Voice over LTE)。在GSM/WCDMA網絡中,無線網絡和核心網絡都有CS(Circuit Switched,電路交換)核心網元和專門的無線承載通道TCH或CSRAB(CS Radio Access Bearer,電路域無線接入承載)用於承載語音業務。在LTE網絡技術中,核心網絡與LTE無線網絡僅定義了不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的PS(Packet Switched,分組域)承載通道技術,無特別的專門用於語音通信的技術和承載方式。基於LTE的無線網絡如何實現和保障語音業務是運營商面臨的重要課題。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單一無線語音呼叫連續性)是3GPP提出的一種VoLTE語音業務連續性方案,主要是為了解決當單射頻UE在LTE網絡和2G/3G CS網絡之間移動時,如何保證語音呼叫連續性的問題。即保證在VoIP語音和CS域語音之間的平滑切換。
語音業務對時延要求較高,受無線信道條件影響大。因為時延要求,RLC(Radio Link Control,無線鏈路控制層)為UM(非確認模式)模式,物理層丟包控制異常嚴格,時延要求也不允許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重傳次數多。因此,在目前LTE網絡覆蓋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需要採用一定方法識別出語音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和裝置、切換管理方法和裝置,解決現有無法識別出語音業務質量進而不知道何時進行語音業務的切換導致語音業務服務性差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包括:
評估終端進行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根據所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所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所述評估終端進行當前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
獲取上行信道的當前信幹噪比值,將所述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將所述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
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第一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
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小於等於預設第二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
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小於預設第一上行信幹噪比閾值且大於預設第二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所述評估終端進行當前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
獲取下行信道的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將所述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將所述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
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第一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將當前誤塊率值與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進行比較,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小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大於等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則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小於等於預設第二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將當前誤塊率值與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進行比較,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大於等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小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則評估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大於預設第二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且小於預設第一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則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所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包括: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 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且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否則,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終端的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包括:
根據如上述所述的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得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根據所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包括: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時,則觸發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以及正在進行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時,則停止進行的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包括:單一無線語音呼叫連續性切換或異頻切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包括信道質量評估模塊和語音質量評估模塊:
所述信道質量評估模塊用於評估終端進行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所述語音質量評估模塊用於根據所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所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所述信道質量評估模塊包括上行評估子模塊,所述上行評估子模塊用於:
獲取上行信道的當前信幹噪比值,將所述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所述信道質量評估模塊包括下行評估子模塊,所述下行評估子模塊用於:
獲取下行信道的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將所述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語音質量評估模塊還用於: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 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且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否則,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終端的語音業務切換管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獲取模塊和管理模塊:
所述獲取模塊用於獲取如上述所述的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得到的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所述管理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塊還用於: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時,則觸發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以及正在進行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時,則停止進行的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包括:單一無線語音呼叫連續性切換或異頻切換。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和裝置、切換管理方法和裝置,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包括:評估終端進行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根據所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所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對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質量進行評估,並根據結果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能夠快速準確識別出語音業務質量,進而能夠快速的進行語音業務的切換,能夠降低語音業務的延時,提高語音業務服務性,增強用戶終端體驗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一;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圖二;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結構示意圖一;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結構示意圖二;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結構示意圖三;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 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S101:評估終端進行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該步驟中,這裡所使用的信道可以是上行信道,也可以是下行信道,還可以是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這裡得到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可以是上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也可以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還可以是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步驟S102:根據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在該步驟中,具體的可以是根據上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來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也可以根據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來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還可以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在上述步驟S101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評估終端進行當前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獲取上行信道的當前信幹噪比值,將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當然,還可以才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上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
具體的,將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第一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小於等於預設第二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 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判斷當前信幹噪比值是否小於預設第一上行信幹噪比閾值且大於預設第二上行信幹噪比閾值;如是,則評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以預設第一上行信幹噪比閾值為較高的SINR門限,預設第二上行信幹噪比閾值為較低的SINR門限,第一上行評估結果為上行信道質量為「好」,第二上行評估結果為上行信道質量為「差」為例進行說明:基於用戶終端的SINR(Single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幹噪比)來判斷,SINR在一個語音質量判定周期內採用濾波方式計算,即,用戶終端第一次上報時,SINR為當前值;此後,SINR為(1-a)*歷史SINR+a*當前SINR,其中a為濾波因子。兩個SINR門限,一個較高的SINR門限,一個較低的SINR門限。當語音判決周期到時,計算出的SINR值和SINR門限比較:如果計算出SINR值大於等於高SINR門限,則判定上行信道質量為「好」;如果計算出的SINR值小於等於低SINR門限,則判定上行信道質量為「差」;如果計算出的SINR值在高SINR門限和低SINR門限之間,則維持前次判定的上行信道質量不變,如果是第一次判定,默認前次上行信道質量為「好」。
在上述步驟S101中,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評估終端進行當前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獲取下行信道的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將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當然,還可以才用其他的方式來進行下行信道的信道質量評估。
具體的,將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包括: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大於等於預設第一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將當前誤塊率值與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進 行比較,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小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大於等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則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小於等於預設第二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將當前誤塊率值與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進行比較,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大於等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如比較結果為當前誤塊率值小於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則評估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判斷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是否大於預設第二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且小於預設第一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如是,則評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前一次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以預設第一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為較高的MCS門限,預設第二下行調製編碼方式閾值為較低的MCS門限,預設下行誤塊率閾值為下行BLER門限,第一下行評估結果為下行信道質量為「好」為例進行說明:基於用戶終端的下行BLER(Block error rate,誤塊率)和下行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調製編碼方式)來判斷。下行BLER在一個語音質量判定周期內計算方式為:(NACK數目/調度總次數)*100%。下行MCS在一個語音質量判定周期內採用算術平均方式計算,即周期點到時,計算最終下行MCS值為周期內所有下行調度MCS的算術平均值。一個下行BLER門限,兩個下行MCS門限,一個較高的MCS門限,一個較低的MCS門限。當語音判決周期到時,計算出的下行MCS值和下行MCS門限比較:如果計算出下行MCS值大於等於下行MCS高門限,進一步地,比較計算出的下行BLER值和下行BLER門限:如果下行BLER小於下行BLER門限,則判定下行信道質量為「好」;如果下行BLER大於等於下行BLER門限,則維持前次判定的下行信道質量不變,如果是第一次判定,默認前次下行信道質量 為「好」。如果計算出的下行MCS值小於等於下行MCS低門限,進一步地,比較計算出的下行BLER值和下行BLER門限:如果下行BLER大於等於下行BLER門限,則判定下行信道質量為「差」;如果下行BLER小於下行BLER門限,則維持前次判定的下行信道質量不變。如果計算出的下行MCS值在下行MCS高門限和下行MCS低門限之間,則維持前次判定的下行信道質量不變。
在上述步驟S102中,根據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終端的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包括: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且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否則,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當然,為了提高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優選的選擇以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進行評估。結合上面的例子進行說明,如果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均為「好」,則用戶終端的語音質量為「好」;如果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其中之一為「差」,則用戶終端的語音質量為「差」。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S201:根據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得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在該步驟中,這裡根據實施一中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方法得到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這裡得到的可以是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也可以是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步驟S202:根據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在該步驟中,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包括:單一無線語音呼叫連續性切換或異頻切換。
在上述步驟S202中,根據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包括: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時,則觸發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以及正在進行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時,則停止進行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結合實施例進行舉例說明,首先判定是否達到語音質量判定周期點,語音質量採取連續周期檢測方式,在周期內對語音用戶終端上下行無線信道質量進行監控統計;到達周期點時,進入語音質量判決流程:根據用戶終端該周期內上行信道統計信息判斷UE上行信道質量,記錄為「好」或「差」;根據用戶終端該周期內下行信道統計信息判斷UE下行信道質量,記錄為「好」或「差」;然後,根據用戶終端前一個周期內的語音質量情況,進入不同的處理流程(如 果該周期是用戶終端的第一個語音質量判決周期,用戶終端的初始語音質量默認為「好」):該用戶終端之前的語音質量為「好」:再次判定當前周期用戶終端的上行信道質量及下行信道質量是否之一為「差」,只要上下行信道質量有至少一個是「差」,則標記該用戶終端語音質量為「差」,基站側對該用戶終端啟動切換或SRVCC流程;如果用戶終端上下行信道質量都不為「差」,維持該用戶終端語音質量是「好」不變。該用戶終端之前的語音質量為「差」:再次判定當前周期用戶終端的上行信道質量及下行信道質量是否均為「好」,如果上下行信道質量都好,則標記該用戶終端語音質量為「好」,終止用戶終端正在等待中的切換或SRVCC流程;如果用戶終端上下行信道質量其中之一為「差」,維持該用戶終端語音質量是「差」不變。該用戶終端在之前判定語音質量是「差」時已經啟動切換或SRVCC流程,繼續等待流程完成即可。
值得注意是,本實施例中採用實施例一中的方法先進行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的獲取,首先,基站側首先需要識別出語音用戶終端,根據協議,語音業務必須建立在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等級標示)=1的承載上,因此,如果用戶終端存在QCI=1的承載,則認為用戶終端是語音用戶終端,反之,認為用戶終端非語音用戶終端,僅對語音用戶終端執行以下流程;對於識別出的語音用戶終端,根據上下行的無線信道質量來評估語音質量,因為語音業務涉及到上行和下行雙向,需要同時考慮上行和下行的無線信道質量:如果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均為「好」,則用戶終端的語音質量為「好」;如果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其中之一為「差」,則用戶終端的語音質量為「差」。
採用本實施例的方法,基站eNodeB監控UE的VoLTE上下行語音質量,如果語音質量差到閾值,則觸發異頻切換或SRVCC流程,如果判定語音質量恢復, 則終止未完成的切換或SRVCC流程。這樣,在無線信道質量變差時,可以及時將語音用戶終端切換到其他網絡,保證用戶終端高質量的語音體驗。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S301:統計語音用戶終端上行SINR和下行BLER和下行MCS;
步驟S302:計算得到語音用戶終端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
步驟S303:根據用戶終端上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判定用戶終端語音質量;
步驟S304:選取用戶終端語音質量之前是好,現在是差的用戶終端;
步驟S305:基站高層對選出的用戶終端觸發異頻切換或SRVCC流程。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方法,如圖4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S401:統計語音用戶終端上行SINR和下行BLER和下行MCS;
步驟S402:計算得到語音用戶終端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
步驟S403:根據用戶終端上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判定用戶終端語音質量;
步驟S404:選取用戶終端語音質量之前是差,現在是好的用戶終端;
步驟S405:基站高層對選出的用戶終端停止異頻切換或SRVCC流程。
值得注意的,本實施例中,判斷小區內用戶終端是否存在QCI1承載,對於存在QCI1承載的用戶終端,標示為語音用戶終端,對於所有語音用戶終端周期性地統計計算上下行無線信道質量。
其中,上行無線信道質量由SINR來進行評估,在語音評估周期內,基站對上行用戶終端的SINR不斷進行濾波計算,周期點時,得到一個SINR值,如果該值高於SINR高門限,更新上行無線信道質量為「好」,如果該值低於SINR 低門限,更新上行無線信道質量為「差」,如果SINR值在SINR高門限和SINR低門限之間,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不變,在用戶終端剛建立語音業務時,默認上行無線信道質量為「好」。
同時,下行無線信道質量由下行MCS和下行BLER來評估,在語音評估周期內,基站統計語音用戶終端下行調度的總次數和NACK的次數,並統計下行調度的MCS之和。周期點時,通過(下行NACK次數/下行調度總次數)*100%得到下行BLER,通過下行調度的MCS和/下行調度總次數得到下行MCS,並得到下行信道質量:獲得了語音用戶終端的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後,進一步地,結合用戶終端的上下行無線信道質量來評估用戶終端的語音質量,並根據用戶終端語音質量變化情況決定是否觸發或停止對用戶終端的切換或SRVCC流程,具體方式如下:獲取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如果得到的用戶終端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均為「好」,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和用戶終端前次語音質量進行比較判斷:如果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為「差」而前次語音質量為「好」,觸發用戶終端的切換或SRVCC流程;如果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為「好」而前次語音質量為「差」,終止用戶終端未進行的切換或SRVCC流程;如果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和前次語音質量一樣,不做操作。保存用戶終端當前語音質量為前此語音質量,其它統計值清零。
採用本實施例的方法,在基站側通過是否存在QCI1的承載識別語音用戶,對於語音用戶,周期性地分別監測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本發明通過上行無線信道質量和下行無線信道質量來評估語音質量。如果用戶無線信道質量差,則認為語音業務的質量也差,對於這樣的用戶,觸發切換或SRVCC流程,避免因為用戶的無線信道情況影響語音質量。考慮到無線信道質量可能的快速變化,本發明也提出了對於無線信道質量由差轉好的用戶,如果還在等 待切換或SRVCC流程的啟動,則終止流程,依然駐留在本小區。本實施例的方法有效地保證了在VoLTE系統中,基站能夠高效發現語音用戶語音質量無法保證的場景,並及時採取措施,減少因無線信道條件對語音業務質量產生的負面影響。可以保證在當前LTE網絡覆蓋度不足的情況下,語音用戶既可以享受到LTE高速網絡帶來的便利,又不用擔心LTE無線信道條件不好時影響語音業務。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500,如圖5所示,包括信道質量評估模塊501和語音質量評估模塊502:
信道質量評估模塊501用於評估終端進行語音業務所使用信道的當前信道質量得到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語音質量評估模塊502用於根據信道質量評估結果評估終端語音業務質量得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500,如圖6所示,信道質量評估模塊501包括上行評估子模塊5011,上行評估子模塊5011用於: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獲取上行信道的當前信幹噪比值,將當前信幹噪比值與預設上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500,如圖7所示,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信道質量評估模塊501包括下行評估子模塊5012,下行評估子模塊5012用於:
獲取下行信道的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將當前誤塊率值和當前調製編碼方式值與預設下行條件進行比較得到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
具體的,語音質量評估模塊還用於: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上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下行信道時,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如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下行評估結果時,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當所使用的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時,如上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上行評估結果,且下行信道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下行評估結果,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否則,則評估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裝置600,如圖8所示,包括獲取模塊601和管理模塊602:
獲取模塊601用於獲取如上述的終端語音業務質量評估裝置500得到的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
管理模塊602用於根據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進行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進一步,管理模塊602還用於: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時,則觸發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當前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一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且前一次語音 業務質量評估結果為第二語音業務質量評估結果,以及正在進行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時,則停止進行的終端語音業務切換管理。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硬體完成,上述程序可以存儲於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如只讀存儲器、磁碟或光碟等。可選地,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也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來實現。相應地,上述實施例中的各模塊/單元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本發明不限制於任何特定形式的硬體和軟體的結合。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僅僅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