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澱粉球晶及其製備方法與在穩定Pickering乳液中的應用與流程
2023-04-28 16:53:5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Pickering乳液的製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疏水澱粉球晶替代普通乳化劑製備Pickering乳液的方法,具體涉及疏水澱粉球晶及其製備方法與在穩定Pickering乳液中的應用。
背景意義
Pickering乳液是一種特殊的乳液,是利用固體顆粒取代傳統的表面活性劑來穩定的乳液,其保持了傳統乳液的基本特性,還有表面活性劑穩定的乳液所不具有的獨特性質:對環境和人體友好,乳化劑用量少,乳液穩定性強,pH值、離子濃度、溫度和乳液組成等因素對乳液影響小,Pickering乳液可以廣泛地應用於食品、化妝品、醫藥、造紙等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當前,用於穩定Pickering乳液的顆粒一般為無機固體微粒,如二氧化矽,粘土,微凝膠和乳膠等,顆粒大小從納米級到微米級不等。近年來,澱粉等天然大分子顆粒也被用於製備Pickering乳液,因其來源天然,對環境和人體無害等特點,成為目前研究熱點,應用前景廣闊。藜麥澱粉和大米澱粉由於顆粒尺寸小,經疏水改性後被廣泛地應用於Pickering乳液中,呈現出良好的乳化穩定性。但是這些天然的微細化澱粉分離困難,價格昂貴,不利於工業生產,很多學者因此利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製備微細化澱粉。Yusoff和Murray等利用冷凍粉碎的方法粉碎了三種OSA疏水澱粉,並用於穩定Pickering乳液。雖然經粉碎後的疏水性澱粉顆粒可以起到很好的穩定乳液的作用,但是澱粉顆粒形貌各異,尺寸分布不均,製備的乳液粒徑較大,且分布不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粒徑小於5μm,保存了完好的顆粒態和相似的粒徑的疏水澱粉球晶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疏水澱粉球晶在穩定Pickering乳液中的應用,Pickering乳液粒徑保持在1~10μm,靜置3個月不發生水油分離的現象,且乳液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易於工業放大生產。
本發明澱粉球晶是以澱粉為原料,通過一定方法製備出的衍生物,其主要結構是直鏈澱粉的微晶結構。本發明通過定向酶解和分子重排可控的原理,對澱粉分子進行脫支、重結晶處理,通過控制反應條件,可以製備出粒徑小於5μm的澱粉球晶。與傳統的小顆粒澱粉相比,澱粉球晶不僅保存了完好的顆粒態和相似的粒徑,並且具有價格低廉、來源廣泛等優點,為製備穩定高效的Pickering乳液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利用本發明方法得到的Pickering乳液與普通Pickering乳液相比,具有所需澱粉球晶添加量少,得到的乳液滴粒徑小,穩定性高等特點。
本發明的目的具體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疏水澱粉球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原澱粉分散於pH為3.0~5.0的緩衝溶液中,得質量含量為10%~20%澱粉乳,在100℃~120℃下糊化30min~60min,冷卻至50℃~65℃,加20U/g~40U/g脫支酶,酶解12h~24h後,120℃~140℃高溫高壓處理澱粉脫支液1~2h;將脫支後的澱粉在4℃~25℃下進行重結晶8h~24h,重結晶過程中置於0~300W超聲條件下間歇施加超聲場;重結晶後洗滌、離心、乾燥得到澱粉球晶;將澱粉球晶配成質量分數25%~40%的澱粉乳,添加澱粉球晶幹基質量3%~5%的辛烯基琥珀酸酐進行改性,反應結束後離心、洗滌、脫水、乾燥、過篩,得到疏水改性澱粉球晶。
為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目的,優選地,所述原澱粉為蠟質玉米澱粉、普通玉米澱粉和蠟質馬鈴薯澱粉。進一步優選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的蠟質玉米澱粉和蠟質馬鈴薯澱粉。
優選地,所述脫支酶為普魯蘭酶和異澱粉酶。
優選地,所述超聲間隔為4h,每次超聲10min,總的超聲處理時間為1h。
優選地,所述澱粉球晶的顆粒粒徑D[3,2]為1μm~5μm,顆粒表面較光滑呈圓球狀,形狀規則,大小均勻,且顆粒為B型結晶,相對結晶度在65%~85%之間。
優選地,所述過篩為過100目篩;所述緩衝溶液為醋酸鹽緩衝溶液或磷酸鹽緩衝溶液。
一種疏水澱粉球晶,由上述製備方法製得。所述疏水性澱粉球晶的取代度為0.015~0.023。
所述疏水澱粉球晶在穩定Pickering乳液中的應用:將所述疏水改性澱粉球晶分散到pH值為7.0±0.1的磷酸鹽緩衝溶液中,配成質量分數2%~5%的澱粉乳,作為水相;然後將水相質量分數5%~20%的油相緩慢加入水相併高壓均質,添加水相質量分數0.05~0.1%的防腐劑,得到穩定的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所述油相為巴西甜橙油、薑黃素/植物油(CVO)或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
優選地,所述高壓均質採用高壓均質機,壓力為200~300bar,均質2~3次;所述磷酸鹽緩衝溶液由磷酸二氫鉀和氫氧化鈉溶液配製。
優選地,得到的Pickering乳液粒徑D[3,2]為1~10μm。
優選地,所述防腐劑為苯甲酸鈉。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澱粉顆粒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可再生碳水化合物,資源豐富、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為可再生資源;對環境無破壞、汙染小;對人體無毒、無害。
(2)澱粉經糊化後,利用脫支酶水解支鏈澱粉枝杈部位的α‐1,6糖苷鍵,產生大量的直鏈澱粉。該直鏈澱粉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重排結晶,分子鏈不斷堆積,形成澱粉球晶。在重結晶過程中施加超聲波處理,可以影響分子鏈重排結晶並形成聚集態結構的過程,從而能有效獲得不同尺寸的重結晶澱粉顆粒。
(3)利用澱粉球晶製備Pickering乳液,乳液粒徑保持在1~10μm,靜置3個月不發生水油分離的現象,且乳液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易於工業放大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如此。本發明實施例中有關澱粉顆粒粒徑測定、澱粉晶取代度的測定、澱粉球晶結晶度的測定和Pickering乳液穩定性測定方法如下:
(1)澱粉顆粒粒徑的測定
採用Malvern Mastersizer MS2000雷射粒度儀,通過多角度光散射來測定微細化澱粉的粒徑。澱粉樣品在蒸餾水中分散,滴加到雷射粒度儀中,分散劑的折射率為水的折射率1.33,折射率定為1.46~1.53,吸收率定為0.1。採用2200r/min的轉速攪拌樣品來保持樣品分散均勻。
(2)澱粉球晶取代度的測定
準確稱取5.0g樣品(幹基)置於250mL燒杯中,加入25mL 2.5mol/L的鹽酸‐異丙醇溶液,磁力攪拌30min,然後加入50mL 90%(v/v)的異丙醇,繼續攪拌10min。將樣品移入布氏漏鬥,用90%的異丙醇洗滌至無氯離子為止(用0.1mol/L硝酸銀檢驗),再將樣品移入500mL的燒杯中,加300mL去離子水,沸水浴加熱20min,加2滴酚酞指示劑,趁熱用0.1mol/L NaOH標準溶液滴至粉色。取代度(Degree ofsubstitution,DS)計算公式如下:
<![CDATA[ D S = 0.162 × ( A × M ) / W 1 - 0.209 × ( A × M ) / W ]]>
其中:A——耗用0.1mol/L 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mL);
W——辛烯基琥珀酸澱粉酯樣品的幹基質量(g);
M——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mol/L);
(3)澱粉球晶結晶度的測定
將澱粉樣品在100%相對溼度條件下平衡24h後進行檢測。測定條件:Cu‐Ka射線,30kV電壓,30mA電流,測量角度2θ範圍:4°‐60°,掃描速度5°/min。用Jade軟體對結晶區域和總面積區間分別進行積分計算,所得的比值即為相對結晶度(Relative Crystallinity,RC):
RC(%)=Ac/(Ac+Aa)×100
其中:Ac——結晶區部分面積;
Aa——非晶區部分面積。
(4)Pickering乳液穩定性測定
將製備好的Pickering乳液置於25mL血清瓶中拍照觀察乳液的穩定情況,通過EI(乳化穩定性指數)值來表徵乳液的穩定性。
實施例1
(1)疏水性澱粉球晶的製備:將普通玉米澱粉分散於pH為4.0的醋酸銨緩衝溶液(醋酸和醋酸銨)中,得澱粉質量含量為10%的澱粉乳,在120℃油浴中糊化60min,冷卻至50℃,添加20U/g的異澱粉酶,酶解24h後,140℃高溫下處理脫支澱粉液1h;將脫支澱粉液冷卻至25℃後,放置在間隔超聲條件下(其中超聲功率50W,間隔為4h,每次超聲10min,總的超聲處理時間為1h)重結晶24h後,洗滌、離心,得到澱粉球晶,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其粒徑進行測定(D[3,2]=4.32μm);將澱粉球晶配成質量分數30%的澱粉乳,添加澱粉球晶幹基質量分數5%的辛烯基琥珀酸酐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後用質量濃度為3%的HCl調節至中性,抽濾,烘乾,過100目篩,得到疏水改性澱粉球晶(取代度DS=0.021)。重結晶的澱粉球晶顆粒的結晶峰屬於B型結晶結構,相對結晶度由原澱粉的34.9%提高至65.7%。
(2)Pickering乳液的製備:將步驟(1)所得疏水改性澱粉球晶分散到含0.05mol/L磷酸鹽(pH=7.0±0.1)緩衝液(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鈉溶液)中,得澱粉質量含量為2%的澱粉乳,作為水相;添加水相質量分數5%巴西甜橙油,並加入水相質量0.05%的苯甲酸鈉,用高壓均質機在壓力為300bar下均質兩次,製備出穩定的Pickering乳液。乳液為乳白色,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乳液粒徑進行測定,測得粒徑D[3,2]為4.45μm,乳液在室溫貯藏3個月後,EI值穩定在97%,乳液穩定性好,能有效的抵抗液滴聚集。
實施例2
(1)疏水性澱粉球晶的製備:將蠟質馬鈴薯澱粉分散於pH為3.5的醋酸‐醋酸鈉緩衝溶液中,得澱粉質量含量為20%澱粉乳,在100℃油浴中糊化45min,冷卻至50℃,添加20U/g的異澱粉酶,酶解24h後,140℃高溫下處理脫支澱粉液1h;將脫支澱粉液冷卻至25℃後,放置在間隔超聲條件下(其中超聲功率100W,間隔為4h,每次超聲10min,總的超聲處理時間為1h)重結晶24h後,洗滌、離心,得到澱粉球晶,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其粒徑進行測定(D[3,2]=2.88μm);將澱粉球晶配成質量分數30%的澱粉乳,添加澱粉球晶幹基質量分數為3%的辛烯基琥珀酸酐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後用質量濃度為3%HCl調節至中性,抽濾,烘乾,過100目篩,得到疏水改性澱粉球晶(取代度DS=0.017)。重結晶的澱粉球晶顆粒的結晶峰屬於B型結晶結構,相對結晶度由原澱粉的37.0%提高至81.5%。
(2)Pickering乳液的製備:將上述疏水澱粉球晶分散到水中,含0.05mol/L磷酸鹽(pH=7.0±0.1)的緩衝液(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鈉溶液)中,得澱粉質量含量為5%的澱粉乳,作為水相;添加水相質量分數10%的GTCC,並加入水相質量0.05%的苯甲酸鈉,用高壓均質機在壓力為300bar下均質兩次,製備出穩定的Pickering乳液。乳液為乳白色,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乳液粒徑進行測定,測得粒徑D[3,2]為2.38μm,乳液在室溫貯藏3個月後,EI值穩定在98%,乳液穩定性好,能有效的抵抗液滴聚集。
實施例3
(1)疏水性澱粉球晶的製備:將蠟質玉米澱粉分散於pH為5.0的醋酸‐醋酸鈉緩衝溶液中,得澱粉質量含量為15%澱粉乳,在100℃油浴中糊化30min,冷卻到65℃,添加40U/g的普魯蘭酶酶,酶解24h後,120℃高溫下處理脫支澱粉液1h;將脫支澱粉液冷卻至25℃後,放置在間隔超聲條件下(其中超聲功率300W,間隔為4h,每次超聲10min,總的超聲時間為1h)重結晶24h後,洗滌、離心,得到澱粉球晶,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其粒徑進行測定(D[3,2]=3.89μm);將澱粉球晶配成質量分數30%的澱粉乳,添加澱粉球晶幹基質量分數為3%的辛烯基琥珀酸酐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後用質量濃度為3%HCl調節至中性,抽濾,烘乾,過100目篩,得到疏水改性澱粉球晶(取代度DS=0.015)。重結晶的澱粉球晶顆粒的結晶峰屬於B型結晶結構,相對結晶度由原澱粉的39.0%提高至76.2%。
(2)Pickering乳液的製備:將上述疏水澱粉球晶分散含0.05mol/L磷酸鹽(pH=7.0±0.1)的緩衝液(磷酸二氫鉀、氫氧化鈉溶液)中,得質量分數為5%的澱粉乳,作為水相;添加水相質量分數20%的CVO,並加入水相質量0.05%的苯甲酸鈉,用高壓均質機在壓力為300bar下均質兩次,製備出穩定的Pickering乳液。乳液為乳白色,並利用馬爾文粒度儀對乳液粒徑進行測定,測得粒徑D[3,2]為3.69μm,乳液在室溫貯藏3個月後,EI值穩定在100%,乳液穩定性好,能有效的抵抗液滴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