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7:14:56 3
專利名稱: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氣缸套是內燃機中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內燃機的排放性、經濟 性、動力性和安全性。近年來,我國內燃機氣缸套生產廠家已經由小規模、單一化生產 向專業化、規模化和集成化供貨的方向發展,但是在氣缸套加工過程中,氣缸套的搬運 全靠工人手工完成,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該因素一直困擾著行業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率高的氣缸套上料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包括支承 機構,支承機構上安裝有動力機構和輸送機構,動力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輸送機 構上裝設有上料抓。所述支承機構由豎臂和斜臂構成;動力機構為三相異步電動機,其固裝在支承 機構的豎臂上,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輸出端上設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與輸送機構之間通 過主動鏈條傳動連接。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兩組從動鏈輪、從動鏈條、傳動軸和軸承及軸承座,兩組從 動鏈輪中對應位置的從動鏈輪通過傳動軸相連,傳動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設置在斜臂 上,兩組從動鏈輪上分別設有從動鏈條。所述上料抓為八組,八組上料抓分別等間距固連在兩組從動鏈輪的從動鏈條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1、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支承機構上安裝動力機構和輸送機構, 動力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輸送機構上裝設有上料抓,通過運轉的上料抓抓住氣缸 套實現自動上料,結構合理,製作簡單,提升了自動化水平,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 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性強,適合推廣應用。2、本實用新型的上料抓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換,使用靈活、簡便,可有效控制生 產節拍,提高了行業輔助加工能力;可通過調節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運轉速度控制上料速 度,優化了生產節拍。
圖1為本實用新 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的氣缸套上料裝置,其包括支承機構1,支承機構1上安裝有 動力機構和輸送機構,動力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輸送機構上裝設有上料抓8。支承機構1由豎臂12和斜臂11構成;動力機構為三相異步電動機3,其固裝在 支承機構1的豎臂12上,三相異步電動機3的輸出端上設有主動鏈輪4;輸送機構包括兩 組從動鏈輪5、從動鏈條7、傳動軸10和軸承及軸承座2,兩組從動鏈輪5上分別設有從 動鏈條7,兩組從動鏈輪5中對應位置的從動鏈輪通過傳動軸10相連,傳動軸10通過軸 承及軸承座2設置在斜臂11上。三相異步電動機3輸出端的主動鏈輪4與傳動軸10中 部的從動鏈輪51通過主動鏈條6傳動連接。本實施方式中,上料抓8為八組,八組上料抓8分別等間距固連在兩組從動鏈輪 5的從動鏈條7上,以保證等時差輸送氣缸套。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為檢查、確認本實用新型處於受控制狀態,即可正常工作狀態;打開三相異步電動機3的電源,帶動主動鏈輪4、主動鏈條6和從動鏈輪51運 轉,從而帶動傳動軸10、兩組從動鏈輪5和從動鏈條7及上料抓8運轉;運轉的上料抓8 抓住氣缸套9毛坯實現自動上料;工人接收氣缸套9毛坯,實施機械加工。根據自動上料系統需要選購安裝三項異步電動機,同步設計電器控制系統。
權利要求1.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承機構,支承機構上安裝有動力機構 和輸送機構,動力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輸送機構上裝設有上料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缸套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機構由豎臂和斜臂構 成;動力機構為三相異步電動機,其固裝在支承機構的豎臂上,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輸出 端上設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與輸送機構之間通過主動鏈條傳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缸套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兩組從動鏈 輪、從動鏈條、傳動軸和軸承及軸承座,兩組從動鏈輪中對應位置的從動鏈輪通過傳動 軸相連,傳動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設置在斜臂上,兩組從動鏈輪上分別設有從動鏈條。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氣缸套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料抓為八組, 八組上料抓分別等間距固連在兩組從動鏈輪的從動鏈條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缸套上料裝置,包括支承機構,支承機構上安裝有動力機構和輸送機構,動力機構與輸送機構傳動連接,輸送機構上裝設有上料抓。通過運轉的上料抓抓住氣缸套實現自動上料,結構合理,製作簡單,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優化了生產節拍,適用性強,適合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23Q7/00GK201792247SQ20102054397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孫俊衛, 李樹林, 高廣東 申請人: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