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6:34:51 6
專利名稱: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壓力容器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熱交換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代換熱器行業中主要有以下兒大類換熱器用於城市集中供熱、石油、化工的換熱和冷凝的過程中,它們分別有以下特點1.傳統形式的管殼式換熱器耐壓高壓,耐高溫,易維修,但熱效率低達50%。
2.板式換熱器易維修,耐壓低,最高不超過20公斤,熱效率高。
3.螺旋板式換熱器耐壓高,不易維修,壽命短,最多不過2-3年。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產品的缺陷,提供一種換熱設備,其具備管殼式換熱器的耐高溫高壓,易維修,同時又具有板式換熱器的高效傳熱,同時還具有自潔功能,產品使用壽命長。
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包括管殼及管殼上的冷源進、出口、換熱管和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的管壁為凹凸結構。
所述凹凸結構為螺紋狀結構。
所述換熱管的排列方式為交錯排列。
所述冷源進口位於管殼的下方,冷源出口位於管殼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傳統的管殼式換熱器的一種改進。傳統的換熱管均為圓形鋼管,本實用新型將換熱管的管壁加工成凹凸狀結構,這樣使其換熱面積比光滑圓管的換熱面積增加若干平方米,加熱介質在流經換熱管時形成湍流,這樣不僅增加了傳熱面積還增加了換熱器的傳熱係數,使傳熱效率大大提高。所述凹凸結構可以是環狀或螺紋狀,優選螺紋狀。螺紋狀結構易於加工。
換熱管的排列方式為交錯排列,使得換熱管在管殼內的排列均勻,使其換熱效果好,不出現局部過熱現象。
冷源進口位於管殼的下方,冷源出口位於管殼的上方,這樣冷源從低位入,經過與換熱管的內熱源的熱交換後,從高位出,換熱效率高,熱量均勻。
本實用新型將原有換熱管經過加工製作成螺紋管,不僅增加了換熱面積,同時增大了傳熱係數,再有由於加熱管是螺紋狀的,換熱器在運行過程中在螺紋處形成伸縮,因此避免了由於熱脹冷縮引起的應力拉傷,同時由於換熱管上的螺旋紋在設備運行時的熱脹冷縮使整個加熱器中的汙垢不易形成,因此該換熱器還具備自潔功能。
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管殼式換熱器的耐高溫高壓、易維修的特點、同時傳熱效率高、具有自潔功能;使得換熱設備的使用壽命增長。本設備用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推薦其加熱元件材料為銅材、碳鋼或不鏽鋼材料。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換熱管示意圖圖中各標號列示如下1.管殼,2.冷源入口,3.冷源出口,4.管板,5.換熱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包括管殼1及管殼上的冷源入口2、出口3、換熱管5和管板4,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5的管壁為凹凸結構,這樣不儀增加了換熱面積,當加熱介質在流經換熱管時形成湍流,還能增大換熱器的傳熱係數,使傳熱效率大大提高。所述凹凸結構可以是環狀或螺紋狀(如圖2),還可以是其它結構,優選螺紋狀,螺紋狀結構易於加工。螺紋狀換熱管在運行過程中在螺紋處形成伸縮,因此避免了由於熱脹冷縮引起的應力拉傷,增加了使用壽命,同時由於換熱管上的螺旋紋在設備運行時的熱脹冷縮使整個加熱器中的汙垢不易形成,因此該換熱器還具備自潔功能。換熱管5的排列方式為交錯排列,冷源入口2位於管殼1的下方,冷源出口3位於管殼1的上方,使得冷熱源的熱交換均勻,換熱設備的傳熱效率高,節能高效。
權利要求1.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包括管殼及管殼上的冷源進、出口、換熱管和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的管壁為凹凸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其中所述凹凸結構為螺紋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其中所述換熱管的排列方式為交錯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其中所述冷源進口位於管殼的下方,冷源出口位於管殼的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強化傳熱高效節能型換熱設備,包括管殼及管殼上的冷源進、出口、換熱管和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管的管壁為凹凸結構。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管殼式換熱器的耐高溫高壓、易維修的特點、同時傳熱效率高、具有自潔功能;使得換熱設備的使用壽命增長。
文檔編號F28F9/02GK2886495SQ20062002286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9日
發明者祁少錦 申請人:祁少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