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轉動螺栓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7:18:06 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栓,特別涉及一種防轉動螺栓。
背景技術:
螺栓是屬於機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圓柱形帶螺紋的緊固件。由螺栓頭和螺栓杆(帶有外螺紋的圓柱體)兩部分組成的一類緊固件,需與螺母配合,用於緊固連接兩個帶有通孔的零件,這種連接形式稱螺栓連接。如把螺母從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這兩個零件分開,故螺栓連接是屬於可拆卸連接。
傳統的螺栓的結構多為螺栓的頭部與螺紋段之間的桿身加工為光杆,安裝時將此螺栓壓入作用物的螺栓孔中呈過盈配合,但這種結構的螺栓防轉動效果不佳,螺母緊固後會出現螺栓轉動,甚至出現螺栓轉動後將作用物嚴重磨損變形的現象,使連接失效。
另外傳統的螺栓杆與螺栓頭之間的連接強度較差,從而使螺栓的使用壽命短。螺栓杆的結構強度低,使得螺栓支撐的能力較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結構強度大、便於安裝和使用壽命長的防轉動螺栓。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案:
一種防轉動螺栓,包括螺栓頭和螺栓杆,所述螺栓頭的外徑大於螺栓杆的直徑,螺栓杆與螺栓頭之間設置有加強件,該加強件的直徑大於螺栓頭的外徑,螺栓頭與加強件之間設有過渡段;所述螺栓頭包括杆體和螺紋段,所述杆體外套接有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所述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的形狀為圓筒狀,所述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上分別設有若干個凹條,所述第一加強體置於杆體遠離螺紋段的一端,第二加強體置於杆體的中間部位,所述螺紋段遠離杆體的一端設有導向段。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通過螺栓杆與螺栓頭之間設置有加強件,該加強件可以增加螺栓杆與螺母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使用壽命。為了進一步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通過設置螺栓頭與加強件之間設有過渡段,該過渡段可以減少螺栓杆與加強件之間的應力,增加螺栓杆與加強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提高螺栓的使用壽命。為了使螺栓達到防轉動效果,通過設置杆體外套接有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該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可以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所述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的形狀為圓筒狀,所述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上分別設有若干個凹條,該凹條可以增加螺栓與作用物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螺栓產生轉動,使螺栓固定得更加穩固,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可以使螺栓達到防轉動的效果,而螺紋段與螺母咬合時也能起到防滑動的效果,通過設置通過設置第一加強體置於杆體遠離螺紋段的一端,第二加強體置於杆體的中間部位,第一加強體、螺紋段和第二加強體分別分布在螺栓的兩端和中間,從而使得螺栓的防轉動效果最好。為了方便螺栓的安裝,通過螺紋段遠離杆體的一端設有導向段,該導向段可以方便螺栓的穿入,從而方便螺栓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相鄰兩個凹條之間形成一凸條,該凸條的厚度為0.2-0.4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凸條的厚度為0.2-0.4mm,若該厚度太小,則凸條的強度不夠,則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栓的結構強度就低,若該厚度太大,則凹條的數量就減少,其防轉動效果就減弱,所以限定凸條的厚度為0.2-0.4mm,該厚度範圍內保證凸條結構強度大的前提下使得第一加強體和第二加強體的防轉動效果最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條的寬度為0.2-0.3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凹條的寬度為0.2-0.3mm,則加強體的外周長一定的前提下,若該寬度較大,則凸條的數量就少,其防轉動的效果就弱,若該寬度較小,則凸條之間的距離太小,而導致其與作用物之間的摩擦力就減少,使其防轉動效果就弱,所以限定凹條的寬度為0.2-0.3mm,該寬度範圍內螺栓對作用物的防轉動效果最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體或第二加強體的長度與杆體的長度比值為0.1-0.2。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的防轉動效果,通過設置第一加強體或第二加強體的長度與杆體的長度比值為0.1-0.2,該比值越大,則螺栓的防轉動效果越好,而該比值太大,則增加了螺栓的安裝難度,所以限定第一加強體或第二加強體的長度與杆體的長度比值為0.1-0.2,在該比值範圍內保證螺栓的正常安裝的前提下使得螺栓的防轉動效果最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渡段包括與加強件固定連接的第一加強段以及與杆體固定連接的第二加強段,所述第一加強段、第二加強段分別為弧形面,該第二加強段和第一加強段的直徑依次遞增。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過渡段包括與加強件固定連接的第一加強段以及與杆體固定連接的第二加強段,所述第一加強段、第二加強段分別為弧形面,該第二加強段和第一加強段的直徑依次遞增,弧形面的第一加強段可以減少與加強件之間的應力,增加加強件的連接強度,弧形面的第二加強段可以減少杆體的連接應力,增加杆體的連接強度,該第一加強段和第二加強段進一步減少杆體與加強件之間的應力,增加杆體與加強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增加螺栓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栓頭包括頭部端面,頭部端面上設有多個倒角,倒角與頭部端面的連接處為弧形段,所述多個倒角的各個弧形段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頭擰緊螺栓時的舒適性,通過設置螺栓頭包括頭部端面,頭部端面上設有多個倒角,倒角與頭部端面的連接處為弧形段,所述多個倒角的各個弧形段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且各個弧形段圍成一個圓,不但增加了倒角的結構強度,而且使工作人員在裝卸時更加舒適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轉動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加強體或第二加強體的截面圖。
圖3為圖1中P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螺栓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螺栓頭1,螺栓杆2,加強件3,過渡段4,杆體21,螺紋段22,第一加強體5,第二加強體6,凹條7,導向段8,凸條71,第一加強段41,第二加強段42,頭部端面11,倒角9,弧形段9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考圖1至圖4,一種防轉動螺栓,包括螺栓頭1和螺栓杆2,所述螺栓頭1的外徑大於螺栓杆2的直徑,螺栓杆2與螺栓頭1之間設置有加強件3,該加強件3的直徑大於螺栓頭1的外徑,螺栓頭1與加強件3之間設有過渡段4;所述螺栓頭1包括杆體21和螺紋段22,所述杆體21外套接有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所述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的形狀為圓筒狀,所述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上分別設有若干個凹條7,所述第一加強體5置於杆體21遠離螺紋段22的一端,第二加強體6置於杆體21的中間部位,所述螺紋段22遠離杆體21的一端設有導向段8。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通過螺栓杆2與螺栓頭1之間設置有加強件3,該加強件3可以增加螺栓杆2與螺母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使用壽命。為了進一步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通過設置螺栓頭1與加強件3之間設有過渡段4,該過渡段4可以減少螺栓杆2與加強件3之間的應力,增加螺栓杆2與加強件3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提高螺栓的使用壽命。為了使螺栓達到防轉動效果,通過設置杆體21外套接有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該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可以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所述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的形狀為圓筒狀,所述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上分別設有若干個凹條7,該凹條7可以增加螺栓與作用物之間的摩擦力,防止螺栓產生轉動,使螺栓固定得更加穩固,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可以使螺栓達到防轉動的效果,而螺紋段22與螺母咬合時也能起到防滑動的效果,通過設置通過設置第一加強體5置於杆體21遠離螺紋段22的一端,第二加強體6置於杆體21的中間部位,第一加強體5、螺紋段22和第二加強體6分別分布在螺栓的兩端和中間,從而使得螺栓的防轉動效果最好。為了方便螺栓的安裝,通過螺紋段22遠離杆體21的一端設有導向段8,該導向段8可以方便螺栓的穿入,從而方便螺栓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相鄰兩個凹條7之間形成一凸條71,該凸條71的厚度為0.2-0.4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凸條71的厚度為0.2-0.4mm,若該厚度太小,則凸條71的強度不夠,則本實用新型中的螺栓的結構強度就低,若該厚度太大,則凹條7的數量就減少,其防轉動效果就減弱,所以限定凸條71的厚度為0.2-0.4mm,該厚度範圍內保證凸條71結構強度大的前提下使得第一加強體5和第二加強體6的防轉動效果最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條7的寬度為0.2-0.3m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凹條7的寬度為0.2-0.3mm,則加強體的外周長一定的前提下,若該寬度較大,則凸條71的數量就少,其防轉動的效果就弱,若該寬度較小,則凸條71之間的距離太小,而導致其與作用物之間的摩擦力就減少,使其防轉動效果就弱,所以限定凹條7的寬度為0.2-0.3mm,該寬度範圍內螺栓對作用物的防轉動效果最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體5或第二加強體6的長度與杆體21的長度比值為0.1-0.2。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的防轉動效果,通過設置第一加強體5或第二加強體6的長度與杆體21的長度比值為0.1-0.2,該比值越大,則螺栓的防轉動效果越好,而該比值太大,則增加了螺栓的安裝難度,所以限定第一加強體5或第二加強體6的長度與杆體21的長度比值為0.1-0.2,在該比值範圍內保證螺栓的正常安裝的前提下使得螺栓的防轉動效果最佳。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渡段4包括與加強件3固定連接的第一加強段41以及與杆體21固定連接的第二加強段42,所述第一加強段41、第二加強段42分別為弧形面,該第二加強段42和第一加強段41的直徑依次遞增。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過渡段4包括與加強件3固定連接的第一加強段41以及與杆體21固定連接的第二加強段42,所述第一加強段41、第二加強段42分別為弧形面,該第二加強段42和第一加強段41的直徑依次遞增,弧形面的第一加強段41可以減少與加強件3之間的應力,增加加強件3的連接強度,弧形面的第二加強段42可以減少杆體21的連接應力,增加杆體21的連接強度,該第一加強段41和第二加強段42進一步減少杆體21與加強件3之間的應力,增加杆體21與加強件3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增加螺栓的結構強度,增加螺栓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栓頭1包括頭部端面11,頭部端面11上設有多個倒角9,倒角9與頭部端面11的連接處為弧形段91,所述多個倒角9的各個弧形段91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增加螺栓頭1擰緊螺栓時的舒適性,通過設置螺栓頭1包括頭部端面11,頭部端面11上設有多個倒角9,倒角9與頭部端面11的連接處為弧形段91,所述多個倒角9的各個弧形段91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且各個弧形段91圍成一個圓,不但增加了倒角9的結構強度,而且使工作人員在裝卸時更加舒適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