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煙燃煤機爐灶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51:06 1
專利名稱:清煙燃煤機爐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的燃燒技術,是一種構造簡單、燃燒效率高、無煙塵汙染,對生活爐灶實現機械加煤的新型燃煤爐灶。
我國城市中生活用爐灶,大部分沿襲老方法,採用人工燒煤。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熱效率很低,煤炭浪費嚴重,而且加煤時冒黑煙,撥火時揚灰塵,是大氣的重要汙染源。生活爐灶數量多、分布廣、危害大,早已成為城市節能降耗、改善環境必須治理的重點對象,當前急需徹底解決,否則後患無穹。生活爐灶治理難度較大,必須改變原有方法,採用新的燃煤裝置,才能廣見成效。為此,本實用新型發明特設計了稱為「清煙燃煤機爐灶」的新結構,以達到提高熱效率、消除環境汙染和改善勞動條件目的。
圖1是清煙燃煤機爐灶結構總圖,其中1是貯煤鬥,2是螺旋加煤機,3是擋煤梁,4是平縫爐排,5是風箱,6是回火板,7是灰渣槽,8是除灰門。貯煤鬥1是一矩形斷面的鋼質豎管,上部開口與爐臺面平齊,裝有帶折頁的蓋板,下部與螺旋加煤機2相接,連接處裝有攪煤輪,使煤順利的進入螺旋加煤機2。貯煤鬥裝入0-30mm的碎煤,裝煤量約15--35公斤,隨爐灶大小而變。螺旋加煤機2是一小型圓筒式螺旋輸送機,外殼直徑約100mm,長度隨灶臺大小而異,在600-1000mm範圍內取值。螺旋體用電機帶動或手動旋轉,經貯煤鬥1落入的碎煤被其向前推進,而後在長方形出煤口處向上推出,並在擋煤梁3的導向作用下,轉到平縫爐排4,形成一厚度約100mm的移動煤層。螺旋體轉數為2-8轉/分,進煤量約0.5-2公斤/分,按用火情況控制其連續或間斷旋轉。擋煤梁3是用耐火澆注予制的橫梁,位於螺旋加煤機2出煤口上方。圖2是擋煤梁3形狀圖,其拋物面形工作面對著螺旋加煤機2的出煤口,迫使煤轉到平縫爐排4上作水平移動。圖3是平縫爐篦條形狀圖,用這種爐篦條搭接成平縫爐排4。鼓風時空氣從平縫爐排4的水平縫吹出,氣流方向與煤的移動方向一致,對煤層移動也起到推動作用。平縫爐排4上的煤層,在螺旋體旋轉推動下,作單方向水平移動,邊移動邊完成上點火燃燒過程,至爐排末端燃燒結束,產生的灰渣在後續煤推動下落入灰渣槽7,存入一定量後,由人工經位於爐房外側的除灰口清除。風箱5位於平縫爐排4下部,用磚砌成,通風機將助燃空氣吹入其中,使之均勻的穿過平縫爐排4。採用平縫爐排4,可使落入風箱5中的煤灰大量減少,故不需要經常清灰。圖4是回火板6結構圖,該回火板用耐火澆注料予制,上面是馬蹄狀回火道,下表面為平面,中間是上頭孔。回火板6安裝在平縫爐排4的上方,二者相距180mm,使鍋底與煤層表面間有約80mm距離。充滿在回火板與煤層之間的火焰,在鍋底和回火板6的阻擋下,先向進煤方向流動,而後折轉向上通過馬蹄狀回火道流入煙囪,在此過程中,首先是向後流動的火焰衝刷煤層表面,同回火板下表面的輻射傳熱一起,對新推入的煤層起點火作用,保證達到燃燒快,上火急要求。其次是向後流動的火焰對鍋底進行一次加熱後,又在馬蹄狀回火道中進行二次加熱,增加了火焰通過時間和傳熱作用,因而能提高熱效率和降低化學熱損失。煤層上點火燃燒已有節煤和環保達標特點,這裡再用回火板的作用給予補充,更能提高節煤效果,並保證煙氣含塵量低於200mg/m3,黑度小於林格曼1度。
按上述知,清煙燃煤機爐灶是基於工業用上點火爐排及馬蹄迴風灶的節煤和消煙低塵原理,結合爐灶用火特點而設計的,其優點是1、採用機械加煤,可以在灶前連續、準確的控制加煤量,減少了廚工鏟煤,送煤的往返勞動。
2、在回火板及火焰反向流動作用下,煤層燃燒穩定、上火快。
3、煤層邊移動邊點火燃燒,火焰通過回火板流動時間長,煙氣黑度可以持續的低於林格曼1度。
4、不需要工人撥火,扒灰,煙氣含塵量經常低於200mg/m3。
5、燃燒過程化學熱損失小,平縫爐排不漏煤,回火板增加傳熱作用,與原有手工燒煤爐灶相比,可節煤20%左右。
6、加煤機械結構簡單,造價低,不需要經常維護。
清煙燃煤機爐灶,就其整體看,非常適合飯店和集體食堂採用。
權利要求1.一種清煙燃煤機爐灶,其特徵在於是用貯煤鬥1、螺旋加煤機2、檔煤梁3、平縫爐排4、回火板5、風箱6、和灰渣槽7、構成的組合式爐灶結構,以及碎煤被由螺旋加煤機2出煤口推出後,在擋煤梁3的作用下轉成在平縫爐排4上作單方向水平移動,於其中進行上點火燃燒,且火焰在回火板5導引下環繞鍋底流動的燃燒加熱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清煙煤機爐灶,其特徵在於螺旋加煤機2出煤口上方,裝有拋物面形斷面的擋煤梁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清煙然煤機爐灶,其特徵在用平縫爐篦條搭接而成的平縫爐排4。
專利摘要清煙燃煤機爐灶,是由貯煤鬥、螺旋加煤機、擋煤梁、平縫爐排、回火板,風箱和灰渣槽組合而成的新式爐灶,貯煤鬥中的碎煤在螺旋加煤機和擋煤梁推送下,在平縫爐排上作單向水平移動,於此完成上點火燃燒過程,灰渣自動落入灰渣槽,火焰圍繞鍋底迴轉流動,起到引燃新煤和強化傳熱作用。本新型爐灶實現了加煤、燃燒和除渣過程的連續進行,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上火快、節煤和環保達標等優點,非常適合飯店和食堂採用。
文檔編號F24B1/20GK2085483SQ90207578
公開日1991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1990年5月24日
發明者王永革 申請人:王永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