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與流程
2023-04-28 16:49:42

本發明屬於雜交育種領域,涉及一種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菊花起源於中國,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達到3000種以上,是我國種植最廣泛的一種傳統名花。但菊花最早栽培是以茶用和藥用菊為主,目前全國栽培面積已達數十萬畝,成為重要的觀賞和茶、藥用花卉。茶用菊花性味微寒、微甘,含有較多的揮髮油、黃酮類和酚酸類化合物,並含豐富的鐵、鋅、鈣等微量元素,胺基酸類等,具有清熱解渴、潤喉生津、降脂降壓、延年益壽之功效,可治療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療瘡、腫毒等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感染,抗氧化等功效,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腫瘤有一定療效。
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將菊花飲用、藥用的習慣,湧現了『杭白菊』、『滁菊』、『亳菊』、『懷菊』等地方品種。而目前,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加,南、北各地種植茶用菊的企業或種植戶相應增加,但受限於傳統品種多為晚花的特點,仍較難在華北及以北地區推廣;且由於花期集中,也對採收加工帶來較大困難和風險。同時,目前我國的主栽茶用菊品種多還存在產量低或藥用成分不高等不足。有鑑於此,培育具有花期早、單位面積產量高且藥用有效成分高的菊花品種成為發展茶用或藥用菊花產業的關鍵因素。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我國茶用菊品種較為單一,花期較晚、產量低或藥用成分不高等問題,提供一種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這將對推動茶用、藥用菊的市場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菊花材料的獲得與田間篩選
選擇以早花茶用菊品種『七月白』為母本,分別以高產的『杭白菊』和高藥效成分的『滁菊』為父本,配置兩個雜交組合,母本進行人工去雄並套袋隔離,父本在筒狀花散粉前套袋,于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授粉,同一花序重複授粉2次;當年收種,第二年春季播種並分苗定植,開花後以花期、花型、花徑等為依據,初步篩選優良單株,第三年再擴繁形成株系後,進一步篩選比較花徑、花期、單株與單位面積鮮花、乾花產量等,獲得優選株系;
2)感官品質評價
感官品質評價標準包括幹評和溼評兩部分,幹評包括乾花的花形和花色評價,溼評包括氣味、湯色、湯花和口感的評價;感官評價包括初評和複評,初評:選12名有茶學功底的人士組成感官評定小組,按表1的評價標準,進行感官評價並打分,每品完一杯,用清水漱口,以免味覺幹擾,每個指標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為該指標的得分,通過評比,初步篩選出適合做茶用菊的材料;複評:由四位茶用菊專家按表1的評價標準對初評篩選的材料進行評定,進一步篩選;
3)化學成分含量測定及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測定其總黃酮含量,UPLC法測定綠原酸、異綠原酸A及木犀草苷的含量,國標法測定菊花樣品水浸出物,並用SPSS軟體分析,不同樣品總黃酮、綠原酸、木犀草苷、異綠原酸A及水浸出物含量進行比較分析;
4)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評價
不同菊花材料各指標有較為明顯的品種差別,以花期、產量、花形、花色、氣味、湯色、湯花、口感,總黃酮、綠原酸、木犀草苷、異綠原酸A及水浸出物含量指標作為茶用菊品質統計評價要素,建立茶用菊模糊綜合評價法模型;茶用菊各評價要素統計及權重見表2,M1為側重田間性狀,M2側重感官品質,M3側重化學成分含量,M4側重田間性狀、感官品質及成分均衡,制定4組權重通過四組依據不同的側重點構建的權重模型對結果進行計算分析,從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可以得出,在四個不同的權重模型下,得分均高於平均值且高於傳統茶用菊『杭白菊』、『滁菊』、『貢菊』的材料,即為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新品系。
本發明以傳統茶用菊品種為對象,通過人工雜交選育法,在田間選育優良株系,再進一步進行感官品質鑑定和有效成分測定,並採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以篩選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新品種,將對茶用菊的市場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茶用菊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與現有技術及品種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本發明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茶用菊材料的品質進行分析,能夠比較全面地分析茶用菊的田間性狀、飲用品質及藥用品質。
(2)本發明能夠快速有效的改善茶用菊花期較晚、產量較低等現狀,提高茶用菊產量,
滿足市場需求。
附圖說明
圖1人工套袋
圖2人工雜交
圖3人工制種
圖4待選材料田間圖
圖5篩選的茶用菊新品系鮮乾花及泡茶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品種的雜交選育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1)菊花材料的獲得與田間篩選
選擇以早花茶用菊品種『七月白』為母本,分別以高產的『杭白菊』和高藥效成分的『滁菊』為父本,配置兩個雜交組合,母本進行人工去雄並套袋隔離,父本在筒狀花散粉前套袋,于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授粉,同一花序重複授粉2次;當年收種,第二年春季播種並分苗定植,開花後以花型、花徑、花期等為依據,初步篩選優良單株,第三年再擴繁形成株系後,進一步篩選比較花徑、花期、單株與單位面積鮮花、乾花產量等,獲得優選株系;
2)感官品質評價
感官品質評價標準包括幹評和溼評兩部分,幹評包括乾花的花形和花色評價,溼評包括氣味、湯色、湯花和口感的評價;感官評價包括初評和複評,初評:選12名有茶學功底的人士組成感官評定小組,按表1的評價標準,進行感官評價並打分,每品完一杯,用清水漱口,以免味覺幹擾,每個指標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為該指標的得分,通過評比,初步篩選出適合做茶用菊的材料;複評:由四位茶用菊專家按表1的評價標準對初評篩選的材料進行評定,進一步篩選;
表1感官品質評價標準
3)化學成分含量測定及分析
1總黃酮的提取與含量測定乙醇超聲波法提取菊花總黃酮,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含量測定。
2綠原酸、木犀草苷及異綠原酸A的提取與含量測定參考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對菊花中的綠原酸、木犀草苷及異綠原酸A含量的測定方法,選用超高效液相色譜法(UPLC)進行測定。
3菊花水浸出物的測定參考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測定法,測定菊花樣品的水浸出物含量。
採用SPSS軟體,分析不同樣品總黃酮、綠原酸、木犀草苷、異綠原酸A及水浸出物含量。
4)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評價
對於單一指標,容易區分不同材料間品質的優劣,但在眾多指標下,要確定一種茶用菊材料的品質優劣是有困難的。然而茶用菊品質的評價是複雜而又綜合的,組成茶用菊品質性狀的因素具有多元性和不均衡性,重要的是它具有模糊性。為了能夠比較全面地分析茶用菊的品質,選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茶用菊材料的品質進行分析。
1模糊綜合評價法數學建模分析
設相當於品質性狀(如總黃酮含量,綠原酸含量等)的因素集X={x1,x2,x3,…xn},代表評價等級(如好,中,差等)的評價集V={v1,v2,v3,…vn}。根據模糊變換原理,B=M·R可作為綜合評價的數學模型,R是X·V上的一個模糊關係,M是論域X上的模糊子集,即各評判指標的權重,而B是評判結果。
2評價要素及權重的確立
為了更好地說明茶用菊品質的好壞,根據不同原則如側重田間性狀,側重感官品質,側重化學成分含量,側重田間性狀、感官品質及成分均衡,制定4組權重,M1為側重田間性狀,M2側重感官品質,M3側重化學成分含量,M4側重田間性狀、感官品質及成分均衡,見表2。計算得到不同的結果,並通過分析來得到最終的結論。由於日期數值越高,表示花期越晚,而其餘各項一般數值越高代表品質越好,為了統一數值越高表示品質越好,因此將花期這一測定指標進行量化評分。滿分30分,盛花期在10.10-10.15之間,分別賦值為30-26分;10.16-20分別賦值為25-21分,花期日期每推遲5天,減5分,依次類推,直至盛花期11.5-11.9為5-1分。
表2茶用菊各評價要素統計及權重
3隸屬函數模型評價結果
依次以M1,M2,M3,M4所在行組成矩陣轉置後定義為權重矩陣。依次以X1,X2,…,X26表示每個樣品如杭白菊,滁菊等所在行組成的矩陣,即因素集。由於將所有評價指標都轉換為數字,不存在等級評價的情況,所以可以理解為R=X。通過計算評判集合B=X·M,得到相應的結果B,即得到茶用菊模糊綜合評價結果表,見表3。從模糊綜合評價結果表可以得出,在四個不同的權重模型下,得分均高於平均值且高於傳統茶用菊的材料為YH6、YC6、YL34、YL30、YC1-21、YC1-9、YC1-44、YC1-18、YC7-3,其中YC6總體得分最好,排名前五名的分別為YC6、YL34、YC1-18、YC1-9、YC7-3,入選為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新品系。
5)篩選出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新品種
通過田間篩選,進一步加工並進行感官品質鑑定,化學成分測定,再採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分析評價,篩選出早花、高產型茶、藥兼用菊花新品系:YC6、YL34、YC1-18、YC1-9、YC7-3。
表3茶用菊模糊綜合評價結果